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共7题,30分)
1、边际替代率(4分)2、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供给曲线(4分)3、资本边际效率(4分)4、凯恩斯极端
(4分)5、马歇尔—勒纳条件(4分)6、垄断利润(5分)7、可变资本(5分)
二、简答题 (共8题,56分)
1、钻石对人的用途很有限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很便宜。运用所学经济学原理解释这一价值
悖论。(6分)
2、举例说明信息不对称会破坏市场的有效性。(6分)
3、由家庭消费函数直接加总是否可以得到社会消费函数?(6分)
4、如果LM曲线既定,IS曲线的斜率变小,那么扩张性财政的效果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6分) 5、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在总供求所决定的均衡产量尚未达到潜在产量的情况下,短期内可以采取什么
样的宏观经济?(6分)
6、在日、美等国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同时,我国则坚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如果人民币升值,
对国际经济部门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6分)
7、简述商品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关系。(10分)
8、简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关系。(10分) 三、计算题(共2题,20分)
1、某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60P,该市场为某垄断厂商所支配,其成本函数为TCQ求:(10分)
(1)厂商均衡时的价格、供给及利润; (2)由于垄断而导致的经济福利损失。
2、假设:在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c=100+0.75yd,投资i=160-6r,购买g=100,税收T=0.2y,货币
需求L=0.25y-1.5r,货币供给M=168,价格指数P=1.2。单位:亿美元。求:(10分)
(1)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
(2)如果上述均衡国民收入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相比还差150亿美元,试图通过减税的办法来增
加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那么的税收将减少多少?
四、论述题 (共2题,44分)
1、运用生产理论分析说明理性的厂商应如何确定生产要素的投入量?(14分)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资本必须积累?请阐述有哪些因素影响单个资本的积累,为什么?(30分)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2、交易成本3、价格歧视 4、挤出效应5、自动稳定器6、费尔普斯的“黄金分割率” 二、简答题 (共6题,每题10分,共60分)
1、某种商品的需求缺乏价格弹性,试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该商品的消费者需求曲线。
第 1 页共 8页
2/2。
2、什么是垄断市场?形成垄断的原因有哪些?
3、什么是外部影响?举例说明外部影响是怎样导致资源配置失当的?
4、如果国民收入分配越来越向富有者集中,那么投资乘数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5、作图推导出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6、简述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及主张。 三、计算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假设消费者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2y2,张某收入为500元,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
元,Py=5元,求:
(1)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最佳购买组合。
(2)若给予消费者消费x商品以价格补贴,即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50%购买x,则张某对x和y两
种商品的购买量又是多少?
(3)若某工会愿意接纳张某为会员,会费为100元,但张某可以50%的价格购买x,那么张某是否应该
加入该工会?
2、假设:消费函数c=600+0.8y,投资函数i=400-50r,购买g=200,货币需求函数L=250+0.5y-125r,
货币供应M=1250,P=1。求:
(1)IS曲线和LM曲线;
(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
(3)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4500亿美元,那么要增加多少货币供应才能实现充分就业? 四、论述题 (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为什么说完全竞争的经济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2、试述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卷
一、名词解释(6×5分=30分)
1、公共物品2、非价格竞争3、技术替代率4、凯恩斯陷阱 5、货币幻觉6、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二、简答题(6×10分=60分)
1、机会成本概念与一般理解的成本概念有何区别?
第 2 页共 8页
2、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也有人说,气候不好反而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
歉收后谷物会涨价,农民因此而增加收入。试运用所学经济学原理对这两种说法给予评价。
3、分析说明不同经济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有何不同?
4、如果总供求所决定的价格水平过高,在不考虑就业水平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什么样的经济? 5、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6、什么是挤出效应?为什么会出现挤出效应? 三、计算题(2×10分=20分)
1、已知某厂商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生产单一产品。他在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上都具有垄断力,其要
素生产函数为Q60L0.5K0.5,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24310P63,厂商的劳动供给函数为
L311012(2)每W。在短期,资本固定为2500单位。求当厂商利润最大化时(1)所雇佣的工人人数;
3个工人的年工资;(3)厂商的年产量;(4)产品的价格。
2、假设:某国某年国民收入的有关统计资料如下: 净投资 125 净出口 15 储蓄 25 消费 550 资本折旧 50 转移支付 120 企业间接税 75 购买 200 社会保险金 130 公司未分配利润 100 公司所得税 50 个人所得税 80
求: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四、论述题(2×20分=40分)
第 3 页共 8页
1、评述垄断竞争厂商理论。 2、试述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
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
一、名词解释(3×5分=15分)
1、机会成本2、斯拉茨基替代效应3、科斯定理 二、简答题(3×10分=30分)
1、当经济学家观察到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反而增加时,他们给出什么样的解释? 2、既然厂商知道在长期内他们的经济利润都将为零,他们为什么还要进入一个行业? 3、应当在什么情况下实行反垄断? 三、计算题(1×10分=10分)
设某厂商的总产量函数为TP72L15LL。求: (1)当L7时,边际产量MP是多少?
(2)L的投入量是多大时,边际产量MP开始递减?
四、论述题(1×20分=20分)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比有什么特点?如何解释公共物品生产的
市场失灵?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
一、名词解释(3×5分=15分)
1、斟酌使用的宏观经济2、实际余额效应3、平衡预算乘数 二、简答题(3×10分=30分)
1、简述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如何说明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的。 2、简述在资本完全流动和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为什么无法实现的货币。 3、简述财政的自动稳定机制。 三、计算题(1×10分=10分)
假设消费函数C=1000+0.6Y,投资函数I=800-r,购买G=200,货币需求函数L=500+0.5Y-120r,货
币供应M=3000,价格指数P=1.5。求:
23 第 4 页共 8页
(1)IS曲线和LM曲线;
(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
(3)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5000亿元,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要实行多大力度的财政才能实
现充分就业?挤出效应是多少?
四、论述题(1×20分=20分)
试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主要内容及其经验含义。 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
一、名词解释(3×5分=15分)
1、纳什均衡2、公共物品3、生产可能性曲线 二、简答题(3×10分=30分)
1、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 2、为什么说垄断也有可能促进经济效率?
3、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时的盈利情况有哪些可能性? 三、计算题(1×10分=10分) 假设某边际成本函数是MC3Q28Q100,若生产5单位产品的总成本是595,求总成本函数、
平均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及平均可变成本函数。
四、论述题(1×20分=20分)
试画图说明吉芬物品价格下降时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并说明其需求曲线的特征。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
五、名词解释(3×5分=15分)
1、国民收入2、自然失业率3、自动稳定器 六、简答题(3×10分=30分)
1、试述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谈谈应如何修正。
2、简述在资本完全流动和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对国际收支影响的可能后果。 3、简述总需求曲线与商品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不同原因。 七、计算题(1×10分=10分)
第 5 页共 8页
假定一经济系统由如下行为方程组成: 消费行为:C=280+0.8Yd 投资行为:I=40-10r
行为:税收T=0.25Y;支出T=40 货币需求:L/P=0.4Y-20r 名义货币供给:M=180 (1)计算总需求函数。
(2)若总供给函数为Y=600+24P,充分就业水平为696,要实现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总需求需要增加多少。 八、论述题(1×20分=20分)
试用菲利普斯曲线及相关理论评述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
一、名词解释(3×5分=15分) 1、经济模型2、基尼系数3、经济效率 二、简答题(3×10分=30分)
1、如果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不成立的话,世界上就不会存在粮食总量危机,但可能存在粮食分配问题。为
什么?
2、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厂商不会在其市场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小于1的部分进行生产。为什么? 3、如何纠正由于外部性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 三、计算题(1×10分=10分) 已知某消费者的收入为M,他在
表,
x1和x2中的偏好可以用U(x1,x2)ax1x2(a0)代
x1和x2的价格分别为P1和P2。
求: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消费组合。 四、论述题(1×20分=20分)
以李嘉图和俄林为代表的传统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假设前提,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
罗·克鲁格曼强调不完全竞争市场与规模报酬递增。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是微观经济学,请结合微观经济学原理,回答以下问题:
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有哪些特征?
第 6 页共 8页
2、什么是规模报酬递增?
3、完全竞争市场中为什么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企业?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
一、名词解释(3×5分=15分)
1、菲利普斯曲线 2、利率效应(凯恩斯效应) 3、马歇尔—勒纳条件 二、简答题(3×10分=30分)
1、运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原理,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实践,解释过分节俭对他人也可能是一种罪恶。 2、比较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异同。 3、简述一般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机制。 三、计算题(1×10分=10分) 假定一国生产函数为Y=K1/3(AL)2/3,其中资本存量为K=43200,有效劳动力AL=200,折旧率为5%,
储蓄率为0.4,试求: (1)有效人均产出;
(2)若该国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分别为3%和2%,求稳态有效人均资本水平; (3)在稳态水平上产出、资本和人均收入增长率各为多少;
(4)计算该国有效人均黄金资本存量,稳态时达到该黄金资本存量的储蓄率是多少。 四、论述题(1×20分=20分)
结合IS-LM模型,解释财政对产出发挥作用的传导机制,评述财政的作用效果。 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 考试科目: 812西方经济学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
一、名词解释(3×5分=15分)
1、引致需求 2、市场失灵 3、租金 二、简答题(3×10分=30分)
1、请结合图形分析“谷贱伤农”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原因。
2、为什么说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
3、为什么说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下包络线?请结合图形进行分析。 三、计算题(1×10分=10分)
设一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500-5P,成本函数为C=20Q,求:
第 7 页共 8页
(1)、若该产品为一垄断厂商生产,利润极大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各为多少? (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应为多少? (3)、社会纯福利在垄断性生产时损失了多少? 四、论述题(1×20分=20分) 设某企业的短期生产函数为
Qf(L,K),
Q表示企业总产量,L和K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
在短期生产情形下,资本投入量K固定不变,劳动投入量L可以任意变动。请结合图形回答以下问题:
1、边际产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2、平均产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3、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 4、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5、为什么生产者通常会选择在第二阶段生产?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 五、名词解释(3×5分=15分)
1、流动性陷阱 2、平衡预算乘数 3、实际汇率 六、简答题(3×10分=30分)
1、简述国民收入核算中收入法、支出法和生产法三者的一致性。 2、简述影响国际收支的影响因素。
3、结合新古典增长模型,简述为什么没有技术进步就不会有生活水平的提高。 七、计算题(1×10分=10分)
假设消费函数C=1000+0.6Y,投资函数I=800-r,购买G=200,货币需求函数L=500+0.5Y-120r,名
义货币供应M=3000,价格指数P=1.5。求:
(1)IS曲线和LM曲线;
(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
(3)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5000亿元,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要增加多少货币供应才能实现充分
就业;
(4)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加或减少多少? 八、论述题(1×20分=20分)
结合大萧条以来英美等国的宏观经济实践,试述宏观经济理论及的演变。
第 8 页共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