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简单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元器件的基本知识,识别不同元器件的种类,规格及用途。
2、用万用表检测电阻,电容;判别二极管的极性,测量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判别三极
管的类型和e,b,c三个管脚。
3、掌握电阻串联分压电路、电阻并联分流电路的特性以及测量电压、电流的方法。 4、学习元器件的伏安特性的测试方法,替代法测量回路电流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实验仪器设备及元器件:
1、硬件基础电路实验箱、数字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流、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 2、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
实验流程:
1、用万用表对晶体三极管、二极管、电阻、电容等进行测量,记录参数值、检测方法和步骤。
(1)读出给定电阻器的标称值和误差,用万用表测量出实际电阻值。 电阻 R1 R2 R3 R4 R5 R6 标准值 100Ω 470Ω 1kΩ 4.7kΩ 10kΩ 10kΩ 测量值 100.2Ω 469Ω 0.99kΩ 4.63kΩ 10.17kΩ 10.02kΩ 相对误差 0.20% 0.22% 1.00% 1.49% 1.70% 0.20%
(2)读出给定电容器的标称值,用万用表检测电容器,电感器的质量。 电容(uF) 编号 容量 测量值 相对误差 C1 C2 C3 C4 C5
103 104 474 0.01uF 0.1uF 0.47uF 4.7uF 47uF 0.0098uF 0.105uF 0.703uF 6.5uF 40.6uF 2% 5% 49.7% 38.3% 13.6% (3)三极管:用万用表判断给定三极管的好坏,检测三极管的Base极、极性、放大倍数。
答:①类型判定: 先判定Base极,将万用表拨至适宜的欧姆档,通过正测法与反测法来确定Base极,首先将晶体管三只管脚编上号1、2、3,再用万用表作三组测量,即1-2、2-1、2-3、3-1、3-1、1-3。每组测量中,阻值较小的属于正测,在三次正测中找出电阻最大的那两只管脚,则确定另外那只管脚即为Base极。再将万用表拨至适宜的欧姆档,黑表笔(接电源正端)接已确定的Base极,红表笔接另一极,若为正测,则为NPN型三级管;若为反测,则为PNP型三级管。
②放大倍数测量:已知三极管的类型(NPN或PNP),将万用表档位拨至HFE档,根据万用表上孔位标识,正确将Base极插入中间孔位,将两边管脚插入两边孔位,作出第一次测量;再将两边管脚替换位置,作出第二次测量。选取数值较大的值即为该三极管的放大倍数。
③极性判定:在已知三极管的类型的基础上,已知NPN型三极管的电流流向为黑表笔→c级→base极→e极→红表笔,则黑表笔所接为集电极c,红表笔所接为发射极e;已知PNP型三极管的电流流向为黑表笔→e级→base极→c极→红表笔,则黑表笔所接为发射极e,红表笔所接为集电极c。
Base极
型号:3DK4B 类型:NPN
第一次测量:9 第二次测量:117
发射极E 集电极C
2、电阻的串联分压与并联分流测试
(1)按图所示连接实验电路,调节稳压电源分别输出两组不同的电压,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利用串联电路验证电阻的分压效果: U1=5.04v,u2=0.87v,u3=4.16v
(2)按图所示连接实验电路,调节稳压电源分别输出两组不同的电压,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利用并联电路验证电阻的分流效果:
I=60.1mA,I1=49.7mA,I2=10.5mA
3、测试元器件的伏安特性
按图所示连接电路,调节稳压电源分别输出几组不同的点呀,列表记录测试数据,绘出被测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用万用表分别测得总电压和已知电阻两端电压
V 3V 4V 5V 6V 7V 8V 9V
所得到的电阻Rx的伏安特性曲线为: U/v
V r1 0.031V 0.038V 0.046V 0.058V 0.071V 0.082V 0.086V V rx 2.969V 3.962V 4.954V 5.942V 6.929V 7.918V 9.914V I rx 0.003mA 0.004mA 0.005mA 0.006mA 0.007mA 0.008mA 0.009mA I/mA
0
经计算得,所测得的电阻Rx约为 100kΩ。
三、实验心得
经过此次试验,我初步了解元器件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区别不同元器件的种类、规格及用途。学会了用万用表检测电阻,电容;能够准确判别二极管的极性,并测量出二极管的正向压降;还能够判别三极管的类型和e,b,c三个管脚,学会了电阻串联分压电路、电阻并联分流电路的特性以及测量电压、电流的方法。总之,此次实验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