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稿约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稿约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稿约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是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综 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双月刊),主要报道基础医 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生物医学等领域 最新研究成果、工作进展和动态,旨在促进医学信 息交流,提高医学学术水平。经过30余年的努力, 本刊已办成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高级综合 性、学术性生物医学期刊。本刊已被国外9种著名 的检索系统及其数据库——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联机 数据库Medline(PubMed,网络版)、荷兰医学文摘 数据库(EMBASE)、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及其《化 学文摘》(CA)、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 引(WPRIM)、世界卫生组织《医学增补文摘》光 盘数据库(ExtraMED)、波兰《哥白尼索引》(IC)、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美 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和美国EBSCO学术 期刊集成全文数据库(EBSCO—ASP)同时收录;并 被国内几乎所有重要的检索系统及数据库——中国 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 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技论 文统计源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 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论文与引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 字化期刊群(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学术 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 中心)、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 据库(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中文生物 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人民医学图书 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 心)、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及其《中国生物学文 摘》和《中国医学文摘》收录;是医药卫生类核心 期刊,2001年人选“中国期刊方阵一双百期刊”, 2004年分别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 刊”(我国期刊界的最高奖)及卫生部“首届医药 卫生优秀期刊评比一等奖”。2008年荣获教育部 “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并被科技部 “精品科技期刊服务与保障系统项目”评选为 “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本刊向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卫生系统科研、教 学及医疗单位征集优秀论文,尤其欢迎国家攻关项 目、重点科研项目和重大基金资助课题的有关稿件; 同时欢迎国外生物医学领域专家、学者投稿。 本刊主要栏目有述评/论坛、综述、论著、短篇 论著、论著摘要、病例报告等。一般情况下,2个月 内即可通知作者稿件是否被录用。评审通过的稿件3 —10个月内刊出。国家级基金课题优先发表。 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来稿应具先进性、新颖性和科学性,要求 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 通顺、精炼,标点符号准确。 (2)述评、综述、进展(包括摘要、图表及参 考文献)一般不超过4000字、短篇论著、论著摘 要、病例报告等以800~1500字为宜。 (3)请登录本刊网站在线投稿(www.actacams. com),并在线查询稿件处置状态。来稿须附第一作 者主管单位正式介绍信,作者单位应对稿件内容的 真实性和保密性负责,确认无署名纠纷、无一稿两 投或多投。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需注明基金中英文 名称及编号。 (4)请为本刊推荐2—4名可以评审所投稿件的 审稿专家(注明联系方式),并注明需要回避的审稿 专家。 (5)根据著作权法,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本刊 对稿件有删改权,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 意。修改稿逾3个月不返回本编辑部者视为自动退 稿。 (6)在接到回执后2个月未收到任何处理意见, 说明稿件仍在审理当中;欲另投他刊请务必与本编 辑部联系,切忌一稿两投。 (7)稿件决定刊用后根据所占版面收取版面费, 加急稿件另收取加急费,刊出后酌致稿酬,并赠当 期学报2本。 (8)稿件接受后,所有作者须签署“著作权专 有许可使用授权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 学院对授权文章具有汇编权(文章的部分或全部)、 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翻译权、网络传播权、 发行权及许可文献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权。 Ⅱ 相关的参考文献,切忌写成文献综述。不要涉及本 投稿要求 题名(篇名) 题名应选用恰当、简洁的短语反 研究中的数据或结论。一般不宜超过250个汉字。 材料(对象)和方法:扼要叙述研究对象的特 征,主要实验材料的来源、性质及数量,仪器设备 (包括厂家、型号)等实验条件。采用他人方法,引 映论文的中心内容,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 文缩略语。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 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 用文献即可;详述创新的方法及改良方法的改进之 处。要求所有方法均可重复验证。说明统计学方法、 致。尽量不设副题名。 署名署名作者只限于参与研究课题设计、直 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 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内容负责,同时对论文具有答 辩能力的人员。按贡献大小统一排序,姓名之间用 逗号“,”隔开,2位以上如系多单位时,则在作者 的右上角分别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如有外籍作者, 应附其本人同意发表的书面材料。 作者单位在作者下方,包括工作单位全称及科 室名称、城市名及邮政编码。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单 位著录项目应与中文一致,并应在邮政编码后加注 国名,如国内作者加“China”。在单位下方注明通 信作者的电话号码、传真号码及E-mail地址。 摘要论著、述评及综述应附中英文摘要。论 著采用结构式摘要,即按照目的(Objective)、方法 (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4 部分撰写。内容应具性和自明性,具有与正文 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结果部分要求有具体数据、统 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可信区间等实质内容。 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英文摘要可详细 些。述评和综述采用报道性摘要。英文摘要置于中 文摘要下方。 关键词根据论文所讨论的重点内容标出3~8 个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致。 中图分类号按照《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科 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标引论文分类号。作者可根据 论文所涉及的学科范畴标引1—3个分类号。 脚注在篇首页用短横线与正文分开,说明论 文所受资助的课题基金来源(中英文)及编号。 正文 格式和层次结构:论著、研究报告可按照前言、 材料(对象)和方法、结果、讨论4部分撰写。各 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同一级标题应反映同一层次 的内容。 前言:简要介绍立题的目的、历史背景或理论 依据、研究设想、意义。仅需提供与研究主题紧密 选择依据及所使用的统计学软件的版本。涉及患者 隐私权的临床研究,需征得患者本人或其亲属知情 同意,必要时需通过有关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批。 结果:应客观、真实、准确地描述研究所得到 的数据和所观察的现象。所有数据均需经统计学处 理。可用文字、图和表表达,但三者不应重复。不 展开论证,不引证他人资料。 讨论:围绕研究结果着重阐述研究结果的意义, 实事求是地评价其科学价值并可与前人的有关结果 进行比较论证,探讨尚无定论之处。客观真实地解 释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切忌偏离研 究结果地罗列资料或重述研究结果。 图表凡可用文字说明者,均不用图表。图、 表应具有自明性。每个图表均应有图表题,图表题、 图表内文字、说明及注释采用中、英文两种文字。 图表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只有一个图或一 个表时,应标注为“图1”或“表1”。 图:图不宜过大,双栏不超过7.5 cm,通栏不 超过15.5 cm。图中文字、字母、数字和符号应清 晰、匀整,大小以缩图后清晰易辨为宜。黑白照片 必须反差鲜明,大体照片应有图内标记尺度,显微 照片须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表:表一律采用“三线表”,取消表中竖线。表 内参数单位相同者,将单位置于表的右上方;各栏 参数单位不同者,可将单位放于各相应栏目的表头 或数值旁。 医药学名词 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公布的各学科名词(科学出版社,1995年)为准。 暂无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 或注释,药名(包括中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 典》最新版本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 通用名称》为准,中草药一律加注学名。中文药物 名称须使用其通用名称,不得使用商品名。动植物 学名应加注标准学名。以上须排斜体字者,在字下 加划一条横线。 缩略语题名一般不用缩略语,正文及摘要中 Ⅲ 的缩略语,应于首次出现处写出中英文全称并给英 文全称和缩略语加括号。 简化字及标点符号 简化字按照1986年 10月15日公布的《简化字总表》规定书写,通常 可参照《新华字典》。标点符号以国家标准GB/ 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为准。除半字线连字 号、长横连字号分别占半格、一格,破折号、省略 号不得断开占两格外,每个标点符号占一格。点号 和标号的后一半不应出现在一行之首,标号的前一 半不应出现在一行之末。 计量单位按照1984年2月颁布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2001年中华医学杂 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 版(人民军医出版社),贯彻国家标准GB 3100~ 3102.1993《量和单位的规定》,正确使用、书写量 和单位的名称和符号,如浓度单位用moL/L,不再用 M;放射性活度单位要换算成Bq,不用Ci等。不再 使用分子量dalton和kd,而用相对分子质量Mr。单 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不得多于一条,也不可混 用斜线和负指数幂。不能错把英文缩写epm、ppb、 pphm、ppm、ppt、rpm等作为计量单位使用。血压 单位仍使用mm Hg,但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 与kPa(千帕斯卡)的换算系数。 统计学符号 按国家标准GB3358-1982《统计 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统计学符号一般用斜 体,但有大小写之分,如t检验、n(样本大小)、 (样本的算术平均数)、s(标准差)、si(标准误)、 r(相关系数)、 ±s(均数±标准差)、 ±si(均 数±标准误)等用英文小写,F检验、P值、q值、 M(中位数)等用英文大写,卡方检验和自由度分 别用希腊文 和 表示。 数字凡可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得体的地方均应 使用阿拉伯数字。其使用规则如下:(1)计量和计 数单位前的数字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2)多位数 字不能拆开转行;(3)小数点前后多于4位,应分 别向左或右每3位空1/4字距,不再用千分撇;(4) 尾数“0”多的5位以上数字,可写为以万和亿为单 位的数。 时间: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和 时刻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年份用四位数表示,不能 简写,如1997年不能写成97年;日期可采用全数 字式写法,如19990218或1999—02—18;时刻按GB/ T 7408-94规定的写法,如l8时20分l5秒,写成 18:20:15。 数值的修约:不能简单地采用“四舍五入”,应 执行国家标准GB 3101_93附录B的规定,其简明口 诀是“4舍6人5看齐,5后有数进上去,尾数为零 向左看,左数奇进偶舍弃”。 参数与偏差范围:(1)数值范围:5至10写为 5—10;5万至10万写为5万一1O万,不能写成5~ 10万;(2)百分数范围:要用20%~30%,不能写 成20—30%;百分率偏差应写成(80±5)%,不能 写成80%±5%或80±5%;百分数系列不可省略, 如60%、70%、80%不能写成60、70、80%;(3) 有相同单位的量值范围:1.5—2.5 mA不必写成1.5 mA一2.5 mA;(4)偏差范围:(30.5±6.2)岁, 不能写成30.5±6.2岁。 系列数值的单位:系列数值的单位相同时,中 间数字的单位可省略,如10、l5、20 ml。 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每个数值后的单位不能省 略,如50 mm×80 mm×100 mm,不能写成50×80× 100 mm。。 分数:分数的分号用斜线表示,如2/3,数学公 式例外。 检验结果构成比:统一用小数表示,不用百分 数,如白细胞分类中的中性粒细胞占75%,应写成 0.75。 志谢用括号置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对参 加过部分工作的人员、承担实验工作的人员、提供 工作方便的人员,以及给予指导、提供资助的个人 或团体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原则 上应征得志谢对象的同意。 参考文献 采用顺序编码制,按照引文先后顺 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在正文引出处加方括 号标注在句尾右上角,或标注在引文作者的右上角。 论著的参考文献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 近3年的文献应至少占30%。内部资料、鉴定资料、 个人通信、报纸、待发表及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不得 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文摘、综述等二、三次文献尽 量不引用。作者须仔细核对所引参考文献以保证各 项内容准确无误。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期刊]作者(3名及3名以内全部著录;多于 3名者仅著录前3名,后加“等”或“et a1).题名 [文献类型标志].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 示例: [1]陈杰,谢永强,张宏图,等.SARS尸检的肺部病理 改变[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3,25(3): 360-362. [2]Peiifs JS,Lai ST,Poon LL,et a1.Coronavirus as possi. ble cause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J],Lan. cet,2003,361(9366):1319.1325. [书籍]作者.书籍名[文献类型标志].版本 (第一版可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 止 页. 示例: [1]姚咏明,柴家科,林洪远.现代脓毒症理论与实践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96.130. [2]Willis R.Pathology of tumors[M].4th ed.London: Batterrworths,1967:422—432. [书籍中析出文献]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 志]//作(编)者.书籍名.版本(第一版可省略).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示例: [1]郭俊渊.胆道系统、肝脏、胰腺[M]//吴恩惠.放 射诊断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175.191. [2]Stoff JS,Clive DM.Role of 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tes in acute renal failure[M]//Brenner BM,Lazarus Ji. Ⅳ Acute renal failure.2nd ed.New York:Churchill Liv- ingstone,1988:222・251.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 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 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 示例: [1]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Inc.History of OCLC [EB/OL].[2000-O1—08].http://www.oclc.o about/history/default.htm. E 2]HOPKINSON A.UNIMARC and mctadata:Dublin Core [EB/OL].[1999-12—08].http://www.ilfa.org/IV/if- la64/138.1 6】e.htm 地址:北京市东单三条九号 中国医学科学院 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100730 电话:010.65105898 传真:010.65133074 网址:http:∥WWW.actacams.tom E.mail:actacams@263.net.cn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编辑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