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北省辛集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第四次检测试题407_420班

河北省辛集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第四次检测试题407_420班

来源:华佗小知识
河北省辛集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第四次检测试题(407-420班)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分数:1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每题3分)

李杜风格,论者纷纭,而以严羽的两句话最为中肯:“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沧浪诗话·诗评》)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的不同,以及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具体则表现在意象的运用上。前人说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固然未必十分确切,但从意象的虚实上看,的确可以看出李杜风格的不同。

李诗的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他很少对生活的细节作精致的描绘,而是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用一些表面看来互相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拼接成具有浓烈艺术效果的图画。《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李白的夸张是最大胆的,像“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杜甫虽然也有夸张的手法,但总的看来却是偏于写实的,如“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给人以逼真之感。他的一些记游诗,如《铁堂峡》《盐井》《泥工山》等简直是一幅幅描绘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的图画,可补地理记载之不足。

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情的细微波澜。杜甫写诗往往从实处入手,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统摄全局的问题上。杜甫曾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夸赞画家王宰,说他能在尺幅的画面中表现出万里之势,杜甫自己的诗也是如此。杜甫有些诗是从身边琐事中引出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还有些诗是把重大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生活细节穿插起来。《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大处着眼,何等悲壮!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改从小处落笔,又是何等细腻!又如《北征》用自己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整个国家的变化。在纵论国家大事之中,插入一段关于儿女衣着的细节描写,用这个真实的细节反映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

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和杜甫的《悲陈陶》,都是写安史之乱的古体诗,但虚实的处理不同。《古风》大半是写游仙,最后四句才写到安史之乱,也似乎不甚着力,但它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是深刻的,诗人的忧虑和悲愤也流落在字里行间。《悲陈陶》则围绕着陈陶战役,官军、安史军和长安人民三个方面都写到了,犹如用诗写成的通讯报道,真实而深挚,是典型的沉郁之作。

李白写诗往往在虚处用力,虚中见实。杜甫写诗则在实处用力,实中有虚。在虚处用力,

1

妙在烘托。虚写好了,实可以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意象不粘不滞,显得飘逸。在实处用力,妙在刻画,在深入的刻画之中见出气魄,意象不浮不泛,显得沉郁。

(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杜甫思想、性格及创作态度、题材的差异,决定了飘逸与沉郁风格的不同,其风格的不同可从所选意象看出:前者常超越现实,后者则偏于写实。

B.李白的诗歌常常穿插表现历史、神话、梦境,把表面似乎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组合成具有强烈艺术效果的图画,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等。

C.严羽认为,李白诗歌风格飘逸、万景皆虚,杜甫诗歌风格沉郁、万景皆实,两者不能互学。 这些观点虽不确切,但的确道出了两者风格与意象的不同。

D.杜甫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他的一些记游诗所描绘的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甚至可作地理研究的辅助资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白和杜甫都能用夸张,但李白想象驰骋、夸张大胆,如“燕山雪花大如席”;而杜甫取自现实、偏于写实,如“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B.杜甫赞赏王宰的山水图画在尺幅的画面中表现出万里之势,他本人的诗歌创作也常常如此,往往从实处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问题上。

C.杜甫诗歌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常常以生活的细节来表现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如《北征》即用自己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了整个国家的变化。

D.李白诗歌总是驰骋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虽然很少精致描绘生活细节,但虚中见实, 实处用力,妙在烘托,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意象飘逸。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现的是重大社会政治内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表现出生活细节和作者内心的波澜。

B.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和杜甫的《悲陈陶》都是古体诗,写的都是安史之乱,但李诗对现实似乎不甚着力,故杜诗的艺术效果更胜一筹。

C.李白的诗歌往往在虚处用力,诗的意象不粘不滞,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诗风飘逸洒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极具艺术魅力。

D.杜甫的诗歌往往在实处用力,其妙在于刻画,刻画深入具体,气魄非同一般,意象不浮不泛,情感真实深挚,显现出沉郁的风格。

2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元行冲,河南人。博学多通,尤善音律及诂训之书。举进士,累转通事舍人,狄仁杰甚重之。行冲性不阿顺,多进规诫,尝谓仁杰日:“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膜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仁杰笑而谓人日:“此吾药笼中物,何可一日无也!”行冲以本族出于后魏,而未有编年之史,乃撰《魏典》三十卷,事详文简,为学者所称。初魏明帝时,河西柳谷瑞石有牛继马后之象,魏收旧史以为晋元帝是牛氏之子,冒姓司马,以应石文。行冲推寻事迹,以后魏昭成帝名犍,继晋受命,考校谣谶,特著论以明之。开元初,自太子詹事出为岐州刺史,又充关内道按察使。行冲自以书生不堪搏击[注]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俄复入为右散骑常侍、东都副留守。时嗣彭王志昧庶兄志谦被人诬告谋反,考讯自诬,系狱待报,连坐十数人,行冲察其冤滥,并奏原之。四迁大理卿。时扬州长史李杰为侍御史王旭所陷,诏下大理结罪。行冲以杰历政清贞,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先是,秘书监马怀素集学者续王俭《今书七志》,左散骑常侍褚无量于丽正殿校写四部书,事未就而怀素、无量卒,诏行冲总代其职。于是行冲表请通撰古今书目,名为《群书四录》,命学士毋煲等分部修检,岁余书成,奏上,上嘉之。又特令行冲撰御注《孝经》疏义,列于学官。行冲俄又累表请致仕,制许之。十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献。 (节选自《旧唐书·元行冲传》,有删改) [注]搏击:督察举发。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腰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 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B.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朕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 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C.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朕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 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D.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朕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 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3

A.“出”和“入”都是我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出”一般指调离任职之地。 B.“庶”旧指宗族中嫡亲以外的支属,与“嫡”相对,如“庶子”指非正妻所生的儿子。 C.“大理寺”是我国古代的官署名,掌管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

D.“致仕”指交还官职、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表示退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行冲博学多识,性格耿直。他知识广博,尤其通晓音律和诂训之学;他做人从不 阿谀奉承,在通事舍人任上多次对狄仁杰迸言劝诫,很受器重。

B.元行冲不从旧说,另立新论。魏收认为“牛继马后”指的是晋元帝改姓司马以应合 瑞石上的图文;而元行冲通过考证推究,给出了对“牛继马后”的新解。

C.元行冲秉持正义,断案公正。当时嗣彭王的庶兄被人诬告谋反,在审讯中被逼迫 认罪,元行冲查出断案冤枉失实,一并上奏宽免了这些人。

D.元行冲著述丰富,成就显著。他所著《魏典》事详文简,受到学者称赞;通撰的《群 书四录》经学士毋燹等审核后,受到皇上赞赏;为御注《孝经》撰写的疏义被列入学校课程。 7.把原文匦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行冲自以书生不堪搏击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 (2)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 (二)古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小题。 春日山居寄友人 周贺 春居无俗喧,时立涧前村。 路远少来客,山深多过猿。 带岩松色老,临水杏花繁。 除忆文流外,何人更可言。 【注】文流:文士之流,指有才学之士。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歌标题既点明了写作的时令,又表明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和写作意图,可谓“一举多得”。 B. 首联描写了春居山中、远离尘嚣、时立观景、怡然自得的诗人形象,诗人高雅脱俗,飘然世外。

C. 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少”与“多”相对比,鲜明地写出来山居环境远离尘嚣的清

4

幽和静谧。

D. 颈联写岩石旁松树的老色,寄寓诗人年老之意;写临水杏花的繁茂,又暗喻诗人的老当益壮。

E. 尾联写诗人除了文友可忆之外,再无人可与之交流,表达了希望友人能和自己一起隐居山林的愿望。

9.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 (三)名句默写(5分) 10.古诗文默写

(1) ,不尽长江滚滚来 (2) ,无复鸡人报晓筹 (3) ,蓝田日暖玉生烟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5)《师说》中韩愈认为教师的职能作用是: 三.基础知识(以下每题2分)

1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国何茫然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B.扪参历井仰胁息 扪:摸。参、井: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 C.凋朱颜 凋: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D.以手抚膺坐长叹 抚膺:抚摸着双腿。

12.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问君西游何时还 ②开国何茫然 B.①但见悲鸟号古木 ②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①难于上青天 ②以其无礼于晋 D.①其险也如此 ②其孰能讥之乎

1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 快:赶快。 B.歌以赠之 歌:歌唱。 C.凡六百一十六言 言:句。 D.座中泣下谁最多 泣:眼泪。 14.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5

A.湓浦口(pãn) 贾人(ɡǔ) 六幺(yāo) 迁谪(dí) B.转轴(zhóu) 拨弦(xián) 幽咽(yâ) 花朝(zhāo) C.船舫(fǎnɡ) 衣裳(shánɡ) 信手(xìn) 虾蟆陵(há) D.慢捻(liǎn) 荻花(dí) 钿头(diàn) 琵琶行(xínɡ) 15.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膏腴(yú) 逡巡(jūn) 藩篱(fān) 焚书坑儒(fãn) B.履行(lǚ) 鞭笞(dài) 氓隶(mãnɡ) 良将劲弩(jìng)C.弓弩(nǔ) 谪戍(zhã) 拱手(gǒng) 度长絜大(xiã) D.锋镝(dí) 肥饶(ráo) 蹑足(shâ) 俯首系颈(jìng)16.下列各句与“大王来何操”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非我也,岁也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树之以桑

17.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③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④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A. 两个“夺”不同,两个“发”相同 B. 两个“夺”不同,两个“发”不同 C. 两个“夺”相同,两个“发”相同 D. 两个“夺”相同,两个“发”不同

18.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之”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填然鼓之

A.寡人之于国也 B.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C.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D.邻国之民不加少 19.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及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水为之,而寒于水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20.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6

B.以为轮,其曲中规 中:合乎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借助 D.君子生非异也 生:本来

21.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②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④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A. 两个“爱”不同,两个“因”相同 B. 两个“爱”不同,两个“因”不同 C. 两个“爱”相同,两个“因”相同 D. 两个“爱”相同,两个“因”不同

2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人开关延敌 延:引进,请 B.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北:溃败的 C.赢粮而景从 赢:担负 D.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抗:抵抗

23.下列各句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不然,籍何以至此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不拘于时

2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道有先后 闻:懂得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通:普遍 C.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 D.作《师说》以贻之 贻:留下

25.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学于余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句读之不知 C.人非生而知之者 则群聚而笑之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之不解,或师焉

2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薪”不一定能收到“养廉”的效果,因为贪官污吏本来就

7

是欲壑难填,并不是因为收入维持不了生计才搞的。 ....

B.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C.欧洲一些国家从自身利益考虑,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D.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电视和电脑这一对时代宠儿,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27.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告别了千里冰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

B.今年6月27日,上海闵行“莲花河畔景苑”一幢十三层的在建商品房居然齐根倒下,这令从事建筑设计多年的老专家也叹为观止。

C.老张夫妻俩下岗不失志,办起了一家快餐店,经过他们的惨淡经营,这家小店的生意十分红火。

D.10月1日,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果然不孚众望,驾机零误差飞过天安门广场。这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首次有歼击机女飞行员受阅,因此备受各界关注。 2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B.生活从来都是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努力了,奋斗了,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白活了一场。

C.国家公祭日是缅怀过去、牢记历史的措施,也是中国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D.台北故宫博物院首次针对亲子观众推出“故宫亲子数码艺术展”在台北市华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幕,以趣味互动的方式吸引家长与孩子,让家长与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

2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网球运动员李娜的膝盖曾做过多次手术,经常需要打消肿针,饱受伤病的折磨,最终在32岁的时候做出了离开赛场的决定。

B.语录相当于鸡骨,再加一些好人好事,这是鸡肉,再撤上抒情的盐和道德的味精,最后贴上经典解读的商标,就是老少咸宜的心灵鸡汤。

C.徐克电影《智取威虎山》赞誉有加。评论人徐鹏远却认为这只是题材的亲切感、徐克的个人品牌、同档期姜文电影差评共同作用所致。

8

D.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能否世界化,关键在于它自由批判的人文精神、独特杰出的原创特征、人类共同价值的信念。

30.下列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马是中国人喜爱的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是极其温顺又充满野性魅力的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已经成为力量与神行的代表。

①还让人们有了敬马王、打马球、赛马等习俗 ②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它帮人们种地运货,和人们一起南征北战 ④作为六畜之首 ⑤马是人类的朋友和伴侣

⑥千里马、老马识途等故事也十分深入人心 A.③②④①⑤⑥ B.③⑥①④⑤② C.⑤③②⑥①④ D.⑤④②③①⑥ 四.语言表达

3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内容贴近,逻辑严密。(6分)

从昆虫到两栖动物、鸟类和灵长类动物,动物冬眠屡见不鲜。对于动物来说,冬眠似乎是一件好事。而人类 (1) ,却没有办法一直睡。这似乎有点不太公平,到底为什么呢?动物冬眠 (2) ,冬眠使得它们的身体机能减慢,呼吸、体温、新陈代谢和心率都会下降。许多动物夏天都会增胖,为冬眠 (3) ,一直到它们醒来。

答:( 1) (2) (3) 五.作文

3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雏鹰学翅,起自逆风飞舞处;英雄本色,显于沧海横流时。

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往往与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一样严酷,但严峻的条件或环境更能激发出人的潜力和斗志。

请以“逆风飞舞”为题目,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

9

10

高一语文第四次月考考试参

1.C(“李白诗歌万景皆虚,杜甫诗歌万景皆实”不是严羽认为的,文中说的是“前人说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这些观点虽不确切”也不合文意,原文是说“固然未必十分确切”。)

2.D(“实处用力”有误,文中说“李白写诗往往在虚处用力,虚中见实”。) 3.B(“故杜诗的艺术效果更胜一筹”属无中生有。)

4. C(“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5. A(“出”一般是指离开京城外调。)

6. D(曲解文意。“通撰的„„审核后”错,原文意思是元行冲上奏请求通撰古今书目,名叫《群书四录》,命学士毋煚等分部编撰考订,历经一年多才修成。并不是元行冲自己通撰了此书,然后由毋煚等加以审核。)

7.(1)元行冲自认为书生不能担负督察举发的重任,坚决辞去按察使(的职务),(皇上)便让宁州刺史崔琬替代了他。[5分;译出大意给2分;“以(认为)”“固(坚决、坚定)”“乃(便、于是、就)”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不应无辜被谗佞奸邪的人陷害,又上奏请求从轻发落,当时虽然没有被皇上听从,却深为当时的所赞美。[5分;译出大意给2分;“构(陷害、构陷、诬陷)”“见(表被动)”“美(名词作动词,赞美)”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8.DE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和手法分析。D项,颈联写景,只是借以抒发诗人对山居春色的喜爱之情;E项,诗人并非“希望友人能和自己一起隐居山林”,而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9.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山林春景和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志趣相投的文友的喜爱之情。①借景抒情。借春日山居所见之景寄寓自己内心对山林春景的喜爱之情。②直抒胸臆。“除忆”两句写面对眼前山居的春景,除了能和文友分享外,无人可以分享,抒发了对志趣相投的文友的思念之情。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思想感情及表现手法。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春日山居寄友人”及山水景色的描写等可知,表达了诗人对山林春景和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志趣相投的文友的喜爱之情。主要手法是借景抒情;最后“除忆文流外,何人更可言”是直抒胸臆。

11

点睛: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如本题“除忆”两句写面对眼前山居的春景,除了能和文友分享外,无人可以分享,抒发了对志趣相投的文友的思念之情,直抒胸臆。 10.无边落木萧萧下 空闻虎旅传宵柝 沧海月明珠有泪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1.D 12.B

13.D【解析】A项,畅快。B项,作歌。C项,字。

14.B【解析】A项,“迁谪”的“谪”应读zhã;C项,“衣裳”的“裳”应读chánɡ;D项,“慢捻”的“捻”应读niǎn。

15.C【解析】A项“逡巡”中“逡”应读“qūn”;B项“鞭笞”中“笞”应读“chī”;D项“蹑足”中“蹑”应读 “niē”,“俯首系颈”“颈”应读“jǐng”。

16.C【解析】A、D两项均为状语后置句;B项为判断句;C项与“大王来何操”句式相同,为宾语前置句。

17.B【解析】①夺:耽误。②夺:夺取。③发:出发。④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18.B【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衬字,无实义;A项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性,无实义;C项为代词,代指刘邦;D项为结构助词,的。

19.B【解析】①介词,从。②介词,比。③连词,表递进。④连词,表修饰。 20.D【解析】生:通“性”,资质,禀赋。

21.B【解析】①爱:吝惜。②爱:仁爱。③因:凭借。④因:沿袭。 22.D【解析】抗:匹敌,相当。

23.B【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A项为定语后置句;C项为判断句;D项为被动句。 24.D【解析】贻:赠送。

25.D【解析】试题分析:两个“焉”都作句末语气词。A项,介词,向/介词,表被动;B项,主谓之间,取独/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示修饰。 26.B。“火中取栗”比喻冒着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而一无所有。

27.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A项“江河日下”是指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望文生义,不合语境。B项感情色彩不当。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D项孚:使人信服、信任、相信。不孚众望暠意为不能使大家信服,此处使用不当。

28.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

12

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B项,否定失当,改正: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C项,成分残缺,在“公祭日”前加“设立”;D项,句式杂糅,中途易辙,在“推出”后面加“的”

29、B(A项,成分残缺,应在“饱受”前加“她”。C项,主客颠倒,徐克电影是赞誉的对象而不是主体;D项,两面对一面)

30.D【解析】第一步,根据内容确定首句。所给语段为说明性语段,中心是马与人类的密切联系。要排序的这六个句子中,句⑤是总说句,应排在句首或句尾,观察这四个选项,没有句⑤排在结尾的,所以应确定句⑤排句首,可排除A、B两项。第二步,找出语意紧密相连的句子。使用“句意排序法”和“词语排序法”,对其余五个句子进行分析,①③⑥三个句子都属于马“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具体表现,故②统领①③⑥三个句子。且“它帮人们„„”“还让人们„„”“„„也十分深入人心”由具体到抽象,步步深入,因此这三个句子的顺序应为③①⑥,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31.①偶尔可以选择睡上一天②其实是一个节能的过程③储备足够的脂肪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解答本题,需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空①处要结合下文 “却没有办法一直睡”回答;空②处要结合下文“冬眠使得它们的身体机能减慢,呼吸、体温、新陈代谢和心率都会下降”推断;空③处要结合上文“许多动物夏天都会增胖”推断。 32.

逆风飞舞

俗话说;“平静的湖水练不出精悍的水手,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所以我们要在挫折中寻找战胜它的力量,像腊梅一样在寒冬里傲然绽放!

人生不可能是一张平平淡淡的白纸,一路畅通无阻,坎坷艰难时刻伴我们前行,所以我们应该坚强地去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我们要有战胜他的力量,要有挑战他的信心,因为只有那样才会铸就成功的人生!

有谁会记得,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到一个能在大地上又蹦又跳的人儿时,我们经历了什么?如果当初我们很懒惰,如果我们害怕摔倒,那么会有今天傲然站在大地上的一天吗?所以,困难并不可怕,我们应在成长的过程中,面对困难挫折的考验时应该越挫越勇,在困难挫折中不断地去磨炼自己的意志,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只有那样,人生大道才会越走越精彩,越走越靠近成功!

13

又有谁会知道,每一个成功的人士背后要付出多少的艰辛?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只有不断地去战胜面前的困难,才会凸显出人性光辉最闪亮的一面,在逆境中成长在挫折中寻找前进的力量,敢于挑战,敢于实践,才会使我们更加成功!

困难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丢失面对他的信心与勇气,记住,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强,坚强地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要有向腊梅一样的力量,在寒冬里傲然绽放,争夺属于自己的那份辉煌,所以我们要逆流而上,用尽全部力量,打造属于自己的传奇梦想! 扑打身上的尘埃,在风雨中寻找属于我们的那份坚强,在天空中尽情的翱翔,在逆境中让自己变得更加有力量,逆风飞舞,我们一定会铸就一双坚强的翅膀,打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由“雏鹰学翅,起自逆风飞舞处;英雄本色,显于沧海横流时”可体会出逆境能成就人才;要敢于挑战困难,迎难而上,才能成功;面对挫折困难,要乐观以对,以豁达、乐观、勇敢的心态去迎接。可从逆境成就人才等方面立意。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