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山区黄牛改良存在问题

山区黄牛改良存在问题

来源:华佗小知识
山区黄牛改良存在问题

作者:钟良全

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20年第4期

钟良全

(四川省马尔康市农业畜牧局,阿坝 624000)

摘要:对黄牛改良是确保肉业繁育工作得到发展的重要保证,还可以对养殖户的养殖工作起到指导作用,进而能产出质量符合要求的牛肉,加强养殖户经济收益,并且还能使农业得到良好发展。

关键词:黄牛改良;作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S8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0.04.058

0 引言

目前,部分地区为提升农业经济,确保养殖户获得理想的经济收益,开始全面对黄牛进行改良。在此期间,要保证黄牛改良具有科学性,并合理采用牛肉培育改良技术,加大服务力度,可以确保山区黄牛改良工作的效果。

1 主要体会

1.1 改善配种人员不足

“一头牛相当于一个配种工作者”,这句话不仅流传甚广,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有所体现。牛源具有保证,一个种牛在一年中能配400头上下。部分山区的配种技术还不是特别发达,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培养出了一批配种员,经过10多年发展,数量有所增多,不过配种力量依然薄弱。同时,一些配种工作者主要被安排在乡镇地区,而忽视了山区。山区具有大量养殖户,因此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目前在一些山区已经建设了省级种畜场,并且持有经营许可证,进而提升种牛质量。此外在山区创建种牛配种站,能让牛改良工作具有多条发展路线。山区主要采用的是加大种牛数量投放解决问题,进而化解配种工作者数量偏少的问题。而且还能改善配种工作者能力较差的弊端,以及牛常见疾病、难产等难题。利用对种牛投放以提升配种员的服务水平,不必再到村服务,构成双面竞争的格局[1]。

1.2 黄牛改良能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在刚建国时,1个农民具有7头牛,有4头是牛种改良的。这位农民说“4头改良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给我1万多也不舍的卖,要养的时间长一些,多卖几个钱”。目前,很多山区农民都在采用这种方式,也就是在牛提升价值后,山区无法放养,因此进行改良,一年中获得多个牛犊,这样可以得到几万元的经济收益。采用秸秆糠麸的方式饲养牛,无需较多成本,在牛周岁时改良,可以获得2 500元收入,甚至能达到3 000多元。

1.3 种畜场、养种牛户、养母牛户三家受益

目前,黄牛改良能让养殖户在一天内获取50元,如果再每年配300多头,那么纯利润能达到1万多。曾经1个养殖户在没有牛的时候只住草房,而在养了多年的牛后,已经住上砖瓦房,目前又在畜场买1头牛当做“”。山区具有丰富牛资源,不过质量不高,所以在改良后能

大幅度增长经济收益,使诸多养殖户提升了牛养殖的热情,同时种畜场的收益也得到明显提升。根据统计发现,在2017年时,繁母牛如果具有35头,可以获取37头牛犊。而到了2018年,

繁母牛具有37头,可以得到42头牛犊,因此让很多山区都实现了脱贫,获取充足的经济收益。

1.4 黄牛改良能提升农业经济收益

目前,山区改良黄牛能达到5 000头,使养牛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效,并且实现科学养牛,进而给社会带来了大量没有任何危害的牛肉,以此带动农产业发展。同时黄牛品种获得充分改良,也提升了土地资源使用率,此外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日趋完善,进而使大部分农民都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而由于养牛区规模的扩充,以及饲料增多,秸秆过腹还田,加强了秸秆使用率[2]。

1.5 黄牛改良是山区养牛的需要

“山区养牛多,之前难以进行配种,和乡镇具有一定距离,无法走更远,当然也没钱走,去的不是过早就是过晚,只能用当地公牛随便配,基本是小火牛,并没有多大的经济价值。不过自从购进种公牛后,情况就有所好转了,很大程度的解决了山区养牛难的问题”。这是1位养牛专业户讲述的一段亲身经历,他通过3年的时间收获6头改良牛犊。不过却具有山多、草多、牛多等缺陷,因此给黄牛改良工作制造较大麻烦,根据调查发现,在某块草场上,黄牛达到3 000多头,很多都属于当地牛,质量根本无法得到保证。所以黄牛改良成为很多养牛工作者共同愿望,不过由于和配种站具有一定距离,而且部分养牛工作者并没有丰富的黄牛改良经验,也没有掌握相关的技术,导致所得到的牛犊越来越差。畜牧场的种牛在投放后,赢得养牛工作者广泛赞誉。在经过几年的改良后,让农民获取了充足经济收益,养牛质量较之前也有大幅度提升。

2 发展养牛业条件优越

地广畜稀、牧草丰厚,在放牧时所放养的牲畜能达到3万多;农村具有大量劳动力,如果不务农通常很难找到工作,所以更愿意去养牛;针对农民制定了相关的优惠,尤其是对养牛大户提供了足够经费;特意创建了全新屠宰场,1年内的屠宰数量能达到上万,养牛工作者能更好地进行销售;通过制定相关,使所有养牛工作者所饲养的牛能免费接种[3]。

3 改进措施

3.1 重视兽医专业工作者培训

要确保所有的乡镇都能具有专业的黄牛改良工作者,并要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让他们能全面了解和合理采用牛人工授精技术,以确保受胎率能超过85%。此外还要改善改良网点,让改良覆盖面超过80%[4]。

3.2 做好黄牛改良工作宣传

提升信息沟通的力度,畜牧部门要深入乡镇基层,广泛宣传黄牛改良工作,并要依据地区的特点采取合理的改良措施,让农民通过黄牛改良以及正确的饲养牛群提升经济收益。

3.3 加强种畜禽管理

山区主要是在6—9月安排牛群放牧。在放牧中,母牛会处在发情期,若想避免乱配,需要清群,并清理劣质公牛,同时还要在母牛发情最旺时,让放牧牛群按时配种。

3.4 更改工作机制

要通过上门服务取代传统在工作地点待命的方式。在一些山区,居住非常分散,而且由于地方偏远,交通也不发达,所以乡镇畜牧站要改善服务模式,可以使用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的方式[5]。

3.5 要引起重视

要为养殖户制定合理的优惠,尤其是在对人员培训方面要提高投入力度,最好采用招聘人才和培养人才相融合的措施。

3.6 确保牛受胎率

控制好受胎率对于黄牛改良工作非常重要,相关部门要采用签署合同的方式赢得养殖工作者的信任,并要和主要的工作者签署责任状,确立责任目标,进而可以获得养殖工作者的信赖。此外还要确保相关专业工作者能得到理想的经济收益,以提升他们对于黄牛改良工作的热情。

4 结束语

针对黄牛进行改良,要重视对于兽医专业工作者的培训、对黄牛改良工作要做好宣传、加强种畜禽管理、更改工作机制以及确保牛受胎率,以此提升山区黄牛改良效果。

参考文献

[1] 宋风莉,宋风琴.发挥区域优势做好东部山区黄牛改良工作[J].吉林农业,2010(19):40.

[2] 战国林,赵景春,谷雪峰,等.影响山区黄牛改良的不利因素及应采取的对应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04(2):43.

[3] 陈玉珠,朱春华,焦伟明,等.木兰县利用种牛改良偏远山区黄牛成效显著[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3):54.

[4] 吴晓燕.泰山区黄牛改良效果调查[J].山东畜牧兽医,1994(3):18-20,29.

[5] 何素华,杨光.山区黄牛冻配改良的实践与体会[J].贵州畜牧兽医,2001,25(4):22-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