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印度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印度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国信观点

印度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印度经济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高达9.3%,这一世界文明古国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正焕发出青春。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与中国在经济增长模式上有显著的不同。本文对印度经济增长的现状和特点、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发展趋势做一简要分析。

一、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

1、经济增长呈现加速趋势

1991年印度发生国际支付危机,被迫实施经济改革,之后经济发展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2003年开始经济增长加速,该财年经济增长高达8.5%,在刚刚过去的2005-06财年(2005年4月-2006年3月)经济增长又达到8.4%的水平,增长速度仅次于中国,经济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图1:印度经济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98765432107.35.65.15.97.37.86.54.86.14.45.83.88.57.58.41.31990-911991-921992-931993-941994-951995-961996-971997-981998-991999-002000-012001-022002-032003-042004-052005-06

数据来源:印度统计与项目执行部

2、产业结构独具特色

印度是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较高。由于受气

国信观点

候的影响较大,农业增长波动很大,农业增长的波动直接导致了宏观经济的波动。与农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服务业,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05-06财年达到54%,与此同时,服务业呈现加速发展趋势,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同中国经济发展轨迹不同,印度的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相对较低,2005-06财年仅为26.1%。

表1:印度经济结构(%)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999-00 2000-01 25.3 25.4 49.2 24.3 25.9 49.8 2001-02 2002-03 2003-04 2004-05 2005-06 24.4 25.2 50.5 21.9 25.9 52.2 22.2 25.7 52.1 20.8 26.0 53.2 19.9 26.1 54.0 数据来源:印度统计与项目执行部

表2:印度经济增长速度(%)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GDP 2000-01 0.0 6.3 5.6 4.4 2001-02 6.2 2.7 7.1 5.8 2002-03 -6.9 7.0 7.3 3.8 2003-04 10.0 7.6 8.2 8.5 2004-05 0.7 8.6 9.9 7.5 2005-06 3.9 8.7 10.0 8.4 数据来源:印度统计与项目执行部

3、消费处于重要地位

国信观点

2004-05财年,印度私人消费与消费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1%和11%,二者合计高达72%,固定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仅为24%。而2004年我国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41%,固定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则高达44%。另外,印度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到中国的10%。显然,相对于投资而言,消费在印度经济中处于更重要的地位。

4、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从2002年开始,印度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同中国相反,印度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外贸逆差逐年扩大,这种现象进一步说明印度具有旺盛的国内消费。尽管出口增长迅速,但2005-06财年出口依存度仅为17.5%,这说明印度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需求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同时,印度的出口结构逐步优化。通过表4可以看出,1994-95财年出口额最高的是初级产品和服装纺织品,而2004-05财年出口最多的则是软件和工程货物。

表3:印度2001-2005年商品对外贸易(单位:亿美元)

年 2001-02 2002-03 2003-04 2004-05 2005-06 进出口总额 952.4 1141.3 1419.9 1863.5 2376.1 出口额 438.3 527.2 638.4 835.4 1027.3 增长率% -1.65 20.29 21.10 30.86 22.97 进口额 514.1 614.1 781.5 1115.2 1424.2 增长率% 1.74 19.45 27.25 42.7 27.7 贸易赤字 -75.9 -86.9 -143.1 -279.8 -396.9

表4:印度出口额最大的前五个部门

国信观点

1994-95年 项 目 宝石及珠宝 成品服装 棉纱线、织物、成品 海产品 皮革制品(不包括鞋类) 出口额(亿美元) 45.0 32.8 22.3 11.3 10.6 软件 工程货物 宝石及珠宝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纺织品 2004-05年 项 目 出口额(亿美元) 172 145.8 137.0 126.7 120.1 数据来源:商务部驻孟买总领馆经商室

5、财政收入和财政赤字双重增长

印度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06-07第一财政季度(2006年4月-6月)财政收入增长37.8%,与此同时支出增长了40.5%,财政赤字高达77740亿卢比(170亿美元),同比增长42.6%。印度希望将本财年(截至2007年3月)的赤字水平控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8%以下。

6、通货膨胀率相对较高

2004和2005年,以批发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6.6%和4.8%,截至2006年7月22日,同比通货膨胀率为4.84%。为了抑制潜在的通货膨胀,7月25日印度储备银行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这是2004年10月启动加息周期以来第6次上调利率,共加息150基点。印度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来源于两方面,首先是较强的国内消费需求,其次是国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7、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2003年10月,印度外汇储备突破1000亿美元,2006年3月底超过1500亿美元,是世界上新兴国家和地区第五大外汇储备国,前四位分别是中国、韩国、

国信观点

和俄罗斯。外国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大量流入印度资本市场是近年印度外汇储备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二、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

1、改革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本动力

自1947年到1991年实行经济改革,印度实行的是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并存的混合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强调对经济计划的主导作用,强调通过“进口替代”实现工业化,重视发展国营企业和重工业,私营企业,排斥外资。1991年印度爆发了国际收支危机,财政赤字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5%,外汇储备仅有10亿美元,只够维持三个星期的进口支付,当时的拉奥被迫实施经济改革,推出了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私有化”为特色的新经济:放松对私营经济发展的、加快公营经济改革、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实施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改革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改革之后经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财政赤字逐年下降,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国际收支状况持续好转,外汇储备大大增加,投资环境逐步改善,外商投资逐步增多,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印度进一步推行市场经济发展战略,使其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实现了有印度特色的经济增长。

2、私营经济的推动

印度在之后一直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但对其有严格的,上世纪80年代印度推行了旨在推动私营经济发展的改革,90年代将这种改革进一步深化,私营经济的能量得以充分的释放,由此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和国际知名的品牌,如塔塔集团、比拉集团、维普罗软件公司、兰巴克西制药公司等。目前,印度的私营企业不仅资金雄厚而且经营管理规范科学,私营企业的

国信观点

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已占到75%,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

3、中产阶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私营企业的发展同时催生了庞大的中产阶级,印度的经济学者将能够买的起车子和房子的群体定义为中产阶级,据此推算印度有3.5亿人左右的中产阶级队伍,这一阶层拥有持续稳定增长的购买力,同时具有西方人的消费观念,是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和结构不断升级的主要推动力。

4、相对发达的金融和资本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

印度的金融体系延续了英国人留下来的金融制度,它的银行体系有130多年历史,股票市场也有百年以上历史,金融监管制度健全。印度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中有27家银行、25家私人银行、46家外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4.7万家,多为私营。商业银行的贷款方向,35%是给和公司,65%是给私人和私营企业。银行资产与GDP的比率为70%,而且比率正在下降,已经不如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目前,印度共有23 个股票市场,其中National市场和孟买市场是全国性的,其他21家是区域性交易市场,共有上市公司1 万家。发达的金融和资本市场为企业的融资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5、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80年代起印度就将IT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加以扶持,90年代以来世界信息产业大发展,印度很好的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IT产业迅猛发展并带动了贸易、旅游、电信、金融等行业发展。目前印度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国,IT产业已成为印度的支柱产业。

6、制造业的发展是印度经济新的推动力量

1991年的经济改革,印度设计了绕过工业化阶段而直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国信观点

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发展路线图,这就规避了基础设施不足带来的局限。目前服务业已经比较发达,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印度准备壮大制造业,2005年9月印度公布了《印度制造业国家战略》报告,表明向制造业进军的决心。可以预见,工业化将成为印度今后发展的新的推动力量。

7、注重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

印度历届都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目前印度不仅能制造众多的高级技术产品,而且开始涉足尖端技术领域,在核电、卫星、电子及软件、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科学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印度在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大量科技成果已经或正在转化为新的生产力,这对其产业结构变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印度注重理工科教育,理工科的人才多于其他国家,由于英语是其教学语言,因而人才天然具有国际化背景。

三、印度经济发展前景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印度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消费拉动而非投资拉动、由服务业推动而非工业化推动、由内资驱动而非外资驱动的,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目前制约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基础设施落后,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必然将国民经济带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印度不久在总量上将成为经济大国,但从人均水平看,在很长时期内仍是发展中国家。

影响印度经济发展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国际油价,印度炼油厂所需原油的70%需要进口,因而国际油价上涨将对印度经济产生严重不良影响。1991年国际原油价格上升直接导致国际收支危机,从而诱发了经济危机。目前印度具有较高的外汇储备,再次发生国际收支危机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油价上升对国内通货膨胀

国信观点

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