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育信息化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力

教育信息化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力

来源:华佗小知识
。画镥回鸥。 2014年第28期(总第256期) 教育信息化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力 邢磊 ,谢川玲 (1.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401331;2.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401331) 摘要近来,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日益关注自身的专业成长,同时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教师教育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 革和改变,教育信息化无论从教学还是从科研都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是摆在教师面 前的主要难题,本文通过探究教育信息化的科学内涵,深入解析其与教师专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强调教育信息化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 推力。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助推器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被各界关注和研究日 益广泛,学界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内涵及外延的研究成果也是 日新月异,纵观国内外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可以概括为 Moodle教学平台(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开发的课程管理系 统)有效的实施教学,这些信息化带来的改变,不但能够提供教 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它开启了一个新是时代,教育者和学习者的 角色有了性的转变,在这样的简单、数字、轻巧的平台里教 学活动是由师生相互协作共同建构完成。 第四,知识管理是教师专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管理 (KnowledgeManagement)知识管理是第五代管理思想,是一种全 新的管理理念,教师由于其职业特点必然成长一名“知识管理 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像Wiki、概念图和思维导 图这样有效的知识管理工具可以使教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即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最明显的改变之一。知识管理带是教 育信息化给人们带来的新的管理理念,教师对于自身的发展没 有准确的管理不能称之为有效的教学,也就不能称得上专业成 长,所以信息化带来更多是是观念上的转变和技术上的支持。 最后,科研能力的提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点,而现代教 育信息技术为教育成为一名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其中搜 索工具包括CNKI、维普数据平台、超星数字平台等,信息交流平 台有IcQ、BBS、E—mail、Blog等,这些信息平台都为教师成为一 名研究者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满足时代 对教师的现实要求。 参考文献: “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和接受专业训练,使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 技能等方面由低到高不断提升,逐渐符合专业人员标准、成为一 名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的过程。”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与 信息技术产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可以说在此过程中教育信息 化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必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 首先,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息息相 关,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条件下,纵观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来 看,其专业发展均与其专业的知识结构、最新的学科前沿动态、 开拓的学术视野等联系密切,而这些都与日新月异发展的信息 技术分不开。著名学者约翰・D・布兰思福特曾说:“新技术为我 们打通了通向巨大的信息源的通道,包括数字图书馆、可分析的 真实世界数据以及连接其他能够提供信息、反馈和灵感的人。新 技术可以以多种方式帮助我们创建这样的环境,既为教师,也为 教师所教的学生。” 其次,教育教学反思能力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备的能力 之一,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 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 师。”可见教育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教育信息 技术对教育反思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反思方式上面,例如:教育叙 事、教育日志、教育案例等,其中博客Blog(Weblog,网络日志)是 近来教师应用较多的反思方式,通过开放式个性化的方式实时 共享全球教育教学资源,真正成为教师自我学习最重要的平台 之一。在Blog里教师可以构建自我反思的平台,在这里教师记 录一些教学经典案例同时开放的平台与大众交流,使思维得到 [1]王周秀.Blog.在高校教师知识管理中的应用U】.教育技术 导刊,2007(11). 【214g克抗.E—Leanirng与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Ⅱ】_教育技术 通讯,2001(12). 【3J傅德荣.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内容与意义o】.教育技术研 究。2000(4). 动态的发展,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另外通过Blog能够架起与学 生交流的平台进而更好的实施教学,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再次,教育信息化有利于改善教学工作的方式方法,教育信 息化对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两方面。一方面是,信息化教学实 施,另外一方面是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中,采用不同的 技术解决不同的教学问题,同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比如: E—Learning(数位化学习、电化学习、网络学习)学习平台应用,以 及Blended Learning(混合式教学)教学方式的应用,再如利用 f4】纪望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口].高等教育 研究.2005(9). 作者简介:邢磊(1990一),女,汉族,黑龙江人,学生,教育 学硕士,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谢川玲(1990~),女,土家族,重庆黔江人,学生,教育学硕 士,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纳米”,点音越精确,面积越小,声音就越集中,一旦触音到位, 永远保持口腔和面部及身体的全方位积极状态,不许松垮,并随 着音符的时值长短维持到下一个音的开始,并保持在充足的歌 唱状态中,直至收音。 在教学中,每一个音乐教师能够做到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 (上接第224页)就是说歌唱时一定要把子音的歌唱状态,保 持在母音的进行中。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每一瞬间的变化都要做 好充分的准备,把握好字与字之间的连接和过度,及时的调节口 腔的状态,做到“笑掐母音”“哭吐子音”,做到生母点字头要紧、 准,韵母拖音长、润,收音时做到速、齐、清,字越正腔越圆,触音 是字头推向字符、字尾的第一步骤,关系到咬字吐字的圆润和规 范程度,教师能够做到把它比作“穿针引线”,或者是想象中的点 间对于学生声音的准确训练,将对孩子来说是一生的收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