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测磁滞回线》——用示波器观测动态磁滞回线讲义(教705)
8+《测磁滞回线》——用示波器观测动态磁滞回线讲义(教705)
用示波器观测动态磁滞回线
【实验简介】
磁性材料应用广泛,从常用的永久磁铁、变压器的铁芯到录音、录像、计算机存储用的磁带、磁盘等都采用磁性材料。铁磁材料是最常见和最常用的磁性材料。它分为硬磁和软磁两大类,其根本区别在于矫顽力的大小不同。硬磁材料的剩磁和矫顽力大,因而磁化后,其磁感应强度可长久保持,适宜做永久磁铁。软磁材料的矫顽力小,但磁导率和饱和磁感应强度大,容易磁化和去磁,故广泛用于电机、变压器、电器和仪表制造等工业部门。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反映了铁磁材料的主要特征。本实验将采用动态法测量磁滞回线。
【实验目的】
1. 掌握利用示波器测量铁磁材料动态磁滞回线的方法;
2. 了解铁磁性材料的动态磁化特性;
1
3. 了解磁滞、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的概念,加深对饱和磁化强度、剩余磁化强度、矫顽力等物理量的理解。
【实验仪器与用具】
磁特性综合测量实验仪(包括正弦波信号源,待测样品及绕组,积分电路所用的电阻和电容)。双踪示波器,直流电源,电感,数字多用表。
磁特性综合测量实验仪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 样品1:锰锌铁氧体,圆形罗兰环,磁滞损耗较小。平均磁路长度l=0.130 m,铁芯实验样品截面积S=1.24×10-4 m2,线圈匝数:N=150匝,N=150匝;N=150匝。
1232) 样品2:EI型硅钢片,磁滞损耗较大。平均磁路长度l=0.075 m,铁芯实验样品截
N=150匝,面积S=1.20×10-4 m2,线圈匝数:
1N2=150匝;N=150匝。
32
1
几乎不随温度变化;顺磁性物质的磁化率通常为102~104之间,且随温度线性增大 ;而铁磁性
物质的磁化率通常大于1,且随温度增高而变小。铁磁性材料主要是铁、钴、镍及他们的合金和氧化物,以及稀土与过渡族元素组成的合金等。由于铁磁材料的磁导率很高,常被用作电感、电磁铁、变压器的铁芯材料,以增大线圈中的磁通量。
除了磁导率高以外,铁磁材料还具有特殊的磁化规律。对于一个处于磁中性状态(H0,且
B0)的铁磁材料加上由小变大的磁场H进行磁
化时,磁感应强度B随H的变化曲线称为起始磁化曲线,它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可逆磁化阶段,当H很小时,B随H变化可逆,见图1中的OA段,若减小H,B会沿AO返回至原点;(2)不可逆磁化阶段,见图1中AS段,若减
1
小H,(比如当磁场从D点的HB不会沿SA返回减小到HDDH,再从HDH增大到H,BH轨迹会
D是图中点线所示的回线样式);(3)饱和磁化阶段,见图1中SC段,在S点材料已经被磁化至饱和状态,继续增大H,磁化强度M不再增大,由于B(MH),B会随H线形增大,但增量极小。
0图中H和B表示M刚刚达到饱和值时的H和B的
SS值,分别称为饱和磁场强度和饱和磁感应强度。 如果将铁磁材料磁化到饱和状态(图1中S点)后再减小磁场H,那么磁感应强度B会随H减小而减小,但并不沿起始磁化曲线SAO减小,而是沿着SP这条更缓慢的曲线减小。当H减小到0时,B并不为0,H称为矫顽力H。当反向
C磁场达到H,铁磁材料达到反向饱和磁化状态
SS。而若H从反向饱和值H变到0,再增大至正
SS向饱和值H时,B会沿曲线SPQS返回至正向饱和
2
值B。曲线SPQS与SPQS以原点O成中心对称,它
S们形成的闭合曲线SPQSPQS叫做饱和磁滞回线。饱和磁滞回线反映了磁化场由H变到H再变回
SS到H往复一周的变化过程中,B随H的往复变化
S情况。
BBSSCBrPD-HCQΔBAΔHOQ HCHSHS P -Br
图1 铁磁材料的起始磁化曲线和饱和磁滞回线
示意图
由于铁磁材料加上磁场H后产生的B不仅与H有关,也与磁化历史有关,所以在研究铁磁材料的起始磁化性质时,通常先对铁磁材料进行退磁处理,使之达到磁中性状态,一种较为简
3
便易行的方法是交流退磁。具体做法是,对材料加交变磁化场,先用大幅度励磁电流使它饱和磁化,再在不断改变磁场方向的过程中逐渐减小励磁电流幅度至0使它退磁。
如果磁场在任意[H,H]范围内作循环变化,
mm那么B也会做循环变化,形成一个闭合的磁滞回线。磁滞回线的面积对应于循环磁化一周所发生的能量损耗。对材料进行准静态磁化时,损耗来自于磁滞损耗。对材料进行交流动态磁化时,除了有磁滞损耗外,还会有涡流损耗和剩余损耗。一般由金属和合金所组成的金属磁性材料电阻率低,在高频磁化时其涡流损耗大,而由金属氧化物组成的铁氧体磁性材料电阻率高,高频条件下其涡流损耗很小。
动态磁滞回线形状与磁化场频率和幅度都有关。在同一频率下,交变磁场幅度不同时,动
4
态磁滞回线也会不同。将磁场幅值从0增到H,
S这些动态磁滞回线的顶点(H,B)的连线称为
mm动态磁化曲线(见图2)。在这条线上任意一点的B和对应H的比值mmmBm0Hm称为振幅磁导率。对
于工作在幅度较大的交变磁场下的电感铁芯,比如变压器铁芯,振幅磁导率是衡量其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BBSBrBmBm Hm HmHCHSH
图2 铁磁材料的动态磁滞回线和动态磁化曲线
示意图
当交流磁化场幅度很小时,铁磁材料的磁化
5
过程是可逆的,磁滞回线退化成一条斜 线(见图2中原点附近的小线段)。对于没有直流偏置磁场的情况,这个过程对应于起始磁化曲线起始的可逆阶段(图1中的OA段),可以定义起始磁导率为ilimBH0H0,它表征了起始可逆磁化阶
段的磁化性能。用于弱磁场中的材料,例如通讯器件上应用的软磁材料,其磁化性能主要由来表征。
有的电感铁芯工作在既有直流偏置又有交流弱磁场的情况下,比如在图1中的D点附近以弱交变磁场循环磁化,当磁场足够弱时回线会退化成一条斜线,此时,交流弱磁场引起的磁感应强度变化B与磁场强度变化值H(H趋于0)之比决定了电感性能,相关的磁导率称为可逆磁导率,定义为
RilimBH0H0。直流偏置磁场可
6
以影响的大小,这一原理被应用在磁放大器的
R设计中。
2.动态磁滞回线的测量
测量动态磁滞回线的原理电路如图3所示。环形铁芯上绕有三组线圈,线圈1为交流励磁线圈,线圈2为感应线圈,线圈3为直流励磁线圈。线圈1接交流正弦信号源,根据安培环路定理,磁场强度正比于线圈中的电流,因此也正比于电阻R上的电压u。线圈2接RC积分
1R1电路,磁感应强度正比于线圈2上感应电压u的
2时间积分,因此也正比于积分电容C上的电压
uC。将u和u从示波器两通道输入,在示波器X-Y
R1C显示模式下,就可以看到动态磁滞回线。测有直流偏置磁场下的可逆磁导率时,需要将线圈3接直流电源,用电表测量电流计算磁场强度,要能有效调节励磁电流;为了减小交流磁场在
7
线圈3中产生的感应信号对直流稳定性的影响,需要在回路中串入一只大电感L。
ER3ALN3~R1CH1ux=uR1N1N2CCH2uy=uCR2
图3 用示波器测量动态磁滞回线电路图 交流磁场强度H的测量原理。由安培环路定理,磁场强度H正比于励磁电流i:
1HN1i1l
其中N是线圈1的匝数,l是磁环的等效磁路长
1度。由于iHN1uR1lR11uR1R1,因此H也与u成正比
R1 (1)
交流磁感应强度B的测量原理。由法拉第电磁
8
感应定律,线圈2上的感应电压u来源于线圈2
2中的全磁通的变化
u2N2dNSdB2dtdt
其中N是线圈2的匝数,是单匝线圈中的磁通
2量,S是单匝线圈环绕的面积(对绕在磁芯上的线圈相当于磁芯的横截面积)。如果RCT(T是
2外磁场周期),那么电容C上的电压远小于总电压u,电阻R上的电压u近似等于总电压u,电
22R22容C上的电压为:
uCQ111i2dtudtu2dtRCCCR22CR2
其中Q是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i是线圈2中
2的电流。交流磁感应强度B正比于u
CBR2CuCN2S (2)
【实验内容】
9
1.观测样品1(铁氧体)的饱和动态磁滞回线
(1)测量频率f=100 Hz时的饱和磁滞回线。取R=2.0 ,R=50 k,C=10.0 F。示波
12器选择X-Y模式。调节励磁电流大小及示波器的垂直、水平位移旋钮,在示波器显示屏上调出一个相对于坐标原点对称的饱和磁滞回线。测量并画出饱和磁滞回线的BH图。上下半支各选取9个以上的测量点。测量B,B,H。可通
SrC过示波器光标(cursor)来读数。
(2)保持信号源幅度不变,在仪器频率可调范围内,观测不同频率时的饱和磁滞回线。用不同频率时,磁滞回线有何变化?为什么?保持R,测量并比较f=95 Hz和150 HzRC不变,
12时的B和H。
rC(3)在频率f=50 Hz下,比较不同积分常量取值对李萨如图的影响。固定励磁电流幅度
Im=0.1 A,R=2.0 ,改变积分常量RC。调节RC122分别为0.01 s、0.05 s、0.5 s,观察并粗略画出
10
不同积分常量下uR1uC李萨如图形的示意图。请
R1思考为什么积分常量会影响u线的形状?
uC李萨如图形的
形状?积分常量是否会影响真实的BH磁滞回
2.测量样品1(铁氧体)的动态磁滞回线。(测量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退磁。)
(1)在f=100 Hz时,调出不同幅度的动态磁滞回线,测量并画出动态磁化曲线。取
R1=2.0 ,R=50 k,C=10.0 F。磁场幅度H从
2mS0到H单调增加,要求至少20个测量点。
(2)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并画出(3)测定起始磁导率。
imHm曲线。
3.观察不同频率下样品2(硅钢)的动态磁滞回线。
取R=2.0 ,R=50 k,C=10.0 F。在给
12定交变磁场幅度H=400 A/m下,测量f=20 Hz,
m40 Hz,60 Hz的B,B,H。
mrC*
4.测量样品1(铁氧体)在不同直流偏置
磁场H下的可逆磁导率。(测量前需要先对样品
11
进行退磁。)
交流磁场频率取f=100 Hz。电路参数设置为:R=2.0 ,R=20 k,C=2.0 F。直流偏置
12磁场必须从0到H单调增加。测量时,为保证
S精度,需调交流信号源幅度使交流磁场H足够小,并调节示波器,使李萨如图充分放大,以观测磁化是否可逆。画出点)。
【思考题】
RH曲线(至少10个
1. 铁磁材料的动态磁滞回线与静态磁滞回线在概念上有什么区别?铁磁材料动态磁滞回线的形状和面积受那些因素影响? 2. 铁氧体和硅钢材料的动态磁化特性各有
什么特点?
3. 本实验中,电路参量应怎样设置才能保证uR1uC所形成的李萨如图形正确反映材料
动态磁滞回线的形状?
【参考文献】
12
[1] 吕斯骅,段家忯,张朝晖。新编基础物理实验(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