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义洪
【摘 要】粤北地区锡矿主要有石英脉带型锡矿、矽卡岩型锡矿、矽卡岩-破碎带复合型锡矿、脉状锡铅锌多金属矿、花岗岩风化壳型锡矿、云英岩型锡矿和砂锡矿等类型.根据区域成矿地质和物化探异常等特征,认为粤北地区石英脉型锡矿与矽卡岩-破碎带复合型锡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前者可作为今后该区域锡矿的主要找矿类型.根据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划分为5个找矿远景区,即锯板坑—瑶岭找矿远景区、杉木洞—禾尚田找矿远景区、大东山找矿远景区、岭脚找矿远景区、谢家山找矿远景区.
【期刊名称】《地质学刊》 【年(卷),期】2018(042)002 【总页数】7页(P235-241)
【关键词】花岗岩;锡矿类型;成矿模式;找矿远景区;粤北 【作 者】徐义洪
【作者单位】广东省地质局第三地质队,广东韶关51203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P612;P618.44 0 引 言
粤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且矿床类型多,是我国重要的钨锡产地,但大中型锡矿矿床
较少,该区的锡矿找矿工作以往一直未取得显著进展。2001年起在粤北大东山地区开展锡矿矿产资源评价工作,近几年来,在乐昌禾尚田、连州岭脚等地取得了找矿突破。2007—2012年,通过物化遥等手段对广东锡矿资源潜力进行评价与预测,发现粤北地区的锡矿尚有很大的找矿潜力(广东省地质调查院,2012)。 1 区域地质背景
粤北地区大地构造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之闽粤加里东隆起区与湘南—粤北海西—印支坳陷过渡地带,出露地层类型较多,岩性复杂。泥盆系前为地槽型浅海相复理石建造,主要为变余砂岩、片岩及板岩等;震旦—寒武系为变质砂砾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片岩及板岩,并夹有炭质页岩及硅质岩;泥盆系、石炭系以浅海相碳酸岩沉积为主,夹少量滨浅海或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岩建造,生物化石丰富,在曲仁、英德和连阳盆地,其岩性、岩相和厚度变化很大;白垩系及第四系为陆相红色沉积(广东省地质局,1983)。
加里东—喜山期,区内运动频繁、强烈,形成复杂的构造形态,依组合方式可分为东西向、南北向、北北东向、北西向构造带及粤北“山”字形构造。其中,东西向及南北向构造规模大,组成了该区的主要构造格架(广东省地质局,1983),东西向构造控制了岩浆岩带的展布,北东向、北西向及近东西向断裂为成矿提供了热液通道和容矿空间。因此,内生金属矿床最有利成矿部位为隐伏岩体与多期断裂活动的复合部位,矿产往往富集在主断裂旁的次级断裂中,或不同方向断裂的交会处(徐义洪,2007a),层控热液型矿床多富集于断裂旁侧 (图1)。岩浆活动期有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以燕山期规模最大,各期的岩浆岩体均具多旋回、多阶段形成的特征,加里东岩体、海西期岩体以花岗闪长岩为主,燕山期岩体以黑云母花岗岩为主。与成矿有关的酸性侵入岩主要形成于燕山三期(同位素年龄多集中在150~160 Ma);其次为燕山四期,为多期多阶段岩浆活动晚期小侵入体,岩性为细粒(少数为中细粒)二云母(黑云母、白云母)(二长、碱长)花岗岩,这些侵入
岩或为成矿提供矿源和热液,如钨锡矿(广东省地质局,1983)。粤北地区高质量的钨锡多金属矿成矿年龄集中在150~160 Ma间,与南岭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高峰期(150~160 Ma)相同(丰成友等,2007;刘善宝等,2008;杨晓君等,2008;付建明等,2011)。
图1 粤北区域地质略图1-白垩系;2-侏罗系;3-三叠系;4-二叠系;5-石炭系;6-泥盆—石炭系;7-泥盆系;8-寒武系;9-震旦系;10-燕山早期花岗岩;11-燕山晚期花岗岩;12-锡钨矿(床)点;13-多金属矿(床)点;14-地质界线;15-断层;16-1∶20万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Fig.1 Simplified geological map of northern Guangdong Province
区域金属矿产丰富,主要有铅、锌、铜、钨、锡、钼、铋、汞、金等多金属矿和黄铁矿。与岩浆热液有关的钨锡钼铋及部分铜铅锌矿产大多展布在一级基底构造隆起带上花岗岩体及其外接触带的下古生界内,岩体W、Sn、Mo及Cu、Pb、Zn等元素丰度较高。 2 锡矿区域成矿规律
根据区域锡矿成矿特征,粤北锡矿区域成矿类型主要有石英脉带型锡矿、矽卡岩型锡矿、矽卡岩—破碎带复合型锡矿、脉状锡铅锌多金属矿、花岗岩风化壳型锡矿、云英岩型锡矿和砂锡矿(邸文等,2012;杨大欢等,2015;武国忠等,2016),以前3种成矿类型为主。 2.1 石英脉带型锡矿
该类矿床分布于北部和西部地区,多集中在隆起区和坳陷区的边缘,明显受北东向和东西向深大断裂的次一级断裂或褶皱构造控制,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高—中温气化热液沿裂隙充填交代石英脉带型钨锡矿床,矿体多产于褶皱的轴部及两翼和次一级断裂或断裂带中,成矿岩体一般呈岩株、岩枝或岩瘤状,含锡石英脉充填于成矿岩体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断裂及裂隙中(徐义洪等,2003)。成矿岩体的围岩有
花岗岩围岩和地层围岩:花岗岩围岩多为形成时期早于成矿岩体的燕山早期花岗岩,次为其他时代如华力西期、加里东期的岩体;地层围岩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及石炭系碎屑岩,其中以寒武系和奥陶系板岩、千枚岩及泥盆系灰岩为主。 成矿时代主要为中—晚侏罗世,成矿母岩以燕山三期花岗岩为主,次为燕山四期花岗岩。岩性主要为二云母(黑云母、白云母)(二长、碱长)花岗岩,多为细粒结构,少数为中细粒结构。这些岩体的特点是富Si(一般w>73%),贫Fe、Mg、Ca,大部分w(K2O)>w(Na2O),w(K2O+Na2O)为7%~8%。据现有资料,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碱度[(K2O+Na2O)/Al2O3分子质量比]均小于0.75,属钙碱性岩体。w(Na2O)/w(K2O)的比值随岩体的演化逐渐增高。岩体微量元素Sn含量都高于华南燕山期花岗岩。上述特征显示岩体以重熔型花岗岩为主,且具钨、锡矿化花岗岩的特征(广东省地质局,1983)。
含锡石英脉主要产于成矿母岩与围岩(早期或早阶段花岗岩、地层)的外接触带,部分延伸到内接触带。产于外接触带的脉体,石英较纯,与围岩界线清晰;产于内接触带的脉体,随深度增加,与花岗岩的界线由清晰逐渐变为过渡,且常含长石等矿物。
矿体受断裂控制,矿脉一般由1个或几个矿脉带(或脉组)构成,以南北向和东西向为主,次有北东东向,倾向不一,倾角一般较陡。矿脉的形态受构造位置、裂隙性质、发育程度等控制。因此,在不同构造位置、不同应力作用下,可产生不同模式的脉状锡矿床。矿石结构以压碎结构为主,尚有自形至半自形晶粒结构、他形粒状结构、侵蚀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呈角砾状构造和块段构造及细粒脉状、条带状、浸染状构造。
矿脉规模大小不一,一般为几十至几百米,个别可达1~2 km。矿脉常呈密集分布,倾向延伸一般为100~400 m。钨矿床伴生的锡矿垂直方向品位稳定,且矿脉厚度变化不大,矿体向深部延伸较大,有时甚至大于1 km,如乐昌禾尚田超大
型钨锡矿、连州岭脚中型锡钨矿;有的锡矿集中在脉带上部(“二、三层楼”),矿脉中深部锡变贫或不含锡。锯板坑钨锡多金属矿是一个规模巨大、以脉带为主、具“五层楼”式垂向形态分带规律的石英脉型钨锡多金属矿床,其东西向石英脉带黑钨矿为重要工业矿体,地表延长超过1.5 km,宽一般为200 m (王小飞等,2011)。乐昌禾尚田锡钨矿是地表密集发育有云英岩、石英岩细脉带的灰岩遭受氧化淋滤再富集而形成的工业矿体,矿化带浅中部至深部为由密集发育的云英岩脉、石英脉组成的原生锡钨矿,含脉率为3~12,由浅至深脉幅变宽(邸文等,2012;付建明等,2013)。
找矿标志为古代采矿标志——老硐,围岩蚀变主要有云英岩化、硅化,其次为黄铁矿化,具有W、Sn、Mo、Bi、Ag组合化探异常及黑钨矿、锡石等重砂异常。 该类代表矿床:乐昌禾尚田超大型钨锡多金属矿、连平锯板坑大型钨锡矿、连平西华山中型锡钨矿、连州岭脚中型锡钨矿。成矿模式见图2。
图2 石英脉带型锡矿成矿模式图1-泥盆系;2-奥陶系;3-寒武系;4-震旦系;5-成矿花岗岩;6-成矿前花岗岩;7-含矿石英脉Fig.2 Schematic showing the metallogenic model of the quartz vein type of tin mine 2.2 矽卡岩型锡矿
该类矿床分布于接触带矽卡岩化带,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成因类型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成矿时代主要为晚侏罗世。成矿母岩以燕山三期花岗岩为主,按岩性可分为正常系列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碱性系列二长花岗岩2个系列,前者与矽卡岩型锡矿关系密切,主要有燕山三期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其次有燕山二期石英闪长岩和燕山五期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岩体主要属重熔型。总体来看,这些岩体的碱质含量明显较高,一般w(K2O+Na2O)>7%,个别
w(K2O+Na2O)>8%,且w(K2O)>w(Na2O)。岩体通常呈岩株状,它们与钙质岩石或含钙质砂页岩接触交代形成矽卡岩,锡石以浸染状或细脉浸染状产于矽卡岩中。
该类矿床多位于背斜、向斜轴部,受不同层位、不同岩性的层间断裂或次一级断裂控制。含矿矽卡岩体直接受接触带构造控制,以产于外接触带为主。含矿矽卡岩产于围岩的层间,形成层间型矽卡岩。含矿矽卡岩产于外接触带,形成接触带型矽卡岩。产于内接触带的含矿矽卡岩,呈捕虏体产于侵入体中,形成捕虏体型矽卡岩。此外,也有含矿矽卡岩不产于接触带附近,而是远离侵入体,在岩层中有利部位形成矽卡岩型锡矿,如英德单竹坑矿床。
与成矿有关的地层多为泥盆—石炭系,次为寒武系及其他地层。有利成矿的碳酸盐岩主要是不纯灰岩或与碎屑岩互层的薄层灰岩,岩石中的断裂和裂隙对成矿极有利,矿体的产出受碳酸盐岩和成矿岩体侵位深度控制,容矿岩石主要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灰岩夹石英砂岩、粉砂泥岩等。
该类锡矿矿体形态一般呈不规则状和团块状、透镜状、似层状、脉状。矿体规模一般较大,大顶铁锡矿床单矿体最大长度>900 m,最大厚度>100 m。该类矿床矿化作用通常是多阶段的,主要分为简单矽卡岩和复杂矽卡岩2个阶段,锡石主要在复杂矽卡岩阶段生成。
矿石结构:以自形至半自形粒状结构为主,次为交代残余结构、乳浊状结构及不等粒结构;构造以浸染状、致密块状为主。
围岩蚀变:以矽卡岩化为主,且与矿化关系密切,次有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萤石化等。
找矿标志: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地带是寻找此类矿床的直接标志之一,有明显的铁、锡、钨矿物重砂异常。
代表矿床:阳山长塘锡矿、连州潭岭锡矿。成矿模式见图3。
图3 矽卡岩型锡矿成矿模式图1-碎屑岩;2-灰岩;3-成矿岩体;4-矽卡岩化带;5-矿体;6-早白垩世二长花岗岩;7-中侏罗世二长花岗岩Fig.3 Schematic showing the metallogenic model of the skarn type of tin mine
2.3 矽卡岩-破碎带复合型锡矿
该类矿床分布于粤北中部地区沉积碎屑岩与花岗岩接触带,矿床成因类型为接触交代矽卡岩-热液叠加型矿床。矿床的形成主要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按岩性可分为正常系列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碱性系列二长花岗岩2个系列,前者与矽卡岩型锡矿关系密切,主要有燕山三期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其次有燕山二期石英闪长岩和燕山五期细粒黑云母花岗岩。这些岩体主要属重熔型,早期的岩浆侵入与碳酸盐岩发生交代作用形成简单矽卡岩,随着后期的岩浆活动和间歇构造活动,石英闪长玢岩、石英斑岩相继侵入,含矿热液随之上升,与围岩及早期形成的矽卡岩继续发生交代作用,使Sn不断富集成矿,Sn主要来源于岩体。该类矿床为矽卡岩型锡矿体形成后,经后期构造热液的叠加作用形成,因此矿石类型、矿物成分以及结构构造有所区别。
成矿期次:锡石的形成大致可分简单矽卡岩阶段和复杂矽卡岩阶段,其中主要生成期为后期复杂矽卡岩阶段。
矿石类型:矽卡岩型锡铁矿,石英网脉型锡石,云英岩型锡石,石英脉型钨、铋矿。 矿物成分:磁铁矿、锡石、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黑钨矿、白钨矿、辉铋矿、毒砂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萤石、方解石、石榴子石、绢云母、长石、绿泥石、绿帘石等。
结构构造:自形至半自形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细粒浸染状结构,浸染状构造、稠密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细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土状构造。 围岩蚀变:以矽卡岩化为主,次有硅化、云英岩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萤石化等。该类锡矿矿体形态除透镜状、似层状外,锡钨铋矿脉呈脉状、网脉状。
找矿标志: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处若分布有铁帽,则此铁帽是良好的找矿标志;老硐、废井及炉渣是重要找矿标志之一;含硫化物多的矽卡岩可作为寻找锡矿的良
好标志;矽卡岩风化壳中如铁帽组织松散、孔隙较多、呈棕褐色,并含有白云母、石英等矿物,为寻找锡石的有利标志;有黑钨石英脉产出、其附近有铁帽或矽卡岩存在为寻找风化壳锡矿床的参考标志。
代表矿床:乳源谢家山锡矿、乳源西云寺锡矿。成矿模式见图4。
图4 矽卡岩-破碎带复合型锡矿成矿模式图1-石炭系;2-泥盆系;3-成矿岩体;4-断裂;5-矽卡岩化带;6-矿体Fig.4 Schematic showing the metallogenic model of the skarn-fracture zone composite type of tin mine 2.4 脉状锡铅锌多金属矿
该类矿床分布于粤北西部地区。以阳山东坑坪铅锌锡多金属矿为例,矿体产于大东山花岗岩体接触带外侧,且位于北北东向断裂交会处,受次一级断裂或构造裂隙控制,矿体围岩主要为大理岩化灰岩、大理岩,赋矿裂隙呈顺层或穿层,顺层矿体一般较厚,Sn品位相对较高。
矿石类型:主要为铅锌锡银型、锡石-石英脉型、锡石-毒砂型等,矿石呈自形至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等,以致密块状构造、脉状-网状构造和细脉浸染状构造为主,角砾状和交代条带状构造次之。主要非金属矿物有石榴子石、透闪石、透辉石、符山石、绿泥石等,金属矿物有锡石、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等,锡的载体矿物主要是锡石。
围岩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等,黄铁矿化、硅化与矿化关系密切。
代表矿床:阳山东坑坪铅锌锡多金属矿。 2.5 花岗岩风化壳型锡矿
主要分布于大东山地区,产于燕山第四期花岗岩小岩体及岩株的突起顶部,与富碱、富硅、富氟(挥发分)的钠长石云英化花岗岩体关系密切。Sn品位一般不高,为花岗岩型铌钽矿的伴生矿产;Sn品位高的岩体,Ta/Nb比相对较高。云英岩化岩体
中金属矿物有锡石、铌钽铁矿、细晶石、黑钨矿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长石、白云母、锂黑云母、萤石等。围岩蚀变有钠长石化、云英岩化,通常锡石粒度较小,赋存在风化的燕山四期细粒花岗岩中。花岗岩风化壳型锡矿可分为细脉风化壳型和残坡积风化壳型2种,前者细脉状发育于燕山四期细粒花岗岩中,脉体较平直,细脉由浅往深含脉率及含脉密度均变小,锡矿化变弱,浅部脉体Sn品位(0.12%~4.90%)较高,细脉为云英岩脉、石英脉、长石脉。其中,石英脉、长石脉矿物组成较简单;云英岩脉矿物组成较复杂,由石英、铁锂云母、黄玉、萤石等组成。主要金属矿物有锡石、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锡石呈细粒分布于脉体中,矿石易选。
代表矿床:连州天堂岭,由含锡细脉花岗岩经风化富集形成,有一定的厚度,易于调查评价。 2.6 云英岩型锡矿
分布于大东山地区,呈脉状和面状产出,目前发现的主要为脉状云英岩,未发现矿化较好的呈面状分布的云英岩。以连州潘家洞为例,脉状含锡云英岩长>60 m,宽约1 m,Sn品位为0.18%~1.08%,主要矿物为石英、白云母、铁锂云母、黄玉、绿泥石,偶见铌钽铁矿;面状展布者为云英岩化花岗岩,局部可见锡石(徐义洪等,2003)。 2.7 砂锡矿
矿床类型以冲积砂型为主,规模多为小型,部分矿床达中型,产于河流流速变缓和河底地形变化处。当Sn来源为石英脉型锡矿时锡石粒度较粗,常达0.2 mm以上;来源为硫化物型锡矿时锡石粒度较小,多为0.05~0.5 mm。砂锡矿床采选方法简单,是粤北地区以往开采锡矿的主要对象(广东省地质局,1983)。
代表矿床:连州潭岭砂锡矿、阳山东坑坪砂锡矿。前者为中型规模锡矿,后者为一矿点。砂锡矿一般可作为原生矿找矿信息。
3 找矿前景及远景区划分
上述7种类型的锡矿床中,锡石具可选性的矿床类型有石英脉带型锡矿、脉状锡铅锌多金属矿、矽卡岩-破碎带复合型锡矿、花岗岩风化壳型锡矿、云英岩型锡矿。其中,矽卡岩型锡矿储量巨大,但目前的选冶技术尚未突破,暂不重点讨论。前5种类型的锡矿中以石英脉型最具前景,近几年在粤北乐昌禾尚田发现的超大型钨锡多金属矿、连州岭脚发现的中型锡钨矿均为石英脉型,说明粤北地区具有良好的锡钨找矿前景。
粤北地区锡钨矿床自东向西呈北西西向(连平—乐昌—连州)分布,为粤北主要多金属成矿带(罗汉民等,2006)。根据区域构造条件及成矿地质特征的不同,将粤北划分为5个锡矿找矿远景区(图1),即锯板坑—瑶岭找矿远景区、杉木洞—禾尚田找矿远景区、大东山找矿远景区、岭脚找矿远景区、谢家山找矿远景区。 3.1 锯板坑—瑶岭找矿远景区
3.1.1 成矿背景 位于粤北“山”字形构造的东侧,贵东东西向构造岩浆岩贯穿远景区中部,西部有瑶岭复背斜,中部有刘张家山倒转背斜、将军崠复式背斜、柑子园褶皱群、天平架复式背斜,东部有新岭顶背斜、九连山复式褶皱带。远景区广泛出露寒武系、奥陶系变质砂岩、变质粉砂岩、变质石英砂岩、板岩、硅质岩等,是区域内重要赋矿岩性。1∶20万水系沉积物分析结果显示W、Sn、Cu、Pb、Zn、Ag、Bi等元素分布异常。
3.1.2 找矿矿床类型 锯板坑深部还未揭露到花岗岩,深部及外围仍有很大找矿空间,以锯板坑钨锡矿、九华山锡钨矿、石人嶂钨锡矿、瑶岭钨锡矿矿床地质特征为找矿模式,可在矿区深部及其外围寻找石英脉型锡钨矿床。 3.2 禾尚田—杉木洞找矿远景区
3.2.1 成矿背景 处于南岭东西向岩浆岩带北侧,北部为九峰岩体,区内有粤北“山”字形构造瑶山复背斜、大桥复向斜,出露寒武系变质砂岩、变质粉砂岩、变质石英
砂岩、板岩、硅质岩,是区内钨锡主要含矿层位;泥盆—石炭系碎屑岩等是区域内铅锌钨锡多金属主要含矿层位;九峰岩体南端晚期岩体侵入早期岩体边缘处也是锡钨矿赋存部位。1∶20万水系沉积物分析结果显示W、Sn、Pb、Zn、Ag、Cu等元素分布异常。
3.2.2 找矿矿床类型 乐昌禾尚田深部还未揭露到花岗岩,其深部及外围仍有很大的找矿空间,以乐昌禾尚田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为找矿模式,可在矿区深部及其外围寻找石英脉型锡钨矿床。九峰岩体南端的很多石英脉型锡钨矿床深部尚未揭露,不排除存在云英岩型锡钨矿床的可能。 3.3 大东山找矿远景区
3.3.1 成矿背景 大东山地区处于东西向大东山—贵东构造岩浆岩带西部。区内的大东山岩体是出露面积为1 400 km2的复式岩基,其主体期是燕山一期花岗岩其次是与锡矿成矿关系密切的燕山四期 花岗岩。燕山四期花岗岩呈岩株产出,组成北西西向的2条岩浆岩带,一条分布在东部五里坑—天门嶂—八仙桥,另一条分布在西部坑头冲—潘家洞—岩坑山—长塘(徐义洪等,2003)。燕山四期花岗岩主要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具富硅、富碱特征
[w(SiO2)=76.39%,w(Na2O+K2O)=7.48%](徐义洪,2007b)。在岩基周边分布有古生代地层,主要岩性为碳酸盐岩及碎屑岩。接触变质带宽几十至数百米,主要蚀变有大理岩化、角岩化、矽卡岩化等。在坑头冲—潘家洞—岩坑山—东坑坪一带,分布长27 km、宽1~5 km北北西向展布的锡石重砂异常及水系沉积物Sn异常带(徐义洪等,2003)。1∶20万水系沉积物分析结果显示Sn、W、Pb、Zn、Ag、Cu等元素分布异常。
3.3.2 找矿矿床类型 燕山四期岩体上凸部位与燕山一期岩体接触面附近寻找面状云英岩型或花岗岩风化壳型锡矿前景较好,在接触带附近寻找矽卡岩型和矽卡岩型-破碎带复合型锡矿前景较好。
3.4 岭脚找矿远景区
3.4.1 成矿背景 处于北东向郴县—怀集断褶带与北西向瑶安复背斜交会地带,北部为西山岩体南部,南侧与中生代清水及临武盆地相毗邻。出露震旦系以来的地层(奥陶系、志留系除外)。寒武系分布广,为一套浅变质碎屑岩,主要岩性为变质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变质细粒长石石英杂砂岩、板岩、变质粉砂岩等,是该区钨锡的主要赋存层位。1∶20万水系沉积物分析结果显示Sn、W、Cu等元素分布异常。 3.4.2 找矿矿床类型 以连州岭脚锡钨矿矿床地质特征为找矿模式,可在矿区深部及其外围寻找石英脉带型锡钨矿床。 3.5 谢家山找矿远景区
3.5.1 成矿背景 为一构造穹窿,出露泥盆系和石炭系的陆相-浅海相沉积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建造,其中泥盆系的东岗岭组(D2d)为区内多金属矿的主要赋矿层位。区域岩浆活动强烈,以人字山花岗岩体为主,分布于远景区外北部,为一复式岩体,主要由燕山一期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燕山三期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组成,后者常呈小岩株产于燕山一期的花岗岩岩基中,岩浆及期后热液活动与区内钨锡多金属矿产的生成、改造、叠加有关。区域构造形迹以北东向为主,其次为近东西向、北西向、近南北向。区域构造主要为罗坑背斜、许家山背斜、百鸟山褶皱以及茶山近南北向断裂和瓦屋北东向断裂。1∶20万水系沉积物分析结果显示Sn、W、Pb、Zn等元素分布异常。
3.5.2 找矿矿床类型 接触带附近以寻找矽卡岩型锡矿矿床为主,注重断裂叠加部位以寻找矽卡岩型-破碎带复合型锡矿矿床为主。 4 结 论
(1) 粤北地区锡矿类型多,具找矿前景的主要有矽卡岩型锡矿、石英脉带型锡矿、矽卡岩-破碎带复合型锡矿等7种类型。
(2) 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岩体分布区以云英岩型、花岗岩风化壳型作为主攻对象,
在接触带至外接触带以寻找石英脉型、脉状锡铅锌多金属矿型、矽卡岩-破碎带复合型作为目标,应根据不同成矿地质背景选择不同的主攻类型。
(3) 根据近期地质工作成果,认为石英脉型、矽卡岩-破碎带复合型锡矿仍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前者应作为该地区今后寻找锡矿的主要类型。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邸文,肖光铭,2012. 粤北地区矿产调查评价成果与主要进展[J]. 广东地质,27(1):72-79. 丰成友,许建祥,曾载淋,等,2007. 赣南天门山—红桃岭钨锡矿田成岩成矿时代精细测定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学报,81(7):952-963.
付建明,李华芹,屈文俊,等,2008. 粤北始兴地区石英脉型钨矿成矿时代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2(1):57-62.
付建明,徐德明,杨晓君,等,2011. 南岭锡矿[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付建明,李华芹,马丽艳,等,2013. 粤北乐昌市和尚田钨锡多金属矿成矿时代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学报,87(9):1349-1358.
广东省地质局,1983. 广东省锡矿[M]. 广州:广东省地质局.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2012. 广东省锡矿资源潜力评价报告[R]. 广州: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罗汉民,肖光铭,唐铿,2006. 粤北城口—九连钨多金属成矿带特征及找矿方向[J]. 资源调查与环境,27(2):127-135.
刘善宝,王登红,陈毓川,等,2008. 赣南崇义—大余—上犹矿集区不同类型含矿石英中白云母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学报,82(7):932-940.
王小飞,戚华文,胡瑞忠,等,2011. 粤北石英脉型钨多金属矿床中钨锡铋银钼的赋存状态研究[J]. 地质学报,85(3):405-421.
武国忠,杨凤娟,王耿明,2016. 广东厚婆坳整装勘查区锡多金属矿资源潜力分析[J]. 地质学刊,40(3):450-454.
徐义洪,罗汉民,张永康,等,2003. 粤北大东山地区锡矿类型与找矿方向[J]. 广东地质,18(4):15-20.
徐义洪,2007a. 粤北燕山期岩浆岩成矿作用及其找矿方向[J]. 广东地质,22(1):6-9. 徐义洪,2007b. 粤北复控型矿床特征及找矿方向[J]. 中国矿山工程,36(4):11-13.
杨晓君,付建明,马丽艳,等,2008. 粤北梅子窝钨锡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年龄研究[J]. 大地构
造与成矿学,32(3):346-351.
杨大欢,肖光铭,等,2015. 广东重要矿产区域成矿规律[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2-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