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强 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注意: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F = G
⑵方向: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2、压强:⑴ 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⑵公式:p =FS 推导公式:
F = PS、S=FP
⑶单位: p——压强——帕斯卡(Pa);F——压力——牛顿(N);S——受力面积——平方米(m2)
受力面积是两物体相互接触的面积。 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我们一般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用压强的定义式求)。 3.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强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或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例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等就是利用压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或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例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就是利用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 强。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液体压强的特点:
⑴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⑵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⑶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 仅适用于液体。
该公式的物体意义是: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重力、质量、体积、面积、形状等无关。
公式中的:“ρ”为液体的密度 ,单位是千克/立方米,“g”为9.8N/kg,题中不特别指出一般不用10N/kg “h”是指液体的深度,液体中的某点到液面的垂直距离,单位:米。 另外,对于置于桌面上的均匀材料组成的直柱形固体(例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同样适用。对桌面的压强P = ρgh(注意:ρ为组成直柱体材料的密度,而不是液体的密度;h为直柱体的高) 压 强 公式 p = ρ g h 适用通用公式:一一般液体 范围 般固体 水平面:F = 一般G p=先 p = ρ g 思路 Fh再 F = PS S 规则容器装液特殊圆柱形物体体:F = G 思路 p = ρg h p=FS 4.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与容器所盛液体的重力G液的关系:①上大下小容器F 三、连通器: 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 乳牛自动喂水器、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4.帕斯卡原理: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汽车液压千斤顶、汽车液压刹车系统、水压机 都是液压技术的应用。 四、大气压强 1、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 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标准大气压: 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 标 准 大 气 压 =760mmHg=76cmHg=1.01×105Pa 3、大气压的测量工具:气压计。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4、大气压的特点: ⑴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⑵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 5、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 降低 ,气压增大时 升高 。 6、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 五、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飞机的升力:飞机前进时,由于机翼上下不对称上凸下平,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下方流速小,压强较大,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六、典型例题 例1 一块砖,平放、侧放、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4—1),关于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1—4—1 A.平放时压力最大,压强最小 B.侧放时压力最小,压强最大 C.立放时压力最大,压强也最大 D.三种放法压力一样大,立放压强最 大 讲解 紧扣压强概念,当压力一定时(均为砖重G),则接触面积最小时(砖立放的情况),压强为最大.故正确答案为D. 例2 已知图钉帽的面积是1厘米2 ,图钉 尖的面积是5×10 -4 厘米2 ,手指对图钉帽 的压力是20牛,那么图钉尖对墙的压强p2是手对图钉帽的压强p1的________倍. 讲解 由于p1= FS=20牛厘米2 11 pF20牛2=S=10415厘米2 所以p1∶p牛2= 205104厘米∶220牛1厘米=2000∶1 2 即p2=2000 p1 填2000 例3 如图1—4—3所示,两长方体A和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受重力10牛,B受重力30牛,已知A对B的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3∶2,则A与B的底面积之比为________. 图1—4—3 讲解 由题意pGA= AS=10牛AS A pGB= GABS=10牛BS B 所以SA∶SB= 10p∶40将pA∶pB=ApB3∶2代入 得SA∶SB=1∶6 注意 在求物体B对地面压强时,当心别在压力FB中漏掉物体A的重力:FB=GB+GA. 例4 图1—4—4是演示“液体内部的压强” 的实验示意图,将图(a)和图(b)相比较,说明在液体内部:________________. (a) (b) (c) 图1—4—4 将图(a)和图(c)相比较,说明在液体内部:________________. 讲解 对比(a)图和(b)图得出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对比(a)图和(c)图得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注意 该实验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观察实验现象时,要兼顾金属盒上的橡皮膜的放法和U形管的高度差,才能分析出它所反映的物理规律.在做题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生观察到现象了,但不会叙述结论,而简单地答成(a)、(b)两图的高度差相同,(a)、(c)两图的高度差不同,这是现象而不是结论.所以明确物理现象,要正确地得出结论,表达也是很重要的. 例5 如图1—4—6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容器重忽略不计)底面积都相同、高度也相同,如果三个容器都装有同种液体, 求: 图1—4—6 (1)哪个容器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最大? (2)哪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最大? 讲解 (1)由于甲、乙、丙三个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则甲=乙=丙,如图所示容器装的液体深度相同h 甲 =h 乙 =h 丙 .根据p=gh,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 等即甲=乙=丙 . 由于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S甲=S乙= SF丙,根据p= S,得F=pS,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F甲=F乙=F丙.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重力 和容器内液体的重力之和.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装有的液体重G甲<G乙<G丙,由题意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所以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F′甲<F′乙<F′丙).由于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等S甲=S乙=S丙,根据p= FS得出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最大. 例6 (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4—11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2 ,重为5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重45N,深40cm的水. 求:(1)距容器底10cm的A处水的压强. (2)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强.(g取10N/kg) 图1—4—11 精析 此题考查学生是否会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是否能区别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和液体重力. 已知:S=100cm2 =0.01cm2 ,G 水 = 45N,h1=40cm=0.4m,h2=10cm=0.1m, G容器=5N 求:pA、p′ 解 (1)pA=水gh=水gh(h1- h2) =1.0×103 kg/m 3 ×10N/kg×(0.4m-0.1m) =3×103 Pa (2)p′= FG水G容器S=S=45N5N30.01m2=5×10Pa 答案 水中A处压强为3×103 Pa,容器对桌面压强为5×103 Pa G 甲 =水<V 甲 S ∵ hS<V甲 ∴ 分析得F甲<G甲, 例7 (1998年四川)一油库装煤油的油罐中盛有4米深的煤油,在距底部0.5米处发现有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形漏油孔,求: (1)煤油对罐底的压强多大? (2)小孔处煤油的压强多大?要想堵住这个孔,至少需要在罐壁处施加多大的力? (煤油密度p=0.8×103 千克/米3 ,取 g=10牛/千克) 精析 (1)由p=gh 所以 p 底 =煤油gh1=0.8×103 千克/ 米3 ×10牛/千克×4米=3.2×104 帕 (2)小孔的面积S=πR2 =3.14×(0.02米)2 =1.25×10 -3 米2 小孔处水深h2=3.5米 p3 3 孔=煤油·g·h2=0.8×10千克/米×10牛/千克×3.5米=2.8×104帕 由p= FS 所以F=p·S=2.8×104 帕×1.25×10 -3 米2 =35牛 例8 如图1—4—8,指出各图中A、B、C、D四个点的深度. (a) (b) (c) 图1—4—8 精析 只有正确找出液体中某点的深度,才能正确地计出压强. 答案 hA=(50—20)cm=30cm hB=40cm hC=(50—20)cm=30cm hD=50cm 例9 如图1—4—16,甲和乙是底面积相同的容器,其中都装有深度相同的水, (1)比较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 );(2)比较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 ( ); (3)比较其中所装水的重力 ( );(4)比较装水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 ).(不计容器重) 甲 乙 图1—4—16 精析 依据液体压强公式和F=pS来比较压强和压强力. (1)p=液gh,甲、乙中水和h相同,∴ p甲=p乙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S,甲、乙中p和S相同,∴ F甲=F乙 (3)水的重力:G=mg=水Vg,∵ V甲>V乙,G甲>G乙 注意 F甲=pS=液gh·S G 甲 =水<V 甲 S ∵ hS<V甲 ∴ 分析得F甲<G甲, 图甲:F甲<G甲,图乙:F甲=G乙.∴ G甲<G乙. (4)对桌面压力为F′=G水+G容器=G水(不计容器重) 对桌面压强pF甲G甲水甲′= S= S pF乙S=G乙水乙′=S ∵ G甲水>G乙水 ∴ p甲′>p乙′ 例10(1999年天津) 如图1—4—21所示,为一个梯形容器的纵截面,两侧壁高度分别为a和b,从开口c处向容器内注满密度为的液体,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为 ( ). A. g(ab)g(ab)2 B. 2 C.gb D.ga 图1—4—21 精析 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p=gh,这里的h是的指由液面算起至液体中某个位置的深度.本题的液面在“c处”,故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应为gb.正确答案为C. 注意 深度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装满同一种液体,对底面产生的压强相等,但产生的压力可能不同;压力的大小与底面积的大小成正比. 例11 (1997年北京)如图1—4—25(甲)所示,两个实心的长方体A、B叠放在一起后,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2∶1,底面积之比SA∶SB=1∶4,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2∶3,B对地面的压强为pB.若把B叠放在A的上面,如图(乙)所示,B对A的压强为pB′.甲图中,A放在B的。乙图中,A的上表面仍位于B的下表面的.则pB∶pB′为 ( ). A.1∶2 B.4∶1 C.3∶2 D.1∶3 甲 乙 图1—4—25 精析 该题先要把两个压强的表达式列出来,用统一的量代换后再去比,列式时要B对地面的压强是A、B共同产生的.即 p(mB = AmB)gS= B(ASAhABSBhB)S= B(212B4SB3hBBSBhB)g1S=(B3ρBhB+ρB·hB)g=43ρBhB g p′ = mB Bg=BhBgSBS=ASABhBgSB1=4ρBhB g 4SB 所以PB∶PB′=1∶3 故选D. 注意 本题较难,主要表现在题目不是直接给出A、B物体的质量关系,而是给出了密度、底面积、高度的比,比较繁杂,容易出错;其次是求的压强比不是对同一支持面的压强,而是B对地的压强,B对压强.这就要求同学仔细审题,不能搞错对象. 例12 (1998年山东)一钢精水壶的质量为1千克,平面壶底的直径和壶的深度均为20厘米,容积为4×10 -3 米3 ,壶中装满水 置于水平桌面上.(取g=10牛/千克)求: (1)水对壶底的压强;p1=gh=1×103×10×0.2=2×103 (帕) (2)水的质量m水=水V=1.0×103 ×4×10-3 =4(千克) 壶底对桌面的压力F=mg=(m水+m壶)g=(4+1)×10=50(牛) 壶底对桌面的压强 p2= FS=50牛3.14102米2≈1.6×103(帕) 注意 该题目综合考查了液体压强和固体压强的计算.液体压强的大小只跟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和容器形状无关,由p=gh决定.而固体的压强由 压强定义式p= FS,求壶度对桌面的压强是壶加水的重力产生的,所以F=mg,p= mgS. 单元练习压强 一、填空题: 1、目前实验室能达到的最低压强约为 1.01010帕,在这样的压强下,需要______千米2 的面积才能获得1牛的压力。实验室里能达到的高压约为1.1011帕,在这样的压强下,1厘米2面积上产生的压力为______牛。 2、质量相等的立方体铝块和铜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压强较大的是________。 3、如图所示,甲、乙是两块完全相同的砖,边长之比是4:2:1,甲对乙的压强是1.2104帕,则乙对水平支承面的压强是______帕。 4、水电站大坝高70米,当上游水位60米时,在坝底和距坝底40米处水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 5、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是_____,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是_______。 6、一只塑料桶,它的底面积为3102米2,倒入重为150牛的水,水的深度为30厘米,则桶底受的压强为_____帕。 7、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有空气漏入管内,当管竖直放置时,测得的大气压值是p1,当管倾斜放置时,测得大气压值为p2,则p1_____p2(选填“>”、“<”或“=”) 8、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而变化。通常在高原上纯水的沸点______100℃(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气体的液化温度也与压强有关,常用_____的办法使石油气在常温下液化。 9、离心式水泵的主要部件是_____和装在它里面的______。水泵起动前,要______。离心式水泵和活塞抽水机都是利用_____工作的。 二、选择题: 1、图钉做得帽大,这是为了 A、增大对图钉帽的压力 B、减小手对图钉帽的压力 C、减小图钉尖对墙的压力 D、减小图钉帽对手的压强 2、溜冰运动员穿了装有冰刀的溜冰鞋,可以在冰面上高速滑行,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冰刀较锋利,能够切碎冰面,把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 B、冰刀对冰面压强增大,使冰的溶点降低,冰刀下表层冰熔化成水,起到润滑作用。 C、冰刀很薄,使运动员对冰面的压力减小,因此摩擦力很小。 D、刀和冰的硬度大,相互接触时摩擦力小。 3、一个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甲上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 A、10帕 B、100帕 乙C、1000帕 D、10000帕 图一4、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竖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下图中的阴影部分(底面积都相同)切除后,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的大小是( ) ABCA、PA>PB>PC B、PA A、77.42帕 B、77420帕 C、7742帕 D、0.7742帕 7、两个完全相同的试管甲和乙,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按下图放置,则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较大的是( ) 甲乙A、甲 B、乙 C、一样大 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 8、如下图所示:在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质量相等的水银,水酒精,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是( ) A、P甲 P乙>P丙 C、P甲=P乙=P丙 D、无法比较 水银水酒精甲乙丙9、潜水员穿上可以承受5.9105帕压强的潜水服潜水。若水面上的大气压为1.0105帕,则潜水员可以潜入水中的最大深度是( ) A、5米 B、50米 C、500米 D、100米 10、如下图所示,用截面积相同的粗细均匀玻璃管对三种不同的液体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的情形,玻璃管的顶端为真空,露出液体中的玻璃管内的液体质量分别是m1、m2、m3,则m1、m2、m3的大小关系是( ) m1m2m3 A、m1>m2>m3 B、m1 D、上述几种情况都不可能 12、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由于不小心将封闭顶端打破了一个小洞,这时管内水银将( ) A、立即从小洞内外喷出 B、保持原状 C、落回水银槽中,直到管内外水银面相平为止 D、无法确定 三、问答题: 应用物理知识简要解释下列现象: 1、河的堤坝下面比上面宽,为什么? 2、医院里常用高压锅蒸煮消毒物品,为什么? 3、用螺钉固定工件时常在螺帽下垫上一个垫圈,垫圈的作用是什么? 4、“磨刀不误砍柴工”是什么道理? 5、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都要穿上充气的宇航服。试说明充气的主要作用。 四、实验题: 如下图所示,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水银槽放在托盘天平右盘中,天平平衡,在下列情况下,天平是否平衡?为什么? ①大气压降低 ②下压(管口不与槽底接触;管内上方同有空间) ③玻璃管上提(管口不离开水银面) 五、计算题: 1、一个潜水艇在水中受到的压强P=11标准大气压,若海面的大气压P0=1标准在气压,求潜水艇潜入水中的深度h0(海水1.03103千克/米3) 2、如下图所示,棱台A的上、下底面积分 22 别为S1=80厘米,S2=100厘米,重GA=402牛,水平放置于底面积为S3=90厘米的平台上,试求(a)、(b)两种情况时A对B的压强。 S1S2 S2S1AA S3S3BB (b)(a) 3、如下图所示,容器下部为每边长10厘米2的正方体,上部为一截面积为50厘米的圆柱形筒。方形部分装满水,液面达到A处。当把质量为7克的长方实铁块放入水内时,设铁块与容器底贴紧,水面上升到B处,求此时容器底部承受水和铁块的总压力。 B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