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软测量结果评价方法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软测量结果评价方法

来源:华佗小知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软测量结果评价方法 程留恩 ,常玉清 ,蔺田 ,王福利 (1.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北京1004)71;2东北大学1 【摘要】在许多工业过程中,软测量技术在一些较难测量的变量估计中有着很重要的应用,但到目前为止.对于 软测量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模方法、模型校正等同题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软测量结果 评价方法,通过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模糊神经网络;软测量;评价;CSTR [中圈分类号】TP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059(2002}0 ̄0015—02 FNN-based assessment model for soft sensing outputs CHENG Liu—e nj.CR ̄NG Yu qing ̄LIN Tlan2,WANG Fudi2 .(1_Automation Research and Design]nstitute o Metallurgical Industry.Beljing IO007t,China;2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bstract:In most of the processes soft Sensors often work effectively to measure variables that are hard to measure by instruments So far,the research of soft sensing is concentrated on the model—building methods model modiicatifon and s。on In this paper,a fuzzy neural—network—bard mode【for assessnlent to soft ing outputs is propos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is valid Key words:fuzzy neural networks;soft sensi“g;a ̄essment;CSTR O 引言 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一些需要加以严格控制 考价值。作者从这个目的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 模糊神经网络的软测量结果评价方法 该方法的 主要思想是利用专家经验,根据过程的输入数据 和估计输出来确定软测量结果的可信度。 的、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的重要过程参数由于技 术或经济的原因,难以或无法通过传感器进行检 测,因此产生了软测量技术。目前,软测量技术的 研究主要集中在输入输出数据的处理、建立软测 1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软测量结果评价 方法 评价软测量结果的目的.就是对软测量模型 的每个输出确定其可信任程度,即确定估计结果 的可信度,它是通过赋予估计结果一个在0和1 之间的系数的方法来表示的 某个估计结果的可 量模型的方法、模型的在线校正等问题上.却几乎 没有一篇文献讨论软测量结果的评价问题。 任何信息都有一个让我们可以信任的程度 (可信度)。假如用[0,1】之间的数来描述一条信 息的可信度,那么完全可信信息的可信度就为1, 而完全不可信信息的可信度为0。对于用软测量 信度值越大,它的可信任程度就越高。 1.1 模糊神经网络结构 本文采用的模糊神经网络结构。。 如图1所 示。该评价模型的输入定义为X =[x.0].其中 x:f . z.…, 】为经过归一化处理的二次变 方法获得的主变量值这个信息,更应该有它的可 信度。 对软测量结果进行评价的过程,就是确定软 测量模型估计输出主变量值可信任程度的过程。 软测量结果可信度的给出,对判定主变量的估计 值是否能够用于推断控制等应用有着很重要的参 量, 为软测量模型的估计输出 该评价模型的输 出为估计值 的可信度 。 第l层:输入层,该层神经元直接将输入变 【收稿日期】2001一l1419 【修改稿收到日期】2002—03-12 【作者简开】程留恩(1958一),男.山东郓城人、高级工程师 硕士,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仪表的应用与研究。 冶金自动化 2002年第3期 。 躺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基于模糊神经翻络的较潮量结果评价方法 量通过激活函数传递给下一层的神经元。 第4层 输出为产品B。经过分析,我们把影响产品浓度的 输入原料温度 、反应釜温度_,0选为二次变量 (模型输入),来估计此刻产品B的浓度(模型输 出,即软测量结果)。然后利用上面介绍的软测量 第3层 结果评价方法对此模型输出的估计值进行评价, 即对产品B的浓度的估计值进行评价 利用上述CSTR模型,使 在稳态工作点 ±12.5%的范围内随机变化,以30 S为采样周 期,采集55个样本数据。为了避免数据单位对估 计结果的影响,作者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归一化 处理。为了更清晰地说明问题,作者利用前5个采 样数据建立软测量模型1(M1),再用前50个数 据建立软测量模型2(M2),其余的5个数据作为 测试数据。 设二次变量 、_厂o,产品R的模糊语言变量 第2层 第1层 模糊神经网络结构 第2层:隶属函数层。该层神经元的激活函数 为确定输入变量属于相应模糊集合的隶属函数, 本文采用梯形隶属函数。 第3层:规则层。神经元个数等于规则数。第 J个神经元所对应的规则形式如(1)式所示,设此 分别为温度高H、温度中M、温度低L,浓度高h、浓 度中m、浓度低l。 根据模型特点总结出9条可信推理规则,如 规则的可信度为y ,该神经元的输出£如(2) 式。 R J:if(z1 isA )and(z2 isA )and…and(j is 表1所示。假设二次变量测量值及每条规则的可 信度均为1。 表1推理规则表 A )and isAj)then is credible (1) £=(( ^A )A…^( AAL)^A:)× (2) 其中 为二次变量z.测量值的可信度; 为 第2层神经元的输出。 第4层:输出层。该层只有一个神经元,其输 出为 =nux(£,J=1,2,…, ) 其中 e为第3层第j个神经元的输出。 1.2 神经网络的建立与学习 (3) 2.2仿真结果 将5个测试数据分别输入到模型1(M1)及 根据熟练操作人员及专家经验总结出模糊规 则。将模糊规则及初始隶属函数导入如图1所示 的神经网络后,通过学习不断修改梯形隶属函数 的边界值,使模糊规则更加完善。本文采用BP法 对网络进行学习。学习的目标是使误差函数 E=( 一面) /2 (4) 模型2(M2)中得出的估计误差绝对值,及采用本 文提出的评价方法得出每个软测量结果的可信度 如表2所示。 表2仿真结果 项目 测试数1测试数2测试数3测试数4测试数5 丽虱 —— 丁 ■ I_ i M1估计误差0.172 4 0.264 5 0 298 5 0.001 4 0.1251 M2估计误差0.0041 0.003 0 0 003 O 0.001 2 O.000 6 M1日信度 0 34 0.26 0.17 1 0.46 M2日信度 1 1 1 1 1 最小,其中 网络输出。 分别代表估计值的实际可信度及 2仿真 2.1 模型建立及结果评价 从上述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本文采用的软测 量结果评价方法是有效的。 作者采用分布式RBF网络 0建立连续搅拌 反应釜(CSTR)中进行的理想绝热一阶放热反应 …过程的软测量模型。此过程的输入为纯净物A, 3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软测量 结果评价方法。该方法适用范围广泛,由于模糊 规则中融入了大量的专家经验,所以基于模糊网 (下转第30页) Metallurgical Industry Automation 2002 No 3 ・1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小型材剪切长度优化算法设计爰分析 志,可对尾部进行灵活处理,尾部锁定.意味着保 (4)计算剩余剪切次数,并最终确定末段倍尺 留剩余尾部而不再进行剪切 尾部锁定策略如判 长度 定表2所示。 为正确使用上述各设定长度值.必须正确计 算剩余剪切次数,并跟踪剪子的动作次数。可以 表2尾部锁定策略 设置一计数器.每剪切一次,计数器减一。所以问 题的关键是正确设定递减计数器的初始值c.其 L 计算方法如图2流程图所示。根据尾部锁定策略 和剩余次数确定末段倍尺长度L~,其计算公式 一 ,●●、, 如下: L L L 单 当C=C2 并且Ll >LM1、④时 + L 当C=C2 并且Ll <LMm时 当C=Cl 并且L >LⅦN∞时 叵亘圜 意选用,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可以看出,在 两套方案中,实际上都进行了两次优化,第1次是 基于计算出的钢材总长度进行优化。如果该长度 与实际的钢材长度偏差过大,比如受粗轧机后的 尚 飞剪切头及切尾的精度的影响,优化后的尾 度可能与实际长度差别较大,因此钢材尾部到达 BL后再次对尾部进行长度计算,此时已没有该 影响因素,精度大大提高。实践证明.两种优化方 案一直能够满足生产要求,轧机的生产效率有了 N 很大提高,特别是轻型材优化算法中最小末段长 度取决于用户参数,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成材率.取 <奎 l 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常见的故障及原因有: (1)第1段不剪切,导致冷床堆钢。检查CB ≤ li_一 l  及其电气连接,该HMD检测钢材头部信号进行 第1段的长度计算 (2)短尺上冷床。检查程序中FH的值是否正 确。 图2 剪切次数初始值的确定 (3)不进行优化。检查OP_rH(或o )及其 电气连接。如果该HMD不能正常工作,就不能进 5 应用实践 行优化总长度的计算,从而不能执行优化算法。 由于设计了两套优化方案,并且可由用户任 [编辑:魏衡江】 — — . — . . -‘^ (上接第16页) 2】李土勇 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和智能控制理论[M l 哈尔 络的评价就是基于专家经验的评价。通过 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檀社 1996 明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3l王旭东 邵惠鹤.罗荣富.分布式RBF神经阿络及其在软测 量方面的应用【J】控制理论与应用 1998 15(4)558—563 参考文献 4】Dasare,tha V Srldhar.RIchard C Seagrave Process modeling using stacked neural tletworks【Jl AIChE Journa『,1996 42 1】贺仲雄模糊数学及其应用【Mj天律:天津科学技术出版 (9)2 529—2 539 社.1983 [编辑:沈蔡额】 Metallurgical Industry Automation 2002 No 3 戡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