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奖提名书填写说明及要求
一、提名书主件填写说明及要求
1、总体要求:格式规范,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所有需要签字、盖章的栏目都已经完成签字、盖章。
2、项目名称:字数不超过30字。自然奖、发明奖、进步奖、推广奖应按奖项的要求,紧紧围绕项目代表性论文、核心发明专利、核心创新内容,简明扼要、准确反映项目的主要科学发现、核心发明和主要技术创新内容和特征。发明奖、进步奖的项目名称最好能显示特定条件下的研究难度、技术特色以及应用情况。切忌过大、过空、过头,不给人把柄。不得使用“***研究”、企业名称、商品名称等字眼。专利奖填写专利名称。
3、学科(专业):在提名系统中选择,最多可以填写3个,应与主要发现点/发明点/创新点所属的学科一致(顺序也要一致)。是项目评审分组和挑选专家的重要依据。
4、所属国民经济行业:在提名系统中选择。是项目评审分组和挑选专家的重要依据。
5、项目任务来源:在提名系统中填写,不得填写按规定必须验收而未验收的国家、省、部计划项目。所填计划项目应于2021年6月30日前完成验收。
6、授权发明专利数:自然奖、专利奖无需填写。发明奖、进步奖填写直接支持本项目科技创新内容成立的已授权发明专利数目。列入计数的发明专利应为本项目独有,且未在已获国家科技奖励项目或本年度其他提名项目中使用。
7、授权的其它知识产权数:自然奖、专利奖无需填写。发明奖、进步奖、推广奖填写直接支持本项目科技创新内容成立的除发明专利外的其他授权知识产权数目,如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等。列入计数的知识产权应为本项目独有,且未在已获国家科技奖励项目或本年度其他提名项目中使用。
8、项目起始时间:填写立项、任务下达、合同签署等标志项目开始研发的时间。不能晚于“项目任务来源”栏目填写最早立项的项目的立项时间。
9、项目完成时间:填写项目整体技术首次应用的时间,无法精确到“日”
的,统一填写“1日”。应在两年前(即2019年6月30日前)。
10、提名意见:提名单位对提名意见内容负责。可以由项目组代写,但注意应以提名者口吻进行表述。
11、项目简介:十分重要,项目简介作为专家评审的“第一总印象”及公示(自然奖)的主要内容。要求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应准确、严谨、简单、扼要。2)经得起同领域科研人员的审查,避免因文字不够严谨产生异议。3)重要文字表述、数据不要与推荐其他部分的自相矛盾。
项目简介的建议内容(供参考): (1)所属科学技术领域。
(2)研究背景(为什么要做,有什么难点) (3)本项目的关键思路(怎么解决难点问题的)。 (4)主要发现点(发明点、创新点)。(做得怎样) (5)第三方评价及应用推广情况。(实际成效和影响力) (6)其它有显示度的情况:专利、SCI论文数量等。 12、重要发现(发明、创新与推广措施):
(1)是提名书的核心部分,是评价项目、处理异议的重要依据。 (2)科学发现点(发明点/创新点)应按重要程度排序。
(3)每项科学发现在阐述前,应首先说明所属的学科分类名称和支持其成立的附件材料的序号、编号或名称。
(4)建议发明奖、进步奖、推广奖项目在此处还要客观、详实地对比当前国内外同类技术的主要参数、效益及市场竞争力等。
(5)此部分不得涉及评价内容。
主要发现点、发明点、技术创新点建议内容(供参考): (1)研究背景 (2)关键思路。
(3)主要发现点(发明点、创新点)。 进步奖创新点的参考格式如下:
创新点1:发明了***方法,研制出***性能的装备,制备出具备***特性的产品,解决***重大行业问题。(学科:*****;支撑材料:附件1***专利,附
件4****论文)
另起一段,详细描述该创新点。
13、研究局限性(技术局限性/科技局限性/推广局限性):
建议主要填写本项目成果的适用范围(应用范围)的局限性以及后续可以扩大或改进的内容、待扩展的领域等。
14、客观评价:
(1)应填写项目完成单位、完成人和具有直接利益相关者之外的第三方对本项目技术内容等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或公信力的评价情况。应列出与国内外相关技术的比较表格,必须在评价内容后注明附件支撑材料的编号或名称。
(2)支撑客观评价的材料有:同行科技工作者在学术刊物或正式场合公开发表的评价性意见、国家相关部门的技术检测报告、技术标准规范文件、鉴定结论、验收意见、部分应用证明(必须非完成单位开具,包含应用前后技术性能比较或与第三方技术、产品的对比)、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统计发布的市场分布报告等。
(3)非公开资料(如私人信函等)不能作为评价依据。非学术性质的媒体报道等不建议采用。正式的文件、行业协会文件可以采用。
15、应用情况和效果:(仅适用于发明奖、进步奖、推广奖)
(1)包括应用时间、应用数量(次数、数额)和应用效果(市场占有率,用户评价、替代进口情况)、市场前景等。
(2)应按规范填写《主要应用单位情况表》,表格中应用单位不超过15个。 《主要应用单位情况表》格式如下:
主要应用单位情况表
序号 单位名称
1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适用于发明奖、进步奖、推广奖) (1)经济效益主要介绍完成单位和“主要应用单位情况表”中所列应用单位近三年应用本项目技术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情况。
应用的技术 应用对象 及规模 应用起止时间 单位联系人/固定电话 (2)必须有事实依据(注明附件中应用证明和经济效益证明的编号或名称)。 (3)必须简单明了地说明计算方法,经得起财务专家、行业专家、主管部门的审查。
(4)社会效率也必须认真填写。可以写在推动科技进步、保护自然资源或生态环境、提高国防能力、保障国家和社会安全、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及健康水平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5)应该阐明技术成果的应用前景。
17、论文、专著目录:(仅适用于自然科学奖)
(1)不超过5篇,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不少于2篇,按重要程度排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询期刊是否国内期刊的网址如下:
【网址】
(2)所列论文专著应于2019年12月31日以前在正式刊物公开发表或出版。在线发表时间可作为论文发表时间,但须在论文电子版中有体现,或另附在线发表时间的证明。
(3)所应以国内为主完成,知识产权应归国内所有。论文专著署名第一单位(标号为1的单位)不是国内单位的,不得列为代表性论文专著。
(4)作者信息应基于论文署名的全部作者进行填写,不得只填写本项目完成人。
(5)姓名表述应与论文原文的署名保持一致,“国内作者”填写作者的中文姓名。
(6)某些没有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概念的学科,相应栏目可不填,但要在本页“补充说明”中加以说明。
(7)“他引总次数”、“检索数据库”应依据检索报告填写,同时在附件提交检索报告。
(8)提名书其他部分出现的论文他引统计次数,必须是上述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他引统计情况。其他论文(专著)的他引统计情况不得列入或出现在提名书中。
(9)代表性论文(专著)被他人引用的情况不超过5篇,按被引代表性论文专著的顺序排列,不能提交非引用代表性论文专著的引文,不必与代表性论文专
著一一对应。
18、代表论文、专著他引情况:(仅适用于自然科学奖)
按照表格所示栏目填写“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所列论文(专著)被他人引用的有关情况,代表性引文(专著)不超过5篇,按被引代表性论文(专著)的顺序排列,引用内容在附件中明确标识。
19、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适用于发明奖、进步奖、推广奖) (1)应按与主要科技创新(发明点、创新点)的密切程度排序。 (2)列表前3项应在附件中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3)应征得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的权利人(发明专利指发明人)同意,取得相应证据(电子邮件、书面声明等)备查,提名书中由项目第一完成人签名承诺。
(4)发明人均不是项目主要完成人的发明专利,不得列入本表。 (5)所列专利证书颁发日期、标准规范发布日期、论文发表日期应在2021年12月31日前。
(6)所填专利必须已经取得专利授权,须填授权专利号(ZL开头的)。 (7)已转化但发明人中包含项目完成人的专利可以列入。 20、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1)应填写完成人对本项目做出的创造性贡献。
(2)按奖种分别应与发现点、发明点、创新点、推广措施对应,明确写上其编号。
(3)应注明支持完成人贡献的附件材料编号或名称。自然科学奖完成人应在5篇作中有署名。发明奖的前3位完成人应为所列发明专利的发明人,其他完成人一般也应持有知识产权(含专利、论文专著等)。进步奖前几位完成人应有对应的知识产权证明材料支撑,后几位没有知识产权证明材料的完成人可以对应到鉴定证书、应用证明等。
(4)附件所列验收、鉴定、成果评价等的专家组成员不能作为完成人。 21、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1)应填写完成单位对本项目的科技创造贡献(如:做了哪些技术工作,取得了哪些技术成果等)。主要贡献为工程应用的完成单位填写在工程应用中的贡
献。
(2)按奖种应分别与发现点、发明点、创新点、推广措施对应,明确写上其编号。主要贡献为工程应用的完成单位标明到对发现点、发明点、创新点的工程应用。
(3)应注明支持完成单位贡献的附件材料编号或名称。主要贡献为工程应用的完成单位可以对应到鉴定证书、应用证明等。
(4)不要写与证明完成单位贡献无关的单位基本情况介绍或场地、设备付出等。
二、附件材料说明及要求
1、附件材料准备建议
(1)自然奖:应提前联系校图书馆或中科院情报站准备查新检索报告。 (2)发明奖、进步奖:应提前进行技术检测、成果鉴定或技术评价(不强制要求,但是加分项)、联系应用单位开具应用证明。
(3)应预先统筹安排附件,先做好附件目录,进行编号,以免后期附件调整后还要修改提名书其它部分,特别是主要完成人情况表、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的签章要重新办理。
(4)建议按科发院提供的应用证明模板提前开具应用证明。为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校科技奖的应用证明不必由应用单位盖章,改为由项目负责人签字、提名单位盖章。
2、必备附件材料说明 各奖种的必备附件材料如下:
自然科学奖:(1)代表性论文专著;(2)代表性引文;(3)检索报告;(4)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5)其它必备的附件(支撑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客观评价及完成人学术贡献的证明材料)。
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成果推广奖:(1)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2)应用证明(3)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4)其它必备的附件(用于佐证应用情况和效果的客观材料,支撑本项目主要技术发明(科技创新)、客观评价及完成人学术贡献的证明材料;需要行政审批的项目,必须提供国家有关部
门出具的行政审批文件)。
专利奖:(1)专利权评价报告;(2)经济社会效益证明;(3)知情同意证明;(4)其它必备的附件(用于佐证应用情况和效果的客观材料,支撑本项目主要技术发明、客观评价及完成人学术贡献的证明材料;需要行政审批的项目,必须提供国家有关部门出具的行政审批文件)。
3、附件材料要求
(1)自然奖主要代表论文(专著):在系统中提交PDF格式的论文全文或专著封面,一篇论文(一本专著)1个PDF文件;纸张版只需要提交论文首页。不得提交超过主要代表论文(专著)表之外的论文(专著)作为附件。
(2)代表引文:在系统中提交PDF格式的论文全文或专著封面,一篇论文(一本专著)1个PDF文件;纸张版只需要提交论文首页。不得提交超过代表论文(专著)他引情况表之外的论文(专著)作为附件。
(3)发明奖、进步奖、推广奖必须提交主要知识产权目录的前三项作为附件,一项知识产权一个PDF文件。其中,专利应提供权利要求说明书,软件著作权证书等提供证书扫描件。不得提交超过主要知识产权目录的知识产权证明材料作为附件。
(4)鉴定证书可以提供封面、鉴定意见页、鉴定委员会签名页、完成人页。考虑到附件数量有限,可以只提供鉴定意见页,根据需要酌情提供完成人页等。
(5)检测报告应提供封面、主要检测参数和结果页等。 (6)自然奖检索报告电子版提供全文,纸张版只提供盖章页。
(7)发明奖、进步奖、推广奖、专利奖必须提交应用情况及经济社会效益证明材料作为附件。技术合同(复印件或彩印件)、销售订单(复印件或彩印件)、财务报表(需加盖报表单位公章,复印件或彩印件)、税务证明(需有税务部门公章,复印件或彩印件)及专门开具的应用证明(项目负责人签字,提名单位盖章)、文件或行业协会文件(复印件或彩印件)等都可以作为应用证明。至少提供一份能证明本项目整体技术已实施/推广应用两年以上的应用证明材料,该应用证明的起始应用时间必须在2019年6月30日前。不得超出“主要应用单位情况表”和主要完成单位的范围。
(8)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包括《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和《完成人合作关系
情况汇总表》,必须与相关证明材料一起合并为一个PDF文件上传。其中《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应由第一完成人签字,扫描成图片后插入PDF文件。
对《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的要求:
a.应以第一完成人角度,介绍项目完成人之间的合作经历或合作关系。 b.必须涵盖所有完成人。
c.不局限于第一完成人与其他完成人的合作,也可以包括其他完成人之间的合作。
对《完成人合作关系情况汇总表》的要求:
a.即“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有关内容列表化,每行填写一项合作内容。 b.合作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专著合著、论文合著、共同立项、共同知识产权、共同参与制订标准规范和产业合作等。
c.合作者:填写此项合作内容中涉及的完成人。
d.合作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不限于本项目的起止时间。
e.合作成果:包括但不限于专著名称、论文名称、发明专利名称、合同名称等。
f.证明材料:填写其在提名书电子版附件中的编号。如未包含在附件中,应填写“未列入附件”。
(9)建议先在附件PDF首页、JPG图片页头用黑体标注附件编号和名称,然后再上传、打印。
(10)要求上传JPG图片的附件,建议扫描一个清晰版和一个压缩版,每个文件均应清晰可辨,原则上不要拼图。
(11)要求上传PDF的附件,按要求存放内容,不能图省事将本应该分开存放的内容放到一个文件里。
(12)所有附件不必从提名系统中下载后打印(不清晰),可以直接用原文件打印或复印。
(13)推荐书主件和附件必须合订成一册。建议用彩页将主件与附件分隔,在彩页上打印附件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