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编 版 语 文 小 升 初
模 拟 测 试 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4分)
1.看拼音,写词语.(6分)
yòu zhì pí juàn B ǐ C ǐ ( ) ( ) ( ) yī wēi lǐng yù B ǎi tānr ( ) ( ) ( ) 2.编纂的“纂”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2分)
A .算 B .草 C .目 D .丝带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眨眼(zhǎ) 搅和(huo) 忍俊不禁(jīn) ...B .解释(shì) 呜咽(yè) 参差不齐(C ī) ...C .浅薄(B ó) 疙瘩(D ɑ) 粉骨碎身(suì) ...D .尽量(jìn) 瘦削(xuē) 浑身解数(jiě)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妨碍 沧海一粟 小心翼翼 B .通霄 一曝十寒 名副其实 C .演译 惟妙惟肖 鸦鹊无声
1
D .缰绳 大步留星 余音绕梁 5.“铁公鸡”一词中“铁”的意思是( ).(2分)
A .金属物质 B .形容坚硬 C .形容刚正 D .形容坚定不移 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哪个词语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 )(2分)
花园里,各色的月季欣然怒放,艳丽的桃花吐露芬芳,热情的杜鹃花绽.........放笑容,美丽的海棠含苞待放. .......
A .欣然怒放 B .吐露芬芳 C .绽放笑容 D .含苞待放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他的作品虽然动听,可惜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B .春节晚会,艺术家们粉墨登场为大家表演了节目. ....C .要想写得一手笔走龙蛇的好字,必须要刻苦练习. ....D .班会上,他口若悬河,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
8.下列诗句涉及我国的传统节日,诗句与节日不对应的一项是( )(2分)
A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七夕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 C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节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学校运动会组委会通过并审核了冷老师的开幕式方案.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C .为了避免再发生这种事故,学校安排了一些老师参与巡逻. D .星期一早上,所有的老师、同学和少先队员都参加了升旗仪式.
2
10.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②我何尝不希望考出优异的成绩? ③残酷的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④她看到一只老鼠从身边跑过,发出了惊恐的尖叫,这叫声差点把大楼给震塌.
A .①对偶 ②反问 ③拟人 ④夸张 B .①对偶 ②反问 ③夸张 ④比喻 C .①比喻 ②设问 ③拟人 ④夸张 D .①对偶 ②设问 ③比喻 ④夸张
11.将句子“这在经济上远较微缩胶卷合算,而且使用也较灵便.”插入语段中,
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电子存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②一个数字激光存储器可存储相当于两万页的文字内容.③一旦读者需要则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阅读.④人们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更加合理的保护书籍的新途径一定会找到.
A .①之前 B .①②之间 C .②③之间 D .③④之间 12.填空.(8分)
(1)_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诸葛亮
(2)人们常说五音不全,“五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静结合”是古诗中常见的写法,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用桂花的飘落衬托山
3
中夜晚的宁静.“借物喻人”也是古诗中常见的写法,于谦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是借石灰的清白比喻自己高尚的节操.
(4)我忘不了小学六年的点点滴滴.当我贪玩时,老师教育我:“______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当我遇到困难时,老师鼓励我:“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36分)
(一)(14分)
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②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③,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注释】①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②贾人:商人.③贵臣:朝廷中的重臣.
13.这篇古文主要讲了谁的事?( )(2分)
A .劣马 B .贾人 C .陈谏议 D .陈尧咨 14.“而偿其直”中的“直”是什么意思?( )(2分)
A .不弯 B .故意 C .竟然 D .通“值” 15.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戒仆养之终老. B .贾人安能蓄之? ..
C .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 D .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 ..
4
16.说说句子“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的意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陈谏议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特殊的“高利贷”(22分)
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一声:“老师.”
“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查分数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为难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加分?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小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一颗菩萨心.不经意地瞧了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哎!毕竟,他还是孩子,心还非常嫩.
5
“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1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还我10分,怎么样?”“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就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因为一直惦记着那10分的“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后来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于是学校给他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小男孩紧紧地抱着奖状和奖品,他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竹鞭都不哭的他,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后来,小男孩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了村上第一个大学生.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去看望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18.文中的“高利贷”指的是什么?( )(2分)
A .向妈妈借钱. B .向秦老师借一分. C .向秦老师借钱买分. D .借高额利息的贷款. 19.小男孩希望老师给他作文加上一分的原因是( ).(2分)
A .怕老师批评 B .怕挨妈妈竹鞭 C .怕同学嘲笑 D .怕排名很低
6
20.下列哪一项不是文中画线句子所包含的感情?( )(2分)
A .紧张 B .胆怯 C .羞愧 D .感激
21.小男孩以前很贪玩,后来非常刻苦.下列不属于小男孩转变的主要原因的一
项是( )(2分) [易错]
A .时常挨妈妈竹鞭. B .秦老师的鼓励. C .惦记着那“高利贷”. D .对秦老师心怀感激. 22.秦老师有哪些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长大后成为老总的小男孩每年回家乡都去看望当年的秦老师.想一想,见到
秦老师,他会说些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章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说说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俗话说:“不打不成才,黄荆条下出好人.”对孩子教育就是要严厉.这种说
法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
26.题目:珍藏________
7
提示:一张贺卡,一支钢笔,一席话语,一次感动……物质上的珍藏,给人一种踏实感;精神上的珍藏,给人一种甜蜜感.最温馨的珍藏是回忆,最难忘的珍藏是真情.
要求:请把题目“珍藏________”补充完整,叙述你记忆中最难忘的事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内容具体,中心突出,情感真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
8
9
参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1.幼稚 疲倦 彼此 依偎 领域 摆摊儿 2.D 3.D 4.A 5.B 6.D 7.B 8.D 9.C 10.A 11.C 12.(1)鞠躬尽瘁
(2)宫、商、角、徵、羽
(3)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4)少壮不努力 千磨万击还坚劲 第二部分:阅读与欣赏 (一)13.C 14.D 15.C
16.商人怎么能养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 17.示例:他是一个诚实、正直的人. (二)18.B 19.B 20.D 21.A
22.示例:秦老师富有爱心(善良),理解孩子考试不及格害怕挨揍的心理;讲原
则(有责任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充满教育智慧(讲究教育方法),用“高利贷”借分的方式激励孩子进步.
23.示例:谢谢秦老师!您当年10分的“高利贷”,让我有了自尊,激励我努
力学习,更让我感受到您的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24.示例:文章结尾写了朋友成长后的亲身感受,真实有力地说明了老师对朋友
的影响深刻,表达了朋友对老师的怀念、崇敬、感激,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也告诉我们老师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10
25.示例一:赞成.“严师出高徒”“黄荆条下出好人”,对于特别调皮而屡教
不改的孩子,“棍子教育”未必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示例二:不赞成.因为小孩子的心理比较稚嫩,容易受到伤害,他们在成长中犯些错误在所难免,应该给他们改错的机会,要从正面鼓励孩子,欣赏孩子.
第三部分:表达与交流 略.11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