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PSA工作原理

PSA工作原理

来源:华佗小知识
*******************************************************************************

3、吸附平衡

吸附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吸附剂与吸附质充分接触,最后吸附质在两相中的分布达到平衡的过程。在实际的吸附过程中,吸附质分子会不断地碰撞吸附剂表面并被吸附剂表面的分子引力束缚在吸附相中;同时吸附相中的吸附质分子又会不断地从吸附剂分子或其它吸附质分子得到能量,从而克服分子引力离开吸附相;当一定时间内进入吸附相的分子数和离开吸附相的分子数相等时,吸附过程就达到了平衡。对于物理吸附而言,动态吸附平衡很快就能完成,并且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对于相同的吸附剂和吸附质,平衡吸附量是一个定值。

由于压力越高单位时间内撞击到吸附剂表面的气体分子数越多,因而压力越高平衡吸附容量也就越大;由于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动能越大,能被吸附剂表面分子引力束缚的分子就越少,因而温度越高平衡吸附容量也就越小。在温度一定时,随着压力的升高吸附容量逐渐增大;在压力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容量逐渐减小。

制氢装置的工作原理利用的是气体的吸附与解吸。吸附剂在常温高压(即A点)下大量吸附原料气中除氢以外的杂质组分,然后降低压力(到B点)使各种杂质得以解吸。

4、装置概况

a.原料

PSA单元处理的原料为变换气,其组成见下表。

原料组成:

*******************************************************************************

*******************************************************************************

组成 H2 CO CO2 CH4 H2O Σ

含量V% 74.68 2.90 16.39 5.38 0.47 100

流量:15000Nm3/h

压力:2.5MPa(G)

温度:≤40℃

b.产品

产品为氢气,质量要求 H2:≥99.9%

杂质含量:CH4<0.1%; CO<10ppm; CO2<20ppm;其他:970ppm

压力:2.5MPa

流量:10000Nm3/h

c.副产物

副产物为解吸气,当装置收率为82%时,其组成如下表。

副产物组成

*******************************************************************************

*******************************************************************************

组成 H2 CO CO2 CH4 Σ

V% 21.76 7.81 44.19 14.50 100

输出压力:0.02MPa(G)

温度:≤40℃

流量:5000Nm3/h

5、工艺原理

a.工艺原理

变换气中的主要组份是H2,其它杂质组份有CO、CO2、CH4、水等。•PSA单元由8塔变压吸附氢提纯系统(PSA)组成,在变压吸附氢提纯系统脱除大部分杂质组份,得到纯净的氢气产品。

变压吸附原理是利用不同气体组份相同压力下在吸附剂上的吸附能力不同和同一气体组份不同压力下在吸附剂上的吸附容量有差异的特性,来实现对混合气中某一组份的分离提纯。变换气中氢是吸附能力最弱的组份,吸附压力下变换气中的其它强吸附组份被吸附在固体相吸附剂中,在吸附塔出口端获得弱吸附组份产品氢气。通过降压、逆放和冲洗方式使强吸附组份从吸附剂上脱附出来,吸附剂得到再生,用于下一个吸附分离过程。八个吸附塔交替循环操作,达到连续制取氢气的目的。

*******************************************************************************

*******************************************************************************

b.工艺流程

来自界区外的压力2.5MPa(G)、温度40℃的变换气从塔底部进入吸附塔(T4101A~H)中正处于吸附工况的塔(始终有1台),在多种吸附剂组成的复合吸附床的依次选择吸附下,一次性除去氢以外的几乎所有杂质,直接获得纯度大于99.9%的产品氢气从塔顶排出,然后经吸附压力调节阀PV4703A稳压后送出界区。

PSA单元除送出产品氢外,还产生逆放解吸气和冲洗解吸气。逆放解吸气来自于吸附床的逆放步骤,冲洗解吸气产生于冲洗步骤,所有解吸气最后均送解吸气混合罐V4103。逆放解吸气和真空解吸气在混合罐中混合后送往转化炉进行燃烧。

6、变压吸附氢提纯系统(PSA)工艺过程

a 吸附塔的工作过程依次如下:

吸附过程

原料气经程控阀XV4701A~H,自塔底进入PSA吸附塔T4101A~H中正处于吸附状态的1台吸附塔,其中除H2以外的杂质组分被装填的多种吸附剂依次吸附,得到纯度大于99.9%的产品氢气从塔顶排出,经程控阀XV4702A~H和吸附压力调节阀PV4703A后送出界区。

均压降压过程

这是在吸附过程完成后,顺着吸附方向将塔内较高压力气体依次放入其它已完成再生

*******************************************************************************

*******************************************************************************

的较低压力塔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降压过程,而且也回收了吸附床层死空间内的氢气,本装置主流程共包括四次连续均压降压过程,分别称为:一均降(E1D)、二均降(E2D)、三均降(E3D)、四均降(E4D)。一均降通过程控阀XV4703A~H进行,二均降、三均降通过程控阀XV4704A~H进行,四均降通过程控阀XV4706A~H进行。

顺放过程

均压过程结束后,吸附塔压力仍有0.49MPa左右,而此时的杂质吸附前沿仍未到达床层顶部,故可通过顺放获得冲洗再生气源。顺放过程通过XV4706A~H、XV4710进行,顺放气进入顺放气罐V4101。

逆放过程

这是吸附塔在完成顺放过程后,逆着吸附方向将塔内压力降至0.05MPa的过程,此时被吸附的杂质开始从吸附剂中解吸出来。逆放解吸气经程控阀门XV4708A~H及调节阀PV4705A放入逆放缓冲罐V4102,逆放后期,压力小于0.05MPa的少量逆放气再经压力调节阀PV4705B调节到后进入解吸气混合罐V4103。

冲洗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用来自于顺放气罐V4101的氢气逆着吸附方向对吸附床冲洗,使吸附剂中的杂质得以完全解吸。冲洗通过程控阀XV4705A~H、XV4707 A~H,调节阀PV4704进行,冲洗解吸气进入解吸气混合罐V4103。逆放气和冲洗解吸气于V4103中混合后送去制氢转化炉。

*******************************************************************************

*******************************************************************************

均压升压过程

该过程与均压降压过程相对应。在这一过程中,分别利用其它吸附塔的均压降压气体依次从吸附塔顶部对吸附塔进行升压。本装置主流程共包括四次连续均压升压过程,依次称为:四均升(E4R)、三均升(E3R)、二均升(E2R)和一均升(E1R)。

产品气升压过程

经过四次均压升压过程后,再用产品氢经程控阀XV4709、XV4703A~H和调节阀PV4708将吸附塔压力升至吸附压力。经这一过程后,吸附塔便完成了整个再生过程,为下一次吸附做好了准备。

工艺流程特点:

与传统PSA流程相比,本装置流程具有如下特点:

均压次数多,氢气回收充分,氢气损失小。

冲洗时间连续,冲洗过程和冲洗气流量稳定,吸附剂再生效果好。

特殊的复合床吸附剂装填使本装置能同时适用于脱除变换气中除氢以外的全部杂质。

采用多床同时吸附的PSA流程,吸附循环周期短、吸附剂利用率高。

本装置的自动切塔程序实现了对故障塔的不停车检修。

*******************************************************************************

*******************************************************************************

b 工艺步序说明

本装置共由8台吸附塔组成,其中1台始终处于吸附状态,其余7台处于再生的不同阶段。吸附塔的整个吸附与再生过程都是通过66台程控阀门按一定的工艺步序和顺序进行开关来实现的。 为便于识别这些程控阀门和表述整个工艺过程,我们首先按一定的规律对程控阀进行编号:

XV 4 □□ □

吸附塔号:A~H

阀门功能、作用

01-原料气进口阀

02-产品气出口阀

03-一均、产品气升压阀

04-二均、三均阀

05-冲洗进口阀

06-四均、顺放阀

*******************************************************************************

*******************************************************************************

07-冲洗出口阀

08-逆放阀

09-产品气升压公共阀

10-顺放公共阀

表示变换气PSA氢提纯工段

表示程序控制阀

7、步序描述:

注: ON--阀门开

A:吸附 E1D~E4D:一均降压~四均降压 P:顺放 D:逆放

PP:冲洗 E1R~E4R:一均升压~四均升压 FR:产品升压

现以吸附塔T4101A(简称A塔)为例描述主流程的整个工艺步序过程,T4101B~H的工艺过程与T4101A完全相同(主流程时序图及阀态表详见附表一)。

☆ 步序1:吸附(A)

原料气经程控阀XV4701A进入PSA吸附塔T4101A,其中除H2以外的杂质组份被

*******************************************************************************

*******************************************************************************

吸附塔中装填的多种吸附剂依次吸附,得到纯度大于99.9%的产品氢气经程控阀XV4702A排出。 大部分氢气经压力调节阀PV4703A稳压后送出界区,少部分氢气通过程控阀XV4709后用于B、C两塔的产品气升压。 随着吸附的进行,当杂质的前沿(即:吸附前沿)上升至接近吸附床一定高度时,关闭XV4701A、XV4702A,停止吸附。这时,吸附前沿与吸附床出口间还留有一段未吸附饱和的吸附剂,称为预留段。

☆ 步序2:一均降压(E1D)

在吸附过程完成后,打开程控阀XV4703A和XV4703D,将A塔内较高压力的氢气放入刚完成了二均升的D塔,直到A、D两塔的压力基本相等为止。这一过程不仅是降压过程,而且也回收了A塔床层死空间内的氢气。在这一过程中A塔的吸附前沿将继续向前推移,但仍未达到出口。

☆ 步序3:二均降压(E2D)

在一均降过程完成后,打开程控阀XV4704A和XV4704E,将A塔内较高压力的氢气放入刚完成三均升的E塔,用于E塔的二均升。这一过程继续回收A塔床层死空间内的氢气,同时A塔的吸附前沿也将继续向前推移,但仍未达到出口。

☆ 步序4:三均降压(E3D)

在二均降过程完成后,打开程控阀XV4704A和XV4704F,关闭XV4704E将A塔内较高压力的氢气放入刚完成了四均升的F塔,用于F塔的二均升,直到A、F两塔的压力基本相等为止。这一过程同样是继续回收A塔床层死空间内的氢气,同时A塔的吸附前沿也将继续向前推移,但仍未达到出口。

*******************************************************************************

*******************************************************************************

步序5:四均降压(E4D)

在三均降过程完成后,打开程控阀XV4706A和XV4706G,将A塔内较高压力的氢气放入刚完成了冲洗再生的G塔,直到A、G两塔的压力基本相等为止。这一过程继续回收A塔床层死空间内的氢气,同时A塔的吸附前沿也将继续向前推移,同时A塔的吸附前沿也将继续向前推移,但仍未达到出口。

步序6:顺放(P)

四均降过程结束后,吸附塔压力仍有0.49MPa左右,此时通过程控阀XV4706A和XV4710将塔内较高压力的氢气放入顺放罐V4101。

☆ 步序7:逆放(D)

在完成连续顺向减压过程后,A塔的吸附前沿已基本达到床层出口。这时打开XV4708A,逆着吸附方向将A塔压力降至接近于常压,此时被吸附的杂质开始从吸附剂中解吸出来。逆放解吸气大部分经调节阀PV4705A放入解吸气缓冲罐V4102,再经调节阀PV4706稳压后进入解吸气混合罐V4103,少量经调节阀PV4705B直接进入解吸气混合罐V4103。

☆ 步序8:冲洗(PP)

逆放结束后,打开程控阀门XV4705A、XV4707A,对A塔进行冲洗,这时被吸附的杂质大量解吸出来,并逆着吸附方向流入解吸气混合罐V4103。

*******************************************************************************

*******************************************************************************

步序9:四均升压(E4R)

在冲洗过程结束后,打开程控阀XV4706A和XV4706C,利用C塔内较高压力的氢气对A塔进行四均升。

☆ 步序10:三均升压(E3R)

在四均升压过程完成后,打开程控阀XV4704A和XV4704D,再将D塔内较高压力的氢气回收进刚完成了四均升的A塔,进行三均升。

☆ 步序11:二均升压(E2R)

在三均升压过程完成后,打开程控阀XV4704A和XV4704E,利用E塔二均降时较高压力的氢气对A塔进行二均升。

☆ 步序12:一均升压(E1R)

在二均升压过程完成后,打开程控阀XV4703A和XV4703F,再将F塔内更高压力的氢气回收进刚完成了二均升的A塔。

☆ 步序13:产品气升压过程(FR)

通过四次均压升压过程后,吸附塔压力仍然未达到吸附压力。这时打开程控阀XV4703A、XV4709,通过调节阀PV4708用产品氢气对A塔进行缓慢升压,直至A塔压力升至吸附压力为止。

*******************************************************************************

*******************************************************************************

经过上述一系列这降压及升压过程后,吸附塔便完成了整个再生过程,为下一次吸附做好了准备并由此进入下一吸附循环。

吸附塔T4101B~H的工艺步序与T4101A都是完全相同的,只是在各步序的运行时间上依次错开1/2个吸附时间,这样就实现了始终有2塔处于吸附状态,7塔分别处于不同的再生状态,保证了原料气的连续分离与提纯。

对于操作而言,特别要记住的是每一个程控阀门的功能,和吸附塔的工作顺序,只有这样才能在装置故障时迅速判断出故障的位置。

d切塔后的参数与工艺步序

由于PSA氢提纯装置是由8台吸附塔组成。因而为提高装置的可靠性,本装置还编制了一套“自动/手动”切塔与恢复程序。即:当某一台吸附塔出现故障时,可将其脱出工作线,让剩余的7个吸附塔转入7-1-3方式工作,如果再有吸附塔出现故障则可继续切除,转入6-1-2、5-1-2、4-1-2流程。但这时,装置产品纯度和产氢量等指标仍可以维持原指标不变,只是原料消耗有所增加。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