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探讨 2014年(第43卷)第l0期 论文化软实力对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术 史又亲 史文崇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数信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研究高校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互动关系很有必要,从文化软实力提供高等教育变革动力、决定高等教育的话语 权从而影响着高等教育形式和内容、形成独特的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有助于实现向硬实力的转化等方面,同时,文化软实 力对高等教育具有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高校竞争力。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高校竞争力;高等教育;教育变革;硬实力 目前,学术界关于高校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研 究方兴未艾。多数学者从国家角度开展工作,也有一些 学者关注了相应领域的地域性研究。但很少有学者研 需求日益强烈。人们愈发认识到,小规模私立学校难以 担当教化百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重任。于是,董仲舒 向汉武帝提出“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 究两者的互动关系。其实,高校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 关系归根结底是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本义是“以 文化人”,教育的目的是“化而成习”…,两者是相辅相成 议,说:“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源也。”其所 谓“太学”,就是由国家统一管理的最高规格的学校,是 大学的雏形。可以说,在中国,大学的出现本身,就是提 的。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指出:“高等教育作为培 养人才的社会活动和传递文化的载体,与文化传统有 极为密切的联系l 2l。”有学者从微观视角认为,大学校园 文化既体现了校园价值观I 3_,又具有凝聚、约束、激励和 高社会文化软实力客观要求拉动的结果。王莽时“四方 学士多怀协图书,遁逃林薮”,太学零落,“礼乐分崩,典 文残落”。东汉光武帝刘秀称帝后,深感民心涣散,缺乏 教化之弊,又于建武五年(公元29年)十月起在洛阳城 南开阳门外建重开太学。可见,无论是刘秀还是汉武 导向功能l 4l,有利于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甚至有 学者从宏观角度提出必须树立文化育人观15]。可见,无 论是研究高校竞争力还是文化软实力,必须涉及两者 的互动关系。本文仅探讨文化软实力对高等教育的促 进作用。 文化软实力既然是一种“‘实’力”,它对社会的影 帝,作为封建帝王,都想通过普及文化,教化民众接受 其统治思想,而普及和强化高等教育成为其最先想到 的手段之一。 太学担负传授儒家经典的任务,为普及儒家文化 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一批批文化学者的出 现,数学、算学等的发展已经不是传承儒家经典所能够 包容的,社会迫切需要对太学进一步加强管理。西晋晋 武帝咸宁四年(278年)初立国子学。后改称“国子寺”。 隋开皇初年,国子寺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 响就是客观的;但作为“‘软’实力”,它对社会的影响又 是潜在的、无形的。这决定了文化软实力对高等教育的 影响也是无形的、潜在的、客观的。 1 文化软实力是高等教育变革的动力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教育机构是孔子“杏坛”式的私 立学校。教学规模小,教学内容随意性大、教育制度不 学。开皇十三年(593年),国子寺不再隶属太常,成为独 立的教育管理机构,复名国子学,也称国子监,具有一 定程度的监国功能。从杏坛到太学,从太学到国子监, 健全、教育评价不规范,其社会影响极其有限。随着孟 子、苟子、老子等一批大学者的出现,文化普及的社会 不仅是名称的改变,也反映了教育职能、管理的转 变。但这种转变,都是文化普及(提高文化软实力)需要 项目基金:2014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我省高校竞争力与文化软实力相互促进研究》,课题编号: 20140l912。 作者简介:史文崇(1965一).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软实力,高校竞争力。 90 2014年(第43卷)第10期 拉动的结果。 理论与探讨 多也是不自觉地接受美国的引领,甚至是心甘情愿、毫 不怀疑地全盘接受美国学者的主张。如大卫・希尔伯特 的23个数学问题,计算机科学领域的12个核心概念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指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朔其 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问。在中国的明清时期,西方 的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资产阶级等 极大地提高了西方的文化软实力,使其具有了向外施 行文化扩张的能力。这种文化软实力向世界扩散的结 等等。而原本我们民族文化中的本土文化正在逐渐淡 出,中国古典乃至现代文化在我国高等教育内容中占 得比例少的可怜、哲学等专业招生面临困境。由此不难 看出,文化软实力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 果之一是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将大学直接移植到中 国澳门,不仅开办了圣保禄学院、圣若瑟修院等现代意 在国内也是如此,北京、上海等文化软实力强的城 义上的大学,而且撰写了多部介绍西方高等教育的专 著 。但当时的这些大学完全由“洋人”操控,中国仍没 有自己的高等教育。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坚船利炮催 开了中国的大门,也使大批先驱者认识到文化软实力 的巨大缺憾,唤醒了他们“教育救国”的理念。于是,盛 宜怀创办西学学堂、南洋公学,李端芬向清奏请推 广学校[sl。1901年,清颁布《兴学诏书》,此后,东吴 大学、震旦学院、上海浸会大学、文化大学等才蓬勃发 展起来。由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不难看出,社会提高 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求或文化扩张,是拉动高等教育 变革动力。 2文化软实力决定了高等教育的话语权。影响 着高等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有100多年的历史,英国、美国 的现代高等教育都比我国早,也都有较高的文化软实 力,因而他们拥有国际高等教育无可争辩的话语权。在 美国,1876年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成立,标志着现代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1 890年国会第二次通过“莫里尔法 案”,决定向各州的赠地学院继续提供联邦资助,应用 型高等教育开始发展[91。如果以此为标志,美国的高等 教育史比我国早20余年。英国的高等教育历史更长。 但比较起来,我们更喜欢用美国人的高等教育经营理 念,去裁决我们自己的高等教育,因为,美国人的文化 软实力更胜于英国,美国人在高等教育方面有更大的 话语权,美国甚至对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有巨大影 响。因为他们的原因,我们的高等教育中,开设最多的 外语课程是英语,而多数都是美国式的英语。这就是一 个例证。数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内容大多也是从 英美移植而来。不仅如此,某些学科(如计算机)的专业 大纲,完全是由美国人制定的大纲(如CC1991一 CC2004)脱胎换骨而来。高等教育科研的研究热点,大 市对国内高等教育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京、沪著名高校 永远是高校发展的指挥棒,新专业总是从文化文化软 实力强的城市中的大学首先诞生,而后才有文化软实 力弱的省市跟进。在同一个省也是如此,最新的高等教 育改革经验往往是首先从省会城市——本省文化软实 力最强的城市出台,而后再向其他文化文化软实力弱 的城市推广。 国内外的现实说明,文化软实力决定了高等教育 的话语权,由此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3文化软实力通过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促进 高等教育 根据英国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Bronislaw Kaspar)的文化层次理论,文化可细分为物质文化、制度 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该理论不仅适用于工厂、 企业,也适用于高校。从高校校园文化角度解析这四个 文化层次,可以认为,校园环境建筑及其教学资源、生 活资料体现其物质文化,学校规章制度、教学、工作、生 活模式体现其制度文化,群体行为习惯、教风、学风体 现其行为文化,其思维模式、教学、科研理念体现其精 神文化。有学者认为,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文化的 硬体,而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文化的软体Ilo]。实际 上,这里所谓“软体”或“硬体”与文化实力密切相关。从 文化实力的视角看,“软体”面向文化软实力,而“硬体” 面向文化硬实力。换句话说,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形成 文化硬实力,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文化软实力。由 一个地区各高校进步的、先进的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 形成的文化软实力,可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可以 促进该地区高校良好的教学风气、科研风气、精神文明 的形成。在这样的氛围中,高校师生具有较好的凝聚力 和创造力,工作热情而积极,因而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 果和更多科研成果,向外可形成巨大的社(下转111页) 91 2014年(第43卷)第l0期 医药卫生 [4] Waehtershauser,A.and J.M.Stein,【Nutirtional factors and nutitrional therapy f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hat is 措施。通过正确的饮食干预措施促进肠易激综合征患 者改善症状,并且通过饮食干预巩固疗效,避免短期内 症状反复发作。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IBS患者的纤维 消耗量低于正常推荐量。因此,进行饮食干预对改善 worthwhile?].Z Gastorenterol,2008,46(3):279-91. 1 5] .Jarrett ME,Visser R,Heitkemper M.Diet triggers symptoms in women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The patient’S pe卜 IBS患者症状至关主要。但小样本研究难免存在一系列 误差。今后需要进一步进行大量本、多中心、随机对照 研究。 参考文献: spective.Gastroenterology Nursing.2001,24(5):246-252. 1 6] Kumar A,Kumar N,Vij JC,et a1.Optimum dosage of is- paghula husk in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C0r. relation of symptom relief with whole gut transit time and 【1]Heitkemper MM,Jarrett ME,Levy RL,Cain KC,Burr RL, Feld A.et a1.Self-management for women with irritable b0mr— el syndrome.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stool weight.Gut.1987.28(2):150—155. [7]Thompson FE,Midthune D,Subar A F'et a1.Dietary intake estimates in the 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2000: 2004,2(7):585—596. Methodology,results,and interpretation.Journal of the [2]Harris,L.R.and L.Roberts,Treatments f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patients attitudes and acceptability.BMC Com— plement Ahem Med.2008;8:65.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2005,105(3):352—363. [8] Saito YA,Locke GR III,Weaver AL,et a1.Diet and function— l gastroiantestinal disorders:A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 [3]Zuckerman,M.J,The role of ifber in the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therapeutic recommendations.J Clin Gas- study.American Journal of Gastoentrerology.2005,100(12): 2743—2748. troenterol,2006.4o(2):104-8. 4-- (上接9l页)会影响,因而会提高高校竞争力。 文化软实力终将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提高高校竞争力。 参考文献: 4文化软实力通过实现向硬实力的转化提高 高校竞争力 一[1]邓芳.论“文以载道”[J].宁夏教育,2011(5). [2]潘懋元,邬大光.文化传统与高等教育的理论思考[J].高等 个区域具备了足够的文化软实力后,社会成员 教育研究,1989(1):1—2. 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大大提高,可以产生或吸引 [3]来新安.浅论校园文化对高校管理的促进作用[J].中原工学 院学报,1991(4):87—91. 更多优秀人才,可以创造更多优质的文化资源,新思维 不断涌现,学术著作增多、发明创造增多,使得物质文 化不断丰富,极大地充实了文化资源。有关人才可以引 进到高校做研究生或教师,有关著述可进入高校图书 馆,这些都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 [4]刘红.校园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J]酒安文 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94—96. [5]金运成.高等教育必须树立文化育人观[J].浙江师范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2(5):102—106. 础,高校可从更新的视角、更高的起点从事教学和科研 工作;新思维的引入还可能促成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乃 至管理、人才选拔制度的变革(涉及制度文化),推 动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提高高校竞争力。 [6]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1941. [7]夏泉.试论西方高等教育明清时期在中国的传播[J].江苏高 教,2004(4), [8]何炳松.何炳松论文集[c].上海:商务印书馆,1991. [9]Robert M.Hutchins.汪利兵译.美国高等教育[M].杭州:浙 江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 [10]来新安.浅论校园文化对高校管理的促进作用[J].中原工 5结束语 文化软实力对高等教育具有诸多积极影响。强劲的 学院学报,1991(4):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