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华佗小知识
2Ol0年第6期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No.6 2OlO (总第儿8期) JOURNAI OF FUJIAN P()I ICE C()LLEGE Serial No.1l8 CPU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林 翔 (福建警察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系,福建 福州 350007) 摘 要:基于FPGA技术从CPU的取指令、译码到执行指令的软核实现,形成了一个CPU模型,可适 用于EDA、《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F-编语言》等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综合实验教学需求。用高速集 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VHDL)完成简化16位CPU的设计,采用QuartusⅡ软件进行仿真,并给出主要的仿 真结果。 关键词:CPU;FPGA;VHDL;QuartusⅡ 中图分类号:TP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53(2010)06—0108—0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PU System LIN Xiang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Department of Fujian Police College,Fuzhou 350007,China) Abstract:A model of CPU system design based on FPGA technology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This system meets the needs of th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courses such as EDA,Computer System Arehi— teeture,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Assembly Language and SO on.The design adopts synthesized VHDL to describe the structure and instruction of a simple 1 6-bit CPU,and was simulated with Quartus 1I software.Some wave simulation graphics are demonstrat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CPU;FPGA;VHDL;Quartus1I 引言 和数据共享同一总线和存储器 ¨。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6O多年的突飞猛进,作为 其核心部件的微处理器(CPU)已从80X86时代迈 进了多核的高速时代。CPU基础知识一直是《计算 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等课程的重 点和难点,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时,往往觉得抽象 难懂。通过学习并设计CPU系统不仅可以深化学 生对CPU工作机制的理解,同时也是对专业基础 图1 冯・诺依曼结构的cPU模型示意图 知识学以致用的综合考验。笔者介绍的CPU设计 图1为冯・诺依曼结构的CPU模型示意图,系 方法具有可延展性,可以根据设计者的需求进行灵 统根据“存储程序”的思想,由控制器从存储器中取 活扩充,适用于作为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设计项目。 出一条指令,并指出下一条指令在存储器中的位 一、CPU的结构及功能 置,接着对指令进行译码,并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 (一)CPU的结构 信号,以便启动规定的动作。比如,送数据到运算 CPU的设计采用冯・诺依曼结构,CPU主要 器进行相应的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指挥并控制运 由控制器、运算器(ALU)和若干寄存器组成,程序 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数据流动的方 收稿日期:2010—10—27 作者简介:林翔(1983~),女,福建警察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系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与网络安全。 1O8 CPU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等。 (二)CPU的功能 CPU的行为逻辑,由综合器自动生成电路网表,突 CPU对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是极其重要的, 它具有如下4个方面的基本功能。 1.指令控制。程序的顺序控制称为指令控制。 破了传统的手工布线方法,降低了手工布线偶然因 素的影响,设计速度块,易修改,可移植性强 ]。 2.CPU的FPGA实现 在典型情况下,CPU完成一条指令需要3个步 r}I于程序是一个指令序列,这些指令的相互顺序不 能任意颠倒,必须按照程序规定的顺序进行。 2.操作控制。一条指令的功能往往是由若干 骤,即:取指令、指令译码和执行指令。对于冯・诺 依曼结构的微处理器,由于取指令和存取数据从同 个存储空间存取,经由同一总线传输,因此,一条 一个操作信号的组合来实现的,因此,CPU管理并产 生由内存取出的每条指令的操作信号,把各种操作 信号送往相应的部件,从而控制这些部件按指令的 要求进行动作。 3.时间控制。对各种操作实施时间上的限定 称为时间控制。在计算机中,各种指令的操作信号 以及一条指令的整个执行过程都受到时间的严格 限制。 4.数据加工。数据加工就是对数据进行算术 运算和逻辑运算处理。 (三)CPU的FPGA实现 、 1.CPU的建模 基于冯・诺依曼原理的CPU系统,控制器是 真正指挥CPU执行动作的核心单元。根据设计方 法不同,控制器通常可以分为时序逻辑型、存储逻 辑型、时序逻辑与存储逻辑结合型三种。 组合逻辑型控制器称为常规控制器或硬布线 控制器,它是采用组合逻辑技术来实现的,其微操 作序列形成部件是由门电路组成的复杂树形网络。 其最大优点是速度快,但是微操作序列形成部件的 结构不规整,使得设计、调试、维修较困难,难以实 现设计自动化。一旦微操作序列形成部件构成之 后,要想增加新的控制功能是不可能的。存储逻辑 型控制器称为微程序控制器,它是采用存储逻辑来 实现的,也就是把微操作信号代码化,使每条机器 指令转化成为一段微程序并存入一个专门的存储 器(控制存储器)中,微操作控制信号由微指令产 生。它具有设计规整、调试、维修以及更改、扩充指 令方便的优点,易于实现自动化设计,已成为当前 控制器的主流。组合逻辑和存储逻辑结合型控制 器称为PLA(可编程逻辑阵列)控制器,是吸收前两 种方法的设计思想来实现的。 因此,CPU的建模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基于 CPU电路结构的建模方法,另一种是基于CPU指 令执行行为的建模方法。方法一在减少芯片面积 和功耗,提高电路的工作速度方面具有优势,但需 要设计者非常熟悉CPU的电路结构,设计工作量 大、设计周期长,不易修改。而方法二只需要描述 指令必须在上一条指令执行完成后才能被执行。 指令的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即操作的性质和操作的 地址。前者称为操作码,后者称为地址码。操作码 定义的是具体的操作,比如加或减;地址码定义的 是存储器的地址。根据操作码,这些地址指向的是 一个数,或者是一个指令的地址L3]。 根据CPU的工作原理,用一个Moore型状态 机实现指令三步骤的控制【4],由CASE语句实现状 态转换,即STATE一取指(FETCH)、译码(DE— cODE)和执行(EXECUTE)。其中在执行(EXE— CUTE)状态中,又根据不同的译码结果,要执行不 同的操作,将执行(EXECUTE)状态部分又具体分 为执行加法(ADD)、执行装载(LOAD)、执行存储 (STORE)等等,也就是说,随着所编写的执行(EX~ ECUTE)操作类型的增加,状态也随之增加。总之 来,把他们都归属于执行(EXECUTE)状态部分。 流程可以如图2所示。由于在VHDL语言中,已有 对STD—LOGIC型数进行的运算操作符,因而在编 写程序时只要更改操作符,就能实现相应操作[3]。 图2状态流程图 本系统设计了5种常见的典型指令[5],分别有: (1)算术运算指令,ADD(JJI)、SUB(减); (2)逻辑运算指令,AND(与); (3)条件分支指令,JNEG(针对AC的判断)、 JPoS(针对AC的判断); (4)内存访问指令,LOAD(转载)、STORE(存 储); (5)跳转指令,JUMP(无条件跳转)。 表1为指令编码表,假设要执行一条加法指令 ADD B,该指令对应的机器语言为0012H,从指令 编码表中可以查到,00H指示了要执行的操作为加 法,12H指示了操作数在12H地址单元。于是,该 】O9 2010年第6期 (总第l18期)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J()URNAL()F FUJIAN POLICE COLLEGE NO.6 2OlO Serial No.118 指令的执行结果就是将12H单元的内容与寄存器 表2程序列表 存储器地址 AC中的内容相加,并且将计算结果送人寄存 指令 机器码 器AC。 表1指令编码表 操作码 指令 操作结果 OOH ADD AC<=AC+(Memory Address) O1H ST()RE (Memory Address)<=AC O2H L()AD AC<=(Memory Address) O3H JUMP PC<一Address 04H SUB AC<一AC一(Memory Address) O5H AND AC・(Memory Address) O6H JPOS IF AC(15)一0 THEN PC<=Address 07H JNEG IF AC(15)一1 THEN PC<=Address 3.Quartus 1I软件仿真 CPU设计需要定制一个同步双口RAM来存 放指令和操作数,Quartus 1I中的LPM—RAM~DQ 符合设计需求,具体操作是:打开tool菜单下的 MegaWizard Plug—In Manager进行宏功能模块的 设计。选择对话框的Create a new custom mega— function variation,点击NEXT。根据需要选择器 件,如FLEX10K,输入与输出数据线皆为16位,输 入地址线为8位,输出q选择unregistered,点击 NEXT,选择存放寄存器内容的文件program.mif 文件,点击FlNISH,完成定制。最后生成名为 SRAM的模块(见图3)。以CPU执行一段8行的 程序为例(程序列表见表2),在SRAM模块中对应 的内容见图4,整体仿真的波形如图5所示。在编 程时需要注意:要严格按照时序逻辑,为避免毛刺, 保证各状态问的准确转换,需要在各个指令执行微 操作中加入过渡态。图5仿真结果显示CPU很成 功地执行了这段8行程序,实现了对数据准确运算、 传输和存储,并能跳转到指定的程序行,达到了预 期的效果。以STORE操作为例,在程序中通过 LOAD指令可以验证STORE指令是否将加法运算 后的结果正确地存人存储器12H单元中,从图5中 可以看到结 11O OOH L()AD B O2lOH 01H ADD C 0011H 02H ST()RE A Oll2H O3H L()AD A O2l2H 04H JNEG Ll 0707H O5H AND D O513H O6H ST()RE A 0114H 07H L1:JUMP L1 0307H 图4 SRAM中的内容 图5整体仿真波形 结论 使用FPGA和VHDL语言进行系统设计,可 随时改变器件内部的逻辑功能和引脚的定义,可自 动进行逻辑综合与仿真[6],使复杂的硬件设计变得 如同软件设计一样简单,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适应 性。笔者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技术的CPU系统 设计方法,该模型可根据设计者的需求对系统性能 进行扩充和改进,可适用在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计算 机课程项目设计或实验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 理解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倪继烈.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5:19—20. [2]周荣.基于FPGA的嵌入式CPU的VHDL建模和设计 [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6,34:55O一553. [3]李文兵.计算机组成原理[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7:23 240. [4]徐志军.EDA技术与VHDL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 出版社,2009:243. [5]张楷,汤志忠.通用16住CPU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 机工程与应用,2003,(32):ll6—117. [6]褚振勇.FPGA设计及应用[M].2版.西安:西安电子 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3--18. (责任编辑:黄小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