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商的近似值 苏教版

来源:华佗小知识


商的近似值(2)

学习内容:教材71~72页例13及相应的“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三第12~17题及“动手做”。 学习目标:

1.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有时需要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求近似值, 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值的含义。

2.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小数近似值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能根据实际问题情境确定取值方法 学习难点:

能根据实际问题情境确定取值方法。 学习准备:实物投影仪,计算器

一、自己学 《商的近似值(2)》自主学习单

1.复习引新

(1)每支钢笔6元钱,20元钱最多能买 支。

(2)一只茶杯能装水100毫升,430毫升的水要 只茶杯才能装完。做上面两题,你的想法一样吗?你的想法是( )。 2.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71~72页例13及相应的“练一练”

想一想:例13的三种想法,谁的想法更合理?为什么? ( ) 3.尝试练习(完成“练一练”)

先计算,再想一想怎样取近似值比较合理

(1)每个油壶可以装3千克油,装40千克油需要多少个油壶? (2)每套衣服用布2.2米,3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 4.提出问题

学习以上内容,你有什么问题? 二、交流学

(一)、自主学习

学生用课前时间,在《自主探究方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 (二)、明确目标

提问: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你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吗?(揭示课题) (三)、交流提升

1.交流“复习引新”部分。

(1)每支钢笔6元钱,20元钱最多能买 支。

(2)一只茶杯能装水100毫升,430毫升的水要 只茶杯才能装完。追问:你是怎样想的?同学们为什么都自觉地想到把商保留整数数? 说明:要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和习惯取值。 2.交流例13

(1)实物投影例13,指名说题意。

(2)求30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个?你认为书上哪个想法比较合理?为什么? 先在小组里交流,再全班讨论。

(3)提问:商6表示什么?余数30呢?明确:30表示买了6个足球后余下30元,不够再买一个足球了。

(4)小结:根据本题的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是不合理的,不管余数是几,都要将它省略。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有个很有形象的名字——去尾法。(板书)

(5)追问:这里的“尾”是指什么?(可以表示除到商的个位以后所得到的余数;也可表示商里的小数部分。)

(6)提问:除的时候只要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了?

(7)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事情,你能举个类似的例子吗? 3. 交流“练一练” (1)指名对答案并说想法。

(2)师重点点拨(1):(在学生除到小数部分时)还用不用往下除了?为什么?(小组内讨论交流)

讨论后明确:不管还剩下多少油,也要再装一个油壶,要不然就不是全部装入油壶了,因此答案应是商的整数部分再加上1,这样的取值方法叫“进一法”。

(3)比较

以上两题取近似值的方法相同吗?为什么不同?我们的标准是什么? (4)举例 三、实践学

1.完成“练习十三”第12题。 观察每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明确:被除数不变,除数小于1,则商大于被除数,而除数大于1,则商小于被除数。

2.完成“练习十三”第13题。 你能用刚发现的规律完成13题吗? 指明对答案并说想法。 3.完成“练习十三”第14题。 (1)指名对答案并说想法。

(2)这两题怎样取近似值比较合理?为什么? 4.完成“练习十三”第15题、16题。 独立完成,对答案。 5. “练习十三”第17题。

独立完成,组内先交流,再全班交流。 6.完成“动手做” 独立完成,指明说说发现。 四、反思学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商的近似值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商的近似值(2)

300÷45≈6(个) 去尾法

40÷3≈14(个) 进一法

教学后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