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l42 Guangxi Medical Journal,Aug.2008,Vo1.30,No.8 床症候疼痛、肿块、瘀斑、气虚等等往往是糖尿病的临床症状 之一,高血糖症又可进一步加剧血瘀证血液的“浓”、“黏”、 大剂量组则可显著降低血糖值的水平(P<0.05)。表明复方 黄酮胶囊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作用和量效关系,且处方中两 种主要组分银杏叶提取物和山楂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协同药 “凝”、“聚”状态。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容易导致微循环障碍,组 织缺氧,甚至可能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发生缺血、缺氧、 效作用。提示复方黄酮胶囊通过明显降低血糖,改善由于“血 瘀”证引起的全血黏度增高、红细胞压积、血糖代谢紊乱等异 常状况,这可能是复方黄酮胶囊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的 梗死等严重病变,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变、 神经病变等严重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通过调整异常的糖 代谢,降低过高的血糖,已成为临床防治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 和评价该类药物疗效的重要方法之一。 主要机制之一,为该制剂进一步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科学的 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主要含有银杏黄酮、内酯等多种 活性成分,具有改善微循环、降血脂、抗氧化、增加学习记忆等 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 痴呆症、糖尿病肾病等症 J。 山楂叶提取物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等)和三 萜类化合物(如熊果酸等),具有活血化瘀、理气通脉之功效, 用于气滞血瘀、胸闷憋气、心悸健忘、眩晕耳鸣等证。药理研 究表明,山楂叶提取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改善 心肌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对缺血性心脏病产生明显的保护 作用,并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和降低血脂的药理作用,临床应 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糖值明显 升高(P<0.01),提示急性血瘀证可导致明显的糖代谢紊乱; 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黄酮胶囊小剂量组和阳性药银杏叶片组 对血糖值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方黄酮胶囊 [1] 潘洪平,危华玲,陈英,等.复方黄酮胶囊的急性毒性作用研究 [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O):2 378. [2] 潘洪平,危华玲,陈英,等.复方黄酮胶囊的大鼠长期毒性实验研 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2 083—2 085. [3] 陈英,危华玲,范吕林.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黄酮胶囊中 槲皮素的含量[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4):386—387. [4] 潘洪平,杨嘉珍,李吕力,等.葛根素注射液对血瘀证大白鼠血液 高粘滞性的作用研究[J].中成药,2004,26(8):651—653. [5]潘洪平,杨嘉珍,李吕力,等.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 血液流变性改善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 (12):1 178—1 18O. [6] 潘洪平.银杏Ⅱ十制剂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 药杂志,2005,30(2):93—96. (收稿日期:2008—05—14修回日期:2008—06—17) 腰麻与置管的先后程序在腰.硬联合麻醉中的观察▲ 韦承凡赖一民许朝山 545006) (广西柳州市肿瘤医院麻醉科,柳州市【摘要】 目的观察先置管后腰麻与先腰麻后置管的程序对腰一硬联合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下肢、下腹部手术 患者,ASA I一Ⅱ级,随机分为两组,I组为先置管后腰麻,Ⅱ组为先腰麻后置管,分别记录腰麻完成后翻身平卧的时间,腰麻及 硬膜外阻滞的效果。结果 I组腰麻完成后翻身平卧时间为(3±0.3)rain,麻醉效果综合评价,优93.33%,良6.67%。II组腰 麻完成后翻身平卧时间为(5±0.8)rain,麻醉效果综合评价,优66.67%,良33.33%。结论麻后置管的麻醉效果。 先置管后腰麻的麻醉效果优于先腰 【关键词】 腰一硬联合麻醉;腰麻;置管程序 【中图分类号】R 6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04(2008)08一l142-02 腰一硬联合麻醉具有腰麻作用快,可靠性高,毒性作用小和 硬膜外麻醉时间可控等优点,目前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但是,腰麻平面的可控程度或硬膜外腔置管的质量如何,是直 接关系到联合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而影响上述的主要原因之 一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下肢,下腹手术60例,男9例,女51例。 ASA I~Ⅱ级,术前查排出腰椎畸形,骨质增生的患者,随机分 为两组,每组30例,I组为先置管后腰麻(使用自制腰.硬穿刺 套针),Ⅱ组为先腰麻后置管(用B-D公司生产的腰-硬联合穿 刺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 是先腰麻还是先置管的问题,目前在这方面未见报告。本 研究探讨并总结腰麻与置管的先后程序,以期为腰-麻联合麻 醉方式提供更多的依据。 1.2方法▲广西医疗卫生科研课题(桂卫科教Z2003 102) 病人入室后常规监测Ⅱ.导联心电图、HR、BP和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广曲医学 2008年8月第30卷第8期 ll43 SPO,,开放静脉快速输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 2结果 300 ml,左侧卧位,首选I ,间隙穿刺,两组穿刺操作均由指定 的一名医师进行,腰麻用药统一为0.5%布比卡因注射液2 rnJ +10%葡萄糖注射液l ml,注药速度为0.1 ml/s。 1.3观察指标变化。 两组患者腰麻后翻身平卧时间,I组为(3±0.3)min,1I组为 (5±0.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失败I组0 例,Ⅱ组1例;置管有回血的I组l例,Ⅱ组3例;腰麻平面控制不 腰麻后平卧时间,置不进管及管内有回血例 数,记录腰麻前,腰麻后6、12、20、30 min的心率、血压、血氧 到预定的平面、不符合手术要求I组5例,Ⅱ组ll例;不同麻醉方 法对HR水平的影响未见不同,两种麻醉方法在5个时间点在 HR水平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麻醉方法对 SBP、DBP水平的影响未见不同,但两种麻醉方法在5个时间点 在SBP、DB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I组麻 醉效果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49,P=0.011),见 表2 1.4联合麻醉观察效果的评价标准 优:腰麻满足手术要 求;良:腰麻差或失败加用硬膜外阻滞后,满足手术要求;差: 腰麻与硬膜外阻滞都不能满足手术要求。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l1.0软件包作统计学分析,计 量资料以 ±s表示,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Ngt, ̄者腰麻前后心率、SBP和DBP的比较(三±5) 表2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的比较(rt) 波动,但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对血压的影响未见差别,不同的 是I组腰麻后翻身平卧较Ⅱ组早,麻药均匀扩散快而完善,腰 麻平面高低易于控制,从而提高了麻醉效果,心率无明显变化 是因为腰麻中的变化不大。文献 报告指出越早进行体位调 节,腰麻平面越容易掌握,10 min后平面调节比较困难,20 min 3讨论 后体位调节腰麻平面无效,本实验I组腰麻效果较Ⅱ组好。 先置管后腰麻的另一个好处是,没有存在置管误从腰穿刺针 孔进入蛛网膜下腔的可能,并且可消除腰麻后置不进管导致 联合麻醉失败的心理压力,操作轻松,麻醉管理也容易,同时 腰一硬联合麻醉是取腰麻的优点配合硬膜外麻醉作用时问 可控的长处的一种新麻醉方式 ,在这种麻醉方式中能否有 效控制好腰麻平面与保证硬膜外置管的质量是其难点与关 键。目前普遍采用先腰麻后置管(针内针法)的不合理程序进 行操作,主要是认为操作简单,而合理的先硬膜外置管后腰麻 可降低置管操作碰伤脊神经及血管的几率,提高了联合麻醉 的质量与麻醉效果。 综上所述,先置管后腰麻的操作程序比先腰麻后置管的 的操作程序,认为其操作较复杂 ,因此,临床应用受。 查阅文献,研究较多的是腰麻用药方面及硬膜外麻与腰麻的 操作程序安全,腰麻平面控制的满意程度较高,减少硬膜外麻 醉的失败,提高了联合麻醉的质量与麻醉效果。 参【1]沈七襄,陈利民,季配合等,而对先进行腰麻还是先进行硬膜外置管的研究不多。 我院成功研制的腰.硬穿刺套针,解决了先置管后腰麻的操作 复杂性,使得腰麻与置管先后程序对联合麻醉影响的探讨成 为可能。本实验结果表明,先腰麻后置管程序(1I组)的麻醉 出现硬膜外置管失败,置管后回血的发生率增高。硬膜外置 管能否顺利成功或失败是难以估计的,腰麻后又必须争取更 考文献 蒙,等.联合麻醉1 471例临床报告【J].中 华麻醉学杂志,1999,19(9):569—570. [2]韦承凡.硬一腰穿刺套针在椎管内复合麻醉的研究现状[J].广西 医学,2004,26(6):835—837. 快时间来腰麻平面,所以Ⅱ组操作存在置管粗作,但 I组是先置管后腰麻,结果与上述相反,原因是不担心硬膜外 置不进管及抢时间来腰麻平面,因此,硬膜外置管操作可 以轻柔进行,所以置管后回血率较低。两组腰麻后血压均有 [3]安刚,薛富善.现代麻醉学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社.1999:291. (收稿日期:2008—05—10修回日期:200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