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以《观潮》为例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华佗小知识
阅读写作

以《观潮》为例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陈 晨

(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在完善阅读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树立教师的正确阅读教学理念,实现教师对学生的有效阅读指导,达到高效、高质量开展阅读教学目标。【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本理念【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206-01贯彻落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生本理念,必须从学生的阅读兴趣需求出发,完善阅读教学体系,实现课内外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本文以阅读教学范例为主,结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例文。探讨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语文阅读课堂1.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更应当强调发挥教师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引导作用。教师应当在生本理念下改进阅读课堂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与能力特点安排阅读教学活动,真实做到发展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阅读兴趣,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例如,在小学生语文《观潮》教学时,教师可以不直接引入观潮课文,而且是以一段微课视频的形式呈现涨潮的壮观场景,让学生对潮水这一大自然现象有直观的了解,然后再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再展示观潮的视频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古人的诗词来吟诵潮水的壮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教师可以从听觉、视觉与嗅觉方面,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天下奇观的感受,在促进学生对潮有直观的感受后,给学生提出问题潮是大自然的现象,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潮有关的课文,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看看你喜欢文中哪些描写潮的句子?由此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2.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活动主角是学生,只有打破沉闷的阅读氛围,能够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空间,激发出学生阅读与探索的兴趣,才能促进学生体会文本。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自主阅读感知课文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观潮》是一篇有感情的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有感悟的读诵描写潮水的句子,然后激发学生的想象,促进学生主动根据作者对潮水的描写然后在黑板上画出潮水的样子,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发挥,促进学生在黑板上画潮水,也可以画出相关的景物,风、人、物都可以由学生自由的到黑板上做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抓住学生对白浪翻滚、万马齐头并进等词汇,促进学生以画面的形式把这些词汇的意义表示出来,达到找出潮水特征目标,这样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仔细的阅读课文,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目标。

3.创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只有创新使用符合学生兴趣需要,能够锻炼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体现出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阅读课堂教学价值。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从促进学生主动阅读出发,围绕读、思、议、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全方位的对阅读教学内容进行解读,例如,在《观潮》的教学中有很多象声词,仅凭做画的方式很难淋漓尽致的表达,这时教师可以换一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画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朗读,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有感悟的朗读浩浩荡荡飞奔而来大潮的场景,促进学生运用朗读的气势来体系文本的内涵,这样不仅调动学生参与性,释放了学生的情感,而且达到促进学生主动体会课文,运用朗读表达传递课文信息的目标,这对于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有重要的意义,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

206新教师教学 2017年第23期 手段。

二、生本理念下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1.情境教学策略

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必须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吸引学生主动的参与语文阅读活动,达到促进学生在生动情境氛围里主动反思的目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需求,给学生创设丰富生动的阅读情境,借助语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促进学生深入感知课文目标。因此,教师在《观潮》教学前设置的场景有助于吸引学生进入课堂,那么学生自主在黑板上的画作将成为本课最重要的场景,教师可以带学生深入的分析这幅画,这时就要从学生随意找出的人物、景物出发,按照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外而外的写景文的顺序,促进学生对文本中景物有逻辑上的认知,这时可以建立起学生对写景文本理解的基本顺序感与空间感,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印象,达到在情景中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目标,进而实现对阅读方法与习惯的培养。

2.运用情感体验教学策略

教师为了促进学生主动的参与阅读活动,在学生现有的水平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当促进学生主动感悟作品,培养学生自主感悟语文阅读内容,通过情感调动实现传达内涵目标。教师应当开启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体会反思的目标。例如,在《观潮》教学时,这里不仅有漂亮的景物描写,而且还渗透者作者对自然雄奇景观的赞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视频与学生的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达到寓情于教的目标,着力促进学生体验文本背后的深情,达到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促进学生带着情感体会文本内容的目标。

3.课内课外相结合策略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就必须实现课内课外阅读教学广泛深入结合,促进学生自主在课下开展丰富的阅读交流活动,实现课上课下有机互动。例如,在《观潮》教学过后,为了巩因练习学生阅读写景文本的能力,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与《观潮》类似的文本,例如《海市蜃楼》《、

观钱塘江》等,注重运用相似的课文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在课下自主进行阅读,然后引导学生找一些短小精悍,且认为写自然景观较好的小散文在阅读课上与大家交流分享,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主动阅读相关的写景散文,并且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兴趣,达到从学生主体出发,在生本理念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

三、结论

生本理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要从学生兴趣出发,在完善学生阅读资源的基础上,创新使用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完善阅读教学体系,创新阅读教学方式,全面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解决学生的实际困惑。

参考文献

[1]林玉兰.生本理念下阅读教学的指向[J].小学教学参考,2013,(07).

[2]王永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新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