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有效课堂导学案
学校: 学科历史 八 年级 班 教师姓名: 章节名称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计划学时 一课时 学 习 目 标 自 主 学 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口号及抗击八国联军的有关史实。 2.通过对“扶清灭洋”、义和团失败等的分析,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梳理八国联军、义和团、清之间的活动,学会整理历史发展线索的方法。 2.通过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学会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帝国主义侵略者凶恶而贪婪的本质,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近代贫弱的重要根源之一,从而增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警惕性,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2.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教学难点】 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一、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由 、 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19世纪末,随着 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转变为 。 2.清为利用义和团,以 代替 。并承认其 于是,义和团纷纷拥进 到1900年夏,他们已控制了京津地区。 3.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 口号。“灭洋”鲜明地表达了 ;“扶清”则反映出 。义和团还带 有 ,相信降神附体、刀不入等。这些落后因素为清控制、利用和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二、抗击八国联军 1.1900年6月,为 , 八国组织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在廊坊一带狙击敌人。 2.清利用义和团和清军对教堂和使馆区侵略者的 和 对使馆区的围攻,成为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 3.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 壮烈殉国,天津失陷。 4.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途中,下令 ,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 。义和团在 下失败了。 5.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 ,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1901年,清被迫同 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有:清赔偿白银 ,分 还清,本息共计 ;清保证严禁人民 ;清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驻扎在从 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 ,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 ,班列六部之前。 2.《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 、 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沦为 ,中国完全陷入 的深渊。 自主学展示成果,教师小结。 习展示 1 / 3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探究一】《辛丑条约》的影响。 结论: 【探究二】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结论: 合 作 探 究 学生展示教师点拔 合作成果 收获平台 这一节课我的收获是?(学生主发挥,教师辅导) 抗 击 八 国 联兴起:山东直隶一带 口号:“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斗争:廊坊阻击战、老龙头之战等 结果: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经济:赔款4.5亿白银 政治:改设外务部,严禁人民反帝 内容 《辛丑条约》的签订(1901年) 危害 军事:拆毁炮台,驻兵要地 外交:划使馆界,禁中国人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知 识 网 络 图 军 知识检测展示 学习反思 2 / 3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布置作业
同步练习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