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64排CT后门控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心率的关系
筝
49
筝
论著/心律失常及检查
探索64排CT后门控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心率的关系
姜丽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浙江义乌322000)
【摘要】目的
探讨64排CT后门控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心率的关系。方法
将372例分三组,A组心率<70
次/min,(心率大于90次/min药物控制),部分数据通过冠脉多期B组心率70次/min<80次/min,C组心率>80次/min相重组来改善图像质量,最后只对运动幅度相对较大的、较难成像的RCA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图像质量评价标准改良分为3个等级(玉级管腔光整,边缘锐利;域级局部少许管腔不光整,不影响诊断;芋级多处管腔边缘不光整,但可以做出诊断)。结果
对于部分高心率(大于80依2次/min),经双64排CT冠脉图像质量随着心率的升高而降低;
扇区的选择及多期相重建,图像质量C组与B组接近,双扇区、时相重建选择虽延长了后处理的时间,但对图像质量明显改善,仍能满足诊断及临床的需求。
【关键词】64排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双扇区;心率
简便的优点,现已广泛64排螺旋CT具有无创、
应用于心脏冠状动脉成像,对冠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评价介入、心脏搭桥手术均具有显著疗效,是临床医生治疗冠心病及急性胸痛症状不可缺少的工具[1]。虽然64排螺旋CT在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性方面已取得较大成功,但是该技术尚未覆盖人体全器官,在心率、呼吸、血流、钙化、成像时间等因素影响时,阶梯状伪影则成为CT冠状动脉造影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2]。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选择我院行64排CT后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部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患者心率及心律变化与图像质量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医院CT诊断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2
1.2.1检查前准备检查前5min中舌下含硝酸甘
油用于扩张血管,进行严格的呼吸屏气训练及心理疏导。
1.2.2扫描技术采用西门子AS64排128层螺旋CT,以120KV,自动mas扫描,Pitch0.2,Rotation
(350mgI/ml)time0.33s/圈。造影剂为Omnipaque70-流速5.0ml/s,随后等速注入30ml生理盐水。75ml,
1.2.3后处理技术根据患者的心率行多期相重组
方法
及扫描重组方式。低心率患者时相窗偏向于高时相即舒张晚期(58%-78%),高心率患者时相窗偏向于低时相即收缩晚期(28%-45%)。心率小于78次辕分采用单扇区重组,部分心率在大于78次/分采用双扇区重组;所得扫描数据经优化重组后传入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主要的后处理技术有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等。1.3
评价标准
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RCA进行分析并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当两人意见不同时引入第三者,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数据统计显示RCA最易受心率影响,其次是LCX,但LCX、LAD、LM在此次数据统计中受心率影响不明显,出现管腔不光整的几率很低。评价标准经改良后按玉级管腔光整,边缘锐利;不影响诊断;芋域级局部少许管腔不光整,级多处管腔边缘不光整,但可以做出诊断。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
1
1.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连续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期间来我
院行64排CT后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患者372例进
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心率范围在46-89次/min(心率大于90次/min药物控制),按患者不同的平均心率(60.03依10.25)岁,心率70次/min<80次/min;B组年龄
(59.57依10.76)岁,心率>80次/min。对三组C组年龄
不同心率下的RCA进行图像质量分析。将部分呼吸、运动等人为伪影、多发钙化伪影、肥胖病人管电流量不足及心率不齐患者除外。三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分组,(58.19依11.23)岁,心率<70次/min;A组年龄
50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圆园员8年第8期(中旬)
资料采用均数依标准差(曾依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约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质量。372A组质量例病人中玉、域、玉A、B、C组例数分别为257、94、玉芋、级域例数分别、芋级例数分别为69、20为、2305;C、23组质量
、4;B别、为域89.10%、芋级例数分别、73.41%、为71.43%15、4、;2发生管。
三组数据腔不达光优整率的几分率百分比分别为10.50%、26.59%、28.57%。B组与C
组的达优率接近。
3讨论
3.1心率是影响冠状动脉CT检查成功率和图像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随心率升高图像质量下降,这是由于受扫描速度的限制。
3.2心率与成像质量的关系各支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心率的相关性来看,RCA最易受心率影响,其次是LCX,再次是LAD、LM,而LAD、LM受心率影响不明显。这种现象主要与冠状动脉走行及心脏搏动特点有关:RCA、LCX在房室沟内走行,受心房搏动的影响,走行范围及移动幅度均大于LM、LAD,因此RCA更易受心率的影响[3]。
3.3重组算法对图像质量的影响采用的重建算法扇区重建技术”分为单扇区重组法和双扇区重组法,对于心率较低患者,单扇区已完全能够满足成像要求,而双扇区容易出现错层伪影;对于高心率患者,单扇区不能完全满足成像质量,此时双扇区时间分辨率提高,使部分快心率受检者冠状动脉CT检查也可完成[4]。3.4
适合的重建时相窗回顾性心电门控是对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后获得的容积数据,根据同步记录下来的心电图,选取不同的R-R时相对触发的一段扫描数据分别进行冠状动脉重建,这样不但时间分辨率提高,而且可对各R-R在同一时时相相进行较好容的积完重成建图,
大支像部冠重分状动建低,对于高心率患者,心率患者脉分别选取基本最佳能部分病人需要多期相重组,右冠状动脉偏向于低时相,左冠状动脉偏向高时相。本组研究在20%-90%的R-R时相的扫描数据进行冠状动脉重建,结果显示低心率患者时相窗偏向于高时相即舒张晚期58%-78%),高心率患者时相窗偏向于低时相即收缩晚期(28%-45%)。3.564排CT冠脉图像质量随着心率的升高而降低。对于部分高心率(大于80次/min)系统自动双扇区的选择及多期相的重建,图像质量C组与B组接近,双扇区、时相多期相重建选择虽延长了后处理的时间,但对图像质量明显改善,仍能满足诊断及临床的需求。本研究不足在于心率在大于80次/min组患者数量略少,需要大样本量来验证。总之,心率大于70次/min的图像质量经多期相及双扇区重建后仍能满足临床诊断。
参
考
文
献
1]李成,宋伟.心率及心律不齐对64排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
量的影响[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10):875-877.
2]孙学文.64层螺旋CT冠状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的
研究[J].中外医疗,2010,11(4):186-187.
3]HurlockGS,HigashinoH,MochizukiT.Historyofcardiaccomputed
tomography:singleto320-detectorrowmultislicecomputedtomography[J].IntJCardiovascimaging,2009,25(suppl1):31-42.
4]刘文杰.64层螺旋CT低剂量个性化前瞻性门控轴面扫描在冠
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3):331-33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