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50
科目名称:农业信息学
第一部分 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标
课程包括信息采集、信息管理、数学建模、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及在现代农业中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农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了解农业信息系统实现技术、信息技术最新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等。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结合丰富的案例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和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建立应用新思想、新方法和现代管理模式建设现代农业的理念。二、基本要求
根据农业气象课程特点及实际情况,要求学生掌握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结合农业信息化在实践中的应用,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第二部分 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1、掌握农业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内涵2、了解信息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第二章 农业信息获取
1、掌握农业信息获取的特点
2、了解传感器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3S技术在现代农业信息获取中的使用情况
第三章 无线传感网络
1、理解传感网及无线传感网的特点和应用情况2、了解无线传感网络体系结构与组成第四章 农业信息化管理技术和方法
1、掌握信息管理的基础知识
2、理解农业信息化管理的常见技术和方法第五章 农业模型及其应用
1、了解数学建模在农业中的应用情况
2、理解数学模型的概念,了解数学模型建模的一般方法第六章 农业人工智能技术
1、了解农业智能专家系统和农业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基本知识
2、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了解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情况第七章 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1、理解虚拟显示技术的基础知识
2、了解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试目标:
较低要求——了解;
基本要求——理解、熟悉;较高要求——掌握。二、命题说明:
1、该课程的命题考试,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确定。各章考题所占分数大致如下:第一章 约占20%; 第二章 约占15%;第三章 约占10%;第四章 约占20%; 第五章 约占15%;第六章 约占10%;第七章 约占10%
2、试题难易程度分为容易、较容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所占比例一般为2:3:3: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比例,大体上为“了解”占25%,“理解(熟悉)”占35%,“掌握”占40%。
3、试题主要题型为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多种形式。4、题型举例
名词解释:农业智能专家系统
问 答 题:农业信息化管理的常见技术和方法?
三、参考书目:
王玉洁, 农业信息化导论, 第一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7
四、其它规定:
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试题主要测验考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