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宋耀州窑青瓷珍禽类纹样装饰方法研究

宋耀州窑青瓷珍禽类纹样装饰方法研究

来源:华佗小知识
宋耀州窑青瓷珍禽类纹样装饰方法研究

□张红燕

要:宋耀州窑青瓷珍禽类纹样寄寓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其装饰方法以写实为主,同一题材类型、同一构图形式的纹样

风格呈风格化,体现了古人的创造精神。

关键词:耀州窑青瓷珍禽类纹样装饰方法

耀州窑作为北方青瓷著名的窑口,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唐代创烧以来,其青瓷装饰纹样就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在五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北宋时达到辉煌的鼎盛时期,装饰纹样的种类达二百余种,成为此时期同类瓷器中的装饰之冠。耀州窑青瓷装饰纹样题材多取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界,在保持原有形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形象整体或局部的简化处理,勾勒出形象优美、构图合理的图案。

状,有的无头冠。雌性的尾羽为飘带状,雄性的尾羽为卷草状,整体隽秀纤细。凤纹多与牡丹组合,形成“凤穿牡丹”“凤衔牡丹”等纹样,喻示“富贵祥瑞”。此外,还有“凤衔石榴”“凤衔瓜瓞”等纹样,喻示“幸福多子”。

2.孔雀纹

《宋史》记载:“占城国在中国之西南……建隆二年……贡犀角、象牙、龙脑、香药、孔雀四、大食瓶二十。”宋代海外贸易发达,孔雀作为一种喻示祥和、华美的瑞鸟,由海外进贡。在耀州窑青瓷装饰纹样中,孔雀纹多为行走状,高高的头冠为花瓣形,长长的尾羽像层层叠加的花瓣,或向后方延伸或高高翘起,整体修长秀丽、形象传神。常见的有“孔雀衔莲”“孔雀戏莲”“孔雀衔瑞草”等纹样,喻示“幸福祥瑞”。

3.鹤纹

古人视鹤为仙禽,喻示长寿,用鹤纹表达延年益寿之意。《淮南子》记载:“鹤寿千岁,以极其游。”瓷器装饰中的鹤纹始见于唐代。在宋代耀州窑青瓷装饰纹样中,鹤纹以云纹相衬,作展翅飞翔状。常见的有“双鹤对舞”“群鹤博古”等纹样。

4.喜鹊纹

五代王仁裕的著作《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时人之家,闻鹊声,以为喜兆,故谓灵鹊报喜。”喜鹊在中国古代被视为报喜的瑞鸟,常出现在宋代及之后的花鸟画中。在宋代耀州窑青瓷装饰

一、宋耀州窑青瓷珍禽类纹样的特征

珍禽类纹样寄寓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是耀州窑青瓷装饰纹样中动物纹样的重要题材之一,以凤、孔雀、鹤、喜鹊、鸳鸯、鸭为主。

1.凤纹

凤是古人想象出的一种珍禽,在远古图腾时代被视为神鸟,其形象融合了各个不同氏族崇拜自然物的特征。据《尔雅󰀁释鸟》郭璞注,凤的特征为“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凤的形象表达了先人纳福迎祥的美好愿望。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载:“(凤)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暮)宿风(丹)穴,见则天下大安宁。”

五代时,耀州窑已出现以凤纹装饰的青瓷,宋代凤纹装饰更为普及。凤纹的典型特征为鸡首长尾、锦翎展翅,头冠为朵云

图1图2

48

人文研究ARTEDUCATIONRESEARCH图3图4纹样中,喜鹊多与梅、竹组合,形成“鹊梅”“鹊竹”等纹样。喜鹊或仰头或回首,立于折枝梅或竹之间,喻示“喜上梅(眉)梢”。5.鸳鸯纹《禽经》记载:“鸳鸯、玄鸟爱其类……二鸟朝倚暮偶,爱其类也。”据说鸳鸯成对游弋,夜晚雌雄翼掩合、颈相交。在传统文化中,鸳鸯常被用于比喻夫妻。在宋代耀州窑青瓷装饰纹样中,鸳鸯多成双成对出现,与莲和水波组合,形成“鸳鸯戏莲”纹样,喻示“夫妻恩爱”“百年好合”。6.鸭纹在中国古代,“鸭”与“甲”谐音,故“鸭”喻示科举高中获“甲”。鸭纹是瓷器装饰的典型纹样之一,宋代耀州窑青瓷上的鸭纹装饰丰富多样,喻示“幸福如意”。鸭与水波组合形成“水波双鸭”纹样,或与水波、莲花组合形成“双鸭戏莲”纹样,两鸭相对,一鸭回首顾盼,一鸭紧随其后。亦有鸭与水波、莲花、鸳鸯组合,形成“单鸭戏鸳鸯”“单鸳戏双鸭”纹样,形象生动。富,具有了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反映了工匠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标准。同一题材类型的纹样差异主要体现在造型手法的灵活多变上,形成了不同的艺术表现趣味。如图2、3、4所示,青瓷盒和碗母范上孔雀的造型,基本动态相似,为站立或行走状态,主要变化在于头的方向、尾羽的大小和位置以及嘴部所衔之物不同。3.同一构图形式的纹样风格多样化宋代,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构成已发展至成熟阶段,构图形式基本定形。此时,耀州窑青瓷珍禽类纹样主要以适合形的形式刻印在器物上,常见的构图形式有对称式、均衡式、喜相逢式、向心式、三角式等。为使纹样丰富多彩,同一构图形式的纹样风格变化多样。如,水波双鸭纹均以适合形的形式位于圆形内,双鸭反转对称,构图形式一致,差别主要在于双鸭和水波的形态不同。宋代耀州窑青瓷珍禽类纹样承载着古人关注生活、祈盼吉祥美满的精神。其装饰手法的多样化体现了古人的创造精神,形成了特定时代独特的艺术语言,从而谱写了我国青瓷史上重要的一页。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9JK0977)。参考文献:[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铜川耀州窑.科学出版社,1965.[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耀州窑博物馆.宋代耀州窑址.文物出版社,1998.[3]王锐.中国耀州瓷艺术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4]张晓霞.天赐荣华:中国古代植物装饰纹样发展史.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5]刘子建,马璿.宋代耀州青瓷动物装饰纹样及表现手法研究.大众文艺,2014(2).(作者单位: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编辑缪健二、宋代耀州窑青瓷珍禽类纹样装饰方法1.以写实为主的表现形式工笔花鸟画在能动的观察与写生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再创作,追求传神写照,从而形成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其始于唐代,成熟于五代,鼎盛于两宋。在宋代统治者(如宋徽宗赵佶)的倡导下,追求细节的逼真写实成了宫廷画院的重要审美标准。于是,纤柔的工笔花鸟画自然成为这一标准的最好体现和独步一时的艺坛冠冕。受工笔花鸟画的影响,这一时期耀州窑青瓷装饰纹样的表现形式整体线条纤巧,造型具体,形态以写实为主。如图1所示,青釉瓷碗内壁印有双鸭莲花纹,双鸭一前一后,形象生动逼真,花瓣、花叶、蓬实上用细线画出了叶脉,蓬实上点缀着莲子。盛开的莲花、舒展的莲叶、摇曳的蓬实、嬉戏其间的双鸭,在起伏的水波纹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优美的水乡风光图。写意手法在宋代耀州窑青瓷装饰中较为少见,一般整体采用流动的曲线描绘形象的大致轮廓,画面表现较强的节奏美与韵律之美,更具有诗意。2.同一题材类型的纹样风格多样化宋代耀州窑青瓷珍禽类纹样同一题材类型的纹样变化丰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