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官办智库参与决策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官办智库参与决策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4卷 第1期 2019年2月实践探索我国官办智库参与决策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肖荻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南京 210004

摘要:[目的/意义]在现阶段我国的政治和决策模式下,官办智库是我国智库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决策。官办智库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我国官办智库在决策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后,从内外两个方面给出提升官办智库参与决策水平的建议。[结果/结论]从外部需通过意识环境的改造、机构性的扩大、咨询制度化的建立以及加大扶持进行优化;从内部则要从机构的管理、人才的培养以及建立互动机制等方面加以强化。

关键词:官办智库 决策 决策咨询分类号:C932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19.01.0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引言智库作为决策系统中的咨询子系统,对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国的“智库”理念不断强化,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2015年《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明确将我国智库建设上升到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随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智库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官办智库在和社会的地位日益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官办智库的建设与发达国家的智库相比较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由于我国社会政治环境的制约以及官办智库自身的运行问题,更加了其在决策过程中作用的有效发挥。所以对我国官办智库参与决策的现状进行探析是一个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的研究课

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2 我国官办智库参与决策的现状2.1 我国官办智库的定义结合学者薛澜[1]以及李安方[2]对智库分类的研究,我们将官办智库细分为:官方智库和半官方学术性智库。官方智库主要是指从属于各级党政机关的研究咨询机构,由各级直接提供财政支持,研究的项目和方向也都来自于接收的指定安排。如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下辖的宏观经济研究院以及隶属于中国海军的军事学术研究所等。

半官方学术性智库在我国主要是指整个社科院系统、中科院下属部分研究所以及地方各级社科联等社会团体。在性质上属于学术机构,皆为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半官方智库与官方智库的区别在于:半官方智库在进行咨询

作者简介:肖荻昱(ORCID:0000-0002-9014-8441),馆员,硕士,E-mail:xiaodiyu@jsass.org.cn。

57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第4卷 第1期 2019年2月

的同时还需要承担学术理论研究的任务,其次在课题的来源上不局限于项目。但是在经费的扶持、机构的发展方向以及机构领导的人选等方面都需要受制于,所以这样的局面大大影响了半官方学术性智库研究的性。2.2 我国官办智库在决策中的功能

官办智库是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功能决定了其在政治运行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官办智库在决策中的主要功能有以下3点。

2.2.1 研究咨询功能 这是智库在政治过程中最为基本的功能,智库最根本的价值就是其在制定的过程中为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在政治学的精英理论中,我们将社会精英划分为具有制定权力的政治精英和能够影响制定的知识精英,智库中的研究人员即为知识精英,同时官办的组织性质又给予了他们明确的政治倾向:为国家、和政治精英服务。他们运用专业知识了解、调查信息和问题,帮助政治精英分析在制定中遇到的问题,最终把研究成果推销给,使其成为最终的产品。目前我国官办智库发挥研究咨询功能的主要方式有以下4个。

(1)参与重要纲领文件的讨论和起草。(2)各级的委托课题研究。如江苏省社科院的《江苏发展研究报告》即是省领导每年圈定研究课题成果的汇总。这些课题都与现阶段的决策关系密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编制内参报告向决策者输送观点。如党校的《思想理论内参》、中国社科院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每期都会直接送有关领导参阅。

(4)举办专题研讨会和学术会议。如江苏省社科院每年定期召开的“现代智库论坛”,会议围绕一个主题,由、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一同研讨,最终形成的会议报告递交至相关部门。

2.2.2 对外宣传功能 民众是决策制定和执行的最终对象,是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对制定的每一项都希望能够最大化地在民众中被有效执行,但是由于每个社会成员都有

自己特殊的生活环境和问题,这些往往并不能被完全认可,最终难以执行。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减少民众的抵触行为,使能够收到预期效果,前期的普及教育就成为了一项基础性工作[3]。而官办智库作为的宣传工具,可对制定的各项进行宣传,影响民众的思想观念。如在传统及网络媒体上刊文,或参与新闻访谈、评论类节目对目前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阐述观点,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2.2.3 人才的交流功能 目前,我国官办智库人才到部门任职的情况较为普遍。打造“知识型”作为我国现阶段的建设目标,推动知识精英进入,转变为政治精英,从而使其研究的成果直接为的制定服务。同时,由于智库的研究人员都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先进的研究方法,在面对庞大的信息数据和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能够提供最优化的解释和建议,这些研究成果通常会成为起草的基础。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与阻碍时,也可以由专家进行及时修正。此外,官办智库专家交流进入,不仅使制定的更为科学,也强化了民众对的认可度。

3 我国官办智库参与决策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自主研究空间不足

在我国现有的行政管理下,官办智库依附于各级部门,且得益于该形成的便捷通道,可以直接向部门输送思想,发挥对决策的影响力。但是,由于官办智库在研究经费上对部门的依赖,造成最终课题的结论受经费提供者影响的可能性较大。与此同时,官办智库的自主选题也缺乏其他渠道上的经费保障,这就使得课题成为了官办智库存在的唯一价值体现。虽然在中国现有的国情之下,强调官方智库要于之外,或保持与的距离来体现形式上的性是不合时宜的。但是不得不考虑,官办智库是否会出于经费利益上的考量而影响其观点的中立性。3.2 组织竞争力不强

近几年来我国智库的整体发展环境大为改善,

58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肖荻昱. 我国官办智库参与决策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9,4(1):57-65.

但官办智库的主导地位并未改变。据上海社科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智库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的活跃智库数量总计为4家,其中由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设立的,具有行政依附性的官办智库共有260家,其数量位居各类型智库之首。并且该报告对我国智库的综合影响力进行了年度排名,官办智库包揽前十[4]。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智库体系尚未形成完善的竞争机制,外智库仍然无法对占据主导地位的官办智库形成足够的压力。从而导致竞争性思维缺乏以及组织竞争力弱化的现象在官办智库中存在。首先,从官办智库的组织内部来看,机构本身即为机关事业单位,研究者和职员属于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编制人员,在人员的考核上,职务、工龄、职称等因素占较大比例,而绩效考核的比例并不突出,缺乏激励机制和奖惩动力,易造成组织内部没有竞争的思维和心态;其次,从外部环境上来看,我国的官办智库与市场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由于我国的国情以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开放程度存在过分的现象,民间资本在该领域中所占比例较小,主要还是以资金为主。而官办智库的性质在这种现状下会更容易得到的青睐,以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结果为例,除高校系统外,其余课题项目大多被官办智库所获得。其中,社科院系统立项210项,党校系统96项,系统47项,而各级党政机关及其他立项数为9[5]。官办智库的生存还是主要依靠于为提供决策咨询和争取研究课题来维持,这样的现状容易滋生组织的惰性,忽视对自身学术科研能力的要求,而一个智库的竞争力却恰恰体现于此。3.3 决策咨询职能发挥不到位

在决策中,我们将咨询子系统视为智库,决策子系统视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式主要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依附型关系模式,即咨询子系统依附于决策子系统,构成咨询子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从决策子系统获得,包括人员、财力支持,因此其生存和发展主要由决策子系统决定;另外一种是型关系模式,即咨询子系立于决策子系统,其生存和发展不依照决策子

系统的意志而改变。这两种制度模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决策咨询者的行为模式,影响着决策咨询的效果,但由于二者各有其优点,这两种咨询关系模式一般是并存关系[6]。由于政治以及发展环境的不同,西方国家咨询子系统与决策子系统一般是以型关系模式而存在,而现阶段我国官办智库与的关系则是依附型关系模式。这种模式使官办智库受决策者的制约较大,决策咨询的职能无法发挥到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官办智库较多提出积极的、建设性的谏言献策,较少提出带有批评性和公众监督性质的建议。

(2)我国官办智库专家的意见有时会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3)部分研究人员习惯于在理论书籍和统计年鉴上找数据、找答案,缺少走入基层,亲身实地调查研究的态度和动力,这样的研究结果不可能具有说服性,也不可能对决策咨询产生实际意义。3.4 扶持力度不够

在资金和法律支持上的缺失,是我国官办智库难以发挥决策咨询作用的重要外因。由于我国的官办智库属于内的机构,其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但对于部分地方官办智库而言,如果只依靠于每一年度的财政拨款是难以支持其研究项目的正常进行,也无法聘请更多的优秀研究人员参与到课题之中,甚至因为财政的拮据需要将一部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暂时搁置。其次,我国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对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以及建立专家咨询制度进行了论述,但未对智库机构在决策咨询过程中的权利、义务、运作方式、监管手段以及成果评估等方面加以法令上的规定说明,这直接造成了当前我国整个智库体系在决策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3.5 技术支持建设不完善

目前,我国信息情报网络的建设水平较低。官办智库在专业化信息支持部门以及信息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虽逐年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其次,在信息系统的发展程

59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第4卷 第1期 2019年2月

度上有所滞后,对网络数据缺乏有效的收集利用,这种情况容易导致我国各个智库的信息系统被相互割离,各系统之间存在信息自卫性过度的现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没有保证,从而无法形成一个强大、可共享的信息集合;此外,信息处理的技术水平并不理想,这导致智库对信息的收集、分类及管理能力相当有限,当面对新的问题时无法得到准确、及时的反馈。如今的信息时代,信息处理量上的多寡以及加工处理所用的方法是否先进已经成为了衡量国家决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7]。面对这一现状,我国任重而道远。3.6 内部运行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我国官办智库并不是一个具有运作能力的个体。由于对的依赖,使其从成立之初就存在着一些“先天的缺陷”。首先,在项目研究上,主要还是在依靠研究人员的个人研究,集体合作的现象较少,难以发挥团队协作的能量;其次,在科研考核上,由于职称评审体系,研究人员为了自身的发展,对发表期刊论文以及承担课题的重视度超过了实际的社会调研,这严重影响到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官办智库对研究人员的考核也缺乏明确的标准,有的有标准但难以严格执行,无法起到激励的作用;第三,在人员的流动上,官办智库的专家与决策层存在相互流动的渠道,但在实际操作上不够彻底,导致的研究结果无法完全转化为最终决策,也更难以有效地贯彻执行;最后,科研成果的推销机制存在缺失,由于科研项目多来自于,且研究成果多以学术期刊论文和著作的形式发表,缺乏向社会大众主动宣传的意识,对社会的影响不足。3.7 人才结构不尽合理

首先,除了和省级官办智库利用自身优势能够吸引到高层次人才外,不少基层官办智库的研究人员素质和研究水平偏低,甚至一度成为了安置退居二线人员和闲置人员的名誉性组织,这对官办智库的研究质量和组织形象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人员的知识结构也存在失衡的现象。我们以美国国会研究部(CRS)为例,其860名职员是由经济学家、法律学家、社会学家、生物学家、信息工程师以及图书馆馆员等各专业

研究人员所组成,当面对来自国会的分析性、专业性咨询时,各学科研究人员组合在一起,开展合作并给出最优的解答[8]。反观我国官办智库的人员结构,则大多以社科类毕业生为主,专业主要集中在中文、哲学、历史、经济等,自然科学类专业占比较少。这种失衡的专业知识配置严重削弱了咨询成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此外,相当一部分官办智库的领导者来自于,其对于机构的管理参考机关的模式,没有考虑到咨询部门以学者为主的特殊性,人员的选拔、考核以及激励等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缺乏实用性,这直接导致了官办智库“人浮于事”现象的存在,组织应有的功能难以发挥。

4 提升我国官办智库参与决策水平的路径探析

外部环境上的制约以及自身建设上的缺失是造成我国官办智库功能难以发挥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从优化外部环境和强化机构自身建设这两方面出发,对官办智库的发展进行路径探析,以期提高我国官办智库的决策参与水平,从而间接推动我国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进程。4.1 优化官办智库发展的外部环境

4.1.1 营造良好的意识环境 营造一个民主、健全的社会意识环境对促进我国官办智库的参政水平至关重要。一方面,对于决策者来说,必须摒弃“官本位”这种老旧的决策思维,认识到官办智库的参与可以增强实施的有效性,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必要手段。

同时,决策者需要加强自身的民主作风建设并大力推进决策过程的民主化、科学化,决策者应始终将群众的利益作为制定公共的首要目标,最终的决策结果必须遵循科学、民主的原则。决策者要清醒认识到自身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仅凭个人的经验、思维能力,难以面对现阶段繁杂的社会问题,决策上的失误也就在所难免。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官办智库在过程中的咨询服务功能,在拥有了集体的智力支持后,才能有效地修正上的偏差,提高的决策水平。

决策者还应集思广益,要相信智库专家的建

6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肖荻昱. 我国官办智库参与决策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9,4(1):57-65.

议,鼓励官办智库展开的调查研究,对于不同的声音,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还应注意程序和方法的科学、民主,由于智库具有“特别注重创造和运用一整套的咨询方法,如决策理论、系统分析、可行性研究、预测技术、调查方法等,使大量情报资料,得以迅速搜集、科学管理、充分利用,大大提高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9]”的特点,所以需充分发挥官办智库的决策咨询功能,从而保证过程的科学、合理。

此外,决策者需要利用多种途径,特别是互联网模式,建立起与社会各阶层的互动渠道,提高的信息透明度,构建起民主、和谐的政治环境;另一方面则是在于培养广大群众的民主意识,塑造公民文化的理念。在政治学理论中,“公民文化”等同于“民主社会”,它的特征在于:自由、可参与性以及摒弃了等级。由于我国长期的封建制度,积极参与决策的氛围不浓,制约了我国整个智库体系的发展动力。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作为土壤,智库难以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应在当前适度推进社会自治的大背景下,提升公民的自我管理和服务意识,通过宣传和制定相关法规的手段,增加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机会,调动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强化公民的政治认同感,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全民的民主参政意识。

4.1.2 扩大官办智库的自主性、性 首先,应在对官办智库的职能定位上进行调整。官办智库应为隶属于或依附于的部门,专门负责的决策咨询以及理论研究工作,作为决策咨询子系立存在于我国的决策当中。其次,需给予官办智库的研究人员较为自由的决策参与氛围,避免对其研究活动的干预和,努力倡导研究的理念和创新、求实的精神,此外决策者们对于官办智库提出的异议,应虚心听取,给予充分的重视,深思熟虑后再做最后决定。此外,需将官办智库从繁杂、具体的行政事务性工作中脱离出来,不少地方的官办智库在绝大多数时候承担着“秘书班子”以及宣传党和方针的行政工作,这样的现状有悖于智库在过程中应有的功能定位。各级部门都应明确官办智库的机构职能,维护组织的学术性和性。最后,在整个决策咨询过程

中,在确保与官办智库之间互动渠道畅通的同时,还要避免“定制咨询结果”现象的发生,决策者不能利用政治权力去影响最终的研究数据,“定制咨询结果”的做法干扰了智库的正常运作,使得研究成果变成了既定方针的理论解释,损害公共的民主化、科学化。4.1.3 推进决策咨询的制度化建设

(1)决策咨询的法制化建设。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例: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制定的《联邦咨询委员会法》就已对官办智库的决策咨询活动进行了有效的法制保障;日本通过《国家研究开发评价实施办法大纲指针》和《综合研究开发机构法》的制定,规范了整个智库体系的运作流程,日本国会通过立法为各省厅的审会议制定了“广报”和“广听”制度,即的宣传和社会大众意见的收集[10]。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关于决策咨询的专门法律。因此,各级可以在组织法中先对“所有的决策都应经过咨询部门的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原则加以明确,同时肯定科学决策和官办智库介入过程的重要性。在后期,当时机成熟时,再制定出有关决策咨询的专门法律,该法令中应以“咨询论证是决策过程的必要环节”为原则,明文规定官办智库的具体定位、责任,明确相关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详细注明决策咨询活动的地位、功能、实施流程和注意事项。

(2)信息交流的制度化建设。获得充分、详实的信息是官办智库做好决策咨询工作的前提,同时也是决策的基础。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制度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向民众公开,由于掌握着最为全面的社会信息资源,适当地主动公开,对全社会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国部门应根据各地区的《信息公开规定》,允许并鼓励民众依法获得信息,并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机构,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构建信息交流平台,拓展信息交流的方式。二是民众意愿的反馈,民众与决策者都是决策的主体,两者之间只有互动通畅,最终的才能成功实施。在西方发达国家,权力阶层通常以智库作为联系民众的纽带,通过它们的调查研究获得社会大众的真实诉求,从而制定相应的方针。所以,我国应打破原有较为封闭的决策,充分利用官办智库

61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第4卷 第1期 2019年2月

在过程中的作用,给予其更多的活动空间和深入了解的机会,鼓励官办智库多深入民间、多探访调查、多举办交流活动。决策者也应积极参加,同与会者交流思想,增强全民的参政热情。

(3)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起决策咨询的责任追究制度可以保证和官办智库在决策咨询活动中的规范运作,保障群众的利益诉求可以通过得到真实的反映。我国应设立相关法规,对决策咨询活动的参与者进行责任认定,这其中包括了决策者和智库专家;对决策咨询过程的方式、步骤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细节都做出制度性的规定,让每一个步骤都有法可依,促使咨询的每一个参与者都要按照规定程序开展决策活动,如果违规,则进行责任追究。整个决策活动全过程要公开透明,接收民众的监督;对决策事后的责任追究也要建章立制,如发生决策失误,应根据造成损失的程度,给予责任人相应的惩处。

4.1.4 加大扶持力度 通过推行扶持的相关措施,可以改善我国官办智库的外部生存环境和条件,从而达到帮助提升官办智库决策咨询水平的最终目的。

(1)给予相关上的扶持。我国拥有对附属型研究机构的主导权,应在以不损害整个智库体系正常运作为前提的情况下,提供适当的倾斜,促进官办智库的快速发展,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人才的引进、资金的使用、税收的优惠以及社会资金的募集等诸多方面。

(2)给予财政上的扶持。官办智库作为附属型研究组织,其资金来源于每一年度的财政拨款。应尽可能在保证资金投入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通过设立研究基金的方式,为官办智库提供比较稳定持久的经费来源。例如我国现已成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各省市的地方性“社会科学基金”。

(3)鼓励官办智库为企业和社会团体提供咨询服务。该做法有利于官办智库与社会的沟通互动,增加自身的影响力,以及拓展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重要的是,官办智库通过参与大企业和社会团体的课题项目,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减轻了财政负担,使组织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得以增强。如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建设银行围绕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重点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广东省社科院与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共同开展“一带一路”相关研究工作以及辽宁省社科联与大连金重集团建立对接联系合作等。

4.2 强化官办智库的内部自身建设

4.2.1 构建科学合理的机构设置 性作为研究机构最为重要的属性,保证了咨询活动的公平、中立。但由于我国官办智库的问题,使其性严重缺失。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应对我国官办智库的机构设置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使其紧密联系,却又不依附于。一方面,使用制度手段适度剥离官办智库的属性,规定咨询组织的运作方向和目标必须以科研、咨询为导向。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官办智库与直接密切的联系,保证了其影响力的正常发挥,所以对于属性的剥离需掌握适度原则。另一方面,在人员编制上去行政化,采取科研人员与行政后勤人员并行的双轨制管理模式,并采用雇员制。官办智库人员在脱离行政编制后,行政后勤人员可采用行政管理岗位系列,科研人员则采用专业技术职称系列。

4.2.2 提高咨询水平 官办智库咨询能力的强弱,不仅影响着最终的结果,还直接影响着决策者对咨询组织日后发展的重视程度。因此,官办智库需努力提高学术理论水平、不断提升参与决策咨询服务的能力。首先,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应积极探索创新,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理论成果和经验,利用科学、先进的研究手段厘清问题,给出最优的咨询建议;其次,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上,学术理论只有和客观现实相结合,才能发挥效用,才能真正解决我国现阶段的现实问题;第三,注重学术研究的积累,专家学者应依靠自身的学术专业优势,在某一领域进行长期的深入研究,形成丰富的学术理论积累,从而能够提出具有科学性、前沿性的主张解决相关的问题;最后,重视信息数据库建设对决策咨询工作的支持作用,信息是任何学术研究的基础,获得可靠详实的信

62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肖荻昱. 我国官办智库参与决策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9,4(1):57-65.

息数据是官办智库进行咨询的重要前提。应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信息中心或图书馆,专门负责文献资源和数字信息的收集、分类和管理,并且重视网络数字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依靠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构建专题数据库以及信息共享系统,为决策咨询研究提供参考与支持。

4.2.3 改革内部管理机制 由于现阶段我国官办智库的依附性较强,内部管理模式皆参考行政机关,忽视了官办智库作为研究机构的特殊性。所以,我们需因地制宜,改革其内部管理模式,激发官办智库的竞争力。

(1)在人员的引进和培养机制上,进行公开招聘,采用笔试加面试的模式,择优录取。在招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应聘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更重要的是必须考察人员的道德素养。在人员的培养上,官办智库应想方设法提高研究人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建立完善的人员交流学习的机制,积极派遣行政管理人员赴高校学习先进的公共管理理论和经验;利用自身优势,定期提供研究人员与决策者互动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了解动向,或提供给他们前往国内外优秀智库获取前沿学术知识的机会。

(2)在内部考核机制上做出适当改革,目前我国官办智库皆采用传统的职称评审考核,这样的过于注重学术理论的研究和学术论文的发表,却忽视了对咨询效果的考察。我们应适当改革考核内容,考核的侧重点应放在“研究人员参与过程起到的作用如何”,更加强调利用学术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官办智库内部人员应坚持定岗定职的制度,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职责所在,不同的岗位执行相应合理的考核制度,还需根据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建立公开、公平的奖惩制度,增强组织凝聚力,激发全员的工作动力。

(3)在资金的管理机制上,遵循可审计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的拨款以及参与社会课题所获得的资金,统筹管理,加强成本核算。在保证研究工作正常进行的情况下,精简机构运行和研究咨询活动的开支。

4.2.4 提升人才素质,优化知识结构 专业人才是研究组织的核心,较高的人才素质和完善的知识结构是我国官办智库走向成功的根本因素。

(1)在提升人才素质的方面,我们应重视以下3点。①思维的性,研究组织需要性,研究人员同样应具备性,虽然官办智库对于具有依附性,但是研究人员的咨询工作必须保证“性”,从而确保最终制定的是科学、公平、不为决策者意志而转移的。②全面的知识储备,研究人员不仅需具备社会科学的专业知识,还应对自然科学有所了解,掌握多学科知识,加以综合利用,便于研究人员处理现阶段越发复杂的社会问题。③较强的创新能力,面对繁杂多变的新问题,过往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方法已无法解决,研究人员只有开拓眼界,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在现有的学术理论基础上寻找全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2)在知识结构的优化方面,应明确跨学科人员的合理组合会对研究机构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官办智库应将不同知识优势的个体有机调配,构建最为优化的知识结构。一方面要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人才,组成高效合作的团队,这其中既要保证高素质社会科学专业人才的存在,也要引进一定数量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使这些领域的研究人员互相汲取专业优势,扩展思维空间,这样的人员配置符合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则是要优化研究人员的年龄结构,应杜绝队伍发生过于老化或一味年轻化的现象,对于人才队伍的建设应采取以老带新、中青年为主体的原则,老专家有实践经验,而年轻人则拥有创新的精神和超前的思维模式,所以我国官办智库应将老学者、老专家的丰富经验与年轻研究人员的创新能力相结合,从而提升咨询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

4.2.5 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扩大自身影响力 智库影响力的有效发挥,必须依靠与、高校以及民众等各阶层建立畅通的交流渠道,积极开展互动合作。因此,我国官办智库应积极与社会各阶层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扭转现阶段交流不畅的局面。

(1)完善与之间的互动机制。是制定的主体,是官办智库咨询服务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影响力能否发挥的首要因素。所以,对于我国官办智库来说,与之间建立频繁、顺畅的交流互动极为重要。首先,建立多样化的

63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第4卷 第1期 2019年2月

互动机制与决策者展开交流,在向决策者传递建议的同时,获取的决策动向。可以采用内刊、报告等传统形式向传递信息或参与的指派课题项目,以期获得高层决策者的赞同与批示,进而影响;也可举办研讨会、培训或高层领导论坛,邀请决策者参与其中,形成交流圈子,直接影响决策者的主张。如江苏省社科院与南京大学长三角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江苏发展高层论坛”,会议邀请高层与会,同官办智库的学者展开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可直接将具有预见性的咨询建议与具体的问题相结合,有助于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发展。其次,建立与在人员上的交流机制。加大官办智库与人员上的交流互动,智库可将研究人员输送到任职,这将会大大提升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而则应鼓励有能力的公务员加入到咨询机构中进行研究工作,从而加强官办智库在咨询工作中对现实的准确认识。此外,官办智库还可以聘用现任或离任干部进行合作研究、专题调研[11]。

(2)强化与高校之间的互动机制。官办智库应充分利用高校在学科建设和信息资源上的优势,通过举办学术活动、安排人员前往高校参观学习以及吸收高校学术骨干参与课题项目等方式,在学术、人员方面与高校建立一套完备、顺畅的交流渠道。这样的渠道利于研究人员获得前沿学术知识理论及研究方法,强化官办智库开展决策咨询工作的智力支持。

(3)构建与社会民众之间的互动机制。官办智库需抛弃以往陈旧封闭的运作模式,主动将研究的成果、现阶段热点问题的解析、官办智库的研究进展等内容整理后公开发表;适时开展

调查问卷活动,收集民情;加大在新闻媒体上的宣传,在主流报刊上撰稿,参加关于热点时事问题的电视访谈类节目,直接与大众面对面交流;积极使用互联网,建立官办智库自己的组织网站,对机构以及研究内容进行介绍,利用电子邮件、论坛和微博等方式与民众展开互动,力求达到最广泛传播信息、最深入了解的效果。参考文献:

[1] 薛澜, 朱旭峰.“中国思想库”:涵义、分类与研究展

望[J]. 科学学研究, 2006(6): 321-327.

[2] 李安方. 中国智库竞争力建设方略[M]. 上海: 上海社

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 4-5.

[3] 黄斌. 现代研究组织探析[J]. 福州大学学报,

2003(2): 5-10.

[4] 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 2017年中国智库报告

[EB/OL]. [2018-03-19]. http://www.pjzgzk.org.cn/upload/file/20180319/20180319142204_402.pdf.

[5]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18年国家社科基

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结果公布 [EB/OL]. [2018-06-21]. http://www.npopss-cn.gov.cn/n1/2018/0621/c219469-30073601.html.

[6] 褚松燕, 赵成根. 西方思想库咨询模式对我国决策

咨询机构发展的启示[J]. 河南社会科学, 2005, 13(2): 107-110.

[7] 刘大为. 中国思想库参与:问题及对策[D]. 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 2011.

[8] 王颖. 美国国会图书馆国会研究服务部现状[J]. 图书

馆理论与实践, 1995(1): 3.

[9] 朱锋, 若. 领导者的外脑:当代西方思想库[M].

浙江: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0: 23-24.

[10] 邱衡, 赵澄谋, 张代平, 等. 中国应该建立和发展非营

利思想库[J]. 中国软科学, 1997(10): 4.

[11] 钱再见. 公共学新编[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 2006: 111.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肖荻昱. 我国官办智库参与决策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9,4(1):57-65.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Official Think Tanks in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in China

Xiao Diyu

Library of Jiangsu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Nanjing 210004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In the present political system and decision-making mode, official think ta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think tanks system in China, which could directly impact on the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It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will be valuable to the scientific and democratization process of the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Method/process]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comparative study,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official think tanks in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its participation in the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from internal and external aspects. [Result/conclusion] It concludes that from the external aspect, the official think tank should emphasize the consciousness of environment, the expansion of organizational independe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sultation system,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government sup-port; from the internal aspect, it should focus on the management of institutio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teractive mechanism.

Keywords: official think tank government decision decision-making consultation

收稿日期:2018-11-13 修回日期:2018-12-19 本文责任编辑:唐果媛

(上接第56页)

Value, Status and Path of Health Think Tank Construction

Wang Weimiao

International School,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550004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Health think tank is a kind of professional think tanks.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ew think tank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y think tank is beneficial to promote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to make scientific and democratic decisions, to increase the modernization of health system and health management, and to enhance the discourse power and the influence of China in the global health field. [Method/proces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health think tank in recent years, the paper discusses some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the poor quality of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low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Result/conclusion] Therefore, it illustrates tha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the health think tank, support the formation of a new alliance, deepen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world, improve the big data application ability, build a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health think tank and the media, and pay more effortto the folk health think tank,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y think tank, and provide strong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y China.

Keywords: health think tank think tank construction hygiene and health consultation of policy decision

收稿日期:2018-12-15 修回日期:2019-01-08 本文责任编辑:唐果媛

65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