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人际关系敏感的案例分析报告
来源:华佗小知识
【心理疏导】 例人际关系敏感的案例分析报告 (青海师范大学徐淑慧,李美华 教师教育学院,青海西宁810008) 摘要:一位高中生因为人际关系敏感,出现了抑郁、紧张、失眠等问题,心理咨询师通过摄入性谈话,发现与其 负性经历和不和谐的家庭有关。心理咨询师主要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来访者进行认知重建。通过一段时间的 咨询,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关键词:人际关系敏感;认知行为疗法;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252—03 般资料 直接不想学习了。觉得比自己优秀的人太多,很无助。 张某,某重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16岁,汉族,从小 到大身体健康,无重大躯体疾病,家族无精神病史。张 某从初中起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家里有一个哥哥,张某 与其关系一般,张某较早懂事,爸爸妈妈对其比较放 心,而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其哥哥身上。因为重男轻女的 思想,爷爷奶奶也比较偏爱哥哥。张某父母关系不太和 也怕学习成绩变的不好,老师同学都瞧不起自己。 三、咨询师的观察和他人的反映 咨询师观察:张某是一个人前来做咨询。刚开始时 不太言语,说什么话犹犹豫豫的。体型偏瘦,穿着整洁 的校服。脸色有些憔悴,情绪低落。思维有逻辑性,反应 敏捷。同学反映:张某进取心强,但不太与大家交往。会 因为一点小事而生闷气。比如同学说她可以换一个发 型,她就觉得同学想干涉她的生活并且嫌弃她现在的 发型难看,为此心里很不高兴,就故意与大家疏远。 四、评估与诊断 谐,父母经常吵架,然后以冷暴力结束。张某就觉得很 担心母亲,怕她想不开。张某小学低年级时学习不好, 长得瘦弱,同学会经常欺负她,老师也不喜欢她,和同 学发生纠纷老师会批评她,她觉得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张某初中学习优异,受到老师同学的特别关爱。张某平 时生活比较独立,不太与人交往,性格敏感多疑,今年 1.诊断:张某的问题为人际交往敏感的一般心理问 题。①张某因考试失利和人际交往不利从而情绪低落。 心理处于正常但不健康状态。②张某人睡困难,学习效 率下降,社会功能轻度受损。③有求助的动机,并能意 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及其原因,自知力完整。④鉴别诊 断。第一,根据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张某主客 观世界相统一,自知力完整,知情意协调一致,人格稳 定。即可确定属于心理咨询工作的范围,精神病的可能 性予以排除。第二,根据许又新的鉴定神经症标准,张 某的病程持续短,痛苦情绪没有达到严重的程度,社会 功能没有严重受损,内心冲突是常型的。总分未达6 分,据此排除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第三, 张某入睡困难,轻度抑郁,但痛苦情绪未泛化,故排除 严重心理问题。第四,抑郁性神经症的患者表现为失去 生存意向,并且情绪大多数时间处于极度低落,而且持 续时间为2年以上。故此,可以排除抑郁性神经症。 2.心理问题的原因剖析。①生物因素。来访者为青 春发育期的女孩。②社会环境因素。第一,家人重男轻 女的思想观点,对哥哥极其的偏爱。以及父母关系不和 谐,经常吵架以及母亲处理问题不成熟。第二,小学同 伴关系不良,受同学欺负,老师不公正的待遇。第二三,这 次期中考试排名算是对张某的一个强烈的负性刺激事 考上省重点高中,在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时考了全年级 千多学生中的第五十六名,班级第五。老师觉得她成 绩很不错,但张某却觉得很有挫败感。通过会谈选择了 具有针对性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 SCL一90和人格测验EPQ量表对其施测。测试结果: SDS:59分,为轻度抑郁;SCL一90总分153,人际敏感 2.9,抑郁2.3,两个引子呈阳性;EPQ:E分40,P分51,N 分65,L分36;张某的气质类型为抑郁质。 二、主诉症状和个人陈述 主诉:这一段时间情绪很低落,睡眠质量也很差, 天气不好时都想哭泣,上课也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 率下降,也不想和同学玩。个人陈述:自己在生活中特 别在意别人的看法,觉得他们说话会针对自己,于是就 会因为同学的一句话而闷闷不乐好久,无法摆脱这种 心境。有时独自一个人想到这些时,都难过的会哭泣, 觉得孤独。不喜欢与同学过密切的交往,也不想和他们 交心,害怕和同学关系破裂后会说我曾经告诉她们的 秘密,不想自己被别人过多了解。最近的期中考试,觉 得没考好。一直是第一名,突然下降了这么多名次,有 点接受不了。无法认真学习,对这种情况无法摆脱,就 作者简介:李繁(1962一),男,1999年毕业于西北师 务评委,先后主持3项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 其中两项通过鉴定,一项课题鉴定等级“优秀”,多年来 致力于小学德育及学困生转化工作,曾发表多篇论文, 数篇论文获得各级奖励。 大地理教育专业,大专学历,现任定西市渭源县清源一 小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甘肃省小学骨干教师、定西市 小学骨干教师、县级领军人才,定西市教育系统中级职 252— 【心理疏导】 件。③心理因素。第一,个性因素:张某做事争强好胜, 不甘落后于人,内向,敏感,不能正确的看待挫折。第 二,认知错误:觉得只有成绩好同学老师才会喜欢自 己。觉得和别人距离太近就会受到伤害。觉得学习成绩 询)。时间:2011年9月12日和2011年9月19日晚上 7:30—8:30。方法:摄人性会谈法、认知行为疗法、心理 测验法。过程:①让来访者填写咨询登记表;咨询师介 绍咨询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咨询保密原则和保密原则 的例外情况;并让来访者做心理测验②在摄入性会谈 中运用倾听、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等技术搜集资料, 好是解决任何事情的法宝。考第一才是优秀的。 五、制订心理咨询目标 咨询师通过和来访者的协商,制定的咨询目标如 并作出初步诊断③和来访者协商,确定一个积极、可评 下。 估量化、可行的并属于心理咨询范畴的咨询目标④选 1.短期目标:①改善来访者的抑郁情绪状态,提高 择适合该来访者心理问题的咨询方法和程序。 睡眠质量,学习新的人际交往方式。②建立合理的认知 2.心理咨询阶段(咨询了两次)。时间:2011年9月 行为模式,并将新的认知行为模式运用在与同学的交 28日以及2011年10月4日晚上7:3O一8:30。目的:应 往中。 用提问,自我审查等技术,引导来访者者认识到自己认 2.长期目标。对自我有客观合理的认识,建立新的 知方面的不合理性,通过”重新归因”,对来访者非现 自我概念,培养积极的个性品质,学会正确的应对生活 实的假设做严格的逻辑批判,使她看到自己思维的非 和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提高自尊水平和社会适 现实性,从而做出对挫折和失败更为客观现实的归因。 应能力,使来访者成为一个心理健康和良好人格的对 过程:通过剖析来访者的几个出现频率最高的不合理 社会有益之人。 的认知思维模式: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思维的绝对化,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而这种思维模式不是正确客观的,让来访者不能对事 1.使用的咨询方法及其基本原理:认知行为疗法是 物持着”糟糕之极”的看法。帮助来访者认识到,每个 种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 人由于生活环境,所受教育的不同,所以有不同的表现 到缓解和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 形式。这两次咨询后,来访者觉得收获颇多,也意识到 法。其有四个特点:认为来访者和咨询师是一种合作关 自己曾经的思维方式确实存在问题,从而合理积极地 系;假设认知过程机能障碍造成了痛苦;强调改变认 态度和同学交往,不再无缘无故对同学表现出敌意,入 知,从而使情绪、行为得以改变;是针对具体的结构性 睡变得容易,生活学习渐渐步入正轨。认知复习:首先 的短期教育性的治疗。其中主要代表人贝克认为,个体 找出认知中的负性自动化思维,通过去中心化和真实 不能正确应用共同感受,不能识别自动化思维以及过 性检验来认识到自己不合理的认知;然后在一些场景 度按规则办事,都会造成认知歪曲。所以,基于此假设, 中进行演示,把”我”的行为和观念投射到所扮演的” 贝克提出了五种认知治疗技术:①识别自动性思维:通 角色”身上,通过观察体验”角色”,使她能够更为客 过提问、演示和自我模仿等,找出自动化思维;②识别 观的看待自己的问题。 认知性错误:找出概念、逻辑和推理上的错误;③真实 3.心理咨询的巩固阶段(共咨询一次)。目的:巩固 性检验:鼓励来访者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去验证自己的 已经取得的咨询效果,让来访者能够举一反三,用已经 观念;④去中心化: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并非受自己所 掌握的合理正确客观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周围的人和 想象中的观众约束;⑤忧郁或者焦虑水平的监控:让来 事,能够正确应对社会生活和学校学习中的各种挫折 访者知道情绪也是一个有开始、高峰和消退的过程,从 和不如意的事。时间:2011年10月10日晚上7:30—8: 而加强来访者自己主动去调节不良情绪。 30。方法:会谈法、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测验法。过程:通 2.双方的权责义务。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的权责义 过和来访者的会谈,发现来访者建立了合理的认知。消 务以心理咨询师的从业规范为基准。 极情绪大大缓解,能与同学积极主动的交往。通过认知 3.时间与资费。心理咨询时间按制定的咨询方案实 韵改变,发现与同学交往并不会伤害到自己,睡眠质量 施。咨询费用:学校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免费为学生提供 提高,也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心理测验结果:SDS标准 的咨询。 分为47分SCL一9总分为142分,人际敏感1.7分,抑郁 七、心理咨询的过程 因子分为1.7。故来访者的抑郁症状得以缓解。 心理咨询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心理 八、心理咨询结果的评价 诊断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通过摄 1.张某本人的评估。通过心理咨询后,张某觉得:人 人性会谈搜集资料,以及对心理问题做出诊断与评估。 睡不再困难,心情不在那么郁闷,上课也能集中精力学 第二阶段就是心理咨询阶段,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变 习听讲,也敢和同学们交流,对同学的一些善意的建议 求助者的适应不良性自动思维和错误的认知图式。第 不再误会,也开始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 三阶段是结束与巩固阶段,帮助求助者通过解决其具 2.心理咨询师的评估。通过回访和跟踪,来访者人 体问题而学会进一步的自我帮助,达到人格层面的成 际交往能力增强,学会了自我调整情绪状态,学习也渐 长。 渐进入良好状态,短期咨询目标得以实现。 、1.心理咨询关系的建立与诊断,评估阶段(两次咨 3.张某的同学评估。张某的同学认为张某开始变得 253- 【心理疏导】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构建 滕秋玲,王显金 (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宁波315175) 摘要:统治近半个世纪的消极(病理或病态)心理学是以问题为关注重心,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是遵循 了消极心理学的以问题疾病为导向的治疗方针。近十年来兴起的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内容、教 育途径以及教育方式方法上提出了新的思路,即从问题导向到积极价值取向模式,不但要关注问题更要挖掘学生 的潜能,培养受教育者的品质,使学生幸福乐观地对待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疾病导向;积极价值导向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卜0254—02 积极心理学概述 预防教育;二级目标是以心理疾病干预为主,对普遍心 在过去的20多年,心理健康教育确实对人类和社 理问题进行咨询和辅导;三级目标是以治疗心理疾病 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 为主,对疾病和心理障碍的个别学生进行治疗和诊断。 格曼(Seligman)在美国心理学会1998年度报告中提 首先,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大部分是以心理问题为 到:现今心理学家对至少14种在50年前没有能力治 专题,导致人们误把心理问题看成心理不健康的代名 疗的心理疾病进行了有效治疗,这是心理学研究领域 词。其次,咨询工作和心理辅导被喻为垃圾工作处理站 的一项实践性胜利。但这种以“问题导向”的消极(病理 和消防工作,使心理问题辅导和咨询工作陷入片面和 或病态)心理学把注意的焦点集中在个体的心理消极 被动。第三,心理诊断和治疗忽视了患者自己构建良好 (病理或病态)层面。近十年方兴起的积极心理学主张 心理状况和恢复健康的能力。 由从传统消极(病理或病态)心理学研究消极负面问题 3.积极价值取向模式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回归。 转向研究人的积极品质和力量以使人更幸福快乐,而 2005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这一主张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新视野领域。本 育的意见》提出了四个重要任务和健康心理教育理念: 文旨在从操作层面上探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 ①介绍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用来帮助大学生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即融问题导向予积极取向,逐步 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优良品格。②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 实现从问题导向模式到积极取向模式的转变。 育知识,对于大学生认识正确的健康心理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积极价值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③推广心理调节的方法,帮助大学生消除内心困惑和 1.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复杂。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 增强克服困难的能力。④解析心理现象本质,帮助大学 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007年《中国教育报》第7版对全 生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以科学 国12所高校2300多名学生的心理问题现状的调查进 的心态去对待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的 行了报道:①大学生心理经常有以下症状:无故烦闷比 主要目标是促进个体主观幸福感,更注重培养积极心 例最大占46.7%;其次依次是懒惰颓废、自卑、生活没意 理品质。 义、无兴趣爱好等。②大学生压力过大,心理压力主要 三、积极价值取向:我们该如何做 来源:人际交往障碍占54.3%;其次依次为性格缺陷、有 积极价值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由原来的三级目 自卑感、抑郁症、情感问题。③当代大学生面对困难和 标增加为四级目标,由“预防一咨询和辅导一治疗”变 烦恼后的反应:将近80%的大学生表现出不知所措,能 为“发掘一预防一咨询和辅导一治疗”。前两级以增加 够迅速作出调整的人数不到一成。因此,有关研究者呼 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优秀品质和美德,发掘自身积极 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 力量和潜能,进而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为目标,面向全 2.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导向模式的弊端。通常学校心 体学生;后两级仍以疏导心理问题和治疗心理疾病为 理健康有三个级别目标,一级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目标,面向少数个体。 +-+-+ +n+”+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 一+“+”—· 一-- 一“+”—-- 乐观开朗,对事物的看法比较合情合理,对同学也不再 12】郭念峰.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 有那么重的防御心理,也愿意主动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京:民族出版社,2011. 4.心理测量反应的结果。再次对张某进行了SDS、 I3]郭念峰.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 SCL一90的心理测验,结果显示其不良的心理症状基本 京:民族出版社,2011. 缓解。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5】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郭念峰,虞积生.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 匕京:民族出版 【61郑新.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与成长报告精编[M1_天津:天津 社.2011.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f7J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5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