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总复习之成语——重复赘余
1. 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禁不住,抑制不住。原指热衷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后多指忍不住要发笑。不能用成“忍俊不禁地笑了”
2.难言之隐:隐,隐情。深藏于内心的话或事。难以说出口的隐情。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23. 日理万机:理,处理,机也作“几”事务。一天要处理上万件事务。不能用作“每天都要日理万机。”
24. 无地自容:容,容下。没有地方可以藏身。也指处境窘迫,无不能用成“难言之隐的苦衷”
3. 南柯一梦:南柯,指梦境中的南柯郡。泛指一场美梦。比喻得失无常,美梦成空。不能用作“一场南柯一梦”
4. 相形见绌:相形,互相比较。绌,缺陷,不足。相比之下,显出一方非常逊色。不能用作“显得相形见绌”
5. 如芒在(刺)背:芒,芒刺,好像芒刺扎在背上。形容惶恐不安。不能用作“好象如芒在背”
6. 遍体鳞伤:遍,全部。鳞,鱼鳞,这里指伤痕布满合身。像鱼鳞一样密。形容被打得合身都是伤。不能用作“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7. 当务之急:当务,当前应办理的事情。原指应当做的事情才是最紧要的。后指当前所做事情是最紧要的、最急迫的事。不能用作“目前的当务之急”
8. 接踵而至: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到来。形容很多人接连而来。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9. 津津乐道:津津,兴味很浓的样子。乐道,乐于谈论。指饶有兴味地谈论某事。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说”
10. 闻名遐迩:遐,远,迩,近。远近都闻名。形容名声很大。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
11. 责无旁贷:责,责任。贷,推卸。自身负有的责任,不能向别人推卸。不能用作“责无旁贷的责任”
12. 生灵涂炭:生灵,指百姓。涂炭,沼泥和炭火。比喻困苦的境地。指老百姓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不能用作“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13. 安居乐业:安定地居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不能用作“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14. 见(贻)笑大方:见,被,大方,内行或有见识的人。被内行或有见识的人笑话。不能用作“只能让人贻笑大方”等。 15. 自渐形秽:渐,惭愧,秽,丑陋,肮脏。原指自己的容貌风度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泛指自愧不如别人。不能用作“感到自渐形秽”。
16. 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泛指众多的读书人。不能用作“众多的莘莘学子”
17. 扪心自问:扪,摸,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形容心地坦然,光明正大。不能用作:“扪心自问的自责”
18. 真知灼见:灼,明亮、透彻。指正确透辟的认识和见解。不能用作“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19. 满腹经纶:经纶,原指整理丝缕、理丝为经,编丝为纶,统称经纶。引申为治国或办事的能力。形容人很有学问和才干。 20. 众所周知:周,普遍、全。大家都知道。不能用作“这是大家众所都知的”。
21. 妄自菲薄:妄,不实在,过分的。菲薄,轻视,过分地瞧不起自己,以致失去了信心,不能用作“~你自己”。
22. 不虞之誉:虞,预料。出乎意料的称赞。不能用作“没有想
栖身之处。
25. 恍然大悟: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明白,觉醒。一下子忽然明白过来。不能用作“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 26. 任重道远:任,负担。负担沉重,路程遥远。比喻既担负着重大而艰巨的责任,又必须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不能用作“任重道 远的责任。”
27. 眼花缭乱:缭,亦作“撩”纷乱。看到纷繁复杂或光彩耀眼的事物而感到迷乱。不能用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28. 破天荒:天荒,从未开垦过的土地。比喻从未有过,第一次。不能用作“破天荒的第一次”。
29. 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势头并未停止。不能用作“正~”
30. 芸芸众生:芸芸,众多的样子。众生,梵语指一切生物。原为佛教语。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后用以指一大群普普通通的人。不能用作“众多的~”
31. 耿耿于怀:耿耿,心里有事,很不安宁的样子。心里老是想着,不能忘怀。不能用作“心里一直~”
32. 感激涕零:涕,泪,零,落。感激得流下了眼泪。形容非常感激。不能用作“~得流下了眼泪”。
33. 历历在目:历历,一个一个清楚分明。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不能用作“往事~地出现在眼前”。
34. 刻骨铭心:铭,镂刻,记载。镂刻在骨头上或心里。比喻感受深刻,永不忘记。不能用作“令人难忘的教训~”。 练习:
人民生活的安居乐业 人民的生灵涂炭 没想到的不虞之誉 难言之隐的苦衷 目前的当务之急 使他好像如芒在背 真知灼见的意见 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至今还记忆犹新 一位的莘莘学子、 他七手八脚、 两兄弟情同手足、 在海外遐迩闻名、 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2013高考语文总复习之成语——形近易混
1、【安分守己 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前者偏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2、【安之若素 随遇而安】都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3、【跋山涉水 风尘仆仆 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之意。“跋山涉水”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仆”重在长途奔波忙碌;“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4、【半斤八两 伯仲之间】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强调水平相等。通常比喻彼此不分上下,较多用于贬义。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指老大、老二;间,23、【骇人听闻 耸人听闻】都含有使人吃惊的意思。但其区别在于,用“耸人听闻”时,所说的是故意夸大了的事,甚至未必是事实,说者的目的就是要使人震惊;用“骇人听闻”时,说明发生的事是事实,指惊人的残暴,卑劣的坏事。
24、【含糊其辞 闪烁其辞】都有说话不清楚、不明确的意思。前者着重在说得含混不清;后者着重在说话遮遮掩掩、躲躲闪闪。
25、【汗牛充栋 滥竽充数】前者形容书多。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书堆满屋子,顶到栋梁。后者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以次充好。也用作自谦之词。
26、【厚颜无耻 恬不知耻】都形容不知羞耻,常可通用。前者偏重在脸皮厚;后者偏重在做了坏事仍满不在乎(恬:安然,无中间。意为不分上下。
5、【包办代替 越俎代庖】都有包办之意。前者重在“包办”;后者重在“超越权限”。
6、【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
7、【本末倒置 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但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重在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8、【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前者偏重在显示特点;后者偏重在创造出独特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多含褒义。
9、【病入膏肓 不可救药】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前者偏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在“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10、【博闻强志 见多识广】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前者偏重在见闻广博,知识面宽,记忆力强,只用于书面语;后者偏重于阅历多,多用于口语。
11、【捕风捉影 无中生有】都含凭空捏造之意。前者偏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偏重在“本来没有”,语气也较重。
12、【不刊之论 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刊:消除,删改);后者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13、【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推心置腹】都表示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畅所欲言”偏重在说话尽情,“各抒己见”重在发表己见;“推心置腹”重在待人真诚,而且“推心置腹”所涉及的对象一般是一个人或较少的人。
14、【大发雷霆 怒不可遏】都表示十分愤怒。前者偏重发怒时的高声斥责;后者强调愤怒难以抑制(遏:止住)。
15、【大公无私 铁面无私】都表没有私心。前者表示一心为公;后者指不畏权势,不讲情面。
16、【得寸进尺 得陇望蜀】都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前者表逐步进逼,越要越多;后者强调的是得到这个,还想那个。
17、【阿谀逢迎 趋炎附势】都有巴结奉承之意。前者指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后者比喻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炎,势,比喻权势)。
18、【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都有耳朵听到、眼睛看到的意思。强调亲自听到、看到,受没受到影响则不管;后者强调经常听到、看到,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的影响(濡:沾湿、润泽;染:沾染)。 19、【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都表示事前做好准备。前者重在预防;后者重在准备。
20、【风言风语 流言蜚语】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前者多指无意传说,传说者多出无知、怀疑和猜测;后者多指有意,传说者往往出于险恶用心。
21、【孤注一掷 破釜沉舟】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的意思。前者偏重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的一次冒险(注:赌注、时押上的钱),多含贬义;后者偏重在下决心决一胜负,多含褒义。
22、【固执己见 一意孤行】都有不听劝告的意思,前者的侧重点在坚持自己的意见,后者的侧重点在坚持自己的行为。
动于衷)。
27、【挥金如土 一掷千金】都形容极度挥霍。前者偏重在对钱财的轻视;后者偏重在一次花钱之多。
28、【回味无穷 耐人寻味】都形容意味深长。前者只限于事后回忆,在追忆中体会到意趣很深;后者不仅指事后,也可以指当时。
29、【洁身自好 明哲保身】都指怕招惹是非。前者用作褒义时,偏重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用作贬义时,多指怕惹是非。后者用作褒义时,偏重指处世待人,十分明智;用作贬义时多指怕犯错误或怕得罪人,是不讲原则的自由主义的表现。
30、【口蜜腹剑 笑里藏刀】都形容阴险狡诈。前者偏重嘴甜;后者偏在脸笑。
31、【理所当然 天经地义】都表示按道理应该如此的意思。后者偏重在合乎道理,语气重,色彩庄重;前者偏重在应当如此,适用范围要比“天经地义”宽得多。“天经地义”还可指非常正确的、不能改变的道理。
32、【恋恋不舍 流连忘返】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前者语义范围广,可指一切所留恋的人、事物、景物等;后者偏重在对景物的留恋。
33、【每况愈下 江河日下】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前者偏重在笼统地表示越来越坏(愈:越发,更加);后者偏重在一天天坏下去。
34、【恰到好处 恰如其分】都表示做事、说话达到适当的程度,常可通用。前者偏重在恰巧达到最好的地步;后者偏重在正合分寸。
35、【巧夺天工 鬼斧神工】都指技艺高超巧妙。但前者侧重于人工,后者侧重于天然。
36、【熟视无睹 视而不见】前者指常看见却跟没有看见一样,指对某一事物漠不关心。后者指虽然睁着眼看,却什么也没有看到,指不注意或不关心,常和“听而不闻”连用。前者强调的是经常看到就像没有看到一样,突出的是“熟视”。后者强调的是看见了就像没有看见一样,突出的是不注意。
37、【谈笑风生 谈笑自若】都有谈话时有说有笑的意思。前者表示谈话时兴致勃勃,气氛活跃,多用在平时说话;后者表示不变常态,多用于紧张、情势严重时的谈笑。
38、【瑕不掩瑜 瑕瑜互见】都表示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前者是“缺点遮不住优点”的意思;后者比喻有优点也有缺点,没有主次之分。这两个成语不能通用。
39、【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都含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的意思。前者偏重于在道义上不允许推托;后者偏重在责任上不可推卸(贷:推卸)。
40、【众口铄金 有口皆碑】众口铄金:铄金,熔化金属。众口一词,足能熔化金属;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有口皆碑:碑,记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