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检查血清感染性指标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输血前患者,做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及早发现阳性患者,避免医疗纠纷。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000例受血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ALT活性测定。结果:2000例受血者中,HBsAg阳性患者158例(7.90%),抗-HCV阳性患者10例(O.50%),抗-TP阳性患者9例(O.45%),抗-HIV阳性患者1例(O.05%),ALT>40U/L174例(8.70%)。结论:输血前患者各项血清感染指标均有一定比例的感染率,应引起高度重视。
标签:输血;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抗体;丙型;HIV;梅毒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188-02
经输血传播疾病引起的医疗纠纷屡有发生,特别是在近几年。为了确保医疗安全,输血液制品前(包括输血浆)有必要对受血者进行相关各项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以了解受血者在输血前的身体状况,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防范于未然。市人民医院于2004年1月~2006年12月对2000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TP)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测定,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为在市人民医院治疗输血可能的住院及门诊患者2000例,其中男性952例,女性1048例,年龄6~90岁。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均由科室护理人员在抽取交叉配血的同时,在留取1管美国BD红头管(未加任何抗凝剂)3 ml血液标本送检验科。
1.2 试剂与仪器 抗-HCV、HBsAg、抗-HIV、抗-TP试剂均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ALT试剂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Wellscan MK3全自动酶标仪,BIO-RAD MODEL 1575洗板机和Beckman CX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方法 血清感染性指标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LT为速率法,严格按试剂说明书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O for windows,数据用x2 检验[1,2],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000例受血者中,HBsAg阳性患者158例(7.90%),抗-HCV阳性患者10例(O.50%),抗-TP阳性患者9例(O.45%),抗-HIV阳性患者1例(O.05%),ALT>40 U/L 174例(占8.70%),其中HBsAg与抗-HcV同时阳性2例,HBsAg与抗-TP同时阳性2例,抗-HCV与抗-TP同时阳性1例,抗-TP与抗-HIV同时阳性1例,凡血清感染性指标阳性患者其中80%以上ALT活性>40 U/L。1例抗-HIV阳性标本,为浙江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所确诊。
2.1 2000例受血者不同性别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见表1。从表1看,男、女的HBsAg、抗-HCV阳性率,ALT>40u/L的均相似,而抗-TP阳性率与抗-HIV阳性率,男性均高于女性。
2.2 2000例受血者不同年龄段血清感染性指标见表2,从表2看,不同年龄组的阳性率均不相同、HBsAg阳性率0~19岁组为1.60%,比其他年龄组均低;抗-HIV阳性率20~39岁组O.13%,而O~19岁组, 40~59岁组与60岁以上组均为O.00%;抗-TP阳性率O~19岁组为0.00%,40~60岁年龄组略低于20~39岁组与60岁以上组年龄阶段的;抗-HcV阳性率O~19岁组略低于其他几个年龄阶段。
3讨论
输血治疗包括输全血、成份血和血浆,是临床治疗和抢救危重患者生命常用的医疗措施。近年来,安全输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减少安全疾病的传播,国家有关部门大力开
展无偿献血,大大减少了输血传播疾病的几率。医院使用的血液由本市血站提供均已按卫生部门有关规定检测;但是,由于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病毒检测“窗口期”的问题,输血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仍然是难以避免的,病毒感染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是输血所致感染还是入院前已经感染或医源性感染等,只有通过对输血前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及早发现阳性患者,才能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非洲、东南亚和我国的HBsAg携带率8.O%~21.O%,本组HBsAg阳性率7.90%,其中O~19岁组1.60%,20~39岁为4.90%,40~59岁为11.7%,60岁以上为9.20%,40岁以下年龄组低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我区域内广泛使用乙肝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和预防宣传工作力度加大有关。表1结果显示,抗-TP阳性与抗-HIV阳性男性略高于女性,而抗-HCV阳性率男性O.42%,女性0.57%,而阳性率比相关文献低 [3,4];文献报道 [5,6] HIV感染者伴HCV感染率很高,慢性肝病已成为HCV合并HIV感染者的主要原因之一。HBsAg与抗-HCVI司时阳性2例,HBsAg与抗-TP同时阳性2例,抗-HCV与抗-TP同时阳性1例,抗-TP与抗-HIV同时阳性1例,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慢性肝病患者易合并性传播疾病感染,本组检测出1例抗-HIV阳性为浙江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所确诊,为吸毒人员,说明HIV在本地区呈上升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卫生部要求对输血患者必须在输血前做HBsAg、抗-HIV、抗HCV、抗TP、ALT检查。此项规定可使院方掌握患者第一手资料,为区分患者是否为输血后经血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
疗纠纷提供了举证倒置的临床例据,同时也是医患双方自身保护的一种有效措施。对患者输血前检查还可以预防院内疾病的传染,同时可以提醒医务人员及患者之间的手术、治疗或其他侵入性检查过程中积极采取有效地預防措施,避免在医疗操作时或患者之间相互接触传播。因此,输血前检测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彬,罗家逸.临床医学研究中的统计知识概述(五)[J].西部医学,2004,16(4):376 ~377.
[2] 陈彬,主编.写作统计学一常用医学统计方法[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3~29.
[3] 王亚,李颢,张晓举,等.1614例输血前检查结果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15(4):78~79.
[4] 周建丽,瞿亚红.输血前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与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5):278~279.
[5] Sherman KE,Rouster SD,Chung RT,et a1.Hepatitis C Virus prevalence among patients infected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of the US adult AIDS Clinical Trials Group [J].Clin Infect Dis,2002,34(6):831~837.
[6] Talal AH,Canchis PW,Jacobson I.The HCV and HIV coinfected patient : what have we learned about pathophysiology [J]. Curr Gastroenterol Rep,2002,4(1):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