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浇灌每一个学生成长
陕西西安泾渭工业区长庆二中小学部 (710201) 张张建建设设
学生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对象,教师的职业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学生是否健康的成长,又是教师履行状况的标志。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热爱学生。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师爱胜于母爱,又高于母爱。爱生成才,是崇高原则和理智的爱,为此我们应该:
一、用爱来关怀全体学生成长。
学生不但是家庭的重要栋梁,还是祖国的栋梁。教师热爱学生,就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不歧视。作为教师要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做学生的贴心人,要为学生服好务。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天气冷了,要嘱咐学生多穿衣服;学生的衣服破了,要帮助学生缝好;学生病了,要主动关心,使他得到很好的护理;发现学生情绪有变化,就要耐心寻察原因,及时帮助解决问题、及时疏导心理障碍;学生学习有困难,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们提高。总之一句话:用爱心来关怀全体学生,就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用真挚的情感去对待学生。要关怀全体学生,教师就应该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包括他们的家庭状况,个人的爱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学业的优劣,行为习惯的养成等。只有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才能做好工作,才能促使全体学生进步。
现今社会发展很快,为了使全体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要从小学生的能力、习惯上进行培养。例如,我当班主任尝试了六年的“让学生轮当班主任”的做法,效果很好,实有推广的价值。具体的做法为:让全体学生讨论制定符合班级管理的制度。制定学生轮当班主任工作的条例和方法。全班所有学生都当班主任,每人轮当一天或两天。主要任务是负责班级内的日常管理。即打扫卫生,早读,“三操”、各种活动、学习情况、安全、放学等。做小班主任的学生要记好记录,每天下午要在夕会上对全班学生进行讲评,指出当天全班优缺点及改进的方面。为了激励、和改进
第 1 页 共 5 页 1
工作的方法,每周五,让全班学生评出周内最佳的小班主任学生,并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工作中,班主任老师要尽力帮助每个学生的工作指导,要用爱心和耐心,使他们学会工作,会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把工作认真做下出,学生的能力提高很快,特别是语言组织、记录及表达,班级的管理及班主任老师的协调能力,班务的处理及个人负责的能力大为增强。这对学生终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经历了实际的管理过程,也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角色进行了转换,使学生从小就懂得了班集体的形成,同学间的相互关爱,就要靠每个成员的自觉遵守和付出才能实现。
二、爱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上。这是教师对学生高度热爱,高度责任感的表现形式,也是教书育人的规律。对学生没有尊重,信任和了解,师生之间就不会有真诚的情感交流,对学生的教育也不会有的放矢,也就不会有良好的教育效果;没有严格要求,就会放任自流,学生就不会健康成长。要做到信任、了解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教师就必须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充满信心。作为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按教育目标,向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又严格的,在学习、思想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班上有个学生陈某,是一个任课老师都头疼的孩子。学业基础差,好动,有逃学的毛病,自己不会照料自己,行为习惯极差。就是这样一个学生,有一天早晨迟到了,不敢进教室。我问他,为什么不进教室?他说,我迟到几次了,没脸见人了。从这里我了解了他,是个自尊心特强的孩子。我很尊重他,没有批评。而是用劝慰的口气说,那你以后可再不敢丢脸了。之后,我多次找他谈心,给他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帮助他补习功课,之后他进步很快,成为了人人都喜欢的孩子。
有个教育家说得好,“师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催化剂,是融化学生心中冰块的暖流。”当然,师爱更是架设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桥梁。从这里我体会到,只要尊重学生,用心去接近他们,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三、热爱学生,有教无类。所谓“热爱学生,有教无类”就是教师为学生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
第 2 页 共 5 页 2
的精力,知识和才能,力求把所教的全体学生都教育好。在这方面,教师应该不论男女性别,家庭,家长职位的高低,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劣,行为习惯的表现等,都要同等相待,为他们服务,对他们进行教育。热爱学生是同等相待的基础,也是为学生服务的前提条件。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增强师生心理和感情上的联系。有了这种联系,学生才能感受到关怀和爱护,才愿意接近老师,接受老师的教诲。我们现在所处在一个特殊的环境,学生成分也很复杂,有的父母长年在外工作,孩子靠爷奶照料;有的孩子是单亲家庭,心灵容易受到伤害和扭曲;有的孩子求学受到近几年迁居的奔波,教育、学业施教的不连贯性;如果,我们做不到“有教无类”的话,那么,我们也就失去了做教师的职责。这些年来,正是我们的教师做到了这条为人师者的要求。才得到了学生家长的信赖和社会的认可。
四、因材施教要贯穿在爱心上。它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及个性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不能用一个尺度去要求学生,不可用一个模式去培养所有学生。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是活生生有思想的人。既然是人,就有差异,承认个性,用心发现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尊重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培养个性,扶持特长的发展。“因材施教”的中心问题,就是教师正确处理教与学的问题。也就是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正确处理教中有学,学中有教的问题。如,班上新转来一个学生魏某,校长和家长都告诉了,该生脾气很强,不听原来学校老师的话,和老师对着干,没有地方让孩子上学了,只好托人介绍来我校就读。面对该生,确实给我出了难题,该生不但缺点多,而且学习成绩还非常低。来年就是毕业班,怎么样帮助该生进步,保证毕业班双双成绩合格,考验在等待着我。面对该生,我倍加呵护,用爱心实施教育,全面了解该生的状况,到底病症在何处?最后通过近一月的接触得知:该生不太合群。由于父母重男轻女,从小对他过于溺爱,一切对他都进行满足,长期以往,唯我独尊,很少听信别人劝告。也就是说,和原来任课教老师闹僵也在情理之中。但他也有许多优点。爱听表扬的话,爱劳动,干活会不吝啬力气,打扫卫生总是认真彻底。当然学习上的差距是很大的。语文、数学测考成绩只有四、五十分。要想使这样一个学生进步,。难度是很大的。首先,教师要有爱心,就要根据其生的特点,发扬他的长处。以长处激发上进情趣,在纪律上得到保证。其二、学习上分析其落后的原因,对症
第 3 页 共 5 页 3
下药,通过任课教师课堂的“优待”,课下的抓补,同伴的帮助,家长的合作,促使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逐渐产生了学习的热情。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该生学习进步,成绩大幅度提高,成为了老师和学生都喜欢的学生,“因材施教”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进入新世纪,我们深切地感觉到,现在的学生有一部分相当难教。主要表现在懒惰、好动、独霸、不和群、习惯差。究其原因,除了社会问题外,更主要的是家庭教育问题。这部分学生的家长素质不高,对孩子缺乏正确的教育。有的对孩子过分溺爱,任其发展;有的家庭不和,给孩子一种不和谐的成长环境;有的家长树不正,必其影子斜。学生在学校受的是正规的教育,如果我们不对其全面施教,不用满腔热忱关怀这部分学生,那么,这些学生就会成为家庭的悲哀,社会的不幸。因此,要求我们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既要坚持对全体学生有统一的要求,又要对每一个学生有特殊的要求。小草需要阳光,幼苗需要呵护。只要我们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按照教育规律浇灌,希望桃李肯定会育满大地。
五、热爱后进生是衡量合格教师的尺度。作为教师爱好学生都可以做到,但爱后进生却不是都能做到的,。所以,能否爱后进生,把后进生教好,才是衡量教师是否合格的尺度。后进生犹如遭受暴风雨洗劫后的花朵,更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格外照顾。这些年,我们的教师为后进生的成长付出了艰辛的劳苦。但值得欣慰的是,不成器的极少。大多数都已成材,走上了工作岗位。当这些后进生回首往事时,他们怎能忘记曾经关怀和帮助过他们的老师。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在小学四年级考试中,数学考试不及格,但在老师热心的帮助下,数学进步很快,最终成为著名的大数学家。爱迪生,小时候上学才三个月,老师就对他妈妈说:“你孩子是个弱智儿,我们没办法教他。”是公认的学不进去的学生。可就是这样一个弱智儿,在他母亲的爱心教育下,做出了人类历史上令人震惊的发明创造。人们熟知的马克思,在中学时代非常调皮而闻名全校,是大家公认的调皮生,但老师没有嫌弃他,而是用爱心浇铸,是他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就是他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成为举世闻名的导师。以上事例颇值我们这些为人师者的深思。只要我们正确平等的对待学生,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走进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魅力,用信任、理解、宽容,善意,去发现学生
第 4 页 共 5 页 4
的长处,矫正存在的不足,让他们在鼓励和师爱的沃土中成长,后进生都会大有作为的。
教育家雪莱说过,“只有用爱才能换来爱”,“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爱的越深,效果自然就突出。教育实践表明,教师只要真正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之得法,爱之有理,严之有序,就会产生并发效应。历史的重任在我们肩头,家长的殷切的期望在我们的肩头,让我们用 ““教师本身有光明,才能照亮学生;教师心中有火种,才能点燃学生。” 这句话作自勉吧!
第 5 页 共 5 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