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走校本化之路初探
作者:王晓英
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4年第23期
王晓英
(甘肃省高台县西街小学)
摘 要:阳光体育常态化是当前学校打造特色活动的途径之一,为生动有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我校在“校本化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理念的支撑下,积极探索校本化的开发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阳光体育;校本化;策略
我校于2013年10月接受了张掖市教育局阳光体育示范校的验收,11月正式命名为“张掖市阳光体育示范校”。为了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7号文件》精神,巩固学校阳光体育常效形态,生动有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我们提出了“校本化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理念,申报了甘肃省十二五规划课题“阳光体育校本化的实施策略研究”,力图建立一种校本化的体育课堂教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体育文化建构等阳光体育运动开发策略。促使阳光体育运动活动从他律走向自发,更加常态化、规范化、丰富化。
一、以教师体育特长为切入点,打造特色体育活动
我校有专职体育教师,但体育项目繁多,每一位体育教师不可能样样精通。但我校属于新建校,年轻教师多,大多数教师充满朝气和活力,喜欢体育运动,而且有体育特长的教师较多。为了打造体育特色活动,学校充分调研了解每位教师的体育特长,结合教师自身特长优势,挖掘体育课程资源,建立了以“健美操”“秧歌”“跳绳”为主要内容的全校性的体育特色活动。如,我校王愈之老师喜欢秧歌,曾多次代表全省参加全国秧歌大赛并获奖,学校利用王老师的这一特长在学校三至六年级学生中开展秧歌特色活动训练,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操场上彩扇飘舞,孩子们重抬、落轻、走飘柔美流畅,成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我们发挥体育教师的优势,从“两课两操两活动”着手,发挥体育、音乐、舞蹈教师的集体智慧,编排了以跳绳和健美操为主的绳操一套,它充分融合了音乐、舞蹈的特色,学生特别喜爱。跳绳、花扇成了学生每天到校必带运动器材,每天的大课间、课外活动时已不需下达口令、口号,在音乐声中学生欢快地走出教室,来到操场,走到阳光下,在舞蹈中运动,在快乐中锻炼,操场上处处充溢着运动的喜悦和激情。两项大型特色体育活动的普及,带动了学校整体体育运动的开展,在学校多次的验收、评估中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
二、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切入点,构建体育活动发展平台
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孩子喜欢的东西容易成为自觉自愿的运动。因此我们将学生日常玩耍的一些娱乐活动作为体育类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通过归纳、整理、改造,为学生搭建活动的平台。(1)利用日常生活废旧用品来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我们发动学生搜集身边的报纸、胶圈、塑料泡沫、尼龙袋、矿泉水瓶、易拉罐、汽车轮胎等废旧物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开发出了颇具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纸类游戏,轻物掷投、袋鼠跳等,这些都成为学生喜闻乐见、易学爱练的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体育课教学的内容。(2)以跳绳等传统项目为抓手,开发校本课程。学校致力于“以传统体育项目兴校”的教育理念,整理挖掘开发传统体育资源,整合开发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体育技能类系列校本课程,如《足球》《绳操》《武术》《田径》《秧歌》《健美操》《乡土游戏》等。体育教师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校本课程,科学指导,鼓励学生主动创造各类活动游戏,创新多种多样的锻炼方法。如我校跳绳校本
课程,孩子们不断创新,大胆改革。有八字跳、单摇、双摇、集体跳、花样跳、绳中绳同时跳、后摇跳、交叉跳等,就这么普通的一根绳子,既安全有效,又阳光带劲。它被学生玩出了花样,玩出了新意,变得异常神奇,操场上、阳光下,孩子们自由发挥,随性而动,感悟运动的真谛,体验阳光的课堂,锻炼的快乐。
这些运动项目的开展,不需要使用太多复杂的运动器材,对活动场所也没有特殊的要求,它们既与学生生活相贴近,又可以让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以体现和发挥,为学生带来快乐的同时,更赋予了学生思维创新的机会,实效性强,普及率高,为真正实现强健体魄,提升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以常效性的体育活动为切入点,促体育项目长足发展
为保障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效性,学校积极实施教体局提出的“123”工程,要求学生掌握2项健身方法(健美操、秧歌、绳操),熟练3项生活技能。学校成立了田径队、篮球队、乒乓球队、足球队、轮滑队、羽毛球队、花样跳绳队等体育兴趣小组,由专职体育教师和有特长的教师辅导,辅导教师能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成长历程,制订有益于学生身心的训练计划,各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组组有特色,学生人人有特长。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春季趣味运动会、秋季田径运动会、兴趣小组成果展示活动、队列队形和广播操比赛。举办乒乓球比赛、趣味比赛(赶猪跑、袋鼠跳、障碍跑、定点投篮、两人三足跑等)、拔河比赛、踢毽子比赛、长跑比赛等传统体育竞技比赛。常态化活动的开展,既提高了学生体育运动训练的水平,又营造了体育运动的浓厚氛围。同时学校坚持和完善体育科目测试工作,积极探索并完善学生评价机制。
“阳光体育运动校本化”的实施,使学生养成了自觉锻炼的习惯,确保了学校体育特色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谢艳.对阳光体育趣味篮球校本化的思考[J].成才之路,2012(30).
注:此论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阳光体育校本化的实施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为GS[2014]GHB0942。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