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24期 Teaching methods 镙夕{I诗丈 文言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文精神的弘扬 ——以 岳阳楼记 教学为例 江寒燕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城东中学,福建三明365400) 【摘要】随着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文言文教学也变得更加重要,它不仅承担着传授文言知识的任务,更担负着传承并弘扬中华 民族文化人文精神的职责。本文通过古文教学,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升自己的欣赏品 位,这也是我们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作;文本;读者;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若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皮”与“肉”,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 性,那人文性就是语文课程的“毛”与“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若工具性如肉,那人文 性如血,有血有肉才是鲜活的生命。可是如今,我们不得不意识到 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文言文教学更多的是抓住了“皮…肉”, 专注于机械字词句的语言训练,却忽视了“毛”“血”,忽视了 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言文绚丽多彩的人文内涵,让我们的文言文教 学变成了死水一潭,失去了它应有的活力与魅力。要知道,语文教 学,尤其是文言文教学,它不但承担着传授文言知识的任务,它更 担负着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人文精神的职责。因此,我们要改 变!如何改? 一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是说这位滕子京在巴陵郡这里当太 守才一年,就使这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于是他就重修岳阳楼, 扩大其规模,并刻唐代和现代(宋)名人的诗词文章在上面。滕子 京希望好友范仲淹能帮他把这件事记载下来。 师:同学们的分析非常好,可见同学们已经对本文的写作缘 由有了清楚的认识了。那谁来帮我讲解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 “谪”“守”这两个词? .明确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破坏了古典美文的独特 韵味 在我看来,文言文教学现存的最大问题是教法僵化,其一贯模 式是先进行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的介绍,然后读文本(有心的老师 还会在这一环节进行一些设计,调节课堂气氛,这是有必要的), 以 决字音问题,接着就开始逐字、逐句、逐段地讲解,甚至不留 死角地咬文嚼字,务必让学生字字弄懂。最后再来进行作者情感的 分析与中心思想的归纳,有时还要来个此篇文言文文言知识的归纳 与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老师教得累,学生也学得累,而且 造成老师教了“一”,学生也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其 兰”。更为悲哀的是我们把精美、珍贵的文言文给教得七零八落, 完全破坏了其精彩的文字魅力,破坏了我们古典美文的独特韵味。 =,走近作者:结合文本分析,交代写作缘由,分析写作 背景 接下来我想以《岳阳楼记》为例,结合我在教学上的一点尝试 来谈谈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做到表与里、血与肉的巧妙结合。 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断: 三 走近文本:内容与情感分析与字词翻译相结合 师:我们在刚刚同学们展示的有关岳阳楼的诗词歌赋中发现, 对于文言文教学,要想改变,本人认为重点是要把内容分析、 这些文人墨客的创作都是有其原因的,或是赞叹岳阳楼的壮观,或 作者情感分析与字词翻译结合在一起,尽力做到“言 与“文”的 是凭吊古今等等,那范仲淹是因为什么而创作这篇《岳阳楼记》的 完美统一,避免逐字逐句讲析文本现象 这样才能摆脱文言教学的 呢? 僵化,真正让文言文教学变得有血有肉起来,从而让学生不再觉得 生:他是为了滕子京的嘱咐。文申第一段有这样一句: “属予 文言文寡淡无味,不再害怕文言文。在教学中,我不急于字词句的 作文以记之。”而且注释中有注明这“属”通“嘱”,指嘱咐的意思。 翻译,反而在朗读文本的基础上,利用好注释,帮助学生整体理解 师:那滕子京为何要嘱咐范仲淹来“记之”呢,这“记之”如 文本。 比如我先问学生:“站在岳阳楼上,面对洞庭湖这壮观的景色, 何作解?你们能否从这一段中找到答案来? 生: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 范仲淹提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那这 生: “谪”字说明滕子京是被贬职在这里, “守”这里是“当 太守”的意思。 随后,我借机简单地介绍了滕子京与范仲淹遭贬职的背景。之 后,我又抛出一个问题: “一座小小的岳阳楼为何能吸引那么多的 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珍贵墨宝?你们认为原因是什么?” 生: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它靠近洞庭湖而建,此处风光秀美。 生:因为它历史悠久,从东汉210年始建,至今已有近二千年 的历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历史古楼 生:因为文人墨客的墨宝吸引了更多的人来此登楼远眺,并留 下更多的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 师:是的,岳阳楼只是一座普通的全木制楼阁,但是其蕴含着 的历史与文化才是吸引人们的真正原因。正是文人墨客的墨宝、帝 王将相的登临、凡夫俗子的拜谒,才使这座普通的楼,在历史与文 化的双重浇灌下,成了人们心中最美的楼。可以说岳阳是由文化浇 铸而成的,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它体现了我们中华文化 的灿烂辉煌,它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在这一环节里,我把写作背景与写作缘由交由学生通过文本自 己来分析并得出答案,既分析到了文言知识点,又解决了写作背景 的介绍,还能让学生在分析中获得自己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更重要 的是,以岳阳楼为契机,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源远流 长。这是不是比让学生掌握了多少个文言字词更有意义呢? 2017年第24期 些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Teaching methods ,{l语丈 生:因为“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吞’,你会用什么词?能否超越原词的 感极而悲者矣”,那些迁客骚人或因自身的背井离乡无奈,或因降 用别的词来替换‘衔’与‘职远调的悲愤,面对洞庭湖上淫雨霏霏的景象,他们心中涌现出来 效果?为什么?”同学们有的说用“连”,有的说用“接”等,但 的只有无限的凄冷、悲凉。 最终还是觉得找不到更好的词来代替。只有这“衔”与“吞”能形 生:还有“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象地写出洞庭湖气势磅礴之感,把“远山…长江”这静景赋予了 其喜洋洋者矣”,当我们眼前看到春和景明的美丽景观,内心的愁 动态与活力。这就是中国精美古文的特点,行文简约精练,注重语 苦也能得到舒缓,就像文中说的,这些都是迁客骚人共同特点,心 言的锤炼,讲求“微言大义”,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因此,文言文教学不能只停留于字义的理解,更应去品味这文 情会因外在的因素或悲或喜。我觉得这就是老师常说的“情由景生, 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如“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景由情生”。 在学生的分析中,我趁势问道: “那范仲淹与这些迁客骚人一 短短十字却道尽了为人要知恩图报,不可忘恩负义,别人对你友善,有恩于你,你也要学会报答别人的道理。再如 论语 中的“己所 样吗?” 学生听后,又共同去细究文本,找到了文本语段“予尝求古仁 不欲,勿施于人”八字,既是孔子的经典妙句,也是中华民族的重 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分析出范仲 要信条,清楚明白地讲明了处理人际关系、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淹与那些迁客骚人不一样,古仁人之心,在范仲淹看来,是他们能 五 结语 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正因为对于古仁人的崇拜,范仲 著名作家余秋雨曾经说过:“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 淹对于自己被贬谪的不平遭遇并不感到失意,反而借此表明了自己 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并勉励一 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 样遭到贬谪的好友滕子京。 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 这一段可以说是 岳阳楼记》的精髓之处,在教学方法处理上, 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 我不求逐字逐句去讲析,而是以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结合文本 古文教学实际上是用文学的形式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新课标指出: 内容去理解,效果明显优于逐字逐句的讲析。更重要的是,把内容 “适度强化文言文的学习,目的是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 分析、作者情感分析与字词翻译结合在一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尝 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因此,通过古文 求” “或…为” “然则”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等文言 的教学,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知识,还让学生深入剖析了范仲淹、仁人、迁客骚人的情感态度, 的情感,提升自己的欣赏品位,这是我们教师的教学重点之一。 做到“言”与“文”的完美统一。既不会让学生感到疲惫不堪,又 参考文献 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四 走近读者:品味词语运用,咀嚼文化意蕴 s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语文新课标进一步指出: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 『【2】庞玉莲.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文言并举”的策略 教育 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 26).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理论与实践,2016(【3】王庆渝.浅谈文言教学的四个步骤——由《岳阳楼记》说 因此,我们的文言教学不能停留在完成文字的教学上,而应提高到 起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3(3). 人文性的高度,让学生在文化中咀嚼文字之美,在文字中品味文化 (编辑:龙贤东) 意蕴。 如在教学中,我问同学们:“在‘衔远山,吞长江’一句,若 (上接第042页) 各种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开,后 面有展示,单元教学一气呵成。 语文实践活动有相对的性,为学生听、说、写明训练创造 了条件,还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指路明灯,真正使语文走进生活。综 合性学习极具个性化,我们经常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看见学生创造性 的活动体现,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教师 应让学生自由组合,制订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活动中,教师 要有监督和检查。活动后,教师要通过做课件、手抄报、办展览等 不同的方式组织学生展示活动的成果。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觉 到语文并不难学,也不遥远,语文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 例如教师可结合综合性学习,开展一系列有益的语文实践活 动: 另外,还有几个问题是值得大家关注的: 1.不看一点,要看全面。 教师备课时不要单看一篇课文中的一两个问题,应把单元内的 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各项内容进行整合,再做出对 策。因为同一个单元中的课文,相互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从单元的整体人手,可避免重复用力。 2.巧妙结合,一举数得。 由课内延伸至课外,对课内外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学生在 课外阅读时可以运用本单元所学到的阅读方法,这样的整合就联通 了课内外学习,使学习内容更适合学生的需要,沟通了课堂学习与 社会生活。 3.温故知新,学有所得。 1.结合学生的专题实践活动,练习写简单的活动报告; 2.结合该单元的口语交际畅谈感想; 学完一个单元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单元学习小结,回 顾旧知,展望新知,不断获取更多、更新的学习成果。 3.结合该单元的习作记录真情; 语文教学是系统化的工作。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 4.结合该单元的展示台交流学习成果。 整合,可以使各个环节的教学融会贯通,系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 由此可见,以单元整合专题进行教学,更能凸显学习目标,各 文综合能力。 个环节一环扣一环,既相互联系又各有重点。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