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不可以已作文800字议论文

学不可以已作文800字议论文

来源:华佗小知识
学不可以已作文800字议论文

学不可以已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基石,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说,学习是每个人走向成功的必须条件。然而,在一些人看来学习仅仅是完成课业、考试、拿到高分而已,他们并没有深入思考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也没有把学习视为自己的人生使命。事实上,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技能,更是一种提升人格素养和拓宽人生视野的精神追求,学习是一种无止境的修行,是人生的保鲜剂,它使我们的思想和精神不断更新。

首先,学习是提升人格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我们不仅可以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涵养道德情操。比如,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了解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增强对爱国精神的认同,进而在日常行为中体现出对祖国的热爱;学习数学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让我们更容易发现生活中的规律和趋势。此外,学习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自律能力、责任心和合作精神。对于一个有理想和追求的人来说,学习自然是提高自我的必经之路。

其次,学习是拓宽人生视野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任何一门知识或技能都不断涌现,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去掌握。学习使我们不断接触新的事物、新的思想,从而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和视野。例如,

学习外语可以打开我们的世界观,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和历史;学习音乐可以促进我们的情感交流,陶冶我们的情操。这些都是通过学习得以实现的。正如古人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积水成渊,巨木颠倒。”学习可以不断为我们积累零碎的知识点,使我们知识面不断扩大。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里,学习是我们了远离落后和无知的保证。

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认为,学习只是为了完成考试和拿到好成绩,从而进入一个理想的大学、找到一个好工作,然后实现自我价值。这种单纯为了功利性的学习观念,的确是时下教育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它让许多人将学习变成了聚焦只在短期的考试中,并失去了学习本身应有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学习方式虽然可以迅速地提高成绩,但往往会忽略对素质的培养和人生追求的实现。其实,学习和任何其他的事情一样,它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是要我们自己去领悟、去体会的,而只有真正领悟到学习的美好之处,才能够真正获得学习所带来的巨大收获。

综上所述,学习是一种提升人格素养和拓宽人生视野的精神追求。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应积极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让学习成为一种无 limits的精神乐趣,让它成为我们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收获到知识和智慧,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议论文:网络学习对传统教育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传统的教育方式被新型的网络学习所取代。互联网学习凭借着自身的便捷性、高效性、低成本,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支持,对传统教育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发展同样面临着一些问题和风险。

首先,网络学习取代了一部分传统教育的功能。传统教育需要学生亲自到学校接受老师的授课和考试,而网络学习让学习地点和时间更加灵活自由,并且将学习资源整合在同一个平台上,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广泛的知识和技能。网络学习通过大量的实时更新和推送,能够保证学生迅速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便于学习者进行学习进度和自我评估。

其次,网络学习使得教育评价标准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互联网学习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学的课程和领域,不再受到传统教育的束缚。特别是在线学习,可以通过大数据和智能评测系统,更好地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更为精确的评估和监测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术表现。

但是,网络学习也面临着一些难以回避的负面影响。例如,网络学习存在诚信代码、声誉风险的问题。一些学生在网上容易抄袭其他人的作业,违反学习诚信规范;许多人对互联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持怀疑态度,会对网络学习的信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人们对于网络学习的参与度和信任感。

因此,网络学习既然有利也有弊,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而应与传统教育相辅相成。目前,传统教育仍然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更为深刻和全面的教育使命和义务,同时也是将来高素质人才的制造车间。网络学习则应作为学习方式的一种补充,为学习者提供便利和机会,让学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得到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对于学习者而言,应当从互联网学习中汲取优点,同时也应秉持坚定的学习态度和诚实守信的学习态度,学会贴近生活、掌握实用知识,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对于教育管理者而言,则应从教育理念、管理机制、评价标准等方面,推进传统教育和互联网教育协同发展,以满足人们对于教育的多样性需求,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