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学体育教学课型

中学体育教学课型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中学体育教学课型

一、体育新授课

(一)设计的指导思想 1.理论依据

体育新授课是中学体育学科的基本课型。教学论认为,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要使学生掌握某项技能和技巧,一般的先是教师示范表演,然后是边讲解边示范,学生观察模仿动作要领。模仿训练之后,转入演讲训练阶段。学生尝试时教师进行辅导,纠正错误动作。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达到或基本达到掌握动作要领,即实现“定势”。 2.功能目标

首先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清楚动作的重点与难点,通过学生肌体的活动来实现体育的目的、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勇敢、顽强、不怕吃苦、乐观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3.适用范围

本模式适用于中学体育新授课教学 (二)操作程序 1.教师示范

教师通过示范将本节所要学习的动作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知觉清晰、印象深刻,明确“这就是我要学的动作”。 2.教师讲解

讲解动作要领,突出重点与难点,有时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以便使学生在练习中做到边思考、边观摩、边练习。 3.教师再示范或学生示范

教师再次示范前提醒学生在观摩完整动作的同时,注意某个重点、难点环节,使印象更加深刻;学生示范,教师要指出其示范的优点所在和存在的缺点、错误,以及纠正的方法。同时讲解“帮助与保护”(指体操项目)的方法、措施。 4.学生分组练习

通常先练习分解动作和辅助动作,再做完整动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5.集体纠正

教师根据巡回指导获得的信息,针对练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再次讲解、示范,并组织继续学习。 6.师生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所学的动作,以教师为主导,共同分析练习中的优缺点,使学生认识到哪些是错误的动作,今后应该怎样改进,以达到动作准确而完美。 (三)实现条件 1.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熟练掌握教材,分析教材特点,如教材本身的难易程度、运动量大小等,认真研究教材的关键和特点。

(2)要选择适宜的教法和恰当的示范位置。示范动作要准确无误,姿态要优美大方,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3)准备好场地器材。场地、器材准备的情况,是教师能否上好课的前提条

件。课前教师要把场地布置好,器材准备齐全。

(4)课前要培养体育骨干,以便在课中使他们更好地发挥助手作用。 2.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必须认真听讲,严格执行教师的指令,严禁说笑打闹。 (2)要认真练习,互相观摩,取长补短,尽快掌握新学动作。 二、体育复习课

中学体育复习课是以学生自己练习操作为主的学习方法,借助教师点拨指导,运用自己掌握的技能和技巧,依靠复习巩固获取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设计的指导思想 1.理论依据

运动技能的形成,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分化)——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泛化)——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自动化)。前两个阶段的要求一般在新授课内即可达到,第三阶段的要求必须通过复习课来完成。 2.功能目标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习能力,逐步形成自学自练的习惯和自我练习的自觉性。采用学生自练教师辅导的形式,一是可以查漏补缺;二是可以大力促进学生自练能力的发展和运动技术水以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3.适用范围

本课型适用于中学体育复习课的教学。 (二)操作程序 1.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要向学生宣布课题内容、任务,提出教学要求,然后展示教学目标,明确该课教什么、练什么及怎样练习。

2.出示练习内容的重点,纠正易犯的错误

教师向学生出示拟定的练习内容,对易犯的错误提出纠正的方法步骤,复习内容采用重点示范和揭示启发相结合进行练习,突出重点和难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有一定顺序,尽量体现出技术的层次和结构;学生练习时,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稳步提高。 3.训练与辅导

这是本模式教学的重要环节,一定要使学生认真操练,积极动脑思考,将所接受的知识内容用行为表现出来,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层次。

(1)自练解难题。教学中学生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进行个人练习,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运动能力,并根据教师展示出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进行反复练习、体会,使学生学有所得,练有所获。

(2)互相帮助。教学中,对个别完成动作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帮助与保护,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掌握运动要领。

(3)巩固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巡回辅导,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及时给予正确地解答和示范,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运动要领,提高质量。 4.检查与矫正

教师在巡回指导中,通过获得信息,可以采取集体讲解或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办法,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动作,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5.总结与提高

以教师为主导,全面总结教学效果,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动作示例,使学生对正确的技术动作有一个较完整的、正确的认识,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三)实现条件 1.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熟练地掌握教材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编写出符合要求、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2)教师拟定的课堂练习内容、方法、步骤,要有科学性、连续性,要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实际接受能力,要启发学生认真思维,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点拨指导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和精讲多练的原则,使学生身心愉快、主动活泼地上好体育课。 2.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要有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一切行动听指挥。

(2)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较好的实际接受能力,能开动脑筋,认真思考,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堂练习。 3.安全

场地、器材设施要安全、卫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有足够数量的体育器材设施,以满足教学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