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电动汽车的标准及体系

我国电动汽车的标准及体系

来源:华佗小知识
电动汽车的标准与测试

● 我国电动汽车的标准及体系 ● 电动汽车准入标准 ● 电动汽车的测试

● 典型电动汽车标准解读

我国电动汽车的标准及体系

电动车辆分标委外部框图

汽车全标委是国标委114委员会,电动汽车公委会是汽车全标委27分委会

我国电动汽车车标准及体系

电动车辆分标委内部框图

电动汽车标准

我国电动汽车的标准及体系

·全国汽车标准委员会于1998年组织成立了电动车辆分标委,秘书处设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分标委受工信部和国标委领导与管理;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2/SC21和IEC/TC69对口交流。

·分标委负责全国电动车辆标准化工作。

·分标委共有37个委员和6个海外观察员,分别来看成电动汽车制造企业,动力电池企业,电机企业,电摩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 ·分标委有4个工作组。

我国电动汽车的标准及体系

现有电动汽车标准

序类别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状态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储能装置8 30 GB/Z 18333.2-2001 电动道路车辆用锌空汽蓄电池 现行有效 燃料电池7 混合动力8 纯电动13 GB/T 18384.1-2011 GB/T 18384.2-2011 GB/T 18384.3-2011 GB/T 4094.2-2005 GB/T 19596-2004 GB/T 18385-2005 GB/T 18386-2005 GB/T 18387-2008 GB/T 18388-2005 GB/T 24552-2009 GB/T 19836-2005 GB/T 28382-2012 QC/T 838-2010 GB/T 19751-2005 GB/T 19750-2005 GB/T 19752-2005 GB/T 19755-2005 QC/T 837-2010 QC/T 4-2011 GB/T 24554-2009 GB/T 24549-2009 GB/T 24548-2009 GB/T 26990-2011 GB/T 26779-2011 GB/T 26991-2011 QC/T 816-2009 GB/Z 18333.1-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 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电动汽车术语 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kHz~30MHz 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电动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电动汽车用仪表 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 超级电容电动城市客车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混合动力电动汽定型试验规程 混合动力电动汽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 混合动力电动汽类型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污染物排放车载测量方法 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燃料电池汽车安全要求 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术语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要求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口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电高车速试验方法 加氢车技术条件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 现行有效,正在修订 现行有效,正在修订 现行有效,正在修订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电机及控制39 40 41 42 43 44 45 46 能源供给10 47 48 49 50 51 52 电动摩托车6 系统5 QC/T 741-2006 QC/T 742-2006 QC/T 743-2006 QC/T 744-2006 QC/T 840-2010 QC/T 7-2011 GB/T 18488.1-2006 GB/T 18488.2-2006 GB/T 24347-2009 QC/T 6-2011 QC/T 3-2011 GB/T 18487.1-2001 GB/T 18487.2-2001 GB/T 18487.3-2001 QC/T 839-2010 QC/T 841-2010 QC/T 842-2010 GB/T 20234.1-2011 GB/T 20234.2-2011 GB/T 20234.3-2011 QC/T 5-2011 GB/T 24158-2009 车用超级电容器 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电动汽车用金属氢化物镍畜电池 电动汽车动力畜电池结构形式及尺寸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 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 电动汽车驱电机系统接口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故障分类及判断 电动车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 超级电容电动城市客车供电系统 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和非车载充电之间的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充电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充电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充电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 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正在修订 现行有效,正在修订 现行有效 修订,已报批 修订,已报批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53 54 55 56 57 GB/T 24157-2009 GB/T 24156-2009 QC/T 791-2007 QC/T 792-2007 GB 24155-2009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定型试验规程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电机及控制器技术条件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现行有效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及体系

我国电动汽车的标准及体系

·目前为止,电动汽车分标委已组织制订57项电动车辆标准(其中39项国家标准和1行业标准)。

·其中有5项标准等效果采用了国际标准;20项标准参考了国际相关标准;32项标准完全由我国技术人员自主制订。 ·全部为推荐性标准。 电动汽车准入标准

电动汽车准入标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标准编号 GB/T 4094.2-2005 GB/T 18384.1-2001 GB/T 18384.2-2001 GB/T 18384.3-2001 GB/T 18385-2005 GB/T 18386-2005 GB/T 18387-2008 GB/T 18388-2005 GB/T 18488.1-2006 GB/T 18488.2-2006 GB/T 19750-2005 GB/T 19751-2005 GB/T 19752-2005 GB/T 19753-2005 GB/T 19754-2005 GB/T 19755-2005 GB/T 19836-2005 GB/Z 18333.2-2001 QC/T 741-2006 QC/T 742-2006 QC/T 743-2006 QC/T 744-2006 标准名称 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 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电动汽车的电磁场辐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kHz~30MHz 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 电动汽车用仪表 电动道路车辆用锌空气蓄电池 车用超级电容器 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电动汽车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电动汽车的测试

电动汽车的测试

电动汽车的测试

电动汽车的测试

电动汽车的测试

典型电动汽车标准解读

QC/T 742-2006锂离子电池行标

GB/T20234-2电动汽车用充电连接装置:交流充电接口 IEC62196-2 中国标准 单相(可扩展为3相) 16/32A 220V 7针 机械锁+电子锁 type1(日美) type2(德国) 单相 32A/80A 不超过250V 5针 机械锁 单相 70A 三相 63A type3(意大利) 单控导引 单相 16A 250V 4 电子锁 双制导引 单相 32A 双相 32A 5 相数 电流 电压 针脚和锁止 不超过480V 7针 电子锁 250V 500V 接口形式

GB/T20234-3 电动汽车用充电车接装置:直流充电接口 参数 中国提案 美国提案 国际标准 日本提案 欧洲提案 结构 针脚数 额定电压 通讯方式 状态 9 750V/250A CAN 国家标准报批稿 7 600V/200A PLC 概念设计 GB/T24552-2009 10(1个备用) 600V/150A CAN ChadeMo协会标准 9 850V/200A PLC 概念设计 和传统汽车的差异:

在传统汽车的除霜除雾过程中,由于发动机提供动力,而电动汽车则由电池提供除霜除雾的热量来源。

GB/T24552-2009电动汽车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VS

GB/T11555-2009汽车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两个标准性能要求完全一致 试验程序基本一致 浸车时间略有不同

GB/T 18385-2005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汽车的动力性系指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先验速度。

·动力性是汽车各种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 ·汽车动力性能的三大指标:

最高车速

加速时间 最大坡度

GB/T 18385-2005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第一天 车辆准备

·30分钟最高车速试验 ·蓄电池完全放电 第二天 车辆准备 ·最高车速试验 ·蓄电池40%放电 ·加速性能试验

·4%和12%的爬坡车速试验 ·坡道起步能力试验

GB/T 18386-2005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里程试验方法

GB/T 18386-2005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里程试验方法,标准修改采用ISO 8714-2002《电动道路车辆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英文版)。 本标准规定了纯电动汽车的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的试验方法。

GB/T 18386-2005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里程试验方法

续驶里程

电动汽车在动力蓄电池完全充电状态下,以一定的行驶工况,能连续行驶的最大距离,单位为km。 能量消耗率

电动汽车经过规定的试验循环后对动力蓄电池重新充电至试验前容量,从电网上得到的电能除以行驶里程甩得的值,单位为Wh/km。

GB/T 18386-2005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里程试验方法

等速法(适用于M1、N1类车)

试验条件应符合GB/T18385-2005中4.1、4.2和4.3的规定。在道路上进行(60±2)km/h的等速试验。试验过程中允许停车两次,每次停车时间不允许超过2min,当车辆的行驶速度过到4.4.3规定的要求时停止试验。

记录试验期间试验车辆的停车次数和停车时间。试验结束后,记录试验车辆驶过的距

离D,用km来表示,测量值按四舍五入圆整到整数,该距离即为等速法测量的续驶里程。同时记录用小时(h)和分钟(min)表示的所用时间。

工况法(适用于M1、N1类车)

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附录A规定的工况循环试验。直到达到4.4.3规定的结束标准时停车。

除非有其他的规定,工况试验循环期间的停车不允许超过3次(工况循环外停车)/总的停车时间累计不超过15min。

在工况试验结束时,记录试验车辆驶过的距离D,用km来表示,测量值按四舍五入圆整到整数,该距离即为工况法测量续驶里程,同时记录用小时(h)和分钟(min)表示的所用时间。

应该在报告中给出工况试验循环期间车辆所达到的最高车带、平均回车速和行驶时间(h和min)。

GB/T 18384-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

GB/T 18384-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

本部分标准核心是动力电池(Ress)与车辆的安全关系

标记

爬电距离

气体和有害物质排出

绝缘电阻要求 过电流保护要求 碰撞要求

绝缘电阻要求:

直流母线最小值应为100Ω/V 交流母线最小值应为500Ω/V

绝缘电阻要求:

直流母线最小值应为100Ω/V 交流母线最小值应为500Ω/V

(V1V2)V1'R1R0(1)

V2V1(V1'V2')V1R1R(1) 0''V2V1

MINI E绝缘电阻测量

GB/T18384方法测出绝缘电阻:(限值要求>100(Ω/V)) ·Ri=(V1-V2)·R0/V2

·Ri/V=13310.3(Ω/V)>100(Ω/V)

BMW建议方法测出绝缘电阻:

·Ri=(V1-V2)·R0(1+V1′/V1)/V2 ·Ri/V=26620.6(Ω/V)>100(Ω/V)

GB/T 18384-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

碰撞要求:

1、 乘员保护:

电池包的要求和电解液的要求 2、 第三方保护 3、 防止短路

GB/T 18384-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

1、 操作安全 2、 故障防护 3、 用户手册

GB/T 18384-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

电路的电压分级

电压级别 直流系统 V A B 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

工作电压 交流系统 (15~150Hz) V(rms) 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