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Industry 文化创意的产业兴盛 文化创意产业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 与推动的新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 >)文/陈国营奚胜兰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 曾经引以为傲和由此引领全球的传统制造 业不断衰落,以文化与创意为核心的新型产 业形态开始凸显重要性,一些历史文化大国 据此寻求在全球化时代新的经济与竞争制 高点。据统计,2005年,英国创意产业产值 超过1400亿英镑,占其GDP总量的9%;美 国是全球最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大国,创意经 济占其GDP的10%;日本和韩国是亚洲地 区文化创意产业较发达的国家,其中日本动 漫产业出口居世界第一。2006年全球文化 创意产业总产值已超过84000亿美元。其 中,动漫产业规模达4252亿美元,数字内容 产业销售额达4248亿美元,软件产业规模 达到8754亿美元。有“创意经济之父”美誉 的约翰・霍金斯认为,创造性的想像力是人 类最大的资源,是一切艺术、科学和知识的 基础,版权、专利、商标和设计四个产业构成 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约翰・霍金斯, 2007)。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 新引擎。 在我国,“十五规划”第一次正式使用 了“文化产业”概念,提出了完善文化产业政 策,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任务和要求。 2006年,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对文化 创意产业的形态和业态进行了界定,明确提 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各 地方或是为了促进经济转型,或是为了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纷纷把文化创意产业 作为重要的发展产业,制定产业发展战略,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完善产业发展,促 进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北京、上海、杭州等 市已制订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 北京市已形成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 地、北京数字娱乐示范基地、德胜园工业设 计创意产业基地、东城区文化产业园以及国 46 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等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 聚区。作为中国工业科技的最大基地、最大 的商业和金融中心与中西合璧的海派文化 都市,上海坚持“创意产业化,产业创意化” 的理念。截至2007年1月,已有授牌的创意 产业园区75个,人驻的各类创意型企业有 3000多家,从业人数2.5万人。上海创意产 业集中在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传媒、咨 询策划、时尚消费5大类,其目标是计划用 1O年时间,建成亚洲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创 意产业中心之一;用20年时间,和伦敦、纽 约、东京一起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创 意产业中心之一。杭州则成立了文化创意产 业指导委员会,重点抓8大行业发展和1O 大园区建设,使“创意产业”成为“杭州文化 的支柱产业”,着力打造“中国动漫之都”和 “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然而,与美国、日本和韩国等文化创意 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文化创意产 业相对滞后,自主性和原创性不足,但我国 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广阔的发 展空间。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一项系统工 程,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和。 ——国家应制订产业发展战略,地方政 府应成为主要推动力。从国家层面上看,应 把创意产业作为国家战略的一个产业加以 对待,制订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 引导新文化在中国的崛起。文化创意产业推 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 的支持与推动的新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 地方应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 推动力,因地制宜地有所取舍,抓住重点,切 忌一哄而上,片面开花。可以建立一个综合 协调机构,健全运行机制,协调产业发展过 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北京市的文化创 意产业促进中心、杭州的文化创意产业指导 委员会、上海的创意产业中心等。在战略发 展规划的基础上,制订配套和具体可操 作的细化。 提高产业集聚与集群,提升竞争 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以创意与文化为基 础、以知识产权的形成与应用为载体的产业 集群,是创意人群生活与工作、创意产品的 生产与消费结合。各地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时,需努力整合当地资源,致力于通过提高 产业集聚与集群。、行业协会、企业等应 了解文化创意人群的独特区位需求,寻找或 扶持已有文化创意产业雏形的集聚地。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功能,吸引民营 等非公有资本投资。在市场经济下,文化创 意产业的发展要更多地依靠市场和消费的 推动,通过不断创造满足市场与社会日益精 神化、个性化和时尚化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 与服务。应通过宏观进行必要的引 导,为创意产业融资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经 济与法律环境,对符合一定要求的创意企业 提供创意投资。更应鼓励企业努力争取 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同时消除民营资本投 资文化创意产业的壁垒。 ——鼓励自主性与原创性,加强知识产 权保护力度。文化创意产业源自个人创造 力,无形资产占很大比例,拥有自主性与原创 性的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日本 和韩国在网络游戏、动画、卡通、漫画等领域 具有非常强劲的竞争力,而其成功的秘诀之 一是原创性,拥有知识产权。我国发展文化创 意产业,必须大力鼓励自主性和原创性作品, 同时加大打击盗版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做好从研发设计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的知 识产权保护、管理工作,形成良『生激励。嘎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萧山区环 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