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体化、智能化、可视化配电生产及业务集成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一体化、智能化、可视化配电生产及业务集成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华佗小知识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CN202584219U*

(10)授权公告号 CN 202584219 U(45)授权公告日 2012.12.05

(12)实用新型专利

(21)申请号 201220026638.9(22)申请日 2012.01.20

(73)专利权人贵州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地址550005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粑粑街5

专利权人贵州广思信息网络有限公司(72)发明人罗四夕 李飞 马定利 王亚辉

周永吉 马明剑 王坚 刘枢徐磊 李红 黄林 李栋(74)专利代理机构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刘楠 李亮(51)Int.Cl.

G06Q 50/06(2012.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体化、智能化、可视化配电生产及业务集成系统(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智能化、可视化配电生产及业务集成系统,包括配电生产系统服务器,配电业务集成系统服务器,配电生产系统服务器与配电业务集成系统服务器连接;在配电生产系统服务器上连接有营销自动化系统服务器,SCADA系统服务器及营销系统服务器。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具有不同功能的服务器相互连接起来形成配电生产及业务集成系统,并与保持它们之间的数据通信,避免传统系统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减少企业信息和数据的重复处理,解决数据的更新不同步和不一致、基础数据资源和分析结果难以共享、智能化高级应用无法整合或集成等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 页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202584219 UCN 202584219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一体化、智能化、可视化配电生产及业务集成系统,包括配电生产系统服务器(1),配电业务集成系统服务器(2),其特征在于:配电生产系统服务器(1)与配电业务集成系统服务器(2)连接;在配电生产系统服务器(1)上连接有营销自动化系统服务器(3),SCADA系统服务器(4)及营销系统服务器(5);在配电业务集成系统服务器(2)上连接有营销系统服务器(5),95598客服管理系统服务器(6),综合信息平台服务器(7)及中电联可靠性系统服务器(8)。

2

CN 202584219 U

说 明 书

一体化、智能化、可视化配电生产及业务集成系统

1/5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管理装置,尤其是一种一体化、智能化、可视化配电生产

及业务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国外将智能电网的开发重点放在配电网,主要考虑为:输电网在电网的发展中受重视程度较高,技术发展相对成熟,而配电网是与用户直接关联的,发展的需求量极大。大力发展配电技术系统,对提高用户的供电能力和服务水平、保证供电质量、促进技术发展和拉动经济是必须和必要条件。

[0003] 美国智能配电网分阶段于2025年完成,最终达到具有承受、应对各种意外及快速恢复的自愈能力。欧洲智能配电网强调了智能微电网项目的开发和研究,研究的目标是解决微电网的控制和运行问题。意大利电力公司为了满足电动汽车、太阳能等分布式能源接入的要求,在智能电网方面开展了互动式配电能源网络及自动抄表管理工作的研究和应用。2008年7月1日启动了由意大利电力公司牵头负责,欧盟11个国家的25个合作伙伴联合承担的ADRESS项目,该项目总预算1600万欧元,其中欧盟资助900万欧元,项目计划于2012年结束。其目的是开发互动式配电能源网络,实现主动式需求,即居民及小商业用户主动参与到电力市场及电力服务中。韩国配电自动化的主要目的是增强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资产管理优化,减少运行维护成本,通过需求响应增加电力市场的效率,提供新的电力行业服务。[0004] 在国内,由于长期以来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发电部分和高压输电网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点,配电网一直以来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我国提出的智能电网的建设发展目标中明确指出重点在于配电网。对比输电网,配电网在自动化建设方面存在巨大差别。[0005] 配电网技术支持系统建设,由于受制于设备运行环境、设备质量、通信、市政改造诸多原因,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配网自动化成功的案例,在智能化的应用方面还处于实验室水平阶段,同国外先进、成熟技术相比较,存在明显差距。国内配网生产还处于经验调度、安全运行还处于应急状态,配网安全运行、策略维护、经济运行、应急管理智能化还处于空白,指标管理还停留在人工水平。[0006] 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中国配网的智能化,配息管理的一体化是基本前提。回顾中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历程,我们意识到电力企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成就,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在各部门信息化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中,由于缺少总体规划设计、条块分割、技术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多年分散化的IT 应用开发造成了众多异构、封闭、僵化的“信息孤岛”。“信息孤岛”的出现,造成了企业经常出现信息和数据的重复处理,甚至导致了数据的更新不同步和不一致,基础数据资源和分析结果难以共享,智能化高级应用无法整合或集成,严重影响了中国配网智能化的发展进程。

[0007]

因此,建立符合中国国情集配网调度、运行、维护、市场营销、服务与管理一体化、智能化的技术支持系统,是国家智能化配电网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

CN 202584219 U

说 明 书

2/5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打破国内配网自动化建设传统模式,提供一种一体化、智能

化、可视化配电生产及业务集成系统,它能实现集配网调度、运行、维护、市场营销、电力服务与配网管理一体化,具有智能化技术支持能力,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和规避传统模式建设投资大的风险,在智能化方面实现突破。[0009]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体化、智能化、可视化配电生产及业务集成系统,包括配电生产系统服务器(DMS),配电业务集成系统服务器(DIS),配电生产系统服务器与配电业务集成系统服务器连接;在配电生产系统服务器上连接有营销自动化系统服务器,SCADA系统服务器及营销系统服务器;在配电业务集成系统服务器上连接有营销系统服务器,95598客服管理系统服务器,综合信息平台服务器及中电联可靠性系统服务器。[0010] 配电生产系统服务器向配电业务集成系统服务器发送设备信息,配电业务集成系统服务器向配电生产系统服务器上报设备地理位置;营销自动化系统服务器向配电生产系统服务器发送TTU、电表数据,SCADA系统服务器向配电生产系统服务器发送开关状态、电流、电压,营销系统服务器向配电生产系统服务器及配电业务集成系统服务器发送客户信息;配电业务集成系统服务器向95598客服管理系统服务器发送停电信息,95598客服管理系统服务器向配电业务集成系统服务器发送报障信息,配电业务集成系统服务器向综合信息平台服务器发送对外展示信息,配电业务集成系统服务器向中电联可靠性系统服务器发送可靠性统计信息;地图数据转换后分别发送给配电生产系统服务器及工作终端,工作终端接收配电业务集成系统服务器发送的工作任务,并向配电业务集成系统服务器反馈结果。

[0011] 配电生产系统服务器:主要负责从电网模型库中提取精简的电网模型,进行电网模型高级智能运算分析。主要高级智能分析功能模块包括:可靠性分析,潮流计算,拓扑分析,故障管理,状态估计,负荷切除,大面积恢复供电,供电恢复,电压控制,电压减少,无功控制,电压\\无功控制,电网优化重构,断路器/保险丝容量,安全评估,带载投切,开关顺序管理,元件隔离,性能指标,继电保护,故障计算,操作损耗,能量损耗,网络重构,短期负荷预测,中期负荷预测,长期负荷预测,电网增强。[0012] 配电业务集成系统服务器:主要负责供电局日常工作相关流程管理,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缺陷管理,巡视管理,故障抢修管理,设备评价报表,预安排停电管理,计划停电管理,保供电管理,操作票管理,工作票管理,部门工作管理,抢修日志管理,调度日志管理,资料管理,流程定制管理,电网运行监控,安全大检查,业务监督,客户停电管理,可靠性信息管理,运行分析模板。

[0013] 各系统服务器间的集成分为纵向集成和横向集成两部分,纵向集成指DSM与用于配电网的变电SCADA系统服务器、用于用电侧的营销自动化系统服务器以及营销系统服务器的集成。横向集成指DIS与95598客服管理系统服务器、中电联可靠性系统服务器、综合信息平台服务器的集成。

[0014] 各系统服务器间的数据交互分为模型交互、实时数据交互、业务数据交互三部分。模型交互采用IEC61968/61970标准进行系统间模型交互。实时数据交互采用IEC104规约进行系统间实时数据交互。业务数据交互:采用SOA架构,基于服务对象方式,进行系统间

[0008]

4

CN 202584219 U

说 明 书

3/5页

业务数据交互。

[0015]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0016] (1)在无自动化建设投入情况下,由型号为ON2000、OPEN3000的SCADA数据采集系统服务器,外部配变终端单元(TTU),DMS系统服务器、DIS系统服务器以及高速通讯网络构成了性能突出的、可视化的、具备智能应用及决策管理的图形平台,实现了配网无自动化建设投入下的配网运行调度智能化突破,解决了配网调度盲调问题,提升了配网安全调度水平,提高了配电网运行可靠性,同时也解决了长期配网自动化建设投资巨大,收效甚微问题。

[0017] (2)在配网可视化、智能化技术支持下,配电生产系统服务器实现了配网安全调度、经济调度、线损管理、电压质量、供电可靠性在线管理,构建了性能突出的、可视化的、具备智能应用及决策管理的图形平台,直接、全面提升了配网安全调度、经济调度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具体表现为:基本解决了地理图形平台在配网应用中的速度瓶径问题,通过系统的可视化和智能化支持,实现了供电电压在线分析,促进了电能质量提高。实现了停电恢复在线策略支持,缩短了停电时间 ,提高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实现了应急预案的智能化制作,规避了经验保电方案不能确保完全执行的问题,提升了配电网的应急管理能力。利用配电生产系统的网络优化功能,对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并优化管理,实现了配电网的最优运行,降低了系统容载比,提高了其负荷率,提高了配网运行和经济调度水平,节约了基本建设投资。[0018] (3)采用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集成与联动,由配电生产及业务集成系统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ESB企业服务总线、PDA移动工作平台以及高速通讯网络形成了以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融合的配网智能化运行管理技术平台,构建了配网可靠性、客户服务联动机制,实现了停电、限电指标管理上数据管理的突破,实现了配电生产管理流程化、标准化,建立了抢修恢复监督机制,缩短了停电恢复供电时间,减少了故障停电范围,缩短了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时间,进而提高了配网供电可靠性,提高了供电管理和服务能力。[0019] (4)由国际CIM数据标准和数据交换标准、南方电网配网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贵州电网配网相关标准,标准差异分析与修正方案构成了数据交换协议和方案。基于SOA架构的ESB企业服务总线,实现了国内、国外数据标准协同,突破了国际CIM模型同国内配网模型、交换模型工程应用瓶颈。解决了配网调度、生产业务管理、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管理以及可靠性管理等系统间难以实现信息联动的问题,实现了配网生产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集成开发。

[0020] (5)配电生产系统服务器利用先进的图形驱动引擎和图层处理技术,实现了背景虚化、多种底图自动切换、以及高速背景图缩放,突破了国内配网自动化目前存在的图形调用慢的瓶径。[0021] (6)在配电业务集成系统中创新性地引入了web图形控件,打通了配电业务集成系统获取配电生产系统智能化分析结果的途径,实现了配电业务集成系统的功能扩展,使传统的DIS系统具备了智能化功能。具体为:配电业务集成系统能够在实际电网拓扑电气关系的视图上展现并用于操作;同时,图形控件服务器群提供虚拟操作环境,可以使业务人员在虚拟环境下对配电网进行模拟操作以制定定点停电计划和其他业务管理用途计划。[0022] (7)配电生产系统服务器改进了中压配电网交叉线建模技术,解决了传统交叉线

5

CN 202584219 U

说 明 书

4/5页

建模繁琐的问题。[0023] (8)配电生产及业务集成系统实现了多种高级建模和智能化应用功能:低压配电网建模,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建模,消弧线圈接地、不接地、以及直接接地等不同接线方式的配电变压器建模。[0024] (9)配电生产及业务集成系统改进了传统DIS系统中缺陷描述模块,该改进模块是国内最详细的、最实用的缺陷描述模块之一。[0025] (10)采用省、地、县三级模式对系统进行部署,并在一、三区分别部署一套配电生产系统,通过安全隔离装置进行数据同步。[0026] (11)遵循《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信息分类与编码》的编码原则,配电生产系统自动并唯一地生成配电网内所有设备的编码,这是该标准在中国南方电网的第一次实用。[0027] (12)使用了为贵州电网安全管理要求所独创的数据隔离与复制技术,即数据复制器,实现安全I区与安全III区间数据的同步,为配息网络上的PC终端提供配电生产系统高级应用功能服务支持和信息后台。[0028]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个具有不同功能的服务器相互连接起来形成配电生产及业务集成系统,并与营销自动化系统服务器,SCADA系统服务器,营销系统服务器,95598客服管理系统服务器,综合信息平台服务器及中电联可靠性系统服务器连接起来,保持它们之间的数据通信,避免了多年分散化的IT 应用开发造成的众多异构、封闭、僵化的“信息孤岛”问题,减少企业信息和数据的重复处理,避免数据的更新不同步和不一致、基础数据资源和分析结果难以共享、智能化高级应用无法整合或集成等问题,使它们在工作中具有交互作用,实现了集配网调度、运行、维护、市场营销、服务与管理一体化,并具有智能化的技术支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

[0029]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体化、智能化、可视化配电生产及业务集成系统的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包括配电生产系统服务器1,配电业务集成系统服务器2,配电生产系统服务器1与配电业务集成系统服务器2连接;在配电生产系统服务器1上连接有营销自动化系统服务器3,SCADA系统服务器4及营销系统服务器5;在配电业务集成系统服务器2上连接有营销系统服务器5,95598客服管理系统服务器6,综合信息平台服务器7及中电联可靠性系统服务器8。

该实用新型已完成配电生产系统服务器中28个高级应用功能的开发,配电业务

集成系统服务器中21个管理流程功能的固化,实现了与95598客服系统、可靠性系统、营销自动化系统、两级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网自动化、营销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及业务交互。已完成贵阳市城北分局(110kV变电站4座,10kV馈线60条,配变1681台)、乌当区/县局(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5座,35kV变电站2座,10kV馈线43条,配变1728台)的试点工作,初步形成省示范基地,并正在执行贵阳供电局所属13个分县局及贵州省其他

[0031]

6

CN 202584219 U

说 明 书

5/5页

8个地区城区分局的推广和应用,系统管理已覆盖至10kV配网中压设备,并正在覆盖所有220V-380V低压设备,配电网智能化管理正延伸至每家每户,贵州电网城市电网、县城电网和农村电网在该实用新型的支持下,将实现配网全面智能化管理。

[0032]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7

CN 202584219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