名句名篇默写
1.(2023·山西·统考中考真题)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化中,借花传情的诗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主题“花开盛世·大美中国”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主持人:盛世中国,我们都是幸福的看花人。
小宇:“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 ”,这是欣欣向荣的中国。 小文:“_____,秋容如拭”,这是明净如洗的中国。
小美:“岸芷汀兰,______”,春天的中国花草相映,生机盎然。
小欣:“_______, 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冬日的中国似有春花满枝,壮美浪漫。 主持人:盛世中国,我们都是有爱的护花人。
小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我们用挚爱守护高洁。
小智:“_______ ,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我们用奉献守护初心。 小启:用爱守护“芳草鲜美,________”的人间奇景。
小慧:用心体验“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之情。 2.(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我们从“参差荇菜,①______”看到欢快的劳动场景,从“唧唧复唧唧,②______”感受到劳动者的美好形象,从“③______,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体会到劳动表现的幸福安宁。中华古诗文,佳作如林,我们还会发现许多与“劳动”相关的诗文,如陶渊明的“④______,悠然见南山”,表现归隐田园的恬淡;柳宗元的“⑤______,下见小潭”,寄寓发现美景的欣喜;《岳阳楼记》中的“⑥______,此乐何极”,抒发了劳动者的畅快之情。
3.(2023·江西·统考中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看到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江面开阔,风平浪静的景象,不禁会联想到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_”。
(2)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意境雄浑,被誉为“独绝千古”。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________,________”,他以“古仁人”为榜样,否定了被个人得失和环境变化所支配的情感。
1
4.(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古典之音,萦萦在耳,请按提示填空, 百“①_______,在河之洲”(《<诗经>二首》),鸟鸣引发了爱情的希冀,回响千年;“②_______,闻道鸟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鸟鸣寄托着友人的牵扯,直抵人心:“感时花在溅泪, ③_______”(杜甫《春望》),鸟鸣承载着诗人的忧悲,感人至深。 鸣 流“④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沧海的水波见证了曹操的雄心:“不闻爷娘唤女声,水⑤________”(《木兰诗》),大河的流水伴随着英雄的出征;“峰峦如聚,⑥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汤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黄河的浊浪激荡着作者的悲愤。 汤 沙场之声 5.(2023·浙江绍兴·统考中考真题)填写诗句,完成“宋韵在古诗”分类梳理。
【宋韵·情趣】迷途遇惊喜:“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徘徊见旧识:“无可奈何花落去,(1)________。”(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韵·情怀】出猎抒豪情:“会挽雕弓如满月,(2)_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报君怀壮志:“(3)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韵·哲理】下岭得理趣:“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登高有哲思:“(4)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6.(2023·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班级开展“诵经典”活动,作为开幕式主持人,请你用积累的古诗文补全活动的开场白和结束语。
开场白: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诗里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温婉,“大漠孤烟直,①______”的雄浑;有“佳木秀而繁阴”的夏日,“忽如一夜春风来,②______”的冬雪。离别时以“③______,天涯若比邻”共勉友人;思念时以“④______”慰籍自己。让我们走进诵读活动,含英咀华,领略语言的魅力。
结束语:漫步古诗苑,让我们在“⑤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知事物兴替;在“出淤泥而不染,⑥______”中亮高尚节操;用“不义而富且贵,⑦______”养浩然正气;用“⑧______”树远大志向。以书为伴,让阅读成
古典之“音” “⑦_______,⑧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激战又起,号角催征,响彻云霄:“⑨_______,⑩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战马奔腾,箭矢如雨,震天动地。 2
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拥有的将会是强健的精神筋骨,我们收获的将会是丰盈的精神生命。 7.(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填写诗文名句。 保持好奇心,激发探索精神,我们可以从先贤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孔子“①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______”告诉我们探寻问题要追究事物根告诉我们做学问应有好学和乐学的精神;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源;曹操“老骥伏枥,③________”告诉我们要有远大志向。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④______”的奋斗精神,范仲淹“⑤______,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⑥______”的实践态度,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⑦________”的坚定信念,都给予我们精神指引。探索路上我们终会收获“⑧______,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 8.(2023··统考中考真题)请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主题 古诗文名句 出处 (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自然美景 (2)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思乡怀人 (4)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 李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哲思理趣 (5)______,______。 政治抱负 (6)______,______。 9.(2023·安徽·统考中考真题)默写。
(1)诗人笔下,神州锦绣。曹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沧海》)描写了水波荡漾、海岛巍然的景象;王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展现了沙漠浩瀚、天地苍茫的风光;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天门山》)写出了万里长江冲破山峦、汹涌回旋的奇观。
(2)古人写水,常以游鱼人景。柳宗元《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潭____________”中百来条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画面;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水鸟时飞时停,鱼儿游来游去的景象。
10.(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2)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3)___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陆游《游山西村》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5)《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李白借写家乡水恋恋不舍,含蓄地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经典诗文默写。 (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诗经·秦风》) (2)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3)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____________。(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读书使人充实,__________________,作文使人准确。(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 (6)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__________________”(7)临近毕业,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用“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激励对方乐观自信,勇往直前。
(8)漫步湖边,看到禽鸟忙碌的景象,让人不禁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所描绘的画面。
12.(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名篇名句默写【(1)至(4)题中任选两题作答,(5)(6)题必答】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4)______________?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陋室铭》中,表明作者因远离了世俗的娱乐和繁琐的公务,而感到无比喜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古文中不乏以早晚天气的变化写山水之美的佳句,如《醉翁亭记》中的“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23·甘肃武威·统考中考真题)学校开展经典诗文朗诵大赛,请你帮助主持人完成串词。
要求:①在前3位选手的串词中填上恰当的诗句,必须是将要朗诵的诗文中的句子。②参照前3位选手的串词,为第4位选手写出完整的串词,他朗诵的是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在自己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时候,依然惦念着为天下寒士挡风遮雨。诗词从来就不只局限在诗人小小的书斋里,它更包含着心忧家国、胸怀天下的情怀。下面,有请1号选手为大家朗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是闲居山野的典雅风韵;“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纵横笔墨的浩荡神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扬帆天地的雄阔气韵。接下来,有请
4
2号选手为大家朗诵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代诗豪,身居陋室,天地灵秀,自在人心。接下来,有请3号选手为大家朗诵刘禹锡的《陋室铭》。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句名篇默写
1.(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默写,完成下面小题。 (1)岱宗夫如何? 。(杜甫《望岳》)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柳宗元《小石潭记》) (3)如果引用两句古诗文来表达你的志趣,你会选用“ , ”。(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 2.(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蒹葭(蒹葭苍苍)》中“所谓伊人, ”两句,有人翻译为“美丽的姑娘啊,她在对岸”。(2)真挚的情谊不会因空间阻隔而改变。毕业前夕,我们可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中“ , ”赠别。 (3)刘禹锡《陋室铭》开头四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用类比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文章主旨。 (4)古人常以仰观俯察视角描绘自然风光,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一碧万顷”。 (5)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结尾“ , ”两句,用浪漫想象表达词人的追求。 3.(2023·贵州·统考中考真题)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青青子衿, 。《诗经•郑风》 ②大道之行也, 。《礼记•大道之行也》 ③ ,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④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⑤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⑥山 起来了,水涨起来了……朱自清《春》 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写冬景,表现边塞奇异风光的句子是: , 。 ⑧《登飞来峰》中,蕴含着认识达到一定高度,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这一道理的句子
5
是: , 。 4.(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默写古诗文。 (1)蒹葭苍苍, 。(《诗经》) (2)高峰入云, 。两岸石壁,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折戟沉沙铁未销, 。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5)八百里分麾下炙,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请将杜甫《望岳》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 下联: ,人奚足算哉 (7)有些房屋取名源自古诗文,如“致远堂”出自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 ”,“人境庐”出自陶渊明《饮酒》中的诗句“ , ”。 5.(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小文同学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整理了一组诗文名句及其作者出处,请在横线处补写相应内容。 诗文名句 作者出处 (1) ,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虽有嘉肴》 (2)长风破浪会有时, 。 (3)晴空一鹤排云上, (4) ,只有香如故。 (5)天大寒,砚冰坚, ,弗之怠。 (6)河流大野犹嫌束, 。 李白《行路难》(其一) (7)刘禹锡《 》(其一) 陆游《卜算子·咏梅》 (8) 《送东阳马生序》 谭嗣同《潼关》 6.(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长风破浪会有时, 。( 《行路难》) (2)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 》)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两句,意思是说朋友之间如果心意相通、相互理解,那么即使天各一方也像近在咫尺。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 ? ”两句,通过对鸿雁传书的想象,表达了诗人王湾对亲人的思
6
念。 7.(2023·广西·统考中考真题)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写内容。 主文学常识与名句 题 诗人① (人名)登临碣石山,写下“② ,百草丰茂”,让我们一览草木的自茂盛;白居易漫步钱塘湖畔,写下“③ , ”,让我们看到了早春花草欣欣然 向荣的趋势。 刘禹锡虽身在陋室,但“谈笑有鸿儒,④ ”,交往的都是品性高雅的朋友。 《陋室铭》 《定风波》(莫品性 《卜算子·咏陆游以“零落成泥碾作尘,⑥ ”来寄托自己坚守高洁品格的志向。 梅》 送别友人,我们常吟诵王勃的“⑦ , ”来表明真挚的友谊不受距离远近的情怀 影响。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深刻理解了志士秋瑾“算平生肝胆,⑧ ”的济世情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满江红》(小住京华) 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我们可以学习苏轼“归去,⑤ ”的豁达乐观。 听穿林打叶声) 《钱塘湖春行》《观沧海》 出处 8.(2023·青海·统考中考真题)赤胆忠心凝聚而成的一腔热忱,形成了青海红色文化的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研学活动中,为了加深对“家国情怀”内涵的深刻理解,小华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制作了一张古诗文积累卡,请你帮他把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任选10个填空;若全填,则按前10个空计分) 家国情怀古诗文积累卡 “家国情怀”的诗句梳理 内涵 家国情怀是“造化钟神秀,① ”(杜甫《望岳》)的神奇秀美;是“大漠孤烟直,歌咏祖国的锦② ”(王维《使至塞上》)的雄浑壮丽;是“③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绣河山 荆门送别》)的雄伟壮阔。
7
家国情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④ ”(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政治理想;是表达个人的赤“⑤ ?⑥ ”(文天祥《过零丁洋》)的直抒胸臆,表达视死如归的坚定信胆忠心 念。 抒发无私奉献、家国情怀是“⑦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的奉献精神;忧国忧民的情是“感时花溅泪,⑧ ”(杜甫《春望》)的感伤。 怀 抒写为国御敌、家国情怀是“了却君王天下事,⑨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建功立业的壮志 流露至死不渝 ”(艾青《我爱这土地》 家国情怀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⑫)的无限深情。的爱国深情 9.(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默写 (1)品读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可感受物我两忘之境,获得闲雅之趣。 (2)吟诵苏轼的“ , ,射天狼”,可感受洒脱豪迈之气,坚定报国之志。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两句,让我明白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面对世事变迁,我们要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 (4)有修养的人不会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影响心境,正如《论语•学而》所言:“ , ?”我常常以此自勉。 10.(2023·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古诗文默写。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 , ”的诗句展现了雄奇壮丽的塞外风光。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的一句“ , ”体现了古仁人志士宠辱不惊的旷达胸襟。 11.(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根据上下文补全内容。 春到紫蒙胡,湖边“青树翠蔓,① ”(唐·柳宗元《小石谭记》),“有桃花红,② ,③ ”(宋·秦观《行香子》),你会真切感受到“④ ,浅草才能没马蹄”(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⑦ ”的绝妙。夏天游览大青山。你不由得吟咏“⑥ ,阴阳割昏晓”(唐·杜甫《望岳》),见“树木丛生,⑧ 《观沧海》(东汉末年·),不禁发出“实是欲界之仙都”(南朝·陶弘景《答谢中书书》)的感叹。初冬走进玉龙沙湖,让你联想起“⑨ ,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见此情景,作为赤峰人的你,“乐亦在其中矣”(《⑩ 》)。
”(苏轼《江城子·的爱国激情;是“⑩ ,西北望,⑪密州出猎》)的爱国热情。 8
12.(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古诗文默写。 (1)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的句子是: , 。 (4)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 , 。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写远大的政治抱负而被后人传颂的句子是: , 。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总是寄托了人们无限的遐想和情思,请写出古诗中含有“月”的连续两句: , 。 13.(2023·河南·统考中考真题)小豫想在下面这张幻灯片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 【诗文传世】河南的文学名家灿若群星。让我们走近他们,一起欣赏他们的锦绣诗文,感受他们的精神情怀。庄子笔下的大鹏起飞时“水击三千里,① ”(《北冥有鱼》),气势何其恢宏!杜甫寄身漏雨的茅屋却为他人疾呼“② ,③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济世情怀令人动容;同样心系百姓的还有白居易,他能体察卖炭翁“④ ,⑤ ”(《卖炭翁》)的矛盾心境,实为难得。今天,人们说到家国情怀,依然会感动于李贺的“报君黄金台上意,⑥ ”(《雁门太守行》);赞扬无私奉献精神,依然会使用李商隐的“⑦ ,⑧ ”(《无题》)。 14.(2023·湖北黄冈·统考中考真题)古诗文名句填写 (1) ,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2)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 (3)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情景的诗句是“ ,却话巴山夜雨时”。 (4)古代许多仁人志士抱定“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志向,为国家和民族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5)中秋之夜,明月当空,苏轼用“ ,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比喻手法写出春夜的洞庭湖水月相映美景的句子是:“ , 。”
9
(7)《木兰诗》中,作者通过听觉与视觉,描写出木兰艰苦戍边生活的对偶句是:“ , 。” (8)今天,我们国家面临的周边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华夏儿女要有“红军不怕远征难, ” (《七律·长征》)的豪情壮志,不怕威胁,不惧困难,奋勇前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拼搏奋斗。15.(2023·浙江·统考中考真题)古诗词填空。 阅读古诗词,我们可以通过意象把握情感。如“征蓬出汉塞,(1) ”(王维《使至塞上》)中的“雁”带有飘零之感;“正莺儿啼,(2) ,蝶儿忙”(秦观《行香子》)中的“燕”带有愉悦之情;“(3) ,(4) ”(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菊”隐含归隐的闲适。 阅读古诗词,我们可以通过直抒胸臆的词语把握情感。如“(5) ,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中的“爱”流露出白居易对早春西湖的喜爱;“(6) ,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中的“怆然”表达了陈子昂生不逢时的感伤;“(7) ,(8)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愁”道出了李白对友人的同情与担忧。 阅读古诗词,我们可以通过典故把握情感。“(9) ,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以魏尚自比,期盼得到朝廷重用;“(10) ,(11) ”(《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感慨无法像窦宪一样勒石燕然,表达自己功业未成的愁思。
名句名篇默写
1.(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请根据提示填写表格横线处的内容。 主题 诗文 ①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郦道元《三峡》 山川风物 ② ,浅草才能没马蹄。 湖春行》 ④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修身治国 ⑤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⑥选自《 》,国别体史书。 《孟子》《孟子·告子下》,儒家经典著作。 骨…… 良多趣味。 ③ 《钱塘早春景色。 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出处 评注 选自《水经注》,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具
10
受中赏。 纳谏》 范仲淹《渔家⑧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视角转变,心境随之变化。与“仍怜故乡⑦浊酒一杯家万里, 。 爱国思乡 ⑨ ? 。 崔颢《黄鹤楼》 水,万里送行舟”相类似。 2.(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填写名句,感受作者笔端流露的各种热爱之情。 热爱是对自然风光的流连,是陶弘景眼前“两岸石壁,(1) ”的多彩,是常建笔下“(2) ,潭影空人心”的禅意;热爱是对亲人挚友的牵挂,是苏轼“(3) ,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王勃“海内存知己,(4) ”的劝勉;热爱是对知识智慧的吸纳,是孔子“(5) ,不亦说乎”的教诲,是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6) ”的顿悟;热爱是对家国天下的担当,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慷慨激昂,是“(7) , ”的爱国情怀。 3.(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根据下面情境,在横线上补写诗文名句。 在“航拍中国”的镜头里,你看到过怎样的中国?飞越大海,感受“秋风萧瑟,① ”(曹操《观沧海》)的磅礴气势;俯瞰泰山,饱览“②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的神奇秀丽;临近三峡,欣赏“重岩叠嶂,③ ”的雄浑壮丽;掠过黄鹤楼,领略“晴川历历汉阳树,④ ”(崔颢《黄鹤楼》) ”的静好明媚。绿水青山、烟波浩渺展开了一幅优美的中国画卷,我们心旷神怡,不由吟诵“⑤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达出对中华儿女团团圆圆的美好祝愿。 4.(2023·浙江杭州·统考中考真题)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名句。 想象让思绪穿越季节,“忽如一夜春风来,① ”;想象让豪情连接宇宙,“② ,③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想象令诗人沉浸他日团聚的情境,“何当共剪西窗烛,④ ”;想象助词人再现壮美的梦中奇景,“天接云涛连晓雾,⑤ ”。 “怒而飞,⑥ ”,是庄子对大鹏的瑰丽想象;“芳草鲜美,⑦ ”,是陶渊明对心中桃源的真切描画。“⑧ ,⑨ ”,李白畅想沧海扬帆的美好前程;“⑩ ,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回想沙场驰骋的壮阔场景。 5.(2023·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政入万山围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傲·秋思》 11
(2) ,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 (4)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5)子夏曰:“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6)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7)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 , ”表达了自己在沉郁中坚定信心、奋发振作、一往无前的气概。 6.(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根据课文默写。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十二章》) ②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③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⑤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包含“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哲理的名句是:“ , 。” ⑥小吴向朋友介绍无锡黄埠墩时说道:据说文天祥曾被关押于此,他在这里思考生死与忠义,日后在《过零丁洋》中写下了千古名句“ ? 。” 7.(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古诗文默写填空, (1)人不知而不愠, ?(《论语·学而》) (2)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3)在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以春景写冬景,抒发欣喜之情的句子是: , 。 (4)明月千里寄相思。中秋佳节,驻守边关的战士常常会想起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 , ”两句,来表达对家人的美好祝愿。 8.(2023·黑龙江哈尔滨·统考中考真题)按教材原文填空。 (1) ,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2)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其五)》 (3)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仍怜故乡水, 。(李白《渡荆门送别》) (5)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2
(6)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借“落花”自喻,表现诗人不忘报国之志,至死也要牵挂国家的句子是: , 。 9.(2023·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孔子说:“ , 。”(《论语·子路》)其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 ②从白帝到江陵,一千二百里,朝发暮至,船行之快,郦道元以“ , ”作比,确实恰当。 ③北固山下,王湾吟出的“ , ”两句诗,蕴含着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④从困境中成功突围,找到新出路,发现新天地的时候,我们心中往往会浮现出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 。” 10.(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古诗文默写。 (1)夜来风雨声, 。(孟浩然《春晓》) (2)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虽家境贫寒,但对富家子弟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 ”。(5)参观纪念馆时,你被先辈们的事迹深深打动,准备用“ , ”两句连续的古诗词来表现他们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 11.(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根据提示,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内容。 (1)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 (2)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置身茫茫沙漠,看见红日西沉的壮丽景观,我们不由得想起王维的诗句“ , ”。(王维《使至塞上》) (4)在“亲子共读·彩绘风筝”实践活动中,一位家长在风筝上写下“ , ”,表达了希望孩子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愿望。(王安石《登飞来峰》) (5)《中国书法大会》上,当嘉宾介绍书法作品《过零丁洋》“ , ”时,我们再次被文天祥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所鼓舞。(文天祥《过零丁洋》) (6)“ , ?”农历4月26日,癸卯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如约而至,随州张开双臂迎来海内外朋友,共拜始祖,共谋经济文化发展大计。(《论语·十二章》) 12.(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古诗文默写。
13
(1)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当“富贵”和“义”发生矛盾时,当追求“富贵”要以损害道德为代价时,我们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 , ”来警诫自己。 (5)《使至塞上》中“ , ”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既言事,又写景,传达出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13.(2023·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围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梳理的名篇名句,请你补写出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峰峦如聚,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展现出江阔天高一帆当风的美景。 (5)陆游《游山西村》中“ , ”两句,写山村的美丽风光,写景中蕴含哲理 14.(2023·浙江金华·统考中考真题)静心,以诗文入境。 重温古诗文,平复一颗心。看一看,“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优美春景,“ ,山山“ , ”“乘风好去, ,唯落晖”(王绩《野望》)的恬静秋光;赞一赞,(杜甫《望岳》)的凌云壮志,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的济世豪情;学一学,王维“独坐幽篁里, ”(《竹里馆》)的淡定,李白“ , ”(《行路难(其一)》)的自信。静一静,坐看云起。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