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7《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 练习 四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7《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 练习 四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7课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一、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当:dānɡ dànɡ

当( )时 当( )真 当( )然 当( )归 2、系:xì jì

关系( ) 系( )紧 联系( ) 系( )红领巾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 )风( )雨 出乎( )( ) ( )( )深海 ( )云( )雾 探索( )( ) ( )( )到底

三、选词填空。

改变 改观 改善

1、20世纪,人类的生活大大( ),其( )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2、由于天气原因,学校( )了开运动会的计划。 3、在大家的努力下,这里的面貌大有( )。 4、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 )。

四、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 2、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 ) 3、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 )

五、判断下列句子是哪种问句。

A设问句 B反问句 C疑问句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 ) 2、人类不是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吗? ( ) 3、你知道是谁在呼风唤雨吗? ( ) 4、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 )

六、课内阅读。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的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那时没有电灯……”那时指( )。 A.原始社会 B.农耕社会 C.科学社会 2、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用什么方法来写的?

。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两个画线句子的意思。

。 。 4、想想现实生活中,“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会是什么呢?

千里眼: 顺风耳: 腾云驾雾: 。 5、文中引用诗句的作用是( )。 A、科学成果像梨花一样开满枝头。 B、科学给世界带来了美丽的自然景观。

C、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七、课外阅读。

高速磁悬浮列车

高速磁悬浮列车是人类挑战地面交通速度极限的参征。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工具,高速磁悬浮列车是对传统轮轨铁路技术的一次全面革新。它不使用机械力,而是主要依靠电磁力使车体浮离轨道,在无接触、无摩擦的状态下实现高速行驶,有“地面飞行器”“超低空飞机”的美誉。

高速磁悬浮列车最大的优点是快,其时速可达400至550千米,而且对环境影响较小,线路占地面积较小。磁场强度低,耗能较低。由于是在轨道上悬浮行驶,且按飞机的防火标准配置设施,因此,乘坐平稳舒适,安全性非常高。

上海磁悬浮示范运营线于2002年12月31日成功实现试运行通车。试运行中,磁悬浮列车单程行驶8分钟,行驶里程30千米,达到设计最高时速430千米的要求。

德国人首先掌握了这项技术。2000年6月30日,中德正式签订了合作开展上海磁悬浮列车运营线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协议。

1、给下面词语加上拼音。 轮轨( )悬浮( )舒适( )

2、磁悬浮列车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美誉。 3、磁悬浮列车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乘坐磁悬浮列车有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是依靠________使车体________轨道,在__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下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还知道哪些新式交通工具?请写出来和同学一起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课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答案

一、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dānɡ dànɡ dānɡ dānɡ 2、xì jì xì jì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多音字的使用和掌握情况。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呼 唤 意 料 潜 入 腾 驾 奥 秘 归 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本节课出现的词语及词语搭配的掌握情况。

三、选词填空。

1、改观 改变 2、改变 3、改观 4、改善

解析:改观: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改变。改变:是指换了一种面貌。改善:是改变原有情况使好一些。

四、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设问 2、比喻 3、比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修辞手法的掌握。

五、判断下列句子是哪种问句。

1、A 2、B 3、C 4、A

解析:问句主要有以下三种: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反问句: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 设问句: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六、课内阅读。

1、B

2、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用对比的方法。

3、“千里眼”“顺风耳”,在旧小说中指能看得很远和听得很远的人。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课文中引用这句古诗,表现了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4、望远镜、监控器 广播、电话 飞机、火箭 5、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情况。

七、课外阅读。

1、lún guǐ xuán fú shū shì 2、地面飞行器 超低空飞机

3、时速快、污染小、耗能低,占地面积小。 4、平稳舒适,安全性非常高。

5、电磁力 浮离 无接触、无摩擦 实现高速行驶 6、示例:轻轨、城际列车、高速铁路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课外文章的阅读和理解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