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虽有嘉肴对比阅读教师卷

虽有嘉肴对比阅读教师卷

来源:华佗小知识


《虽有嘉肴》总复习

一、参考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二、课后演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虽有嘉肴: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3)然后能自反也: (4)学学半: ...

(5)不知其旨也: (6)虽有至道: ..

2、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1)然后能自强也。 古义: 今义: .

(2)教然后知困。 古义: 今义: .

(3)虽有嘉肴。 古义: 今义: .

(4)学学半。 古义: 今义: .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故曰:教学相长也。

(4)其此之谓乎?

4、本文集中论述了 教 与 学 的关系问题,说明了 教与学互相促进 的道理。

5、(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 ”作比继而引入“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教学相长 ”这个结论

6、本文观点是 教学和学习是互相影响和促进的 ,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类比论证。

三、阅读品味。

(一)惟勤读书而多为之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

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世人患作文字少: 文章 (2)故尤有味: 意味,指道理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这)没有其他技巧,只有勤奋读书并多动笔写文章,自然就会好。

(2)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

(写作的)毛病不必等着别人指出来,(只要)写作文章多了自己就能发现它

3、欧阳修认为写好文章的途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惟勤读书而多为之

参考译文:近年孙莘老结识了欧阳修,曾经找机会就写文章的事请教他。欧阳修说:“(这)没有其他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多动笔写文章,自然就会写好。现在的人弊病(在于)写作文章

少,又懒于读书,每一篇文章写出来,就想要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写作的)毛病不必等着别人指出,(只要)写作文章多了自己就能发现它。”这是(欧阳修)先生用自己的写作实践告诉别人的,因此特别有道理。

(二)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bèi)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读书如销铜:熔化 (2)随模铸器: 按照 浇制 (3)逸于作文...也: 轻松

2、将下面这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 这就是所说的下功夫读书,写文章就会得心应手。

3、本文阐述了读书和写作什么样的关系?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读书是作文的基础,基础工作做好了,作文时便轻松了。说明无论做什么事情,基础很重要,只要基础打好了,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4、古人论述“读书和写作的关系”的语句还有很多,请你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参考译文:读书就像熔铜,把铜收集起来放入炉中,用鼓风的大皮囊扇火,不熔化不停止,非常地费力气。写文章就像浇制器具,铜已经化了,接下来就是按模子浇铸了,一经冶炼就成型了。只要懂得模具,一点也不费力。这就是所说的在读书方面勤力,写文章方面就会轻松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