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描写春节的作文600字汇编6篇
春节,大家都会干一件众所周知的事儿,对啦,那就是——贴春联!
今年,妈妈工作的单位发来了一副新春联,我喜出望外,顾不上早饭吃了一半,放下叉子,催外公现在就把新对联贴上。外公大概真的是想把它贴上吧,马上开始准备了。
我们来到了门口,外公提来了一个比拟大的罐子和一把毛刷,肩上还扛着一个大梯子。罐子里装的是什么?不管了不管了,说干就干,不推辞啦,外公拿起那个大罐子,把盖在上面盖子掀开,我把头探过去一看,呵,原来是一罐糨糊。
外公先把梯子架好,然后提着那个大肚皮儿的家伙和那个除了柄是橙色下面全是毛的东西,爬上了梯子,此时,我的眼睛睁得要多大有多大,明明重心在另一边呀,怎么不会倒呢?外公又拿起那把毛刷,沾了沾糨糊,使糨糊粘在毛刷上,接着把那个盛糨糊的罐递给了我,哟,真不轻啊。我看见外公在门两边的墙壁上来回地刷,那些黏黏的东西,立刻又爬到上面去了。不一会儿,做工灵巧的外公就刷好了,靠近门的两边全都是白白的。我把对联从包装袋中取出来,将折成正方形的对联翻开,上方递给外公,我那么捏着下方,一对,呀,对联还比刷的地方长出一大段!没方法,外公估量了一下这对对联的长度,又重新把不够的局部沾上糨糊,然后再把对联贴上去。
就这样,我们又用同样的方法贴上那一边,大功造成了!咦,怎么感觉少了什么?哦,横批没贴啊。我刚把横批从包装袋上取出来,外婆就跑来了,“小猴子,吃饭呢又跑去干嘛?早饭还没吃在这贴春联……〞我赶紧又跑去厨房了,不然又会听到许多说教,“真可惜,没有看到横批是怎么贴上去的,横批贴的地方比拟高,所以……〞
外婆来了,我赶紧闭上了我的嘴巴,往嘴里扒了两口早餐。不管怎么说,贴春联也是有趣的事儿啊。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我家乡也不例外。我家乡在德庆县旧院村。那里山清水秀,风景迷人,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连过年的习俗也别有一番风味。
年三十那天,早上一起床洗漱完毕就得忙开了。首先要去柴房拜灶神。灶神是天地之间的一个神,每到今天,他就会告诉上帝这家人一年的喜忧,所以人们买来麦芽糖,先上他几株香,以示尊敬,然后放一碗麦芽糖,拜三拜,让他只报喜,不报忧,这样上帝以为我们过得非常好,就能够让庄稼风调雨顺。
拜完灶神,大概9点左右就开始做午饭了,午饭几乎就是年夜饭的“彩排〞,因为只是有些人现在来不了。
菜也有讲规矩哦!必须有两碟青菜,意思就是庄稼在夏天可以长得葱葱绿绿的,保证秋天好收成。接着是一大碗水煮蛋,只能够是孕妇吃或者还没生的吃,除此之外,就只有小孩可以吃了。接着是一碟公鸡肉,意头是在人们满山头叫牲畜的时候不伤害到嗓子。再来1碟红鲤鱼,必须有两只,意头红红火火,年年有余〔鱼〕。
吃完午饭,在平时,应该是每日一次的午后休闲时光,但是今天不是,2点左右就要为年夜饭开始动手了,这个切菜,那个砍排骨,这个生火,那个加柴。大约4点半有多的时候,更为热闹,新屋旧屋的柴房一共8个灶洞都塞满了柴。年夜饭得在7点前开台,必须要有三个人边吃饭,边守柴房,因为这时灶神君嘴上的麦芽糖已经快没了,没了的话,就会向上帝报忧了,不过,在家人面前,他是不会这样做的,七点半上帝就回去休息了,守到七点半就OK了。
到了8点30,人们守岁肚子饿了不能再吃年夜饭的了,只能够吃
甜食糕点,因为今后三天,是全村的休息日,吃光了就不能够做了。12点00开始了“鞭炮交响曲〞,全村都放超长鞭炮,不过是有节奏的哦,这边刚烧完,那边正在烧,比年夜饭和制作过程更加热闹了! 这是我家乡的习俗,你的呢?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过了春节,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了,就意味着我们又长了一岁,就意味着我们应该更懂事一些了。在春节这天,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人人嘴边都会挂着一丝微笑。 大年三十的晚上,街上最为热闹,到处张灯结彩,小孩子嘴里叼着糖块,在街上放着各式各样的烟花,偶尔也会有几个大人们放起了爆竹,有的孩子欢呼起来,有的`孩子索性用手捂住耳朵,还有更小的孩子那么吓得跑回了家。
这年春节,和往常有些不一样,老妈帮我张罗了一桌丰富的佳肴,邀请了几个最要好的朋友来我家吃饺子,老妈包饺子时还在八个饺子里放了硬币,说谁吃到了硬币饺子谁今年就有好运,结果我和老妈还有一个小朋友各吃到了二个带着硬币的饺子。
春晚结束后,老妈拿来了一大瓶饮料,和我们做猜迷语游戏,方法是由老妈出迷语,我和几个小朋友轮流猜,猜对的奖励一小杯饮料,猜不出或猜错的不但没有饮料喝,还要表演一个小节目。
时光在钟表的嘀哒声中过去了,半小时后,饮料解决完毕,我和小朋友们个个都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打着饱嗝,有的还不停地上厕所。 休息了一会儿,玩的兴头又上来了,大家拿起烟花就往外跑,开始和外面的大人小孩放了起来,我也不甘落后,去年买的两百元烟花还剩下不少呢。没过多久,装着满满的烟花的袋子就空了肚子。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朋友们在爆竹声和欢笑声中辞别了。 大家走后,老妈又开始忙着收拾碗筷,我也过来帮老妈的忙。虽
然老妈说不用我,可我还是帮老妈收拾完才休息。
年夜饭吃完了,春节也过了,新的一年就开始了,我长大了一岁,也变得更懂事了,新的一年里,我要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妈对我的爱。
不再有睡觉时爸爸妈妈的摇篮曲,不再有在操场上放飞的纸飞机,不再去往头发上扎两个小辫子,不再有那些稀奇乖僻的问题去问妈妈。因为,我们长大了。——题记
衣柜里的衣服都已经穿不在我的身上,红色的小棉袄从三年级开始就再也没有穿过,红棉袄上有了些灰尘,我轻轻拍掉灰尘,在我面前比划,它小了,在我身前它是多么渺小。
走进卫生间,我思考着今天该梳什么发型,妈妈的声音传进来“两个小辫子吧,正好你要戴帽子。〞去年那个爱梳两个小辫的我不见了,现在那个我每天穿梭在人群中,跟大街上的姐姐们一样梳一个普通的马尾辫。
今天到姑姑家里,哥哥一见到我喜笑颜开,“来看看彤彤长高了没。〞他让我站到他跟前,他用手一比,“妈,你快看彤彤长高了呢。〞望着姑姑和哥哥,再也没有了身高的差距,“长高了!〞这句话在我耳边时时响起,那些阿姨们、叔叔们见证了我的成长。
当时间岁月的飞快流逝,我们都已经长大,总有一天,身边的这些朋友会从自己的身边离开;我们都已经长大,许多事情都该我们自己去面对,把人生当作一个训练场,在跨栏场上,一次次锻炼自己,跨过一个也就是一次成功,让我们细数这些成长的过程中,自己跨过了多少门槛。
在熟悉的歌谣中,我捕捉到了童年的影子,我们曾经在公园里追着蜻蜓奔跑,我们曾经在草地上睡着,做着香甜的梦,我们曾经因为
一些小事跟他人争吵不休,但每次成认错误的总是自己。
在九零后的天空里,我们在祖国寓意着花朵,长大了,就要更加去为祖国奉献,在这个九零后的天空里,我们就是一只雄鹰,为了梦想去追,去追寻我们渴望的天空。
又是一年,一年匆匆,还记得吗,20xx年的那场大雪,我们在一起又扔沙包,又堆雪人,那份快乐的滋味还在我的心里。还记得吗,我们在基地的舞台上唱出我们的心声,歌声飘扬。
我们都已经长大,在成长的这条道路,没有战争没有硝烟,只会有困难去磨练我们,但在困难的途中,有许多伙伴亲人去帮助我们,力挺我们走向成功道路。
在外地上高中、大学的表哥表姐都已经回家了,在春节这一天里,我会看到你们新的面孔,那是成长的面孔,在欢声笑语中,新的一年就这样拉开序幕。
我们都已经长大了,时光就是成长,在悠悠时光里,其实你早已经长大……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每家每户都会庆祝一番。有些民族还会搞一些活动来欢度新春佳节,比方舞龙舞狮、说书唱戏、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
一到年关,大人小孩都忙乎开了,备年货、扫屋子、祭祖宗忙的不也乐乎!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工程。或自己动手或请人代劳,把一年的收获和来年的希望都写进这小小的春联里。同学们,说起春联,还有一个故事呢!春联,起源于桃符,她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门板。据说,桃木有镇鬼、驱邪的功能。因为世上的恶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二神,所以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驱鬼辟邪。后来,人们索性在桃木板上刻上两
位神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驱恶。这种桃板就称为“桃符〞。在五代十国时期,开始有人在桃符上写字。一次,蜀国的君主孟昶在除夕之夜令学士在桃符板上写字,因看不清学士们所写的内容,孟昶索性自己书写“年年约余庆,嘉年号长春〞。由此产生了中国第一副春联。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再远的游子也要赶回家跟家人团聚,吃上父母精心准备的年夜饭。旧时,人们把这叫做除夕守岁、熬年。这一顿饭要慢慢吃,一直要吃到深夜。
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听着窗外阵阵的爆竹声,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这时候,小孩子最开心的是长辈会发压岁钱。据说,在魏晋时期就有这个做法。压岁钱也叫“押岁钱〞、“压祟钱〞因为岁与祟是谐音,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使小孩们平平安安过新年。
过新年了,少不了走亲访友。亲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着丰富的酒菜,互赠祝福,共谋开展大计。这一活动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
春节,不仅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表达了我们国家的一种民族精神。她融入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安宁。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一个节日,而深圳那么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融合了各地的习俗,我就说说我们家是如何过春节的。 过春节之前我最喜欢的就是去逛花市了。逛花市可是广东的传统习俗每当腊月二十几的时候,每当年宵花市那天,我们一家人都会一起去逛花市。在那几天,人人都会来逛一逛花市,看看有什么东西卖。所以,那几天花市中往往都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各种各样的商品
都有,就拿花来说,就有“切花之魁〞之称的剑兰,有傲雪凌霜的梅花,还有满天星、勿忘我等等许多花。除了花之外,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年货与各形各色的过年才有的特色小吃呢!
每一次过年,我们都会做过年食品来吃。而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我还试过自己包过一种过年食品:炸油角呢!这个炸油角可是广东的传统过年食品,外表金金黄黄,而且还是胖乎乎的,就像是一个大大的金元宝。记得那时,奶奶包出来后的炸油角炸出来好看极了,就像是一个可爱的金元宝,看见奶奶包的炸油角如此可爱,我便挽起衣袖,跃跃欲试,心中也想来包一包这个可爱漂亮的炸油角。于是,我马上就跟奶奶说:“奶奶,我想包一包这个油角,行吗!〞奶奶快乐极了,马上亲手给我示范怎么样包,很快,不到一会奶奶就已经包好了一个油角,精致的花边,胖嘟嘟的身子,让人看上去就有要咬上一口的冲动。我看奶奶如此快就包好了一个油角,还以为很简单呢! 于是,事不宜迟,我立刻拿起一块面皮,放上已经做好的馅料,就开始包起来。我按奶奶说的那样,把面皮两边对折,然后就再小心翼翼地把收好边,锁紧它。可是,边上的花纹却是最难弄,我再怎么锁,再怎么捏,也还是捏不出奶奶那么漂亮。好不容易才包好我人生中第一个油角,虽说是油角,却不像奶奶包的那样,白白胖胖的,反而是扁扁的,好似是泄了气一样。放到油锅里炸的时候,奶奶包的油角就像是活泼的小孩子,在里面上下玩耍,而我的呢,那么像是一个没吃饱饭的小孩子,看来包油角还不是那么容易啊!
除了包油角,我们还要贴挥春,当然还少不了大扫除和吃团圆饭等等啦!春节的习俗那可是说上几天几夜也说不完的!所以,我天天都盼望着春节的来临。希望这些多姿多彩的春节习俗能够流传下去,永不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