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来源:华佗小知识
.

第 二 章

2-3试证明图2-5(a)的电网络与(b)的机械系统有相同的数学模型。

分析 首先需要对两个不同的系统分别求解各自的微分表达式,然后两者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系数的对应关系。对于电网络,在求微分方程时,关键就是将元件利用复阻抗表示,然后利用电压、电阻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推导系统的传递函数,然后变换成微分方程的形式,对于机械系统,关键就是系统的力学分析,然后利用牛顿定律列出系统的方程,最后联立求微分方程。 证明:(a)根据复阻抗概念可得:

uouiR2即

R21C2sR1C1sR1R2C1C2s2(R1C1R2C2R1C2)s1R1R2C1C2s2(R1C1R2C2R1C2)11C2sR11C1s

d2u0du0d2uiduR1R2C1C22(R1C1R2C2R1C2)uoR1R2C1C22(R1C1R2C2)iuidtdtdtdt取A、B两点进行受力分析,可得:

整理可得:

dxidxodxdx)K1(xixo)f2(o)dtdtdtdt dxdxf2(o)K2xdtdt f1(经比较可以看出,电网络(a)和机械系统(b)两者参数的相似关系为

d2xodxod2xidxf1f22(f1K1f1K2f2K1)K1K2xof1f22(f1K2f2K1)iK1K2xidtdtdtdt

1,f1C1R1,K21,f2C2R2K1

2-5 设初始条件均为零,试用拉氏变换法求解下列微分方程式,并概略绘制x(t)曲线,指出各方程式的模态。

(1) 2x(t)x(t)t;精品

.

(t)2x(t)x(t)(t)。x(2)

2-7 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控制系统模拟电路如图2-6所示,试求闭环传递函数Uc(s)/Ur(s)。

图2-6 控制系统模拟电路解:由图可得

U1R1C1sR11C1s(UiUo)RoRo

联立上式消去中间变量U1和U2,可得:

UoR2U2R0 U21U1R0C2s

Uo(s)R1R233Ui(s)RoR1C1C2s2RoC2sR1R2

o330max2-8 某位置随动系统原理方块图如图2-7所示。已知电位器最大工作角度,功率

放大级放大系数为K3,要求:

(1) 分别求出电位器传递系数K0、第一级和第二级放大器的比例系数K1和K2;(2) 画出系统结构图; (3) 简化结构图,求系统传递函数

0(s)/i(s)。

精品

.

图2-7 位置随动系统原理图

分析:利用机械原理和放大器原理求大系数,然后求解电动机的传递函数,从而画出系统结构图,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

K0解:(1)

Em3033001800180V/rad11

(2)假设电动机时间常数为Tm,忽略电枢电感的影响,可得直流电动机的传递函数为

30103K1310103

32010K2210103 Km(s)Ua(s)Tm1

1(rads)/V。 式中Km为电动机的传递系数,单位为1K(V/rads),则其传递函数为 t又设测速发电机的斜率为

由此可画出系统的结构图如下:

Ut(s)Kt(s)

KmKKK1 23 Tms1 UUs)Ui(112a(s)Ko s - - (s)Ut (3)简化后可得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Kt

o(s)i(s)1Tm1K2K3KmKts2s1K0K1K2K3KmK0K1K2K3Km

2ttc(t)1ee2-9 若某系统在阶跃输入r(t)=1(t)时,零初始条件下的输出 响应,试求

系统的传递函数和脉冲响应。

分析: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将输入和输出的时间域表示变成频域表示,进而求解出系统的传递函数,然后对传递函数进行反变换求出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 解:(1)

R(s)1s,则系统的传递函数

111s24s2C(s)ss2s1s(s1)(s2) C(s)s24s2G(s)R(s)(s1)(s2)

精品

(2)系统的脉冲响应

.

s24s212L[G(s)]L[]L1[1](t)et2e2t(s1)(s2)s1s2k(t)

112-10 试简化图2-9中的系统结构图,并求传递函数C(s)/R(s )和C(s)/N(s)。

图2-9 题2-10系统结构图

分析:分别假定R(s)=0和N(s)=0,画出各自的结构图,然后对系统结构图进行等效变换,将其化成最简单的形式,从而求解系统的传递函数。 解:(a)令N(s)=0,简化结构图如图所示:

G1G2C(s)可求出:R(s)1(1H1)G1G2

令R(s)=0,简化结构图如图所示:

精品

.

N(s) G3

G2 C(s)

G1H1G1 N(s) G3 G21G1G2H1

C(s) G1 N(s) G3 G21G1G2H1 C(s) G1 N(s) G2C(s) G31GGH 121 G2G1 1 1G1G2HC(s)G3G2(1G1G2H1)1G1G2G1G2H1 所以:N(s)(b)令N(s)=0,简化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G1R G2 G2

G4 C G3 精品

.

G1G2R C G4 G2G3 G1G2R C G4 G2G3G2G3 C(s)(1G1)G2G4G3G4R(s)1G2G4G3G4 所以:

令R(s)=0,简化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N GC 4 G2G3 G4C(s)N(s)1G2G4G3G4

2-12 试用梅逊增益公式求图2-8中各系统信号流图的传递函 数C(s)/R(s)。

精品

.

图2-11 题2-12系统信号流图

解:

(a) 存在三个回路:1G3H1G2G3H2G3G4H3 存在两条前向通路:

P1G1G2G3G4G5,11P2G6,2

G1G2G3G4G5C(s)G61G3H1G3G4H3G2G3H2 所以:R(s)(b)9个单独回路:

L1G2H1,L2G4H2,L3G6H3,L4G3G4G5H4,L5G1G2G3G4G5G6H5L6G7G3G4G5G6H5,L7G1G8G6H5,L8G7H1G8G6H5,L9G8H4H16对两两互不接触回路: 三个互不接触回路1组:L1L2L3

4条前向通路及其余子式:

L1L2 L1L3 L2L3 L7L2 L8L2 L9L2

P1=G1G2G3G4G5G6 ,1=1 ; P2=G7G3G4G5G6 , 2=1 ;P3=-G7H1G8G6 ,3=1+G4H2 ; P4=G1G8G6 , 4=1+G4H2

C(s)R(s)所以,

Pk9k161a14k1LaLbLcL1L2L3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