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
关于解决甘肃省兰州市交通拥挤问题的提案
甘肃省兰州市交通现状
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受地形和路网结构不合理影响,兰州市日益增多的车辆与城市道路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兰州市内四区呈哑铃状,路网结构不合理,支路分流循环不畅,特别是解放门、西关什字、中山路一带,更是天然的交通瓶颈。同时,由于城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基本上是平面混合交通,城区规划要建设主次干道746.04公里,目前仅建成346.57公里,占规划长度的46.46%。同时,兰州市机动车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1999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为11万辆,2009年已达33万辆。仅去年一年就新增机动车43793辆。另外,挂外地号牌而实际由本市居民驾驶,长期市内行驶的车辆估计在5万辆左右,每天外地过境机动车总量约为1.2万辆。目前兰州市中心城区各主要干道高峰时间交通流量已接近饱和,部分路段已达到甚至超过饱和度。
交通拥挤所引发的一些问题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交通拥挤给市民带来了很大困扰,甚至有些公交司机为了赶时间,在马路上见缝就钻,车头与车尾相撞的事故时有发生,这给市民带来了很大的阴影,有人戏称,兰州公交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除此而外,很多人都表示,堵车常常会花去他们一两个小时,有些人就干脆找个地方停了车,步行去。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堵车时间会更长。基于此,有很多人自愿加班一个多小时,岔开下班高峰期,但这往往会打乱他们正常的生活,幸福指数显著下降。
解决交通法问题的一些对策
一是需要加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通行条件。包括完善行人过街设施,合理配置斑马线,修建天桥,有效实现人车分流。
二是完善交通管理设施,合理组织交通。对一些陈旧及残缺不全、模糊不清的道路标线要及时更新亮化,切实起到渠化分流的效果。同时,对交通信号配时不合理的费家营、东湖宾馆等路口信号灯,根据各进口道交通流量进行合理科学的调配,最大限度地指挥车辆各行其道,有序通行。在主城区交叉路口增设标志标线对交通流进行科学渠化,如对广场西口配时进行合理调整,适当减少南北向交通压力;针对广场西口行人过街需求大,人车混行、人车争道现象严重,对广场四周修建环形地下过街设施。改造张掖路步行街,恢复车辆通行,减少中心城区东西主干道。
三是控制中心城区土地开发强度和建筑密度,疏解交通流量。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过程中要合理调配功能分布,在居住密集区完善购物、医疗、教育等配套功能设施,缩短出行距离。城关中心区应逐步将现有的集贸市场、货运物流中心、长途客运场站外迁;雁滩、庙滩子七里河三滩等在改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交通问题。
四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逐步建立一个以常规公交为主体,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为骨干,出租车为补充的公共交通体系,引导私家车发展。
五是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实行单双号出行,鼓励市民严格按规则出车,多坐公交。让每一个市民都有忧患意识。认真学习交通规则,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建设和谐安全的交通环境。
六是加大交通处罚的力度。违章很容易引发小问题,造成拥堵,也影响新手的顺利行驶。应该多装些摄像头,只要是问题就拍下来。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交通规则制度和处罚
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
七是在所有的路口设置车辆转弯信号灯。有些人开车只看前面不顾左右,往往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拥堵现象。
提出以上建议,能够解决兰州市交通拥挤的问题,以保证其正常的交通秩序,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