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冰箱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
电冰箱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摘 要
21世纪以来,家用电冰箱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电冰箱温度测控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次设计主要使用ATC51单片机作为核心,通过功能按键分别控制温度设定、冷藏室及冷冻室温度设定等。温度检测电路AD590对冷藏室和冷冻室温度进行采集,采集到的温度通过A/D转化后传输给单片机,单片机输出信号给显示部分进行实时温度的显示,并通过和设定的预期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两室的双温双控,驱动电路控制压缩机完成制冷调节,并具有温度报警、去除异味等功能。这样设计可以使电冰箱温度控制系统更加智能、高效、安全,可以按照已经设定好的数值进行温度控制,更有效的保存食物。事实证明,使用ATC51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可以完成了一套工作稳定,性能可靠的电冰箱温度控制系统,实现了电冰箱温度的自动控制,使电冰箱能根据使用条件的变化迅速合理地调节制冷,且节能效果良好。 关键字: 温度控制系统 ; AD590 ; ATC51
..
.
The refrigerator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design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the household refrigerator popularity is higher and higher. People more and more high to the requirement of refrigerator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his design mainly USES ATC51 as the core, through the function keys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setting, fridge and freezer temperature setting, etc. Temperature detection circuit on the fridge and freezer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temperature were collected by A/D conversion will be lost to MCU microcontroller output signal to display real-time temperature of the part, and comparing with set expectations of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results output corresponding control signal, so as to realize double WenShuang control of both Chambers, driver circuit to control the compressor complete refrigeration and adjustment, and the temperature alarm, odor removal. This design refrigerator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can be more intelligent, efficient, safe, and can be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lready set numerical temperature control, more effective to save things. Proved to use ATC51 as the control core of the system, and can complete a set of stable and reliable performance of the refrigerator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realized the refrigerator temperature automatic control, can make the refrigerator according to the using conditions change rapidly reasonably adjust the refrigeration, and energy saving effect is good.
Key word: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AD590;ATC51
..
.
目 录
一、绪论 .............................................................................................................................. 1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1.3研究内容 .................................................................................................................. 2
二、电冰箱温度测控系统的方案论证 .............................................................. 3
2.1总体方案的主要技术参数 .................................................................................. 3 2.2系统方案设计 ......................................................................................................... 3
2.2.1系统组成介绍 .............................................................................................. 3 2.2.2系统工作原理 .............................................................................................. 3 2.2.3单片机的选择论证 ..................................................................................... 4 2.2.4传感器的选择论证 ..................................................................................... 4
三、硬件电路的设计 ................................................................................................... 6
3.1电源供电电路 ......................................................................................................... 6
3.1.1系统电源设计 .............................................................................................. 6 3.1.2元器件的选择 .............................................................................................. 6 3.2 单片机与看门狗复位电路 .................................................................................. 7
3.2.1单片机 ........................................................................................................... 7 3.2.2看门狗复位电路 ......................................................................................... 9 3.2.3 按键电路 ................................................................................................... 10 3.3冷藏室温度检测电路......................................................................................... 10
3.3.1 DS18B20的引脚及功能 ........................................................................... 11 3.3.2 DS1820模块的电路图 ............................................................................. 11 3.4冷冻室温度检测 .................................................................................................. 12
3.4.1冷冻室温度检测与放大电路................................................................ 12 3.4.2 A/D转换与接口电路 .............................................................................. 13 3.5温度采集电路和除霜电路 ............................................................................... 14 3.6键盘电路和显示电路......................................................................................... 15
..
.
3.7压缩机和除霜电阻丝启止电路 ...................................................................... 16 3.8报警电路 ............................................................................................................... 17 3.9电冰箱的异味消除电路 .................................................................................... 17
四、系统软件设计 ...................................................................................................... 19
4.1主程序的设计 ...................................................................................................... 19 4.2 T0中断服务程序 ................................................................................................. 20 4.3 T1中断服务程序 ................................................................................................. 21
4.3.1初始化子程序:INTI1 ........................................................................... 22 4.3.2打开压缩机子程序:OPEN .................................................................... 22 4.3.3关闭压缩机:CLOSE ............................................................................... 23
结论 ...................................................................................................................................... 24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25
..
.
一、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当前人们的生活品味正在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上升,食物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对食物的保存保质要求也更高,因此,电冰箱已成为现代家庭中的标配电器。然而现在我国市面上的冰箱一般都采用传统机械式控温,精度差,功能单一,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集成电路技术中,对于单片机进行了大量的应用,将具有运算能力(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送、中断处理)的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只读程序存储器(ROM),输入输出电路(I/O口),以及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SCI),显示驱动电路(LCD或LED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PWM),模拟多路转换及A/D转换器等模块集成到芯片中,最终形成体积小、功能完善、运行稳定、实用性强的微型计算机系统。操作者可以通过编写代码调用各个接口,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控制等功能。由于其具有及程度高、可扩展性、低能耗、低成本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科研实验等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单片机技术近年来迅猛发展,如今的单片机体积小巧、性能可靠、控制稳定、价格低廉,已经成为大多监测控制系统核心的首要选择,也在家用电器的智能监测控制方面得到大量的应用。本次设计在电冰箱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实现对电冰箱的精确温控,使电冰箱更加智能化、节能化,让用户体验前所未有的个性化,快捷与原汁原味不再是梦想。本系统使得电冰箱在温度控制上更智能,使用上更方便。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918年,美国的卡尔维纳特公司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冰箱。1927年,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研制出了首台全封闭自动制冷电冰箱。1965年,我国开始出现电冰箱行业。直到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的家用电冰箱行业迅速发展,出现了十多家生产商,发展到目前,已经出现20多家生产商。
..
.
冰箱开始时只有单冷藏或单冷冻,后来发展到冷藏冷冻双门式,现在已发展到多门冰箱,与此同时其温度控制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家用电冰箱现在朝着大型化、多功能化、全自动化、高智能化发展,这就使得传统机械结构与简单的电路相结合无法满足发展需求,为此要寻求更加先进的技术应用到家用电冰箱上,则对其控制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控制系统的升级直接影响着电冰箱功能的升级。为此,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硬件系统的出现为电冰箱控制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几年前,伊莱克斯集团在冰箱门上集成了一台嵌入型触摸式多媒体电脑,为此得名“屏幕冰箱”,它目前是世界上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冰箱。该冰箱可通过屏幕监视来访者,同时也可以帮助管理储存食物,并且能扫描食物上面的条码,读取食物信息,达到真正的智能化。
1.3研究内容
本次设计主要对电冰箱温度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以ATC51单片机为系统控制核心,实现对冷藏室和冷冻室的温度监测和控制,并具有温度报警、去除异味等功能。通过按键模块输入值,对冷冻室、冷藏室的控制温度进行设定。
利用ATC51单片机和数模转换器ADC0809芯片,把温度传感器AD590采集的温度进行数模转换,再作进一步数字处理;通过按键模块和LED数码管显示模块准确地控制对温度的设定值。
..
.
二、电冰箱温度测控系统的方案论证
2.1总体方案的主要技术参数
温度控制系统主要功能及要求:
1.冷藏室温度范围为0~+10℃(±0.5℃);冷冻室温度范围为-26~-16℃(±0.5℃);
2.通过按键模块输入值,对冷冻室、冷藏室的控制温度进行设定; 3.通过显示模块对冰箱上下两室温度、报警状态进行显示; 4.具有冰箱门开启状态检测警报功能。
2.2系统方案设计
2.2.1系统组成介绍
电冰箱温度控制系统由单片机,冷藏箱,冷冻箱,按键,显示电路,报警系统,驱动装置组成,该系统还有电冰箱门状态检测和电冰箱除异味的功能。如图2.1系统硬件结构图 2.2.2系统工作原理
本设计中,对于电冰箱的控制,主要是要实现冷冻室和冷藏室的温度检测、动态显示、霜后检测、除霜、开门报警、温度设计和监控、电源低温保护等功能。本文设计是以ATC51单片机作为核心,AD0809为模数转换芯片,AD590温度传感器为温度检测元件,并且结合了按键开关、液晶显示器等多种元器件,为了实现键盘扫描和液晶显示以及I/O扩展功能,还应用了软硬件,实现操作和使用简单的目的。
本设计的控制原理,是借助蒸发器的温度来对压缩机的启动和停止进行控制,确保冰箱内部能够维持在一个设定的温度范围内。冷冻室一般的工作温度是-26℃~-16℃(±0.5℃),冷藏室一般工作温度是0℃~+10℃(±0.5℃),以达到保险目的,当测得冷冻室温度高于-16℃时或者冷藏室温度高到10℃时启动压缩机制冷,当冷冻室温度低于-26℃时或冷藏室温度低于0℃时,关掉压缩机。
..
.
2.2.3单片机的选择论证
本次系统开发选中的单片机是Intel公司生产的ATC51,具有8位微处理器,是同类型单片机的代表。单片机的核心作用在于两方面,分别是运算和控制,即将获取的输入信号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通过I/O接口返回实现对系统的控制。由于该芯片通过P0、P2口作为控制总线,因此能够更好的实现键盘数据的写入以及液晶显示灯操作,简化硬件电路,易于进行分析和调试,使得所研发的系统适用性更强,分析处理能力更高。
ATC51单片机芯片内集成4KB Flash程序存储器和256B数据存储器,且价格低廉,性能稳定,性价比较高,完全满足本系统设计需要,也无需再扩展外围存储芯片。
ATC51单片机作为涵盖51系列单片机几乎所有功能,其自身的2K内存储器可以保证编译程序擦写数千次。具体如下:
1)ATC51单片机是采用CHMOS工艺的8位单片机,性能更强,功耗更低;
2)ATC51单片机的硬件资源和功能完整,硬件编程指令通用; 3)ATC51单片机既可以支持常规的编程器编程,也支持外部编程状态对其编程,且编程速度快,十分方便。
本次系统开发的过程中,选择P0管脚作为程序存储器的扩展口,扩展并行I/O,同时还可以实现数据传输功能;P2管脚是高8位地址总线,P1口为输入/输出口。引脚9为复位脚,当系统运行时,时钟电路随即运行,此时会在管脚9出现高电平,执行复位操作。系统复位完成后,程序计数器PC指向0000H, P0-P3输出口全部为高电平,堆栈指针写入07H,其它专用寄存器被清“0”,然后系统开始运行程序。 2.2.4传感器的选择论证
1.首先考虑的是MF53-1型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灵敏度很高的特点,但是其所能测量的范围仅为0-45℃。该设备的温度和电阻值之间的关系如下:
R(t)=286/(26.8+t)-2.68kΩ
它主要适用于远距离多测温点的温度测量,从其测量的温度范围来看,一般用于测量略高于常温的温度,无法测量低于冰点的温度。
..
.
2.AD590温度传感器是电流输出型传感器,它主要根据PN结构正向电流与温度的关系研制而成。
AD590温度传感器的主要特性:
(1)流过器件的电流(mA)与环境的热力学温度(开尔文 即:mA/K式中: —流过器件(AD590)的电流,单位为mA; T—热力学温度,单位为K)相等,即温度变化1K,电流变化1mA。
(2)该器件可以测量的区间为零下五十五摄氏度到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 (3)AD590温度传感器供电电压范围为4V~30V,并且可以承受最高44V正向电压和20V反向电压,保证了器件不会因操作上接反电源而报废。
(4)输出电阻为710MW。
(5)精度高。AD590温度传感器分为五档,其精度依次提高,其中M型精度最高,-55~+150℃温度范围内非线性误差为±0.3℃。正是基于这种特性,该期间通常被使用在一些精确测量相关数据的场合。
因为需要考虑到冰箱自身温度的,所以本系统耳朵温度采集元器件是选择的AD590温度传感器,冷藏和冷冻的零下、零上温度都能够通过该传感器采集的到。
系统硬件电路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控制的外围电路包括用于数模转换的ADC0809芯片、电源供电电路、用于外部输入的按键模块、用于显示的LED数码管模块以及报警电路等。
冷藏箱温度测量 单 片 机 显示 冷冻箱温度测量 放大电路器 A/D转换器 报警 驱动装置 压缩 除霜 按键 电冰箱们状态检测 电冰箱除异味
图2.1 系统硬件结构图
..
.
三、硬件电路的设计
3.1电源供电电路
3.1.1系统电源设计
只有稳定的供电,才能够保证电子器件的稳定工作。这里的温度传感器和单片机都不例外。起伏的电压不仅会影响单片机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控制部分产生信号干扰而出现执行错误操作,甚至导致整个系统崩溃。为此,可靠的电源供电电路保证了系统稳定工作。
本系统直接接入220V,50Hz交流电,所使用的9V及24V低电压交流电通过一级降压获得,之后再借助整流桥D1和D2获得整流输出的直流电压。图3.1表示数字电路部分供电,图3.2表示模拟电路部分供电。为了获得稳定的12V和5V电压,电路选用7912,7812,7905和7805三端稳压器作为稳压元件,减少电网波动对直流电源的影响,提高电源稳定性。 3.1.2元器件的选择
三端稳压器:为满足最大电流为100mA,故选择7812、7912、7905和7805三端稳压器进行稳压处理,保证输出最大电流达到100mA,满足硬件系统的电源需要。
电容:整流电路中为抑制整流桥中输出的较大的脉冲,接入电容C1、C4和C5 ,同时也保留了直流成分,使之输出更为稳定。滤波电容的容量选择一般都参照经验,根据负载电流的大小来选择,本系统输出的电流瞬时值最大为3A,根据经验选择滤波电容值为4700μF,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为保证电路的稳定性,接入电容C7、C2、C6、C10和C11,它们是值为0.1~1μF的陶瓷或钽电容,当阻抗降低,可以减少振荡。利用值为0.1μF的陶瓷或钽电容C3、C8、C9、C12和C13接在输出端作稳定电容使用,电源输出信号纹波的降低以及对噪声的降低都有比较不错的效果。
..
.
图3.1 数字电路供电图
图3.2 模拟电路供电图
3.2 单片机与看门狗复位电路
3.2.1单片机
ATC51单片机价格低廉,性能稳定,性价比较高,完全满足本系统设计需要,也无需再扩展外围存储芯片。
主要性能参数:
1.与MCS--51产品指令系统完全兼容 2.1000次反复擦/写 3.0~24MHz全静态工作 4.3级加密位
5.128*8bit内部RAM 6.32个双向I/O口线
7.两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 8.共6个中断源 9.可编程UART通道 10.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
..
.
11.LED可直接驱动 12.两个外部中断源
下图给出的是其内部的结构图。
图3.3 ATC51结构图
引脚功能说明: VCC口:电源电压。 GND口:接地。
..
.
RST:复位输入。给RST引脚接入按键,按键按下,当超过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传送到引脚后,单片机就开始获得指令开始复位。
ALE/ROG :其作用一般是用来对外部储存器进行访问,其中储存器包括了外部的数据储存器和程序储存器,低8位字节是ALE用来将外部储存器地址锁住的,当外部储存器被单片机访问之后,就会跳过一个ALE脉冲。当然,也可以利用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区中的8EH单元的D0位对ALE的操作进行禁止。这个引脚如果被微弱点位拉高,则设置的ALE脉冲无效。
PSEN:当ATC51单片机需要读取外部存储器器中的指令,PSEN引脚则输出两次脉冲。那么,挡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这两个脉冲就会遮盖两个有效信号。
EA/VPP:想要让ATC51单片机只去访问外部存储器,EA引脚一定要保持为低电平,即接地。若EA引脚接高电平,即接VCC端,单片机则不会执行外部存储器的指令。 3.2.2看门狗复位电路
CAT24C021芯片是看门狗复位电路的主要核心部件,并辅以外围器件的电路。
电压监控、EEPROM以及看门狗定时器是该电路的三种功能。 为了保证单片机的稳定正确工作,看门狗电路在单片机出现故障或是上电掉电时,及时为单片机提供一个复位信号,以保证其操作不受影响,这样我们可以看到,由CAT24C021芯片作为核心的看门狗电路实际上是为单片机系统的稳定准确工作提供了一个保护。当系统运行出现故障或是上电掉电时,由于瞬间失去了指令,没法进行准确操作,单片机在1.6s内未触发SDA,看门狗定时器就会溢出,核心芯片就会提供一个复位信号给单片机,保证单片机及时作出复位响应。以CAT24C021芯片作为核心的看门狗电路与单片机引脚的接线方式如图3.4。
本系统可以用这样一个看门狗电路来保护相关数据,包括提前设定的冷冻冷藏室的温度值、速冻时间、速冻状态等,保证这些数据在遇到故障或是上电掉电时不会轻易丢失。
..
.
图3.4 看门狗复位电路
3.2.3 按键电路
通过单片机I/O接口,式按键形成键盘,并且保证每个键盘之间不会发生冲突。但是本系统对于键盘的使用次数不多,所以为了节约I/O接口,使用式键盘。因此,本系统采用此种方案。方框图如图3.5所示:
图3.5 按键模块电路图
3.3冷藏室温度检测电路
冷藏室温度范围为0~+10℃(±0.5℃)所以选择DS18B20主要因为不需
..
.
要 A/D转换,直接送给单片机的信号就是数字信号。而且体积小、耗电少、高准确度和超强抗干扰能力都是其特点。而且能够实现全数字温度的转换输出、最高12位分辨率、检测温度范围较广以及单总线数据通信等功能,可以很好地应用到开发温度相关产品中去。下面是其主要的功能:
1.能够适应更为宽广的电压,稳定运行的电压范围是3.0-5.5V,如果采用寄生电源模式,可以借助数据线实现供电;
2.其单线接口的方式较为独特,只需要一条口线,既可以实现微处理器和DS18B20之间的连接和双向的通讯;
3.DS18B20能够构成多点组网,在一条三线上,可以实现多个DS18B20的并联,进而达到组网多点测温的目的;
4.无需任何外围元件,DS18B20就能够稳定运行,因为所有的传感元件和转换电路都被集成到了一个类似三极管的集成电路里面;
5.测温范围为-55℃~+125℃,精度系数为±0.5℃。 3.3.1 DS18B20的引脚及功能 DS18B20引脚:
1.DQ :信号的输入和输出接口; 2.GND:接地端口; 3.VDD:电源输入接口。 3.3.2 DS1820模块的电路图
图3.6 DS18B20模块电路图
..
.
3.4冷冻室温度检测
3.4.1冷冻室温度检测与放大电路
AD590是电流输出型传感器,以热力学温度衡量其输出值,即温度每升高1开,输出电流增加(一些资料上说是减小)1微安。管壳上突出的一小块对应下面的是1脚接到电源正极,3脚一般不用(接管壳来的),2脚一般接1K(或10K)的电阻,然后接电源负极。之后就可以再2脚得到一个电压,2脚的电压便可以引到放大器放大了。
图3.7 AD590的引脚
前置放大最终选择是精密仪表放大器AD524,图3-7为其引脚,该设备由AD公司制造,使用的是双电源供电,最高的供电电压达到了18V;该机器具有较高的共模抑制比以及较低的增益误差,如果增益比在1时候,共模抑制比是大于90dB的,此时存在的增益误差不低于0.05%;在增益达到了1000的时候,共模抑制比能够上升至120dB,并且此时增益误差最大可达到2%。增益为1000的时候,AD524的非线性误差在0.01%内;输入失调电压50V,输入失调电压0.5V/℃。AD524两个差动输入端的阻抗完全匹配,而且数值很高,典型值为109,单端和差动输入两种可以同时进行。尽管上述工作环境较为恶劣,但是AD524内置电源保护电路,所以可以在此环境下工作。而且该设备增益带宽较宽,输出转换速率较高,阶跃响应建立时间较低。通过外围接线,AD524可以实现设置增益的目的,其中增益倍数分别是1、10、100、1000。如果需要1-1000之间的其他增益的时候,其增益可以通过增加外接电阻来实现。
..
.
图3.8 AD524引脚
3.4.2 A/D转换与接口电路
数模转换电路使用的是8位ADC0809芯片,该芯片采用逐次逼近的方式进行AD转换。ADC0809芯片一共包含8路模拟信号采集通道,而本系统中只选用了两个信号采集通道,其中IN0通道用于采集冷冻室的温度,IN1通道用于采集冷藏室的温度。其控制电路如图3.8所示。P0.0、P0.1、P0.2,这三个端口高低点平的组合正好可以控制8路采集通道的通断。ADC0809的EOC端直接选择悬空,即不接任何引脚,无需使用中断进行,等到完成了转换数模的时候,借助延时程序达到延时的目的,就可以将转换后的结果读取出来。
..
.
..
温度。如图3.9所示。
图3.9 ADC0809与单片机接口电路
3.5温度采集电路和除霜电路
同时,该温度传感器是电流输出,比电压输出型传感器有更强的抗外界干扰
AD590温度传感器的测温范围为-55~150℃,且M档的非线性误差只有
能力。本系统选用AD590温度传感器可以方便地采集到冷冻室温度和冷藏室
±0.3℃,精度可以得到保证。AD590温度传感器使用简便,接口简单,若对
采集的温度信号无较高的精度要求,则无需对采集的信号进行线性校正处理,
.
除霜电路的设计是在距一个蒸发皿3mm的位置安置一个热敏电阻,一旦冰箱内的霜堆积超过3mm以上,热敏电阻就会直接接触到霜,导致热敏电阻感知的温度下降,阻值发生变化,经单片机采集和处理后,发出除霜命令。
3.6键盘电路和显示电路
利用单片机串口扩展5个74LS1芯片,其中一个74LS1芯片接6个按钮,这6个按钮分别用于设置冷冻室温度,冷藏室温度和速冻时间,另外4个74LS1芯片可各接一个LED数码管。可以用于显示冷冻室温度,冷藏室温度,压缩机状态和故障等信息。
本设计通过单片机引脚P3.2与一个与门相连,来控制输出显示的通道和按键输入的通道。LED显示模块利用74LS1芯片驱动数码管,电路结构简单,再扩充数码管也十分方便,且驱动程序易于编写。ATC51单片机通过RXD端向驱动按键模块的74LS1移位寄存器逐位发送低电平,每发送一次由P3.4引脚读入一次,如果检测到有按键低电平响应,就能执行相应按键的功能。
..
.
图3.10 键盘与显示电路
3.7压缩机和除霜电阻丝启止电路
压缩机和除霜电阻丝启止电路如图3.10所示。压缩机和除霜电阻丝启止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由控制核心单片机通过引脚P1.3和P1.4对电路进行控制,74LS273移位寄存器在引脚P1.7的控制下进入锁存状态,74LS273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再经过驱动器MC1413对继电器SSR1和SSR2进行驱动。当MC1413驱动器16引脚输出高电平时,加热电阻丝的电源接通,开始加热除霜;当MC1413驱动器15引脚输出高电平时,压缩机电源接通,进入启动状态,开始制冷。采用74LS273移位寄存器对信号进行锁存,可以提高输出功率,同时也可以防止单片机出现误操作。利用继电器作为开关使用,可以避免产生火花,减少电磁干扰,且可以隔离控制和驱动电路。
..
.
..
3.8报警电路
三极管,如图3.11所示。
3.9电冰箱的异味消除电路
图3.11 制冷压缩机和除霜电热丝启、停控制电路
本系统中设计的报警电路使用了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蜂鸣器,再配合一个
在进行报警电路的设计的时候所采用的报警信号一般都是灯管和声音,
通过断续的声音和闪烁的灯光就能起到很好的报警效果,易于用于引起警觉。
图3.12 报警电路
.
冰箱异味消除电路主要使用了专用固态集成电路TWH9221驱动臭氧发生器。如图3.12所示,4引脚接电源正极,1引脚接电源负极,3引脚为触发端,2引脚为工作状态输出端,5、6引脚为脉冲输出端。
冰箱在门关闭的状态时,光敏管无法接受到光照,专用固态集成电路TWH9221就无法工作,5、6引脚上不输出脉冲信号,当冰箱门打开,光敏管收到光照,光敏管导通,专用固态集成电路TWH9221的3引脚受低电平出发开始工作,5、6引脚随即发出脉冲,经升压后得到15Hz、1500V的高频高压脉冲加到臭氧发生管上,致使臭氧发生管产生臭氧,达到除异味的效果。冰箱门关闭后,4min的定时器启动,臭氧发生管继续工作,4min时间到了以后,专用固态集成电路TWH9221自动复位,5、6引脚无脉冲发出,臭氧发生管停止工作。
图3.13 冰箱异味消除器电路
..
.
四、系统软件设计
设计本系统,对于模块化的设计理念采用较多,程序编程主要应用C语言进行,主程序、两个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度为该设计控制程序的主要内容。
4.1主程序的设计
开始设堆栈指针工作区清零设置定时器工作方式设置串口工作方式0启动定时器开中断调显示子程序调键盘分析程序速冻键 Y置速冻标志NN温度设置键 Y增加键 YYYYYY加一处理N减少键 减一处理N冷冻室温显键 置冷冻室显示标志N冷藏室温显键 置冷藏室显示标志N正常工作键 清速冻标志N依标志调相应显示子程序图4.1 主程序流程图
..
.
对电冰箱温度控制的总体控制程序被归入主程序,其中包含了很多子程序,有初始化子程序、控制中断子程序、按键输入子程序、LED显示子程序等等。
4.2 T0中断服务程序
T0中断服务程序工作再定时方式,时间为100ms,每调用10次中断时间为1s。设置该中断,可以很好地处理开门状态的检测、温度信息的采集、以及电源欠压过压的问题,图4-2显示具体流程图。
开始保护现场送时间常数N到1s吗?Y取反P1.1送T1采集IN3通道取电压值Y过电压判断NY开门了吗?N读冷藏,冷冻室温度,刷新缓冲故障显示,置禁止启动标志若开门超时报警求温度均值3min延时计时并处理恢复现场返回图4.2 T0中服流程图
..
.
4.3 T1中断服务程序
T1中断服务程序以计数方式工作,通过计数达到延时3min。T1中断主要用于冰箱的自动报警系统和超温报警系统。如图4-3示。
开始保护现场送计数常数Y速冻标志=1N延控标志=1N除霜标志=1Y温度>13清除霜标志、停止除霜、禁止启动标志N速冻控制处理Y霜厚控制处理温度超越上限YNN温度低于下限禁止标志=1YYN延控标志=1N温度>18度N超值报警启动压缩机置延控标志=1停止压缩Y恢复现场中断返回
图4.3 T1中服务流程图
..
.
4.3.1初始化子程序:INTI1
初始化模块主要完成初始化I/O口、中断、内存单元,并读出存放在闪烁存储器上的温度设定值。温度设定值存放在闪烁存储器上即使断电也可保存。
程序如下: INTI1:CLR A
MOV DPTR , #20H MOVC A , @DPTR LCALL DLY_100MS MOV 60H , A INC DPTR
; 读取冷藏室温度设定值
; 延时确保数据读完MOV 61H , ; 清空各状态位 ; 允许外部中断0中断 ; 选择边沿触发方式 ; CPU开中断
MOVC A , @DPTR LCALL DLY_100MS A
MOV H , #00H SETB EX0 SETB IT0 SETB EA RET
4.3.2打开压缩机子程序:OPEN
入口参数:全局变量COMP , TIME_OUT , UP
COMP 压缩机开启标志:1 压缩机开启 0 压缩关闭 TIME_OUT 离上次关闭压缩机是否已有3S:1 否 0 是 UP 电压过欠压标志:1 过欠压 0 正常
; 延时确保数据读完
; 读取冷藏室温度设定值
作用: 根据条件打开压缩机 返回值:无 程序如下: OPEN:CLR A
MOV A , H MOV COMP , ACC.0 MOV TIMP_OUT , ACC.1 MOV UP , ACC.2 JB COMP , EXIT
; 压缩机处于关闭状态
; 距上次关闭有3s
JB TIMP_OUT , EXIT
..
.
JB UP , EXIT SETB COMP
; 电压正常 ; 置压机状态位
SETB TIME_OUT ; 置TIME_OUT位
MOV ACC.0 , COMP MOV ACC.1 , TIME_OUT MOV H , A SETB P2.4 SETB L3
; 打开压缩机
; 打开压缩机运行指示灯 ; 延时一段时间退出
EXIT:MOV R7 , #10H
NOP NOP
DJNZ R6 , DL1 DJNZ R7 , DL2 RET
MOV R6 , #0FFH
4.3.3关闭压缩机:CLOSE
关闭压缩机后用定时器0中断计时,做为下次是否开压缩机的依据,因为压缩机不能连续启停。
程序如下: CLOSE:CLR A
CLR P2.4 CLR L3 CLR ACC.0 MOV H , A MOV TMOD , #01H MOV TL0 , #0B0H MOV TH0 , #3CH SETB TR0 SETB ET0 RET
; 启动定时器T0 ; 允许T0中断
; 设置T0工作于模式1
; 关闭压缩机
; 关闭压缩机运行指示灯
; 清空压缩机状态标志
MOV A , H
..
.
结论
本设计适合用于电冰箱温度自动控制,设计以温度信号作为设定的参数,比手动操作更方便。设计使用了ATC51单片机作为电冰箱的智能控制模块,经过相配合电路达到对电冰箱温度的自动控制。在硬件电路设计过程中尽力降低电路的复杂程度,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软件编程难度,提高了硬件运行效率。本设计在硬件和软件上均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理念,便于模块的扩展扩充。整体设计采用了运行速度快、物理体积小、价格成本低的ATC51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完成了一套工作稳定,性能可靠的电冰箱温度控制系统,实现了电冰箱温度的自动控制,对AD590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冷冻室和冷藏室的温度进行A/D转换,形成一个完整的温度监测系统,基本满足了本课题的设计要求。
..
.
参考文献
[1] 陈明荧.8051单片机课程设计实训教材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 李军 .检测技术及仪表[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4 [3] 凌玉华.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系统设计[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6 [4] 刘鸣,车立新,陈兴梧,赵煜. 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特性及程序设计方法. 电测与仪表 , 2001,(10) .
[5] 周月霞,孙传友. DS18B20硬件连接及软件编程[J]. 传感器世界 , 2001,(12) .
[6] 刘易雄,刘建雄 DS18B20接口的C语言程序设计[J].. ,2005,06 [7] 陈涛. DS18B20芯片与单片微控制器的接口设计与应用[J]. 山东煤炭科技 , 2002,(03) .
[8] 陈跃东. DS18B20集成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J].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 , 2002,(04) .
[9] Zhang Chunzhi Feng Haiming. Design of Micro-controllers Control System of Electric Refrigerator[J] .Journal of Beij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Institute of Industry.2002,(03).
[10] NancyHplland.AutomatedInstrumentsSmoothRapidTestSystemDevelopment. Test& Measurement World, 2001
[11] 唐俊翟等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3.9 [12] 刘瑞新等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 [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7 [13] 吴国经等 单片机应用技术[M].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1
[14] 李全利,迟荣强编着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15] OkazoeH,ShimizuK,WatanabeY.etal.Develop-ment of a Full-FlowBurner Regeneration Type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Using SiC Honeycomb[C] .2003 [16] Scgesman Fand Liu O. The Excavation Effect,Paper N,PWLA Annual Symposium, 2005
[17] Tony D L. Continuous carbon/oxygen Log interpretation technique JPT,August,2001
..
.
[18] 侯媛彬等,凌阳单片机原理及其毕业设计精选[M]. 2006年,科学出版社
[19] 罗亚非,凌阳十六位单片机应用基础[M].2003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 北京北阳电子有限公司,061A凌阳单片机及其附带光盘2003年 [21] 张毅刚等, 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M].哈工大出版社,2004年第2版 [22] 霍孟友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23] 霍孟友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学习概要及题解[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
[24] 许泳龙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25] 马忠梅等,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修订版
[26] 胡锦,蔡谷明,梁先宇.单片机技术实用教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