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三化学备考计划

高三化学备考计划

来源:华佗小知识


高三化学备考计划

高三化学备课组

一、备考指导思想

纵观近年全国高考化学试卷,充分依据《课程标准》,越来越体现课改精神,具有“基本稳定、稳中有变、变中有进”的特点,试题始终朝着“能力立意、关注双基、加强应用”的方向发展。

依据以上实际情况和本年级的备考方案制定我的高三备考计划。

二、教学安排

第一阶段:一轮复习阶段。(2010年9月——2011年1月)

在这一阶段的基础知识复习中,主要是以近几年的“考纲”和高考试题特点为依据,紧紧围绕主干知识,抓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以课本为依托,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要素和充分发挥教材典型题例的作用,狠抓知识点的强化,狠抓重点、难点知识的全面理解、掌握和熟练。同时帮助指导学生根据学科特点或以章节、或以单元、或以知识整合梳理知识结构,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把各科知识系统化。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困生的帮扶工作。

第一轮复习内容和时间安排表

内容时间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9.1——9.12

第二章《物质的量》 9.13——9.16

第三章 《溶液和胶体》 9.17——9.20

第四章《原子结构》9.21——9.24

第五章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9.25——9.30

第六章《化学键 晶体结构》10.4——10.6

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10.7——10.15

第八章《电离平衡 溶液PH》10.16——10.19

第九章 《盐类水解》10.20——10.22

第十章《电化学》10.23——10.31

第十一章《碱金属》11.1——10.3

第十二章《卤族元素》11.4——10.7

第十三章《硫和硫的化合物、环境保护》11.8——11.11

第十四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11.12——11.15

第十五章《氮族元素》11.16——11.20

第十六章《几种重要的金属》11.20——11.23

第十七章《烃》11.24——11.30

第十八章《烃的衍生物》12.1——12.7

第十九章《糖类 油脂 蛋白质 合成材料》12.8——12.11

第二十章《化学实验》12.12——12.19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阶段。(2011年2月——2011年4月)

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试题比较注重双基的测试,把握了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涉

及的知识点比较多,覆盖了中学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几方面。而重点知识年年考,某些知识点“重现率”几乎百分之一百,因此复习时必须以课本为准,夯实基础,注重强化主干知识。鉴于此,确定二轮复习方案.

一、确定复习专题,结合相应题型进行针对性训练

第二轮复习是高三总复习中最见成效的环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搞好第二轮复习,对提高复习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些同学可能觉得现在需要复习的知识太多,不知哪里是重点,从哪里下手,感到无所适从。第二轮复习除了要对第一轮复习的知识要求进行查缺补漏,提高能力外,关键要突出对重点知识的复习,要树立“强化主干、突出重点、关注热点、专攻薄弱”的复习思路。

在第二轮复习中可加强以下七个专题的复习:

1.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包括有关概念、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其氧化性和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

2.离子反应专题:包括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以将近几年的高考涉及的离子方程式进行归纳;离子大量共存问题特别注意不是很熟悉的离子之间发生的离子反应而不能共存的问题,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常见离子的检验。

3.反应热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图的正误判断和反应热的计算,学生容易模糊的是键能及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热之间的关系,另外,对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特别重视。

4.物质的量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以NA形式考查,对这类题要强化训练,特别是加强“陷阱”总结。

5.物质结构专题: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几种常见晶体结构、类型和性质 ,如:氯化钠,金刚石和二氧化碳。

6.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专题:如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断物质的酸碱性、稳定性、熔沸点、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性、非金属性、半径大小比较规律等等。

7.化学平衡(包括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专题:如等效平衡、化学平衡的移动、电离平衡、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8.化实验专题

9、有机推断专题

10、电化学专题

第三阶段:综合模拟阶段。(2011年5月——5月底)

在这一阶段的综合模拟练习中,主要采取考试、套题达标训练的形式进行。在每个学科中精选出约20套试题进行强化训练。这个环节上:一是注重套题质量。针对目前套题中重复训练内容多,个

别试题针对性不强,实用价值不大的弱点,要求各学科在进行套题训练前,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剔除套题中重复的、不实用的内容,精选套题中的精华部分。确保通过套题训练,使学生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在能力上有所提高。二是严格训练要求。针对毕业班学生在复习时,普遍不能系统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在解题过程中,步骤不严密,条理不清晰,易造成非智力因素失分的现象,在训练过程中严格要求,按高考评分标准来衡量每一份试卷。要求学生提高认识,象对待高考一样,认真细致地完成每一份试题。三是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要求教师在套题训练过程中,不一定把每套试题全部批改,但要作抽样性的、重点性的批阅。将发现的问题归类,属整体的,首先分析原因,然后集体会诊,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属个别性的,课后抽出适当时间进行个别辅导。

⑴备课组每周至少组织一次考练,要认真批改、讲评,强调答题的规范性,找准得分点。

⑵每周考练后,各科要进行适当的小结,帮助学生掌握应试技巧,提高应试水平。

⑶根据学生需要组织“心理辅导”讲座。

第四阶段:考前调适、考前演练阶段。(高考前一周)

⑴休整调适、自主整理、自学为主,个辅为辅,适度训练,要求学生回归课本,回归基础,收拢、巩固已有知识,同时进行心理的调试,轻装上阵,逐步达到最佳状态。

⑵学生自由复习,配合班主任全程跟踪,随时处理学生因考前紧张出现的异常情况,组织一次考前演练。

三、复习工作中要做好落实的工作

1、研究高考新趋势,注重收集高考信息,特别是研究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研究高考的新变化,杜绝盲点,不走弯路,突出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在教学方法上做到“精讲多练”。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讲解要精练,尽量压缩“齐步走”的时间,增加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有效时间。这样教师既可以对优生放开手脚,使其各显其能,又能从讲台上走下来,腾出较多时间辅导后进生。

3、落实考点,全面复习,注重对化学主干知识的掌握,抓纲务本,单元过关,整理题型夯实四基,初步总结方法规律。具体做法如下:

⑴加强集体备课,认真分析教材,共商重点,突破难点,把握高考方向,立足教材,不留知识死角。

⑵注重上课效率。要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规律、讲思路、讲方法,不讲偏题、不讲怪题、不讲不典型题。力求一题一类型,一课一收获。把传统的讲“是什么、有什么”转变为讲“为什么、怎么样、有何用、怎么用”等。让学生在“未知中探索,探索中求新,新知中迁移,迁移中运用”,切实贯彻新课程的探究精神。

⑶重视每次考练。考试与讲评,做到“精而实”,即精心出题,精心讲评,务求实效。

①测试分为周测与月考,测试题命题要确保科学性(无错误)、探究性(重能力)、前沿性(有创

新)、实用性(近期反馈)。

②试卷批改要及时,注重总结。每次测试后,各课组长尽快组织本组教师阅卷,最迟不能超过第二天;要尽快召开备课组会议,对照出卷人的意图、实际收到的效果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

③每一次测试都做到有针对性地面批面改。

④注重全市统测的总结分析。每次统测后,备课组要召开质量分析会议,重点是分析学科成绩,分析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各班要通过考试找差距,寻原因,想措施,力求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教学指明方向。每次会议要落到实处,确保效果,不走过场,且必须在考后一周内以书面形式将会议记录交年级组。

4、狠抓答题准确率训练,提高应试能力。

①重视化学用语的规范;②加强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③定时、定量做题,注重对解题能力的培养。

5、树立争分意识,努力创佳绩

高考,不仅考查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而且考查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所以,在考场上尤其要沉着冷静。要仔细审题,科学答题,答题规范。

6、加强错题的收集和训练

7、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布鲁姆给出的能力定义为:知识十技能=能力。而实际试卷中考查的能力有:阅读理解、分析综合、观察思考、对信息的接受、处理和加工的能力;这些能力考查以各式试题出现,例如实验装置图、操作流程图、有机物结构图、有机物合成路线图等的识别和运用;实验设计以及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灵活性的化学计算题等。。

8、注意加强学生心理教育,调整心理要消除怯场心理,卸下思想包袱,树立发挥本人最佳水平的信心。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前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