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
有
效奖励。奖励是组织对人们良好行为或成果的一种积极肯定和强化,它有助于促使人们强化这种行为或保持这种成果,进一步自我完善,为组织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奖励手段。然而,并非所有的奖励手段都能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不正确的奖励会降低激励效果甚至适得其反。为了有效地进行
奖励,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创造有效奖励的心理气氛。奖励先进要特别注意环境的心理气氛。在一个平淡的气氛中奖励一个人,这种奖励对此人和其他人只能起到保健因素的作用。如果能创造一种受奖光荣的心理气氛,那么,在这种气氛下,奖励对被奖励者和其他人都会有极为强烈的激励作用。
奖励对象要有真正的先进性。奖励先进是为了激发人们的进取意识,产生向先进人物学习的积极心理倾
奖励要注意时效性。根据强化理论的“即时强化”原理,只有及时地对人们的良好行为或成果进行奖励,才能够产生有效的鞭策力量,并使人们产生充分的心理满足。如果“延缓强化”,即相隔一段时间之后才给予奖励,那么激励力量就会因“时过境迁”而减弱。 奖励方式应具有时代性。人的需要具有时代性,同样,人们对奖励方式的需求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与传统的奖励方式(荣誉证书、实物、奖金和上光荣榜等)相比,提高工资、的激励力量。例如,有关调查结果方式是提高工资和提高职称,其次
晋升职称、优先分房等具有更大表明,当前高校教师最重视的奖励才是奖金和荣誉,而对实物奖励向。为此,奖励对象要有真正的先进性,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
则缺乏兴趣。再如,对企业职工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企业职工最看重的奖励方式是调工资、优先分房,其次是奖金、职称、旅游、疗养、提升等,而上光荣榜和各种形式的表扬等,激励效果则明显较弱。因此,奖励方式的选择不能固守传
第 1 页 共 4 页
领导权力行为激励模式
统,应根据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为目的。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受到真正的激励。
奖励的标准要更新。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对奖励对象也有了一些新的标准,即:(1)奖励高效率的工作而不是忙忙碌碌的行为;
(2)奖励敢冒风险者而不是躲避风险者;(3)奖励创新者而不是保守者;(4)对于创造性的工作应预先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鼓励;(5)既要奖励成功者,也要对那些因客观因素导致失败的人酌情给予勉励。
承包责任制。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基础上,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以承包经营合同的形式确定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使企业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制度。它从财产关系入手,通过制定明确的承包合同和相应的奖惩措施,即通过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对企业的预算约束,进一步实现政企分开,激发企业的活力。承包责任制是一种综合型的激励手段,其激励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首先,人们对自身利益的需要及其追求,是承包责任制的重要动力。因此,承包责任制所能提供的“利”的效价高低,即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和个人收益,对承包者和职工的积极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其次,要想获得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和个人收益,在承包责任制的具体实施中还须统筹协调下列因素:有效的努力(责任意识和责任水平)、合适的领导行为、合理的目标设臵(承包数和承包年限)以及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等。下面分别从责、权、利三个方面论述承包责任制的激励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责任激励模式。责任是承包责任制中最关键的因素,责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效果。在承包责任制中,责任是指承包者和职工对完成合同规定的经济指标和个体必须承担的工作所负有义务或职责。承包责任制中的责任激励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可用图。从图中可见,需要诱发责任意识与责任水平,但责任意识与水平的高低及其激励效果受承包责任的激励模式年限和对承包基数的期望两个因素影响。就承包年限而言,如果承包期较短(少于三年),承包者的责任意识势必短期化,导致经营和管理上的短期行为。例如,为了最大限度地
第 2 页 共 4 页
激励机制
追求承包期内的利益,在经营上不顾企业的长久生计,片面追求产值和利润,进行掠夺式经营,不惜拼设备、拼人力,只求拼过承包期;在管理上重外部人际关系,轻内部扩大再生产和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导致企业发展缺乏应有的后劲;在利润分配上片面满足职工个人收入增长的要求,造成消费和积累比例失调,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水平。另外,就承包基数而言,在承包责任制的执行中,人们对承包基数的确定有一个期望的问题,只有当承包基数与人们所希望达到的结果相一致时,才能带来高效价、高期望值,从而带来最大的激励力量。如果承包基数订得不合理,就会降低期望值,从而降低激励力量。
领导权力行为激励模式。为了完成承包合同,承包者必须运用自己的权力力求激励职工为达到所期望的目标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承包者运用权力行为的领导方式,对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及其努力结果有直接的影响。如果采用不适当的领导方式,领导权力行为的激励模式就会使承包者与职工之间产生关系紧张或对立,从而影响承包合同的完成,使职工产生不满感。一般而言,承包者的领导方式可分为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种。有关研究表明,从总体上来看,民主型的承包者最能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型次之,放任型最差。不过,究竟哪种领导方式为最佳,也要视具体情境而定。
表 2003年全国部分高校录取情况 院系代码 4130 4131 4132 5110 5111 5112 5113 5114
院校名称 医科大学 外交大学 外国语学院 师范大学 工业大学 工商大学 财经大学 农业大学 录取分数线 509 533 532 516 536 529 501 501 招生人数 2450 985 34 3200 4356 4124 1780 2330 第 3 页 共 4 页
领导权力行为激励模式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国家/地区 中国 美国 俄罗斯 英国 德国 澳大利亚 韩国 日本 意大利 法国 金牌 51 36 23 19 16 14 13 9 8 7 银牌 21 38 21 13 10 15 10 6 10 16 铜牌 28 36 28 15 15 17 8 10 10 17 总数 100 110 72 47 41 46 31 25 28 40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