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系辞下传
帛书系辞下传 第一章
八卦成列,马在其中矣。因而动之,教①在其中矣。吉凶悔閵也者生乎动者也。刚柔也者立本者也。变通也者聚者也。吉凶者上朕②者也。天地之道上观者。日月之行上明者。天下之动上观天者也。
夫《键》,蒿①然视人易;《川》,魋②然视人閒。教也者,效此者也。马也者,马此者也。效③马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请见乎辤。天地之大思曰生,圣人之大费曰立立④,何以守立曰人,何以聚人曰材,理材正辤,爱民安行曰义。
第二章
古者戏是①之王天下也,卬②则观马于天,府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义,近取诸身,远取者物,于是始作八卦,以达③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请④,作结绳而为古,以田以渔,盖取者《罗》也。
■戏是①没,神戎是②作,斫木为■③,楺木为耒槈④,槈耒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者《益》也。
日中①为俟②,至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欲。盖取者《筮盖》也。
神戎氏没,黄帝、尧、舜是作,迵其变,使民不乳,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冬则变,迵则久①,是以“自天右之,吉无不利”也。黄帝、尧、舜陲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者《键》《川》也。
杆①木为周②,剡③木而为楫,■④不达,至远以利天下,盖取者《奂》也。
备牛①乘马,引重②行远,以利天下,盖取者《随》也。
重门击■①,以挨②旅客,盖取《馀》也。
断木为杵①,杵②地为臼③,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者《少过》也。
■①木为柧②,棪③木矢,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者《■》④也。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练①下楣②,以寺③风雨,盖取者《大庄》④也。
古之葬者厚裹之以薪,葬诸中野,不封不树,葬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郭①,盖取者《大过》也。
上古结绳以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①,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
取者《大有》②也。
第三章
是故《易》也者,马①。马也者,马也。缘也者,制也。肴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②著也。
第四章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也。其德行①何也?阳,一君二民,君子之道也。
第五章
《易》曰:“童童①往来,朋从玺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②,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
往则寒来,寒暑相谁①而岁成焉。往者诎②也,来者伸③也,诎伸相钦④而利生焉。尺蠖之诎,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请义入神,以至用也。利用安身,以■⑤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易》曰:“困于石,据于疾利①,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其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其所勮②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其将至,妻可得见邪?
《易》曰:“公用射隼①于高墉②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③者禽也。弓矢者器也。■之者人也。君子臧④器于身,侍⑤者而童⑥,何不利之又⑦。动而不矰⑧,是以出而又获也。言举成器⑨而动者也。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畏不■①。小■而大戒,小人之福也。《易》曰“构校灭止,无咎”也者,此之胃也。
善不责①不足以成名,恶不责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也,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责而不可盖也,罪大而不可解也。《易》曰:“何校灭耳,凶。”
君子见几而作,不位冬日①。《易》曰:“介于石,不冬日,贞吉。”介于石,安用冬日,断可识矣。君子知物②知章,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第六章
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下①中教②不备。初大要,存亡知凶则将可知矣。
《键》,德行恒易①以知险;夫《川》,虽然,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间②以知阻。
能说之心①,能数诸虞②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勿勿③者。
是故变化具为①,吉事有羊②,马事③知器,筭事④知来。
天地设马①,■人②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八卦以马告③也,教顺以论语④,刚柔杂处,吉凶可识。
动作①以利言,吉凶以请迁②。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生,请伪相钦③而利害生。
凡《易》之请①,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则■且■。将反者其辞乱,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无善之人其辞游,失其所守其辞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