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中介组织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摘要:社会中介组织是、市场和社会关系调整的产物,是职能转移的重要载体。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国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自身建设,理顺管理,加快政社分开,拓宽经费来源等建议。 关键词:社会中介;存在问题;对策 一、我国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现状
目前的社会管理,虽然还突出了主导的行为特点,但现实中以外的管理主体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治理越来越体现为自治性、互助性、回应性、多元性、灵活性等特点。尤其是中介组织这种公共管理主体,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开始具有了独特地位和作用。
社会中介组织是指依法设立的运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的业务规则或程序为委托人提供中介服务,并收取相应费用的组织。包括:资产、土地、工程等评估机构;工程监理机构;审计机构;法律、档案等服务机构;信息、技术、工程等咨询机构;检验、检测、公证、认证机构;工商登记、商标、专利、税务、房地产、招投标、因私出境等代理机构;人才、职业、婚姻等介绍机构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组织等。社会中介组织不从属于, 也不能干预社会中介组织的活动, 以保持社会中介组织的中立性、公正性、权威性。社会中介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
物,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管理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当前我国中介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的社会中介组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在这种背景下,应规范自身权利运作,实现社会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积极培育中介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确保中介组织规范、有序地健康发展。当前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官办色彩浓厚,缺乏性与自治性,不利于政社分开。我国社会中介组织本身是在政治、社会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扩大的大形势下产生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的结果,对部门的依附性较强。一方面创办了大批官办或半官半民性质的社会中介组织,其经费主要来源于的财政拨款和补贴,使中介组织受其制约,缺乏自主权;另一方面,只有及其授权的机构才有资格成为业务主管单位,对社会中介组织的控制无所不在,社会中介组织在经济和社会资源分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对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社会中介组织的性与自治性。
2.社会诚信度低,存在信任危机。有些社会中介组织受利益驱动,不能遵守国家法律和行业规范的行为准则,明知客户提供的材
料不真实,仍然给予办理手续,甚至与客户串通共同制假,违规乱收费,收受或索要客户的好处和额外利益。还有的社会中介组织服务水平低劣,采取给回扣等不正当手段取得中介业务,破坏中介市场秩序,形成恶性竞争。有的中介组织利用合法身份为不法单位和个开方便之门,丧失原则,甚至为迎合领导的欢心,不顾国家法律和行业规范的规定,出具非法证明或办理手续,破坏了中介市场秩序,严重影响了社会中介组织的诚信度。
3.立法滞后,对社会中介组织的约束机制不够健全,缺乏规范度。目前,对一些重要的社会中介组织国家虽然已经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或行规,但还很不健全,还有一些重要的领域仍属空白。因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组织管理制度,使社会中介组织自律性查,行为不规范等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中介组织的稳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不能遵章守法,大搞不正当竞争;经营不规范,排斥同行,谋取垄断利润;经营主体不规范,存在无照经营或超越经营范围经营,甚至滥用无资格人员上岗等。
4.条块分割、行业垄断使中介组织发展阻力较大。社会中介组织本应能够依靠自身的服务质量与信誉度开展公平竞争,但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中介组织与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关系,使得社会中介组织之间的竞争扭曲变形,演化成了挂靠单位之间的权力较量。有些社会中介组织的业务活动完全依靠主管部门的权力,而不是依靠市场,是依靠行业事务垄断,而不是依靠平等竞争。通过设立壁垒来圈占市场,垄断经营。社会中介组织构成了一个新
的处于与企业、市场与社会之间的管理阶层。造成了新的政企不分的一系列负面效应和混乱局面。
5.规模、层次低,缺乏集中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中介组织虽已达到快速发展,规模、层次都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小、大中介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们仍然是强、弱中介,大、小中介。具体表现为低层次的热门中介组织、小作坊式的中介组织和大规模的市场占有率高的中介组织比较多,而高层次的技术、资本类中介组织比较少,从而导致社会中介组织结构不合理、规模小而分散、发展不平衡且综合竞争力不强等。 三、发展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对策
1.统一规划和指导, 理顺社会中介组织管理。 对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应从重准入管理向重跟踪管理,从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从管制管理向扶持管理转变,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真正站在社会管理者的角度,理清中介组织的总体发展思路, 对其发展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指导。①应建立针对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体系和评估指标,明确的监管主体、监管内容等;②要强化行业协会的促进作用,社会发展中的宏观、经济分析,规范市场等行为可依靠行业协会配合部门进行宏观,使行业协会成为行业管理、行业自律和行业规范的主体。③加强对社会中介组织的诚信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实行诚信级别评价、诚信公示、诚信奖惩等制度,建立诚信管理机制。④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现状,制定统一的社会中介组织发展规
划,引导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
2.加强社会中介组织的自身建设, 建立科学有效的中介组织自律性运行机制。
社会中介组织的核心环节是行业自律,只有建立和完善了自律机制,才能保证内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合法化,才能形成一整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①要建立对社会中介组织及其从业人员进行相对严格的资格审查和执业登记制度;②要完善社会中介组织的内部机制,建立和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经营管理,强化财务控制和经济责任管理。③加强对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和思想素质的培训,改善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 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以提高服务质量、规范职业行为。
3.转变职能,推进和加快政社分开
社会中介组织是管理社会事务的助手和参谋,应积极扶持。应对社会中介组织准确定位,明确规范与社会中介组织之间的关系,加快职能转变,保证中介组织的性。按照小、大中介的管理模式, 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机制,授权或委托社会中介组织承担社会管理服务事项,从机构形式组织制度和经费来源上割断中介机构与部门之间的依赖、从属关系,使从微观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管好必须管的事务,抓好宏观管理。 4.加大对社会中介组织的扶持力度,拓宽其经费来源渠道 对社会中介组织来说,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对其并未形成有力
支持,即使在激励企业和个人对社会中介组织进行捐赠方面,也未形成鼓励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的局面。因此,为了加快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可利用税收杠杆,加大对向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捐款和捐助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减、免税的优惠力度,以鼓励社会、企业、个人支持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同时可通过奖励、委托、授权、补贴或购买服务等方式,在人、财、物上加大扶持非营利性社会中介组织的力度,推动社会中介组织的快速成长和发展。
作者简介:郭彦,女,1956年7月生,汉族,河南洛阳人,教授职称,主要从事社会中介组织管理和进出口贸易研究工作。 联系电话: 13838852097e-mail: weizhang57@163.com 联系地址:洛阳市联盟路党校5号家属楼中门602室郭彦邮编:4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