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结构[发明专利]

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结构[发明专利]

来源:华佗小知识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2095636 A(43)申请公布日 2020.12.18

(21)申请号 202010969387.7(22)申请日 2020.09.15

(71)申请人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申请人 中铁六局集团石家庄铁路建设有限

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72)发明人 刘毅 李会波 王帆 董会川 

武旭 韩亚轻 舒庭波 石亚强  苏靖 王文涛 胡晓华 庞英帅 唐晓岩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冠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6

代理人 王道川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51)Int.Cl.

E02D 17/20(2006.01)E21D 9/14(2006.01)

CN 112095636 A(54)发明名称

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结构(57)摘要

包本发明公开了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结构,

括护坡主体和设置在护坡主体上的防护墙,护坡主体设置在山体的斜面上,山体的底端开设有隧道,护坡主体上位于隧道洞口的位置处留有开口,且其大小与隧道洞口大小相吻合,山体的前端斜面上铺设有钢筋组件,钢筋组件由横向钢筋体和竖向钢筋体组合而成,且横向钢筋体和竖向钢筋体的相交位置处均采用固定焊接,且横向钢筋体和竖向钢筋体之间组合形成网状结构;通过在山体上铺设由横向钢筋体和竖向钢筋体焊接而成的钢筋组件,然后再在山体的表面浇筑一层混凝土,从而有效提高浇筑所形成护坡主体的整体强度,从而提高护坡主体的防护效果。

CN 112095636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结构,包括护坡主体(3)和设置在护坡主体(3)上的防护墙(4),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主体(3)设置在山体(1)的斜面上,所述山体(1)的底端开设有隧道(2),所述护坡主体(3)上位于隧道(2)洞口的位置处留有开口,且其大小与隧道(2)洞口大小相吻合,所述山体(1)的前端斜面上铺设有钢筋组件(5),所述钢筋组件(5)由横向钢筋体(6)和竖向钢筋体(7)组合而成,且横向钢筋体(6)和竖向钢筋体(7)的相交位置处均采用固定焊接,且横向钢筋体(6)和竖向钢筋体(7)之间组合形成网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山体(1)的前端斜面上开设有定位洞(10),所述定位洞(10)的设置位置与横向钢筋体(6)和竖向钢筋体(7)的交点位置相对应,且定位洞(10)的洞口之中设置有钢筋笼(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11)由定位钢筋(13)和定位环(14)组合构成,所述定位钢筋(13)共设置有四根,且四根定位钢筋(13)的长度相等,且四根定位钢筋(13)之间通过定位环(14)相连接,所述定位环(14)为钢筋折弯形成的圆环结构,且其环形钢筋的首尾端为固定焊接,且其环体的外侧边与定位钢筋(13)之间为固定焊接,且单个钢筋笼(11)上共设置有三个定位环(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11)的底端固定焊接有定位板(15),所述定位板(15)为一块圆形钢板,且其板体的下表面固定焊接有定位锥(16),所述定位锥(16)为锥形钢材,且钢筋笼(11)为通过定位锥(16)固定在定位洞(10)的洞口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洞(10)为一个圆柱形洞口,且其洞口的直径大于钢筋笼(11)上定位环(14)的直径,且钢筋笼(11)上的四根定位钢筋(13)呈正方形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11)上竖向方向的两根定位钢筋(13)的上端均与钢筋组件(5)上竖向钢筋体(7)固定焊接,且钢筋笼(11)上横向方向的两根定位钢筋(13)的上端均与钢筋组件(5)上横向钢筋体(6)固定焊接,且其同组的两根定位钢筋(13)的焊点分别位于横向钢筋体(6)和竖向钢筋体(7)相交焊点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组件(5)上横向钢筋体(6)朝向山体(1)的一侧固定焊接有横向支撑块(8),且其竖向钢筋体(7)上朝向山体(1)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竖向支撑块(9),所述横向支撑块(8)与竖向支撑块(9)与山体(1)上所开设的定位洞(10)均为交错设置,且其分别处于横向与竖向两相邻定位洞(10)连接线中点位置进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组件(5)上横向钢筋体(6)和竖向钢筋体(7)所组合形成的网框结构中设置有钢丝网(12),所述钢丝网(12)的编织钢丝间距为五厘米,且其网体的横向边框与竖向边框与其相邻的横向钢筋体(6)和竖向钢筋体(7)之间为通过铁丝进行捆扎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墙(4)为护坡主体(3)上一体浇筑成型的混凝土结构,且防护墙(4)的墙体外形与隧道(2)洞口的外形相吻合,且其腔体的浇筑厚度不得小于一米,且其腔体的浇筑高度不得低于两米。

2

CN 112095636 A

说 明 书

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结构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隧道护坡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军事隧道,隧道的结构包括主体建筑物和附属设备两部分。主体建筑物由洞身和洞门组成,附属设备包括避车洞、消防设施、应急通讯和防排水设施,长的隧道还有专门的通风和照明设备。[0003]现有技术中山体上开挖的隧道结构,其洞口位置常规防护方法都是采用打入锚杆,挂上防护网,最后喷混凝土来对隧道洞口处的山体进行防护,但是其结构较为简单,所以其防护结构的整体强度较低,从而导致其防护结构的实际防护效果有限。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结构,包括护坡主体和设置在护坡主体上的防护墙,所述护坡主体设置在山体的斜面上,所述山体的底端开设有隧道,所述护坡主体上位于隧道洞口的位置处留有开口,且其大小与隧道洞口大小相吻合,所述山体的前端斜面上铺设有钢筋组件,所述钢筋组件由横向钢筋体和竖向钢筋体组合而成,且横向钢筋体和竖向钢筋体的相交位置处均采用固定焊接,且横向钢筋体和竖向钢筋体之间组合形成网状结构。[0006]优选的,所述山体的前端斜面上开设有定位洞,所述定位洞的设置位置与横向钢筋体和竖向钢筋体的交点位置相对应,且定位洞的洞口之中设置有钢筋笼。[0007]优选的,所述钢筋笼由定位钢筋和定位环组合构成,所述定位钢筋共设置有四根,且四根定位钢筋的长度相等,且四根定位钢筋之间通过定位环相连接,所述定位环为钢筋折弯形成的圆环结构,且其环形钢筋的首尾端为固定焊接,且其环体的外侧边与定位钢筋之间为固定焊接,且单个钢筋笼上共设置有三个定位环。[0008]优选的,所述钢筋笼的底端固定焊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为一块圆形钢板,且其板体的下表面固定焊接有定位锥,所述定位锥为锥形钢材,且钢筋笼为通过定位锥固定在定位洞的洞口底面。[0009]优选的,所述定位洞为一个圆柱形洞口,且其洞口的直径大于钢筋笼上定位环的直径,且钢筋笼上的四根定位钢筋呈正方形分布。[0010]优选的,所述钢筋笼上竖向方向的两根定位钢筋的上端均与钢筋组件上竖向钢筋体固定焊接,且钢筋笼上横向方向的两根定位钢筋的上端均与钢筋组件上横向钢筋体固定焊接,且其同组的两根定位钢筋的焊点分别位于横向钢筋体和竖向钢筋体相交焊点的两侧。

3

CN 112095636 A[0011]

说 明 书

2/4页

优选的,所述钢筋组件上横向钢筋体朝向山体的一侧固定焊接有横向支撑块,且

其竖向钢筋体上朝向山体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竖向支撑块,所述横向支撑块与竖向支撑块与山体上所开设的定位洞均为交错设置,且其分别处于横向与竖向两相邻定位洞连接线中点位置进行设置。[0012]优选的,所述钢筋组件上横向钢筋体和竖向钢筋体所组合形成的网框结构中设置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的编织钢丝间距为五厘米,且其网体的横向边框与竖向边框与其相邻的横向钢筋体和竖向钢筋体之间为通过铁丝进行捆扎连接。[0013]优选的,所述防护墙为护坡主体上一体浇筑成型的混凝土结构,且防护墙的墙体外形与隧道洞口的外形相吻合,且其腔体的浇筑厚度不得小于一米,且其腔体的浇筑高度不得低于两米。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通过在山体上铺设由横向钢筋体和竖向钢筋体焊接而成的钢筋组件,然后再在山体的表面浇筑一层混凝土,从而有效提高浇筑所形成护坡主体的整体强度,从而提高护坡主体的防护效果;

[0016]2.并通过在钢筋组件上横向钢筋体朝向山体的一侧固定焊接有横向支撑块,并在竖向钢筋体朝向山体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竖向支撑块,从而通过横向支撑块与竖向支撑块的作用来保证浇筑形成的护坡主体可以将钢筋组件完全覆盖在护坡主体内,从而有效的对钢筋组件进行保护;

[0017]3.并通过在钢筋组件上焊接钢筋笼,并在山体上开设与钢筋笼位置相对应的定位洞,从而通过钢筋笼嵌入到定位洞中,并通过在定位洞中浇筑形成混凝土定位结构,从而有效提高护坡主体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0019]图2为钢筋组件分布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0021]图4为本发明钢筋笼结构示意图。[0022]图中:山体1、隧道2、护坡主体3、防护墙4、钢筋组件5、横向钢筋体6、竖向钢筋体7、横向支撑块8、竖向支撑块9、定位洞10、钢筋笼11、钢丝网12、定位钢筋13、定位环14、定位板15、定位锥16。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24]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结构,包括护坡主体3和设置在护坡主体3上的防护墙4,护坡主体3设置在山体1的斜面上,山体1的底端开设有隧道2,护坡主体3上位于隧道2洞口的位置处留有开口,且其大小与隧道2洞口大小相吻

4

CN 112095636 A

说 明 书

3/4页

合,山体1的前端斜面上铺设有钢筋组件5,钢筋组件5由横向钢筋体6和竖向钢筋体7组合而成,且横向钢筋体6和竖向钢筋体7的相交位置处均采用固定焊接,且横向钢筋体6和竖向钢筋体7之间组合形成网状结构,通过在山体1上铺设由横向钢筋体6和竖向钢筋体7焊接而成的钢筋组件5,然后再在山体1的表面浇筑一层混凝土,从而有效提高浇筑所形成护坡主体3的整体强度,从而提高护坡主体3的防护效果。[0025]进一步地,山体1的前端斜面上开设有定位洞10,定位洞10的设置位置与横向钢筋体6和竖向钢筋体7的交点位置相对应,且定位洞10的洞口之中设置有钢筋笼11;[0026]进一步地,钢筋笼11由定位钢筋13和定位环14组合构成,定位钢筋13共设置有四根,且四根定位钢筋13的长度相等,且四根定位钢筋13之间通过定位环14相连接,定位环14为钢筋折弯形成的圆环结构,且其环形钢筋的首尾端为固定焊接,且其环体的外侧边与定位钢筋13之间为固定焊接,且单个钢筋笼11上共设置有三个定位环14。[0027]进一步地,钢筋笼11的底端固定焊接有定位板15,定位板15为一块圆形钢板,且其板体的下表面固定焊接有定位锥16,定位锥16为锥形钢材,且钢筋笼11为通过定位锥16固定在定位洞10的洞口底面。[0028]进一步地,定位洞10为一个圆柱形洞口,且其洞口的直径大于钢筋笼11上定位环14的直径,且钢筋笼11上的四根定位钢筋13呈正方形分布,保证混凝土将钢筋笼11完全覆盖,从而更好的对钢筋笼11的钢筋体进行保护,从而提高其有效寿命。[0029]进一步地,钢筋笼11上竖向方向的两根定位钢筋13的上端均与钢筋组件5上竖向钢筋体7固定焊接,且钢筋笼11上横向方向的两根定位钢筋13的上端均与钢筋组件5上横向钢筋体6固定焊接,且其同组的两根定位钢筋13的焊点分别位于横向钢筋体6和竖向钢筋体7相交焊点的两侧,通过在钢筋组件5上焊接钢筋笼11,并在山体1上开设与钢筋笼11位置相对应的定位洞10,从而通过钢筋笼11嵌入到定位洞10中,并通过在定位洞10中浇筑形成混凝土定位结构,从而有效提高护坡主体3的整体强度。[0030]进一步地,钢筋组件5上横向钢筋体6朝向山体1的一侧固定焊接有横向支撑块8,且其竖向钢筋体7上朝向山体1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竖向支撑块9,横向支撑块8与竖向支撑块9与山体1上所开设的定位洞10均为交错设置,且其分别处于横向与竖向两相邻定位洞10连接线中点位置进行设置,通过在钢筋组件5上横向钢筋体6朝向山体1的一侧固定焊接有横向支撑块8,并在竖向钢筋体7朝向山体1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竖向支撑块9,从而通过横向支撑块8与竖向支撑块9的作用来保证浇筑形成的护坡主体3可以将钢筋组件5完全覆盖在护坡主体3内,从而有效的对钢筋组件5进行保护。[0031]进一步地,钢筋组件5上横向钢筋体6和竖向钢筋体7所组合形成的网框结构中设置有钢丝网12,钢丝网12的编织钢丝间距为五厘米,且其网体的横向边框与竖向边框与其相邻的横向钢筋体6和竖向钢筋体7之间为通过铁丝进行捆扎连接,通过钢丝网12提高混凝土结构之间的整体强度。[0032]进一步地,防护墙4为护坡主体3上一体浇筑成型的混凝土结构,且防护墙4的墙体外形与隧道2洞口的外形相吻合,且其腔体的浇筑厚度不得小于一米,且其腔体的浇筑高度不得低于两米,通过防护墙4来提高隧道2洞口位置的安全性。[0033]工作原理:实际施工时,工作人员先通过在山体1的斜面上进行测量标注,然后再在测量点进行开设定位洞10,然后将钢筋笼11通过其底面的定位锥16定位固定在定位洞10

5

CN 112095636 A

说 明 书

4/4页

的洞口中心位置,然后工作人员再对横向钢筋体6和竖向钢筋体7进行固定焊接,接着再在横向钢筋体6和竖向钢筋体7的底面固定焊接有横向支撑块8和竖向支撑块9,接着工作人员再在横向钢筋体6和竖向钢筋体7组合形成的网孔中铺设钢丝网12,并将钢丝网12横向边框与竖向边框与和其相邻的横向钢筋体6和竖向钢筋体7之间通过铁丝进行捆扎绑紧,接着再在洞口附近通过建筑模板搭设成一个与防护墙4相吻合的结构,然后再对山体1上钢筋组件5的位置喷涂混凝土砂浆,并保证混凝土砂浆将钢筋组件5完全埋没,接着再在模板组合形成的内腔中浇筑混凝土即可,在混凝土凝固成型之后再对模板进行拆卸即可。[00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6

CN 112095636 A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7

CN 112095636 A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图4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