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监测分析方法

监测分析方法

来源:华佗小知识
市 环 境 监 测 站 监测标准与规范单行本

2016-8-10制

类别 序号 1(1-1) 2(1-2) 3(1-3) 4(1-4) 5(1-5) 6(1-6) 7(1-7) 8(1-8) 9(1-9) 名称 臭 透明度 水温 流量 外观 色度 电导率 溶解氧 pH值 依据的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 文字描述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2年) 塞氏盘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2年) 水质 水温的测定 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 GB13195-91 水质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流速仪法)GB50179-93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92-2002 外观 描述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2年) 水质 色度的测定 GB11903-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大气降水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GB 13580.3-92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碘量法 GB74-87 大气降水pH值的测定 电极法GB13580.4-92 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GB 6920-86 酸碱指示滴定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2年) 酸碱指示滴定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2年) 大气降水中氟、氯、亚盐、盐、硫酸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12(1-12) 硫酸盐 GB13580.5-92 水质 无机阴离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HJ84-2016 水质 硫酸盐的测定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试行)HJ/T 342─ 2007 13(1-13) 悬浮物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11901- 大气降水中氟、氯、亚盐、盐、硫酸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GB13580.5-92 14(1-14) 氟化物 水质 无机阴离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HJ84-2016 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HJ 488—2009 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GB 7484-87 15(1-15) 氨氮 16(1-16) 总氮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 HJ535-2009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636-2012 水质 无机阴离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HJ84-2016 17(1-17) 亚盐(氮) 大气降水中氟、氯、亚盐、盐、硫酸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GB13580.5-92 水质 亚盐氮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GB 7493-87 大气降水中氟、氯、亚盐、盐、硫酸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18(1-18) 盐氮 GB13580.5-92 水质 无机阴离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HJ84-2016 10(1-10) 酸度 11(1-11) 碱度 水 降水 水质 盐氮的测定 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GB 7480-87 19(1-19) 化学需氧量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GB11914- 大气降水中氟、氯、亚盐、盐、硫酸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20(1-20) 氯化物 GB13580.5-92 水质 无机阴离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HJ84-2016 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银滴定法 GB 116- 21(1-21) 高锰酸盐指数 22(1-22) 总硬度 23(1-23) 挥发酚 25(1-25) 硫化物 26(1-26) (总)氰化物 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GB112- 水质 钙和镁总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GB7477-87 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HJ503-2009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T1-1996 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HJ484-2009 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113- 27(1-27) 磷(总磷、磷酸盐) (含降水)水质 磷酸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HJ669-2013 水质 无机阴离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HJ84-2016 28(1-28) 砷(总砷) 29(1-29) 硒(总硒) 30(1-30) 汞(总汞) 31(1-31) 铜(总铜) 32(1-32) 锌(总锌) 33(1-33) 铅(总铅) 34(1-34) 镉(总镉) 35(1-35) 铬(总铬) 36(1-36) 镁 37(1-37) 铁 38(1-38) 锰(总锰) 39(1-39) 六价铬 40(1-40) 苯胺类化合物 41(1-4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水质 总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7485-87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HJ694-2014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HJ694-2014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HJ694-2014 水质 铜、铅、锌、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7475-87 水质 铜、铅、锌、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7475-87 水质 铜、铅、锌、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7475-87 水质 铜、铅、锌、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7475-87 水质 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757-2015 水质 总铬的测定GB 7466-87 水质 钙和镁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11905- 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11911- 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11911- 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7467-87 水质 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GB118- 水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GB7494-87 水质 甲醛的测定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HJ601-2011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HJ637-2012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HJ 637-2012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HJ482-2009 45(2-1) 二氧化硫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碘量法 HJ/T56-2000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HJ/T57-2000 紫外荧光法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和CO) 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 654-2013 氮氧化物(二氧化氮)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479-200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T43-1999 24(1-24) 五日生化需氧量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 HJ 505-2009 42(1-42) 甲醛 43(1-43) 石油类 44(1-44) 动植物油 空气 46(2-2)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HJ 693-2014 化学发光法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和CO) 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 654-2013 47(2-3) 48(2-4) 49(2-5) 50(2-6) 51(2-7) 52(2-8) 氯化氢 氯气 氨 总悬浮颗粒物 PM10 降尘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 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HJ/T 27-1999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暂行) HJ549-200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气的测定 甲基橙分光光度法 HJ/T30-1999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氨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533-2009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15432-1995 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 重量法 HJ618-2011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 653-2013 环境空气 降尘的测定 重量法 GB/T15265-94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T16175-1996 53(2-9) 烟(粉)尘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GB 5468—91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HJ/T397-2007颗粒物的测定 54(2-10) 烟气黑度 55(2-11) 甲醛 56(2-12) PM2.5 57(3-1) 58(3-2) 环境噪声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 交通噪声 振动 总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 HJ/T398-2007 空气质量 甲醛的测定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GB/T15516-1995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 653-2013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附录B和附录C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噪声 59(3-3) 60(3-4) 61(3-5) 62(3-6)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2337-2008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噪声部分《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三册)国家环保总局(1986年)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 GB 10071-88 水质 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纸片快速法HJ 755-2015 水质 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纸片快速法HJ 755-2015 生物 63(4-1) (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