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艰苦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经验和做法
提高艰苦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经验和做法
作者:李雨健等
来源:《价值工程》2015年第07期
摘要: 艰苦专业学生大部分存在专业思想,加之目前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如何使艰苦专业学生积极主动就业,并找到满意工作的问题一直倍受关注。本文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及有效的就业指导等方面,对提高艰苦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了探讨。
Abstract: There exists professional ideology of the hard specialty students, coupled with the current fierce competition for jobs, how to make the hard specialty students get employed actively, and get satisfactory job has been attracting much attention.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mployability of hard specialty students from guiding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employment, strengthening students' general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and effective employment guidance, etc.
关键词: 艰苦专业;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Key words: hard specialty;college students;improve;employability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7-0160-02 0 引言
艰苦专业是对农、林、水利、地质、矿业、测绘、远洋运输、社会福利以及监狱劳教管理等专业的一个统称,这些专业由于对口就业的单位大多地处偏僻或工作条件恶劣,因而被称为艰苦专业。很多艰苦专业的大学生,从大一进校时就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学习兴趣也不高,毕业时自己满意的对口单位进不去,差一点的自己又不想去,因此出现被动的就业或不就业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从事学生工作经历,将下面几点提高艰苦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经验和做法加以探讨。
1 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对于艰苦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其自身观念因素很重要。只有学生本人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念,才会不断从各个方面来提高就业的竞争力,来很好地把握就业机会。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艰苦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保证。
笔者所在学院的资源勘查工程、采矿工程、选矿工程、安全工程、测量工程等专业都属于艰苦专业,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多为野外或矿山,很多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所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转变就业观念非常重要。大部分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误区”,表现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步到位和白领意识;希望到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工作;期望到条件好、待遇高的地方工作,即使待业也不愿意到国家需要的基层、艰苦地区就业等等狭隘的就业观念,学生的这些就业观念,本身就给就业带来了很大不利。
学院针对这一现象,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消除学生的专业思想。例如,每学年学院都举行《滇之约讲坛》系列讲座,主要请学院知名的教授、矿山企业的专家及领导、事业有成的校友来学院为学生做讲座。讲述他们本身对这些专业的理解、在奋斗与成功过程中的快乐、以及对专业的热爱和国土资源工程学院这些专业的发展前景等。学生对讲座很感兴趣,主讲人起到了很好的榜样的作用。通过听讲座以及和主讲人的交流互动,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专业和发展方向,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充满了信心。
另外,艰苦专业就业渠道比较窄,单位对专业的对口要求比较严格,有些是在行业里很好的单位,但学生认识不清,在找工作过程中,左顾右盼、盲目攀比,错过了许多就业良机。在就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一个好的职位可能有许多人去竞争,狭隘的就业观很难适应现在的就业市场。因此,班级会经常召开主题班会,使学生充分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要脚踏实地,客观评价自己,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要改变过去“精英教育”的就业观念,树立“先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后择业”,“从基层做起”的新型求职观念,更为重要的是,要树立劳动的意识。学生的就业观念转变了,才会去积极就业、主动就业,对就业机会把握的敏感程度加强,从而提高就业能力。 2 抓好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艰苦专业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强化艰苦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是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该院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验课、实习课、设计课、研讨课等实践课程的地位,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2.1 重视实习教育基地的建设 学生的实习一般分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种。虽然前两种类型的实习时间较短,要求也较低,同时系统性也不够强,多是对某门课程的实习,但是同学可以更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的专业,明确了自己未来的从业方向,更加了解就业时需要哪些基本技能,为将来的就业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毕业实习,不仅是对学生本人整个大学阶段专业学习的一次全面检验,使自己在大学学到的知识系统化,也成为学生开始正式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因此,学院在大力建设院内的各种试验实训设施的同时,十分重视校外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云铜集团、云锡公司、云南省地质调查院等大型的企事业单位都有该院学生的实习基地。学院将这些实习安排在校外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内进行,这样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动手参与到现实工作中来,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丰富了实践经验,单位录用的毕业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即能进入工作角色。
2.2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学院大部分老师都有科研项目,因此为学生的专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院建立了本科生实行科研导师的相关制度。学生在大一、大二学完基础课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后,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鼓励他们参与到科研中。学生较早参加科研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学生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开拓精神。参与教师承担的课题研究,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在使他们的课本学习会有一个较好实践机会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专业技术能力。
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很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作经验。很多企业都对应届毕业生表现冷淡,因为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没有实践经验,不能尽快地进入岗位角色,很多企业在挑选人才时同等条件下会更加青睐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实践的毕业生,因此必须对大学生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些实践教学,因为具有时间长、实践性强、专业对口率高等诸多特点,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为学生增加了宝贵的工作经历,因而大大增强其今后的就业的竞争力。
3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对学生尤为重要,具体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3.1 重视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据了解,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非常看重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因为任何单位都不会录用一个连基本素质都不具备的学生。但是,目前的教育教学中,有一些学生甚至有一些教师,都存在轻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倾向,认为那些知识太容易,根本不值得在大学的讲坛上教授。这也是在教学中常常容易忽略的问题,导致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因此,学校要求每个教师对这个问题要进行统筹的考虑的,要求每一个学生应该认真对待。这样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基础的同学,才会得到用人单位的初步认可。
3.2 加强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增强竞争力 对于学生来说,进入求职市场的必要条件是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影响该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是该学生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社会适应能力、踏实刻苦精神和持续的学习能力,同时这些因素也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条件。通过一定特色的能力才能把这些因素体现出来,而不是单纯地说自己具有某项能力就具有某项能力。比如,某个学生在校成绩一直非常好,在求职的过程中就可以说自己具有踏实刻苦的精神,同时具有持续的学习能力,但是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能力需要其他的指标才能说明,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断地发掘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只有自己具有更多的特长,才能在社会竞争中更具优势,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促进自身的顺利就业。 4 进行有效的就业教育与指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1 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指导学生做职业生涯设计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由于大学生的心理还未完全成熟,也没有什么生活阅历,普遍存在对自己缺乏全面而客观的认识,自我定位不准,就业要求高等问题,通过职业规划教育,能够帮助艰苦专业学生认识自我。另外,艰苦专业的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学科没有一个科学的理解,对自己的专业没有一个合理的认识,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可以帮助艰苦专业学生转变观念,确立大学期间学习目标。大学生在确立职业发展方向时需考虑到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两方面,明确顺利就业需要具备的素质,只有对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估,找出自己的优劣势,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保证艰苦专业学生获取就业能力。
4.2 加强高年级学生应聘技巧方面的指导 毕业的大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能力和素质之后,能否被某一家自己中意的企业顺利录用,还需要毕业生在应聘开始之前进行大量的有计划的准备工作,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因此,加强毕业生应聘技巧方面的指导,亦必不可少。比如,指导学生如何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掌握哪些有效的面试技巧和方法,如何提高自我推销的能力等等。从而,使学生提高应聘能力。 5 结论
总之,作为高校要引导艰苦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并加之有效的就业指导,从而提高艰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就业,在严峻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马洪,王梦奎.中国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选[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2]杨宜勇,等.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攻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3]孙宏.大众化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
[4]李前进.民办高校本科生就业心态调查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高教研究),2007(2). [5]杜言敏.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应树立大就业现[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