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第五章
知识梳理
1. 比和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
比和比例
2. 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 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与联系
4.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区别与联系
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即图上距离:实际 距离=比例尺,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 1 的比。 例题分析
2 1
例 1:用 1 、2、0.8 和 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
5 3 2
第 1 页 共 5 页
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2
解: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用 1 ,2 ,0. 8
5
2 1
是:0.8:1 =2: 3
5
2
1
和 3 四个数组成比例
2
2
例 2:有两个比,它们的比值都等于 ,已知第一个比的后项与第二个比的前项都
3
是 1 2,第一个比的前项是( ),第二个比的后项是( )。
拓展训练 一、判断题:
第 2 页 共 5 页
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1、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
2、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 3、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的平方成正比例。( )
4、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 ) 5、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
)
6、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 ) 7、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 ) 8、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底和高成反比例。(
)
9、梯形的面积一定时,上底和下底的和与高成反比例。( 1 0、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
二.选择题
1、一个长 4cm,宽2cm的长方形按 4∶1 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2
。
A 、32
B
、72
C
、128
2、与 1
1 4 ∶ 6
能组成比例的是(
)。 A 、 1
1 1
6 ∶ 4
B
、
3 ∶1 2 C 、1
1 2 ∶ 3 3、如果 y= 8x ,x 和 y( )比例。 A 、成正
B
、成反
C
、不成 4、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出勤率( )比例。 A 、成正
B
、成反
C
、不成
5、铺地的面积一定,砖块的面积和用砖的块数(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三、填空题。
1、如果 5a=4b(b≠0),那么 a∶b=(
)∶( )
如果 a∶0.5=8∶0.2 ,那么 a=( ) 2、8∶2 =24∶(
)
1.5
∶3=( )
∶3.4
第 3 页 共 5 页
) cm
)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3、一个数与它的倒数 ( ) 比例。
4、大圆的直径是 4 厘米,小圆的直径是 2 厘米,大圆和小圆面积最简单的整 数比是(
)。
)只。
5、白兔与灰兔只数的比是 7∶6, 白兔 56 只, 灰兔( 6、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
)比例。
1
,则另一个内项是 ( )。 7、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 其中一个内项是 6 8、下边的比例尺表示图上 1 厘米相当于地面实际距离(
)千米,把它改
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
)比例。
9、每台电视机的价格一定,购买电视机的台数和钱数成(
1 0、一幢楼的模型高度是 7 厘米,模型高度与实际高度的比是 1∶400,楼房的 实际高度是( 四、解比例 10 6
= x 7
3 15
∶8=24∶x ∶3=12∶x
22.4 2 12.5 x
= = x 3 2.5 8
)米。
3 3 9
=x∶ ∶ 4 5 10 五、应用题
(1) 某机电厂第一季度的电动机总产量是 840 台,一、二月份产量的比是 3: 4, 二、三月份产量的比是 6: 7 ,这三个月的产量各是多少台?
(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1:2,甲数去掉 2.5 后,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2: 5 ,甲 数原来是多少?
(3) 在 1:5000000 的地图上,甲乙两城相距 3 厘米,在 1:3000000 的地图上相 距多少厘米?
(4)在比例尺是 1:6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是 9 厘米,两辆汽车 从甲乙两地相向而开,一辆汽车每小时行
54 千米。每小时行 46 千米,几小时后两
第 4 页 共 5 页
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车可以相遇?
(5)甲、乙两地相距 8000 米,小明和小亮同时从甲地去乙地,小明和小亮速 度的比是 4: 3 。小明到达乙地时,小亮离乙地还有多少米?
(6)用边长 20 厘米的方砖铺一块地,需要 2000块,如果改用边长为 40 厘米 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7)一台织布机 4 小时可以织布 24 米,照这样计算,要织布 54 米,需要几 小时?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